其他

刚起步就陷入红海,网综成功概率不到10%,2017年是寒冬之年?

2017-06-27 耿耀 同相

锋芒智库

品牌立论 | 口碑行销 | 舆情数据 | 策略咨询


文|耿耀(艺恩网)


“我们希望《火星情报局》能够做十年,做二十季,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6月30日,《火星情报局》第三季将带着满满的诚意火爆回归,并继续在优酷独家上线。作为网络综艺中的佼佼者,《火星情报局》前两季全网累计播放量接近25亿,营收超过4亿元,第三季招商未播招商总额已达破3亿,甚至第四季的招商也基本完成,成为名副其实的“爆款”网综。



然而,即便拥有如此耀眼的成绩,银河酷娱创始人CEO、《火星情报局》出品人李炜和总导演胡明却时刻感觉到危机四伏,在他们看来,网综市场刚刚起步就已经陷入红海,新项目成功率甚至还不到10%。而任何一个内容IP就像企业一样,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会死亡。如何持续培养优质团队?如何将现有IP价值最大化?如何打造下一个爆款,是整个行业的最大痛点。接下来的两到三年,仍将会是网综的寒冬之年,会按照市场的规律重新洗牌。


1

银河酷娱的一盘大棋:构建独特的产品矩阵


《火星情报局》是银河酷娱仅仅成立半年后孵化出的第一个网综IP,首发作品便一鸣惊人,银河酷娱创始人李炜承认,一个爆款节目,除了创作团队一定要好,节目模式一定要新,资源整合一定要强,运气也至关重要。“在《火星情报局》这个项目上,天时、地利、人和我们都占了,如果2014年或者2017年推出来,都不会有这么好的成绩。”“天时”是指网综的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地利”是指和优酷平台的完美契合与互利互助,而“人和”则是指优秀的制作团队和优质的艺人资源。


《火星情报局》推出的2016年,由于《奇葩说》已奠定了良好的广告效应,各行业的金主们对网综的兴趣暴增。李炜回忆说,火星第一季招商时,节目模式还不是很完善,但凭借汪涵网综首秀、优酷优质平台以及有过成功作品的制作团队等几个关键信息,当即获得了包括清扬在内的7个广告客户共1.5亿元的投入。同时,这一年也算是最佳的时间窗口,网综市场刚刚兴起,只有几档先锋节目相互竞争,而主要对手又因为各种原因陷入疲软,为《火星情报局》的脱颖而出减少了不少阻力。


任何内容公司都离不开平台,其宿命最后都是要绑定平台。银河酷娱作为一家内容公司,创业初期在和不同的平台接触后发现,优酷是一个可靠和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



李炜告诉记者,在和现任阿里大文娱大优酷事业群总裁杨伟东沟通时,他发现双方在方向、目标以及对内容的判断上都能找到共同点;况且在当时,优酷也急需一档网综“头部节目”来与其他平台竞争。因此在《火星情报局》制作初期,优酷不仅派出了强有力的监制组来指导节目研发,在资金、平台资源以及宣推方面也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双方也由此形成了和谐稳定、相辅相成的良好合作关系。《火星情报局》的发展遵循了一种网络综艺的良性循环——节目内容好,获得更多品牌的青睐,进而获得更多利润;而平台也获得了一档优质的节目,参与进平台间的竞争中,获得了更多关注度。


此外,火星的成功更离不开其优秀的制作团队。作为湖南卫视《越策越开心》《天天向上》的核心主创成员,胡明、伍彬顶着“电视湘军”的头衔,迅速组建了一只新的团队试水新兴的网综市场。做过《天天向上》《越策越开心》,胡明团队在“脱口秀”这三个字上可谓驾轻就熟。关于团队建设,李炜还着重强调,今年银河酷娱已经储备了3个整编的综艺团队,搭建了上百人的后备人才梯队,除了利用火星第三季的节目经验来进行新的资源配置,还将征集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到团队中。同时他也认为,管理人才最重要的是——尊重。尊重创意,尊重人才,尊重付出,才是公司团队建设的保证。


