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芯片对比评测,华为战胜高通的背后……
从通信产业发展的历程来看,谁抢占了技术变革的浪头,谁将能够掌握产业变革的主动权,即将到来的5G时代也是如此。
在移动芯片领域,高通拥有绝对的霸主地位,以至于被美国、欧盟、中国、韩国等发起反垄断调查。相关数据显示,高通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占比已经达到了42%。
然而,这一情况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有望出现新的变化。
近日,中国移动终端实验室发布的《中国移动2019年智能硬件质量报告(第一期)》首次增加了5G芯片及5G手机评测。从结果上来看,华为在芯片和终端上均表现优异,在关键指标上更是打败了芯片巨头高通。
5G芯片性能整体评测
(图片来自:中国移动终端实验室)
在本次评测中,主要选取了海思Kirin980 + Balong5000、高通SDM855+X50、联发科技Helio M70三款主流芯片,从5G协议栈成熟度&网络兼容性、MIMO吞吐量性能、典型场景功耗三个关键维度横向对比。
扫描二维码!免费下载完整报告!
从评测结果来看,华为Balong5000网络兼容性及MIMO吞吐量表现相对更好,支持上行SRS 4天线轮发,结合TDD系统上下行信道互易的特点,为下行MIMO吞吐量性能带来额外增益,而这也直接决定了终端产品的使用体验。
相对于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消费者更关注5G终端及应用的发展。这也意味着,芯片厂商在加快上市进度的同时,还需要在网络支持、通信速率、功耗等方面针对性的优化。从上面评测对比来看,华为显然更优化于高通。
首先从网络兼容性来讲,由于5G尚处于产业化初期,可以预见很长一段时间将会与4G网络同时存在。此外,由于网络部署需要从NSA向SA逐步过渡,需要5G芯片能够支持更多的频段范围。
作为一款“过渡”性产品,高通骁龙X50于2016年推出,是全球首款5G芯片。但是为了尽快抢占市场,高通骁龙X50采用单模5G方案,不支持4G/3G/2G网络,还需要以“外挂”形式搭配4G多模SoC使用,并且仅支持NSA,虽然已经获得联想、OPPO、vivo、中兴、小米等手机厂商的支持,但显然无法满足未来技术发展潮流。
相反,华为Balong5000虽然推出时间较晚,但是采用了更加先进多模整合的5G基带芯片方案,不仅支持5G/4G/3G/2G网络,还能在独立(SA)和非独立(NSA)的组网方式下使用。此外,Balong5000支持国内5G初期主流的Sub-6GHz频段。采用7nm制程工艺,在功耗表现方面优于高通骁龙X50。
为了弥补之一差距,高通也发布了第二代基带芯片骁龙X55。但是从商用时间来看,骁龙X55预计在2019年底才会推出,落后于华为的进度。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利用率,Massive MIMO(大规模天线技术)作为5G关键技术被引入其中。如何更优化设计和配置天线,对于5G芯片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从中国移动终端实验室的报告来看,5G终端提升通信表现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多天线性能的优化,这对于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至关重要。均衡优化的4G和5G天线设计是保证5G NSA体验的基础,如果出现任何一路性能不佳,都会对5G接入及性能带来严重的影响。
为了搞定多天线这一5G关键技术,华为也构建了目前全球最大、最先进的天线实验室,用于测试和验证天线的设计指标和要求。
由此可见,华为Balong5000之所以打败高通骁龙X50,除了具有后发优势,采用更为先进的制程工艺之外,与其长期大力投入及在多天线等核心技术领域不断突破也密不可分。
为了帮助大家更加高效地完成5G测试,我们特别准备了一份干货满满的《5G半导体测试工程师指南》,涵括了OTA测试、远场测量、毫米波测量、射频暗室测量、天线测量等核心方面,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