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创志】金羽新能黄杜斌:探索新能源认知的边界

欧阳承希 北大青年CEO俱乐部 2024-01-12


黄杜斌: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矿物材料专业2012级直博生,金羽新能创始人、CEO,北大青年CEO俱乐部理事,北京市创业导师,浙江省高层次人才,李四光奖获得者。

松下总裁津贺一宏曾经到访北京大学,聊天的时候问了黄杜斌一个问题:“在日本,金羽新能这样的团队一般会选择加入松下或索尼,为什么你们要自己创业?”


黄杜斌想了想,回复他:“津贺一宏先生,我们实验室里做研究出身的人都把技术当做自己的女儿,为人父母的心愿便是希望她能在家人的呵护下成长。”


▲2019年8月1日,松下集团 CEO津贺一宏一行访问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


采访中,黄杜斌也将金羽新能比喻为团队的孩子,他说:“我们就像老父亲一样倾其所有,其实期待很简单:希望金羽有好的发展,真正学有所成,自己活得不错的同时能对社会有所贡献。”


01

走出象牙塔的年轻人


2015年,黄杜斌和师弟带着新型电池项目参加挑战杯,当时需要一名财务核算,黄杜斌通过发小找到在成都工作的大学同学,4个人的团队就这样建立起来。


挑战杯结束后的两年里项目继续开展,研发工作也取得了成果,团队成员有意将项目进行产业化。作为核心人物,黄杜斌临近毕业时便需要做出一个选择。


彼时他得到了一个地方副处级的选调岗位,各个朋友的建议众说纷纭:企业家建议不要做企业,因为太累;公务员建议去创业,未来可能性更大。


“就跟小马过河一样,到底适不适合,还得自己走一走。”黄杜斌说。


后来团队的CFO从成都华润置地西南地区会计主管的位置辞职来到北京,对他做决定起到推动作用。“一个团队Leader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大家一腔热血,你就得带头往前冲,不能让人寒心。”


就这样,2017年6月份,27岁的黄杜斌放弃选调生岗位,创立了金羽新能,团队4人从以前的兼职转变成全职。


时隔两年,在2019北大青年CEO俱乐部二周年庆上,黄杜斌作为俱乐部理事受邀分享,他提到:“把有限的力量集中到关键点,演化出坚硬的犄角,才真正具有竞争力。我们在创业进化过程中,抛掉了很多最初规划安排,但前进速度却越来越快。”

 

▲黄杜斌在“快速进化,有机增长——北大青年CEO俱乐部二周年庆”进化之路主题分享环节中发言


这段观点也是金羽新能在经历一番波折后完成的成长。


创业初始,从象牙塔走出来的年轻人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壮志踌躇地规划美好未来。


“我们刚创业的时候,瞄准大的产业链,认为凭借全球靠前的技术就能一往无前,跟投资人谈的时候,直接开价,估值1亿,我们信心满满,觉得这么好的技术,你不投我,你投谁呢?”X·聚变创新者论坛现场,黄杜斌在《敬畏》演讲中提到。


碰了几十次壁后,不切实际的美梦被打破,团队深切感受到实验室里做出来的电池,跟产业化的实际需求还有很长距离,在冰冷的现实面前,每个人开始从青涩向成熟蜕变。


脚踏实地调整计划后,他们又面临新的问题,来自旁人的否定和质疑。融资过程中,黄杜斌见了很多投资人,吃了很多闭门羹,也有人直截了当地说,“你们这套电池技术没有任何前途,就是一条死路。电池行业巨头都已经跑出来了,你们的技术还没得到验证,小年轻凭什么去竞争?”


