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这里的民警有啥妙招?


开栏的话


  今年是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9月7日至9日,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在浙江调研时对公安机关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并提出要求。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反映全国公安机关在坚持、发展、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新气象、新作为、新成效,自即日起,本报推出“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专栏,刊发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因地制宜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典型事例、创新亮点和实践经验,敬请关注。


  警察就像自己的邻家兄妹一样亲切和善,没事情就拉拉家常,有警情随叫随到,“实力”诠释什么叫“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110”——这样的警察,听起来是不是很酷又很甜?


  在“枫桥经验”的发源地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记者看到,这样又酷又甜的“邻家警察”随处可见。


  55年来,“枫桥经验”历久弥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就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对百姓的庄严承诺;“邻家警察”也成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崭新的一张金字名片。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这里的民警有啥妙招?邻家警察如何成就警务新品牌?


  小警务能改善大民生,小警务也能推动大平安。这一切,还要从吃透一个“小”字说起。


枫桥派出所民警赵信和“红枫义警”队员一起服务群众。温凯 摄



十“小”十好,警务创新进入个性化定制时代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时至今日,百姓的需求和期待在变,民警的构成和思想也在发生变化。


  社区民警的工作,能不能个性化定制?


  “每个社区民警的能力素质不一样,个人特质也不一样。以往‘一刀切’式地派任务,容易引起民警反感,也难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就想,能不能换一种工作方式,发挥民警自身特长,也让群众工作更有成效?”诸暨市公安局副局长、枫桥派出所所长杨叶峰告诉记者。


  以往是任务去找人,而枫桥派出所的方法是“反着来”,让人去主动找任务——把社区民警的任务分成十个“小”,让民警们自己来认领“责任田”。田耕得怎么样,按月交流,“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用成果和事实说话。


  “讲好小故事”“带好小队伍”“做好小帮扶”“建好小档案”“开好小论坛”……这个被命名为“创新十小十好警务 争当邻家好警察”的竞赛活动,算是把社区民警的脑细胞彻底激活了。


  “领任务之前不觉得有压力,领完任务之后突然觉得肩上有了担子,有了莫名的压力,要去主动学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去不断开拓一些做群众工作的新办法,不想被别人比到后面去。”有民警偷偷跟记者“吐苦水”。


  记者统计了一下,所里16名社区民警,共认领了23项任务。


  “我认领了‘小档案’任务,就要想办法发现掌握辖区内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员,分类建立好人才档案,学拜一批‘群众师傅’,加强与他们的联络。我们要比赛看谁建立的档案细、拜请的师傅多、发挥的作用好。”社区民警边赟根据自己认领的任务,摸索出了一个有效的工作方法。他先给辖区所有有威望的群众建立了一个小档案,再根据辖区发生的情况建立一个“战友圈”,在遇到辖区群众求助时,立即组织这些“群众师傅”开展排忧解难服务,作用“简直不要太给力!”


  “讲好小故事”,是社区民警们都要参加的一项比赛。


  “我们要结合个人社区警务工作,认真记好‘民情日记’,把自己感受和体会深刻的案例编写成‘民警小故事’,在派出所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让更多的群众了解、理解、支持公安工作。看谁写的民警故事多、故事情节好、群众点赞多。”社区民警沈凯告诉记者。


  发现“小故事”比讲“小故事”更重要。“我们搞这项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社区民警沉下去,走到群众中间去发现和帮助解决问题。”枫桥派出所教导员吴嘉军告诉记者。


  2017年4月至12月,枫桥派出所民警主动撰写“民警小故事”102篇,他们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民警故事。“我们把这102篇民警小故事装订成册供群众阅读,既让群众在阅读中了解公安工作,又让民警在生活中发现身边典型,为构建枫桥平安特色小镇,提升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增添色彩。”吴嘉军说。


  “十小十好”竞赛,引导着社区民警不断提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技巧,努力把社区民警培育成为适应新时代社会治理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普遍满意的高素质民警。



五“小”工程,用脚步和真心感知百姓冷暖


群众之事无小事,警务工作始终要围绕民意转。


  作为坚持和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排头兵,枫桥派出所开展了“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的五“小”工程。这支队伍在用脚步和真心感知百姓冷暖的同时,也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公安新元素。


  在枫桥钟山村,一说起“小绍兴”,大家都会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就是那个总是骑着小黄车的好民警!”


  “小绍兴”本名赵信,是枫桥派出所镇南警务站钟山村和天竺居委会的社区民警。为了能和百姓打成一片,这个年轻民警不仅专门购置了一辆黄色自行车,方便下社区走访拉家常,更是欣然接受了群众给的昵称“小绍兴”。


  在树立了“小绍兴、小黄车、小脑筋”的“三小”品牌后,他又自创了“多迈腿、多张嘴、多动脑”的“三多”工作法,踏实沉稳的行事作风赢得辖区百姓声声赞誉。


  像赵信这样“不在社区,就在去社区的路上”,早已成为枫桥派出所民警的工作常态。特别是从2017年开始,枫桥派出所开展了民警“大走访”活动,同时综合指挥室也跟踪落实了“三问百姓”工作。随着工作的开展,民警用脚步丈量着辖区的平安,也化解了一处处险情。


  在一次走访中,镇西警务站社区民警边赟注意到,楼家村一幢老房子外墙出现多条裂缝,房顶瓦片破败不堪,屋内上下两层仅用木板简易隔开,安全隐患极大。边赟急忙和正在安徽老家探亲的租客小刘取得联系,希望他回来后立即搬离。但考虑到租期未满且新房难找,小刘并未立即答应。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一旦遇到强风暴雨,后果不堪设想。”边赟一边与房东进行房租退还方面的沟通,一边想方设法为小刘寻找新的出租房。第二天,待小刘夫妇从安徽返回,边赟又连夜发动热心群众帮助他们搬家。就在搬家后的一个星期,枫桥接连下了几场大雨,小刘原本租住的房子倒塌。事后,小刘夫妇特意赶到枫桥派出所,向边赟表达谢意。


  “上周社区民警有没有去你家走访?”“你对民警的走访是否满意?”“你对派出所工作有什么建议?”……近日,枫桥镇的老百姓经常会收到这样的“回访三问”短信。从去年3月开始,枫桥派出所创新社区警民共治新模式,要求社区民警下基层、访群众、有回访。这是对社区民警每周走访的督导,加深了群众对社区民警的熟悉。


  去年,枫桥派出所社区警务中队镇西警务站警长沈凯在陈家村走访时,好几户村民向他反映村民陈某不注意公共环境卫生,引发邻里矛盾。在现场勘查之后,沈凯发现陈某不仅占用门前池塘周边、路边的大量公共区域堆放杂物,还在公共绿化带内圈养鸡鸭。沈凯立即和村干部、辅警取得联系,并发动村两委会全体成员,于当晚一起上门,做陈某的思想工作。经过两个小时的劝说,陈某终于同意清理杂物、不再在绿化带养鸡鸭。民警们并未就此离开,而是趁热打铁,又花了半个小时,帮助陈某一起清理杂物。通过这次调解,陈某和邻居冰释前嫌,民警和当地村民也结下了友谊。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枫桥派出所每位社区民警都建立了自己的“微信警务室”,群众通过微信可以直接向民警咨询问题、反映线索。“线上线下”双头并进的服务模式,让枫桥派出所“邻家警察”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END-


作者:王文硕 孙军 叶晟

编辑:张佳琪

 审核:唐晓勇

微信ID:rmgabs

人民公安报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