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音乐学》2020年第4期目录辑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

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中国音乐学》杂志社出版




本期辑要


本期内容围绕中国古代音乐史、音乐考古、近现代音乐史、当代音乐史、民族音乐学、传统音乐、音乐分析等几个方面展开。中国古代音乐史方面涉及南北朝时期外来乐调的研究、古代“宫官”体系音乐机构及其职官考述;音乐考古方面涉及对《乐问》“夏尺”的研究和先秦编悬左右分组的研究;音乐思想方面谈论了班固的礼乐观以及汉代乐论思想的重建;近现代音乐史方面,涉及对清末留美乐人音乐活动、中国近现代电影音乐史料价值的考释,对近代中国乐理学科发展脉络的梳理以及对两部侵华战争背景下诞生的音乐作品的考证与分析;当代音乐史方面对中央歌舞团陕北民歌合唱队兴衰史进行文化解读;民族音乐学方面包含对东亚流散音乐的研究和香港当代“中乐剧场”的空间化创作研究;传统音乐方面涉及牌调音乐种类的划分和明清历代曲谱点板的研究;音乐分析方面涉及对姜白石自度曲音乐本体的研究;人物年表方面对郭乃安先生的生平进行了详细梳理。




目 录





005 胡乐调的传入及对我国的影响 

赵维平


015 中国古代“宫官”体系音乐机构及其职官考述 

韩启超


025《乐问》之“夏尺何当”试答——兼谈陶寺“圭尺”长度

周毓华


030 先秦左、右分组编悬的延续——从曾侯乙墓磬匣刻文再析洛庄汉墓第五、六套编磬的编次和音列 

宋克宾


039 从班固的礼乐观看汉代乐论思想的重建——以《汉书•礼乐志》为例

王维 





046 清末留美乐人考(1900—1910) 

宫宏宇


061 论中国电影音乐的史料价值 

蔡梦


065 侵华战争的创痕——《沈阳月》与《春恨》考析

樊右伟、王岩


074 近代中国乐理学科发展脉络探赜 

王洪涛





080 对中央歌舞团陕北民歌合唱队兴衰史的文化解读 薛艺兵
086 中国牌调音乐种类综说 路应昆
097 东亚流散音乐研究典型议题综论 单建鑫
103 论明清曲谱中“昆板”的悄然出现许莉莉



115 对姜夔自度曲音乐本体的现代解读 

姚恒璐


125 香港当代“中乐剧场”的空间化创作研究——两个系列作品的空间界阈与交互 

朱依依


132 郭乃安年表(初编)

郭威、陈猛、吴璨





封二、彩一: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发展历程(一)

彩二:论文插图封三:左权民歌汇•2020年国际民歌赛;纪念无锡天韵社定名100周年封底:著作推介(《南音乐感研究》《强音:第一届全国音乐周记事》)


胡乐调的传入及对我国的影响/赵维平 

【内容提要】南北朝前后是胡乐人进入我国的一个旺盛时期,琵琶、箜篌、横笛、筚篥这些外来乐器,随同胡腾舞、胡旋舞、柘枝舞以及胡乐曲等在中国的历史上悉数登场,风靡中原大地,为中国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这些胡乐人带入的音乐所使用的乐调、乐律又是怎样在中国展开,与中国本土乐调之间是怎样过渡、融合的?中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这些外来乐调等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 

【关 键 词】胡乐调;五旦七调;苏祗婆;俗乐二十八调


中国古代“宫官”体系音乐机构及其职官考述/韩启超

【内容提要】中国古代音乐管理机构及其职官是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纵观当前研究成果,更多的是把视域聚焦在“朝官”体系内的音乐管理机构及职官系统,很少去关注“宫官”体系中是否存在音乐机构,这是中国古代音乐制度史研究的不足。故本文以史料为基础,对中国古代“宫官” 体系中的音乐机构及其职官进行系统梳理,厘清其源流脉络、发展历程、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归纳其表现特征、形成原因和历史意义。 

【关 键 词】音乐机构;宫官体系;后宫;司乐;典乐


《乐问》之“夏尺何当”试答——兼谈陶寺“圭尺”长度/周毓华

【内容提要】中国几千年相传都以夏尺为律尺,但夏尺一直未见出土或传世,以致今人对夏尺没有太多认识。本文对明代朱载堉累黍为尺实验进行了研究,发现朱载堉认为横黍尺就是夏尺的观点是可信的。再通过对一支战汉时期无射玉律的研究,发现律尺之长的确是夏尺之长,夏尺的长度合今约 25.66 厘米,陶寺“圭尺”一尺长度与夏尺等长。继而发现西汉一尺长度来源于黄钟律管的长度,是夏尺的九寸,一尺之长合今约 23.09 厘米 。

