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知识付费用户缴的是「智商税」

2017-04-19 RF 内容创业头条


随着全民大众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这个庞大的用户基数,因为这个基数,将足以支撑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只要有万分之一付费,就是个庞大的数字。拿微信来说,八亿多用户,万分之一就是八万,有八万付费用户,足以养活一个付费平台的内容制作者。


「得到」开了专栏,是知识付费的摇旗呐喊者,在这之前,微信开通了打赏,喜马拉雅开通了付费收听的播客,优酷去年也退出了「看理想」专栏,集结了如陈丹青、梁文道、杨照等一些“大师”,做出来的视频内容确实不错,收费也无可厚非。今年,看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行业的朋友开通了「小密圈」,这是类似于得到专栏按年付费的一个圈子,大V们定期在圈子里分享话题,粉丝们在圈子里互动,都是将知识变现,将粉丝转化的一种模式。


也曾经试着付费订阅了一些东西,或应朋友的邀请加入了一些圈子,到后来发现大多数内容有所重复,或者说大V们并没有那么多时间来输出「有价值」的信息,更多的时候是一些内容的加工,一些鸡汤和一些已经过时无用的经验。


比如,我曾经也很喜欢看罗胖的视频,后来就发现有不少期都是他转述一本书的内容或者一段历史,而且讲的水平又不咋地(如果你看过书或者了解那段历史的话),就开始有选择地闲暇时看看了,比如吃饭的时候,反正这段时间的成本相对不高。还有一些节目我喜欢吃饭时看,比如优酷的「看理想」,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以前还有高晓松的「晓松奇谈」,我觉得高晓松就相对来说更吸引我,他的节目更多是讲「见闻」,而不是那么虚无的所谓知识,因为见闻大多是真实的,可以被感知和触摸的,特别是晓松全世界到处走的那些节目,着实丰富了我的眼界。


如果是鸡汤或者过时的经验就不一样了,听着热血澎湃,听完发现「然并卵」,比如老罗说过,当时为了减肥,一年365天,每天跑十公里。这个大家都知道,健身,跑步,对健康或者塑形的好处,但是有几个人坚持下来?你说你花钱订阅他的专栏,坐沙发上听他说当时怎么下决心跑步,是不是不如自己下楼跑几圈?


还比如说,互联网行业的各种大咖,大V,用自己创业时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人,先不说当时的经验是否还适用于现在,即使是亲历历史的人,后来叙述上也会严重扭曲和变形,这在科学研究上是有根据的,人会有选择地忘记一些事情,美化自己。所以花很多时间去参加各种论坛,各种社交,去听大咖们是如何成功的,不如自己潜下心来,看看工作中还有什么可以改善,还有什么可以优化。别人的成功路径无法复制,你需要更多时间打造自己的成功路径。


这方面我有几个切身的体会,A和B都是我十几年前的同事,A工作一丝不苟,追求上进,一心投入技术,现在是一个很棒的工程师;B很容易满足,不怎么学习新东西,没事就和人聊股票和房地产,前几年敢于负债、敢于抵押,倒腾了三五套房子,现今已超越普通工薪阶层,初步财务自由。你听了这个故事,是不是觉得还是不要放太多时间在工作上,多想想周边能赚钱的路子,能投资的渠道?这显然不是一个理智的答案,房价在近十年来涨了十倍,这种机遇具有「不可复制」性。


还有两个同事,C和D,十年前都是所谓的程序员,可能在这方面确实天资有限,一个后来转做了理财顾问,一个和老婆一起开了一家孕妇产后恢复的保健诊所。现在转做理财顾问的成了一家金融类公司的副总,那个做产后恢复诊所的,现在已经是个民营集团公司,旗下在各省会城市已经开设了十几个产后恢复机构。那你说,是不是做IT或者做互联网没前途呢,为什么看起来转行的程序员都挺成功?那每年互联网的创富神话为什么又那么多,而且有不少是程序员起家做大,比如「今日头条」?这都是特殊样本的例子,所以这些直觉上的东西,听再多都没多大用,对你的决策方向也产生不了参考,反而增加了许多杂音,影响你的思考。


吴军老师是我所敬佩的,他也在「得到」开设了专栏,其中关于时间管理的内容,是免费可以听到的。他说,有很多人觉得他“高冷”,微信不回复,其实不是,因为他每天只看三次微信,早上起来看一眼,中午吃完饭看一眼,晚上睡觉前看一眼,不希望把自己的时间被微信切割得过于碎片化,而无法获取完整的知识片段。听到这里,我们其实不用订阅什么专栏了,已经“得到”了。


大部分的碎片化知识,都是这些自律的、成功的人通过消化,整理给我们大家的,说白了,不自律,不会管理时间,懒惰、不愿意思考,那么只能去吃这些人整理加工过的「二手知识」,这些东西不但价值没有一手的高,并且有的还收费,美其名曰为知识付费,这是一种智商税。


咪蒙的助理都月薪五万了,其实那篇文章的策划者发出之前就知道它的价值,百万阅读能换到的影响力和广告费已经足够覆盖助理好几个月的月薪,而读了这篇文章的你我他呢,除了感慨别人刚毕业做助理都月薪五万了,什么都得不到。这也算另一种智商税。


别欺骗自己了,其实只需要茶余饭后花一点点精力,去看看他们的思路就已经足够,更多时间,是需要自己去吸取一手知识的。天天追着大V们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得到,朋友圈刷到影响睡眠时间,表面上很努力,实际上收效甚微。


如果你对法国大革命有兴趣,看看雨果的小说,尤其是《九三年》,还有《旧制度与大革命》之类的书,任凭其他大V,砖家在你面前眉飞色舞,吐沫横飞,你也可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了嘛,那个时候,你和他们才是平等的,否则你对一件事情没有任何了解,仅凭一众专家学者大V在各大平台开了付费栏目,你就去挨个订阅,这种行为我觉得就是缴了「智商税」,明明有那么多免费的获取知识的渠道,还没有好好利用,你却偏偏选择花钱获取二手知识,实在不能理解。


当然了,我不是否认专家,学者,大V的意义,他们产出的内容,有时候会给人带来很高价值,比如如何管理时间,如何学习一门新知识,确实能够让人事半功倍,但是要记住,“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知识获取和整理都是靠自己哦,可千万不要百分之八十都在看各种大师们的专栏、节目,真正深度学习的时间反而没有了,我反对的是这种行为,这样的人长期下来,也只有缴「智商税」的份了,因为长期侵泡在碎片化、二手知识里,不可能泡出「深度」,很容易变得人云亦云,觉得什么都有道理,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数,现在我说,尽信专家不如没有专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