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冈仁波齐》口碑碾压《变5》?“与狼共舞”或许是分线发行不成熟的无奈之举

2017-07-04 云飞 同相

锋芒智库

品牌立论 | 口碑行销 | 舆情数据 | 策略咨询


文|云飞


张杨的成功意味着什么?文艺逆袭的背后,是日渐理性的观众群体,对多元化观影的旺盛需求。头部大片与小众影片和谐共存的市场生态,在内地已在形成孕育之中。


对贴着“第六代导演”标签的张杨而言,《冈仁波齐》出人意料的市场逆袭,让他再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早年凭借《爱情麻辣烫》和《洗澡》少年成名,张杨曾有艺术表达与迎合市场一肩挑的美誉;而后《向日葵》《昨天》偏向自我表达,多少带有些难以感同身受的自传性质;《无人驾驶》和《飞越老人院》则在商业与艺术之间撕扯,最终或败在口碑,或输了票房——从这个视角来看,叫好又叫座的《冈仁波齐》,对张杨的意义可谓重大。

 

《爱情麻辣烫》《洗澡》


《冈仁波齐》的成功,一方面在于自身不事雕琢、聚焦信仰之旅的“清流”特质,另一方面则在于同档期“好莱虎”《变形金刚5》票房遭遇崩盘。如同《摔跤吧!爸爸》等依靠口碑发酵取胜,上座率超出同侪的《冈仁波齐》票房已过6000万。张杨的成功意味着什么?文艺逆袭的背后,是日渐理性的观众群体,对多元化观影的旺盛需求。正如《冈仁波齐》出品方和力辰光董事长李力所言,“观众其实比某些电影主创还有鉴赏力”。

 

1

文艺黑马逆袭之旅“复盘”

从排映垄断争议到《变5》票房崩盘


截至7月3日,上映达14天的《冈仁波齐》票房报收6384.5万,在文艺片的市场表现中已属上佳,上半年最大的文艺黑马非它莫属。然而,在业内铺天盖地的赞誉之声前,围绕《冈仁波齐》的话题,却带有强烈的悲情意味——为什么好质量的文艺片,总是难以拿到市场排映空间?



这是一个几乎每部小成本国产佳片遭遇好莱坞工业巨兽时,都会一再被讨论的老话题。《闯入者》上映时,王小帅曾炮轰电影无法受到公平的市场待遇,是被“有预谋的杀死”;忻钰坤的风格化叙事处女作《心迷宫》,也曾难以在主流商业院线立足;此后《路边野餐》《长江图》《塔洛》等2016年度文艺电影,也只能在夹缝中求得立锥之地。围绕《冈仁波齐》引发的讨论,再一次把超级大片垄断排映空间、小片只能安排非黄金时段场次等话题,再度拉回观众视野。



《冈仁波齐》们的恐惧并不难以理解。6月23日《变形金刚5》上映首日,其69.5%的排片占比,39.6%的上座率,贡献了占据当日票房92.6%的市场产出,其碾压式的态势,让所有同档期影片都瑟瑟发抖。显而易见的是,作为备受内地观众熟知的好莱坞顶级IP,《变形金刚》系列就是票房印钞机般的存在,此番重装归来同样是万众期待。


反转来得猝不及防。受到剧情羸弱、逻辑混乱、人物单一等负面评价影响,《变形金刚5》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滑铁卢,其票房走势持续下滑,呈现出高开低走的崩盘态势。上映11天后,《变形金刚5》票房尚未突破14亿大关,离保底的26亿票房相距甚远。至此,“汽车人”在票房上已无力回天,《冈仁波齐》们的机会已然来临。