【关 键 词】黍尺;夏尺;圭尺;汉尺;玉律


先秦左、右分组编悬的延续——从曾侯乙墓磬匣刻文再析洛庄汉墓第五、六套编磬的编次和音列/宋克宾

【内容提要】洛庄汉墓出土六套编磬,前四套各 20 件,第五套 13 件,第六套 14 件。编磬随着磬架腐朽掉落地面,改变了原来的编次顺序。第五、六套编磬铭文不能明确指示编次状况,需要进一步探讨。通过研究发现,按照曾侯乙墓磬匣刻文反映的左、右分组编悬方式,把“徵、宫”音和“羽、商、角”音各自归类分成两组,可以让这两套编磬的出土编号、铭文变得有序。文章认为,洛庄汉墓第五套 13 件磬, 为 # G 宫,按左六磬、右七磬编悬,左分组音列为“徵—宫—徵—宫—徵—宫”,右分组音列为“羽—商—角—羽—商—角—角(羽)”;第六套 14 件磬,为 A 宫,按左六磬、右八磬编悬,左分组音列为“徵—宫—徵—宫—徵—宫”,右分组音列为“羽—商—角—羽曾—羽—商—角—商(羽)”。 

【关 键 词】洛庄汉墓;第五套编磬;第六套编磬;磬匣刻文;左分组;右分组


从班固的礼乐观看汉代乐论思想的重建——以《汉书•礼乐志》为例/王维

【内容提要】班固是东汉著名历史学家,其撰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在《汉书•礼乐志》中班固对一系列礼乐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礼乐中承载着关乎未来国家秩序与灵魂重建的政治使命,只有那些有着超世眼力的“明圣者”才能透过纷乱的世俗人生看清礼乐背后的向度。本文通过分析《汉书•礼乐志》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试图按照班固自己的理解来理解《礼乐志》中的乐论思想,目的是为了凸显班固礼乐观自身的精神力量。 

【关 键 词】礼乐;“通神明,立人伦”;“先王立乐之方”;“乐其所生,礼不忘本”





清末留美乐人考(1900—1910) /宫宏宇

【内容提要】有关近代中国音乐留学生,中外学界一般都多将视野投向 20 世纪初留学东瀛的中国乐人,而对同时期(甚至较早)的中国旅美音乐留学生却鲜有触及。本文以 1900 至 1910 年赴美专攻音乐的七位女留学生为例,考察清末国人在美国学习西洋音乐的经历及其学成归国后的音乐活动。 

【关 键 词】清末;留美乐人;谢绍英;颜庆莲;陆秀贞;史凤珠;李虞贞;孙凤珠;吴卓生


论中国电影音乐的史料价值/ 蔡梦

【内容提要】中国近现代音乐研究的史料,不仅包含文字,还应关注“活”的音像。电影作为 20 世纪最具代表性的新形式之一,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音乐信息。本文以 20 世纪 30 年代至 60 年代中国电影音乐的整理与分析,发现中国近现代有大量“活”音乐留存于电影中而尚未被认知。电影音乐不仅是一种音乐体裁,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其本身还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 

【关 键 词】电影音乐;音乐史料


侵华战争的创痕——《沈阳月》与《春恨》考析/樊右伟、王岩

【内容提要】口琴合奏曲《沈阳月》是作曲家张季让和王沛纶以九一八事变为题材创作的大型作品,也是东北抗战期间出现的唯一器乐作品,可谓“国耻之悲鸣”;由罗家伦作词、张沅吉作曲的艺术歌曲《春恨》是反映“南京大屠杀”事件仅有的作品,是“国难之哀歌”。这两部作品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但由于特定原因而流传度不高,被世人几近遗忘。逢抗战胜利七十五周年,笔者通过对这两部作品创作与流传的历史情况,以及其艺术特征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证与分析,以示对战争创痕的永久纪念。 

【关 键 词】抗日战争;口琴合奏曲《沈阳月》;《春恨》


近代中国乐理学科发展脉络探赜/王洪涛 

【内容提要】乐理学科的传入和发展过程是随着时代与学术的发展不断演进的,它的发展史是音乐文化向外探索和内化自觉的过程。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的国情决定了乐理学科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学科诉求与文化内涵。近代中国乐理学科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欧洲基本乐理的内容为主导地位,第二阶段是中国乐理的不断扩展成为学科的主要发展趋势。 

【关 键 词】乐理学科建设;发展脉络;历史分期;中国传统乐理建设





对中央歌舞团陕北民歌合唱队兴衰史的文化解读 /薛艺兵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讨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出现的“中央歌舞团陕北民歌合唱队”这一倍受关注的当代音乐史事件。文章通过对这一特殊合唱队从创建、兴盛到衰退历史过程的记述和缘由探究,最后透过现象看本质,对这一音乐事件所隐含的历史深意及其对中国合唱艺术乃至声乐艺术发展所产生的启示作用,进行了引申性的文化解读和理论阐释。 