“人和”中的“人”既包含团队,也包括艺人。脱口秀节目和一般的综艺节目的不同之处在于——对艺人之间的默契度的考验。艺人间的互动、调侃、相互接梗,创造了一种语境,一种氛围,这是在其他节目中很难见到的。



深谙此道的李炜,在选择艺人时,并未一味追求热度或知名度,而是结合节目的内容寻找最符合“火星”气质的艺人来做节目,如汪涵和钱枫、田源,薛之谦和刘维、杨迪,都已经有了多年的默契。节目中的很多情节也是为艺人量身定制,目的是可以让他们保持一个舒服的状态,以激发最大潜能。此外,李炜还为艺人量身打造各种衍生节目,如汪涵的《火星实验室》以及薛之谦的超级网剧,都已经内部立项,加紧筹备中。如此形成一个强势的三角关系,三方各取所需,互利互助,在相互促进的同时也能保证利益的最大化。


李炜和胡明很早就目标明确——专注互联网,专注年轻人,专注头部爆款,坚决不做昙花一现的节目,要做就做品牌,做可以衍生的IP。所以在创意之初,李炜和他的团队就并未局限于《火星情报局》一个节目,还同时规划了包括火星音乐、火星电影、火星剧、火星艺人、火星电商、火星短视频等一系列可持续、可系列化的衍生内容。用胡明的话来说,“地球有多大,火星就有多大,地球上面有的东西火星上面都会有。”现阶段,和火星脱口秀节目并行的还有情景剧、大电影、短视频、故事等衍生产品,银河酷娱正在逐渐构建自己独特的产品矩阵。


对于银河酷娱的未来发展规划,李炜表示:“从网络综艺的角度来讲,网综市场还是相对比较小的,我们希望先是做到小而美,把每一个内容做到极致。我们坚信内容为王,而人才又是公司最核心的内容。在这个前提下,公司一定会继续坚持人才第一的策略,尊重创意、尊重人才、有梦想、有情怀的内容公司,希望每一个作品,都能成为一代人集体的记忆。”


2

如何打造爆款网综

《火星情报局》的修炼手册


网络综艺能否成为爆款,在胡明看来有两条评价标准。


第一,是其他人能做到的你做到了,其他人想做但觉得难做到的你也做到了,那就可以成为爆款。第二条标准,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亩花田,养的全是玫瑰花,全是白玫瑰花的时候中间有一朵红玫瑰花,那朵红玫瑰花就是爆款。”在如今网综江湖风起云涌的背景下,这两条标准无一不切中要害。近年来网综市场百花齐放,逐鹿之争愈演愈烈,如何突破重围,成为那朵与众不同的“红玫瑰”,显然是每个制作团队的奋斗目标。


从前两季的表现来看,无论是点击量、话题热度还是对艺人的提升度,《火星情报局》都力压大部分网综对手。谈及前两季的成功,胡明却表现得十分谦虚,他坦言火星成为爆款是多方合力的结果,当然团队也确实做了很多努力。“我们肯下工夫,也足够认真,最重要的是我们比较清晰地知道网络需要什么东西”,这三个是他认为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


网络综艺看似与电视节目不同,少了诸多限制和约束。但本质上,两者对内容质量的高要求并行不悖。


“网综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个伪命题。”在胡明看来,网综和电视节目只有一个不同,就是受众。电视上的竞争,在胡明看来“是很简单的”,只是几家卫视之间的角逐。然而,网络上的竞争,让这个从业十多年的业界老手也有些“如履薄冰”。



在胡明看来,做好网综首先要精准洞察用户需求,把握网综用户的基本属性和审美偏好。在做了一段时间网综后,胡明发现并非像转行之初被告知的那样,了解“二次元”就能做好网综。网络受众辐射面更广,不仅是二次元,而是“全次元”,老年人、中年人、80、90乃至00后,都能成为网综受众。只有做到能让每个人都接受并喜欢这个节目,节目才能成真正成功。


