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境界资料1:“跃”入日常世界

老蝉 摘编 妙香舟 2023-08-24

点击蓝色字关注

境界资料1:“跃”入日常世界

 

编者按:“境界资料”选辑了部分包括外道修法在内的境界资料,目的是作为研学佛教唯识学之参考。

在内观境界稳定后,可从境界中高处“跃”入日常世界,并在日常世界活动……

 

●内观境界

 

道教对物质和身体的执着很强。

(该教)认为可以在肉体内凝结阳气长成阳神,就象怀胎长成胎儿一样。十月数足,阳神会从顶门出去,这叫身外有身。阳神出体后再慢慢长大,称为三年哺乳,最后可以成仙。

按这一描述,整个工程似乎是积累、提纯、凝炼细微的物质性的气,凝结成丹,而人的身体中本来就有物质性的阴神,得丹气点化转成阳神,阳神养到足够强就可以出体了。

这样解释听起来很清晰,但在养胎出胎时有“内观交换”和“天宫内院”一节,读来令人颇为困惑。

 

○《钟吕传道集》说:

“内观之法,乃阴阳变换之法,仙凡改易之时。奉道之士,毋得轻示而小用之矣。且以前项之事,交会有时日,行持有法则,凡能道节信心,依时行法,不差毫末,指日见功。



若此内观,一无时日,二无法则。所居深静之室,昼夜端拱,识认阳神,赶逐阴鬼。

达磨面壁九年,方超内院;

世尊冥心六载,始出凡笼。

故于内观,成为难事。始也自上而下,紫河车搬入天宫。天宫富贵,孰不钦羡?或往或来,繁华奢侈,人所不得见者,悉皆有之。

奉道之士,平日清静而守于潇洒,寂寞既已久矣,功到数足,辄受快乐。楼台珠翠,女乐笙簧,珍馐异馔,异草奇花,景物风光,触目如昼。彼人不悟,将谓实到天宫。不知自身内院,认作真境。因循而不出入,乃曰困在昏衢,而留形住世,不得脱质以为神仙。未到天宫,方在内观。阴鬼外魔,因意生像,因像生境,以为魔军。

奉道之人,因而狂荡而入于邪中。或而失身于外道,终不能成仙。”

 

如果把炼内丹养胎神理解成一个物质性的过程,则天宫内院只是养胎时的幻境,或胎神的梦境,应该消除才对。

但不那么简单,最后出壳的似乎就是这个幻境中身体,而且是从这个幻境出去的。


 

○如《灵宝毕法》说:

“当择幽居,一依内观,三礼既毕,平身不须高升,正坐不须敛伸,闭目冥心,静极朝元之后,身躯如在空中,神气飘然,难为制御,默然内观,明明不昧,山川秀丽,楼阁依稀,紫气红光,纷纭为阵,祥鸾彩凤,音语如簧,异景繁华,可谓壶中真趣。而洞天别景,逍遥自在,冥然不知有尘世之累。是真空之际,其气自转,不须用法依时。若见青气出东方,笙簧嘹亮,旌节车马,左右前后,不知多少,须臾南方赤气出,西方白气出,北方黑气出,中央黄气出,五气结聚

而为彩云,乐声嗜杂,喜气熙熙。

金童玉女,扶拥自身,或跨火龙,或乘玄鹤,或骖彩鸾,或骑猛虎,升腾空中,自下而上,所遇之处,楼台观宇,不能尽陈,神祗官吏,不可备说。又到一处,女乐万行,官僚班列,如人间帝王之仪,圣贤毕至。当此之时,见之傍若无人,乘驾上升,以至一门,兵卫严肃而不可犯,左右前后,官僚女乐,留恋不已,终是过门不得入,轩盖覆面,自上而下,复入旧居之地。如此上下不厌其数,是调神出壳之法也。

积日纯熟,一升而到天宫,一降而还旧处,上下绝无碍滞,乃自下而上,或如登七级宝塔,或如上三层琼楼,始也一级而复一级,七级上尽,以至顶中,辄不得下视,恐神惊而恋躯不出,既至七级之上,则闭目便跳,如寐如寤,身外有身。形若婴儿,肌肤鲜洁,神采莹然,回观故躯,亦不见有,所见之者,乃如粪堆,又如枯木,憎愧万端。

然不可顿弃而远游,盖其神出未熟,圣气结而未成,须是再入本躯,往来出入纯熟,一任遨游。”



 

这里最奇怪的是,为什么在内观幻境中闭目一跳就到了身外,按理闭目一跳或者还在幻境中,或者从幻境中出来而回到肉身意识,而这里却是闭目一跳而出阳神。

似乎这幻境中的身体就是阳神本身,但阳神本身在体内感知到的应该是脉道、关窍,怎么成了内院幻境?

这幻境和身体有关,但又不同于肉体的结构,到底该怎么理解呢?丹经中没有解释。

 

内观境界也像一个稳定的梦。这个梦有些特殊。它和身体有某种联系。梦境和身体结构对应。这个梦中也有一个做梦体,它在梦中游走纯熟,然后升到最高处闭目一跳,于是就到了体外。周围已经不是内观境界,而是日常世界。

(待续)

——摘自杨新宇《梦境与幻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