面对这样的声音,心里难免会有波澜,但黄杜斌没有过多争论,他觉得回馈质疑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他跟记者打了一个比方:“电子游戏里面说菜是原罪,企业也一样,做不好讲一万个理由也没用,如果做的好,对员工、股东、投资人、客户都是负责的,就不用在意那么多。”


▲即将交付客户的首批高能量密度锂电池产品(7C持续放电,310Wh/Kg,10Ah)


经过四年打磨,随着金羽新能的成长,他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现在面对一些不同的声音,他变得从容许多:“没有任何一个专业教你如何做企业,也没有一个公允的考核指标说什么样的企业算好的企业,所以创业过程注定面临各种质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到的信息越多,批评的层级越高,这样的声音会越来越多。”对于这样的状态,他从根源上进行了解释:“企业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个人的成长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没有完美,也没有一蹴而就。”


02


探索人少见的风景


随着金羽新能的发展壮大,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一年365天,除了过年的几天,黄杜斌的回忆里每天都有事,很难想起休息的日子。


除开繁忙的工作,内心的挑战也时时存在,“脚下有十米距离,以前会觉得很容易就能跨过去,就算跨不过,也没什么负担。现在前面一米的距离,就会想一旦没跨过去,连带信任你的人都会摔下去。”


在高压的状态里,很多创业者有一些奇特爱好去释放紧绷的神经,黄杜斌也有自己的爱好,在聊天的过程里,他提到了《游褒禅山记》、《湖心亭看雪》、《前出师表》和《记承天寺夜游》,每一篇内容都可以侃侃而谈,从几千年前延伸到当下,从细微之处联系到金羽新能。


除了对古文的热衷,他也喜欢接触自然,快节奏的创业生活和慢节奏的自然万物形成鲜明对比,在他心里,却没有将两者看成对立面。


“探索新能源认知的边界跟游山玩水也有共通之处,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里提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美好的东西或者壮美的风景,一定在人少踏足的地方,这也是我创业的一个初衷,沉迷探索的乐趣,看到跟别人不一样的风景。”


03

永葆年轻赤诚的金羽人


金羽是一个年轻的企业,也有着积极拼搏的精神。跟公司同事进行采访时,其他人传递给记者一股生动活泼和朝气蓬勃的气息,仿佛面临的不是已经在社会中工作多年的人,而是仍然青春的少年人。


“我们团队以90后为主,也有同事是60后,中间差30年了,但是大家的工作状态是一致的,你经常会忽略他们的年龄。”黄杜斌说。

 

▲金羽新能成立四周年活动部分合影


在两次采访里,他们对彼此的评价都提到了信任。来自天南海北的金羽人向着同一个理想国奔赴,相同的信念汇聚起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金羽新能开发出能适应极低温环境充放电的耐低温电池,点亮了七台河夜空,为百姓照亮雪夜的归家路


黄杜斌在两个小时的采访里提到三次信任,他常跟别人说的一句话是“信任最难辜负”,他的信任是可以把自己的银行卡密码告诉战友,可以把后背放心交给他们。


信任之余,他们之间也足够坦诚。金羽新能的背后有一个仗义执言的团队,黄杜斌说:“站在别人的角度,我也会批评自己,我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敢说真话、敢于纠正,才是一个公司应该有的氛围。”


“比起个体的力量和环境的力量,我更相信集体的力量,共同的力量推动金羽新能的成长。”黄杜斌在谈论成败的关键时分享自己的一个观点。


04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回顾刚刚过去的2021,黄杜斌最大的收获是成长,金羽新能从一开始的摸索,到现在自持的工厂,一步步走来,个人和公司都完成了很多蜕变。对于未来,他说:“尽管目前在电池领域已经有了非常多的探索,但可以看到还需要做的工作浩如烟海。未来随时都可能变化,难以预判会怎么样,我们能做的便是保持探索之心和敬畏之情,走好当下每一步。”


 


从象牙塔走出的一群90后,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中坚持下来,并且保持着良好的生长态势,这本身是一件值得尊重的事。古代神话里的金乌划过天空,留下带着火种的羽毛,金羽新能在新型电池领域耕耘能源的新土壤,留下等待燎原的星星之火。





点击“在看”让更多人看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青创志】金羽新能黄杜斌:探索新能源认知的边界

欧阳承希 北大青年CEO俱乐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