同时,《火星情报局》的选题搜集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据胡明介绍,自己的团队共有将近50人,每人每天要提交5个提案,一天就能收集200多条提案,第二季结束至今的三个月时间内,已经积累了近几万份提案。而从数量如此庞大的提案中,如何挑选出能够播出的内容,更是需要一个复杂的评价标准。只有保证选题,才能保证内容。


3

即将问世的火星世界:全面铺开的第三季


和其他网综IP相比,《火星情报局》显得很“亲民”。广泛的话题度和喜剧式的操作模式,使其受众广泛。本身综艺节目的就可延续性就强,加之“火星”这个设想又有几分科幻元素,带来了更大的衍生空间。做剧、做电影,都很方便剧本编写,让“火星”IP可以无限地延伸下去。


“火星”这一概念是由胡明团队一手打造的。《火星情报局》第一季主推概念,努力让观众接受并认可这个设定;第二季夯实概念,让“火星”形象深入人心;即将启动的第三季,则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更多创新。



据胡明介绍,火星团队在第三季创造了一个真实的火星世界,通过打通摄影棚内外,直接呈现火星情景、火星世界观,展现火星特工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全部过程。在这个设定中,情报局只是特工们工作的一个部门,还有诸多其它衍生部门蓄势待发,比如“火星实验室”就将在第三季和观众见面。这种将情景和综艺打通的方式,可谓是国内综艺的一大创举。当观众慢慢接受火星情景的设定后,这些设定和身份也可以做进一步拓展,比如情景剧、电影等。


此外,反派角色的出现也将是第三季的一大亮点。反派角色就像在野党一样,通过质疑局长和特工的提案,在搞笑之余,为观众提供不同维度的声音,带来更多认知上的满足和思想上的沉淀。同时,还计划通过局长发布任务的形式,将更多圈层的人群纳入特工队伍中,展现不同圈层人群各自的生活方式。这既是对《火星情报局》的一次丰富和升级,也是巩固品牌和提升品质的努力尝试。


4

竞争升级:2017年是网综的寒冬之年?


毋庸置疑,2017年是网综的繁盛之年。有《奇葩说》《火星情报局》《吐槽大会》等节目珠玉在前,大量资本开始涌入网综市场,催生了一大批新节目。然而按照市场自然洗牌规律,团队养成的速度不及资本投入的速度,导致大量项目找不到优质的团队来操控,节目质量参差不齐。“一个一流的IP、一个一流的平台,如果是一个二流的团队来执行,生产出来的节目也一定成为不了爆款的。”李炜直言道。


目前,爱奇艺的《奇葩说》、腾讯的《吐槽大会》和优酷的《火星情报局》同属网综脱口秀的头部节目,三者自然难免被比较。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格局,李炜却表现得很轻松。在他看来,国内观众市场庞大,同时容纳上十档脱口秀节目都不成问题。观众各取所爱,每个节目形成各自的忠实粉丝,所以并不惧怕竞争。


“网综市场真正的问题不是节目多了,而是好的节目少了。”去年涌出了三四百档综艺节目,然而真正留在观众心中的却屈指可数,能做到第二季的更是寥寥无几,新项目成功概率不到10%,市场缺少的永远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只有头部爆款,才有可能实现价值最大化。在他看来,只有更多优质的节目相互竞争,留住观众和客户,共同把市场做大。


虽然网综市场看似火热,但在胡明看来,2017年也仍是网综的寒冬之年。他认为,如今的网综市场只是虚假繁荣,虽然资本使得网综资源看似丰富,但竞争亦必不可少。能够在这场残酷厮杀中存活下来,必须拥有最优质的基因和最强健的体魄。这是一个自然淘汰,适者生存的过程。在经过这场寒冬的洗礼后,优秀的团队能够脱颖而出,而劣质的团队也会被慢慢淘汰,形成一个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