【关 键 词】中央歌舞团陕北民歌合唱队;合唱艺术的声乐实践;音乐事件的文化解读


中国牌调音乐种类综说 /路应昆

【内容提要】用以反复填词的歌调和用以反复填词的词格,都俗称牌子,但前一类牌子是以音乐定性,后一类牌子是以词格定性。牌子的正式称谓是牌调。音乐性质的牌调的原始种类是小曲,特征是牌子短小,通常单牌单用、专牌专腔,以定腔套唱新词。词格性质的牌调主要有两个种类,一是盛于宋代的词,牌子称词牌;二是盛于元明清的南北曲,牌子称曲牌。词和南北曲都主要由文人创作,填词遵从格律。二者差别在于:词牌是单牌单用,音乐原本与小曲相近,但后来音乐失传;曲牌主要是多牌联用,便于创制大型作品,而且腔调组织灵活,曲、腔关系复杂。南北曲的正宗唱法昆腔在清代走上“定腔定谱”之路,但曲牌的音乐处理仍然存在较大空间。南北曲在明清时衍生出“俗唱”类型,曲牌突破了格律,而且“活腔活唱”,并在不同地区随流随变,与注重规范的昆腔形成鲜明对照。明清时,小曲也在南北曲和南北曲俗唱的影响下出现种种变异。牌调音乐的一系列种类形态差异大,各有创作路数,研究方面不应把它们都视为同一种东西。 

【关 键 词】牌子;牌调;填词;小曲;词牌;曲牌


东亚流散音乐研究典型议题综论 /单建鑫

【内容提要】随着流散地、流散者及流散研究这类概念的出现,流散音乐在音乐领域渐渐发展为焦点议题。当代关于东亚流散音乐研究亦日趋丰富,主要聚焦东亚流散音乐主体中心民族志研究,东亚流散音乐与身份关系研究,东亚流散音乐与跨国主义研究,东亚流散音乐与流散空间研究。诸多学者从萨义德、斯皮瓦克与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视野,理解并阐释东亚区域流散音乐。流散音乐超越传统的视角, 观察异国中流散的音乐文化,理解他们的文化价值。流散音乐不仅重视音乐本体,更关注音乐背后所带来的意义,以及音乐在构建想象的异国空间过程中的意义。在音乐文化语境中关注音乐生活文化,从而揭开隐蔽的社会结构在音乐与生活中的隐形存在。 

【关 键 词】东亚流散音乐;主体中心民族志;流散空间;身份;跨国主义


论明清曲谱中“昆板”的悄然出现/许莉莉

【内容提要】明清曲谱向来不提其点板所属的声腔,但从谱中所载点板实际看,后期的曲谱如《南词定律》《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中的点板,已明显可见确为昆腔的板。而前期曲谱如《增定南九宫曲谱》《南词新谱》等,却难以判断其是否为昆腔板。经观察与分析得知,昆腔曲师对曲子的个性化改板,被愈来愈明显地吸纳到曲谱中。《南曲九宫正始》是引“昆板”入谱的关键曲谱,其制谱者之一钮少雅,是昆腔的实践者、推行者,曾多次在曲谱中提到自己擅自改动点板的理由。原先《增定南九宫曲谱》《南词新谱》 等主观上所坚持的“古腔古板”,或可称之为“传统的南曲板”,它渐被“昆板”所取代。 

【关 键 词】曲谱;昆腔;定板





对姜夔自度曲音乐本体的现代解读/姚恒璐

【内容提要】宋代音乐家姜夔的音乐作品,其中不少称之为“自度曲”,是中国现今能够留存下来并签署创作者名字的“音乐创作”实践记录,对于我们考证、了解宋代音乐信息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意义。杨荫浏、 阴法鲁两位先生曾在 1957 年写出《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主要论述了姜白石的诗作语言特征及其与音乐的内在联系,对其 17 首歌曲做了文化、语音、声调、韵律方面的研究,这些文献对于我们今天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现实的音乐创作出发,拟以歌曲旋律构成的本体—调式的组织方式入手,剖析其中旋律线性进行的规律,以现代人能够看得懂的音乐理论语境,对这些白石“自度曲”做调式旋法、音乐结构、旋律发展等方面的本体音乐分析。【关 键 词】自度曲;姜夔;七声调式;八音之声;线性思维;句法结构


香港当代“中乐剧场”的空间化创作研究——两个系列作品的空间界阈与交互/朱依依

【内容提要】本文以香港当代“中乐剧场”的两个代表性系列作品为研究对象,借鉴民族音乐学的视角和方法,将音乐文本、表演模式和剧场景观视为一个综合体,以空间表征为核心问题,围绕“听觉空间”“知觉空间”“经验空间”的结构及其交互关系,关注听觉层面如何在剧场空间中被使用和呈现,表演和景观设计如何拓展和诠释音声文本的意义、引导聆听和观看的逻辑,最终将这一新兴艺术形式置于香港地区艺术发展的历史背景中进行意义解读。

【关 键 词】中乐剧场;意境音乐剧场;跨媒体中乐剧场;听觉空间;知觉空间;经验空间


往期回顾

《中国音乐学》2020年第1期要览

《中国音乐学》2020年第2期要览

《中国音乐学》2020年第3期要览



版权声明:
1、任何方式转载或引用本公众号发布的图片、音频、视频及文字等资料,请注明: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微信号:gh_f4b9bb80bb1e)。
2、本公众号所有原创内容的著作权、版权,均归作者和微信公众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有。如涉侵权,本公众号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