2

情怀与话题营销的胜利

与狼共舞是分线发行不成熟的无奈选择


对比2016上半年最受关注的文艺片《百鸟朝凤》,同样获得商业认可的《冈仁波齐》,有着可堪玩味的异同点。方励“惊天一跪”引发业内对文艺片生存困境的关注,话题从电影行业扩散到全社会;其“半个娱乐圈发声支持”的浩大声势,从流量上支持了影片的票房。抛开电影文本本身的高艺术品质,《冈仁波齐》的成功同样是情怀与话题营销的胜利。



与《路边野餐》《长江图》等宣扬“长镜头”、“诗意语言”、“魔幻表达”等高冷标签相比,《冈仁波齐》选择了一条更接地气的路径:张杨马不停蹄地到票仓城市和观众互动,与当地文化人对谈,路演模式参照商业电影;围绕信仰主题展开讨论,与年轻人的西藏情怀相勾连,甚至于旅游实现跨界互动;邀请谢飞、李冰冰、黄轩、芦苇、史航等舆论领袖发声,营造好电影好口碑的声势;就连出品方和力辰光董事长李力都在打情怀牌,在接受采访时,他透露电影是张杨的心愿之作,闪耀着对电影的理想之光。


多方合力下,《冈仁波齐》以上映首日的1.6%排片量开画,在《变形金刚5》上映时短暂降到0.9%,此后便一路逆袭,从1.9%到3.4%到4.9%,甚至在5.9%站稳脚跟,其上座率同样在同档期影片中名列前茅。


逆袭之旅固然可赞,可“虎口拔牙”的《冈仁波齐》,为何一定要选择与《变形金刚5》贴身肉搏?在分线发行,也就是艺术院线尚不成熟的大环境下,《冈仁波齐》的档期选择也是无奈之举,前狼后虎的档期生态,让《冈仁波齐》们总是生出“天下之大,却无立锥之地”的慨叹。而与狼共舞下的意外成功,今年已有《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之于《速度与激情8》的先例——更小体量的《冈仁波齐》,则是文艺片在档期选择上的成功试水。



3

市场扩容与观众分化凸显

头部大片与小众影片能够和谐共存


分线发行不成熟的无奈选择,却证明了体量足够庞大的中国影市,对于多元化观影需求、多类型影片创作的包容度。从银幕总数来看,内地银幕已超过美国与加拿大的总和,稳居全球第一,动辄近23万场的排映总量,足够容纳下商业电影与文艺电影的同台竞技。一个被容易忽略的事实是,随着《变形金刚5》的票房崩盘,获得更多市场空间的不仅仅有《冈仁波齐》,还有《原谅他77次》等同档期影片,以及晚一周上映的《反转人生》《逆时营救》《明月几时有》等国产片。



内地电影观众愈发成熟,则是2016年延续至今的业内共识。随着观影习惯的日渐养成,观众的观影经验越来越丰富,其观影诉求也会水涨船高。如果说《摔跤吧!爸爸》证明了高质量内容的魅力,那么《冈仁波齐》也再度印证内容为王的价值回归。


此外,随着观众成熟度的提高,观影多样性特征也会愈发明显:有表现主义风格的《路边野餐》《长江图》成为年轻影人奉献出的惊喜,《我们诞生在中国》创造了纪录片票房纪录,《我在故宫修文物》《生门》引发广泛关注,《八月》《我心雀跃》同样备受观众好评……分众化下的观众群体,会犯规来推动中国电影创作风格的多元化。


由此来看,头部大片与小众影片和谐共存的市场生态,在内地已在形成孕育之中。一方面,动作、魔幻、科幻、喜剧、爱情等成熟商业类型片继续受到内地观众追捧,头部大片的市场统治力不会削弱,其票房回报也会与扩容的影院建设同步;另一方面,小众影片也能如张杨所说,“找到属于自己的观众”,拥有足够的排映空间和回本逻辑——对日渐理性的内地影市而言,“和而不同”是让人欣喜的巨大变化。


出品 | 锋芒影视舆情研究智库


主  编 | 陆兮影          责  编 | 果   乐

视  觉 | 成   辰          校  对 | 木   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