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红楼如读佛经的他,救过林青霞,靠金刚经走天下

2017-11-05 青草令 禅者Changer


现代人就像一个贝壳,紧紧闭着就是不肯打开,因为里面太柔软、太怕受伤,而且只有“美”才会让它不防御,让它放下戒备心,让它打开。

——蒋勋

蒋勋,生于西安,父亲是黄埔军官,母亲是满清贵族。1949年,年幼的他随父母举家逃到台湾,在慌乱地迁徙中,曾经的贵族后裔沦落到身无分文。

几十年后,他又成为了当代华人世界的文化教父,被林青霞称为“唯一偶像”。在台湾,谈及诗歌、绘画、戏剧,绕不开这个名字。没有人可以完全定义他的身份,他把一生都活成了美的传奇。

他可以给你娓娓道来东西方美术史,也可以循序渐进地为你讲述佛法哲学。

 他说读红楼如读佛经 

“我跟很多朋友提过,《红楼梦》是一本真正的佛经,阅读《红楼梦》的过程,其实就是修行的过程。我们仔细看看第四十一回,作者把几个如此不同的人物放在一起:一个是来自乡下,不识字,有点粗粗笨笨的刘姥姥;一个是十四岁,在贵族家庭长大,养尊处优的贾宝玉;还有一个是出身世家,因为家道没落而养成孤僻个性的妙玉。透过三个人在一起产生的人性之间的互动跟关系,使我们有了一种反省与领悟。

我们读小说有时候会问:读它对我有什么好处?我喜欢哪一个人?谁可以做我的范本?这样的角度可能都不是《红楼梦》要提供的。我觉得《红楼梦》真正能提供的,是让我们看到刘姥姥、宝玉、妙玉各自背负着的生命里要完成的东西。”

我过去一直以为,“修行”就是当我心里不静,我就一个人跑到山上的庙里住一个月,其实那个修行现在回想起来很简单。艰难的修行是看到你最爱的东西被侮辱、被糟蹋,看到很多让你心痛的部分后,你还可以重新去“整理”。宝玉那么爱美,房间里全是精致绣花的幕幔和各种奇香异草,普通人一步都不敢踏进去,可竟然来了一个刘姥姥在里面又吐又拉,弄得一屋子臭气。我相信这就是作者想表达的“修行”。

 他是林青霞的半颗安眠药 

在林青霞生命中最黑暗的时期,蒋勋救过她的命。正是他的红楼梦,治愈了一代巨星林青霞的失眠症。

1991年三毛去世,1995年邓丽君去世,2001年林青霞71岁的母亲因为抑郁症跳楼自杀,2003年张国荣去世,亲人和朋友纷纷离开,林青霞陷入人生最黑暗的时期。

友人为了安慰她,送她一套蒋勋的有声书。她一听就入迷。此后,不论多忙,每周五都要从香港飞到高雄,听蒋勋讲文学,说红楼。听到动情处,不觉泪流满面。

她说,你们把我当偶像,而我的偶像是蒋勋老师,“他的声音是我的半颗安眠药,能给予内心安定的力量。”

 蒋勋的“佛”意人生 

《人物周刊》曾这样描述蒋勋:他每天黎明即起,打坐、抄经,似归隐老僧。为了发现美,他定期去山林中的庙宇吃斋、禅修。

大学前后,他读过一些佛教经典。像一般人一样,从较简短的《心经》开始,《心经》文字很美——“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他赞叹这种信仰,比起当时执著的“知识”,《心经》有着更宽阔的包容,让他不那么执著斤斤计较“生灭”、“垢净”、“增减”。

 带着《金刚经》去旅行 

真正的修行并不在语言上,而在行动中。我们读经文其实很容易,从十几岁开始读《金刚经》,那些字都会背了,可是常常在提醒自己能做到多少?

“无寿者相”是说所谓的早夭跟长寿并没有什么差别。讲得这么简单,可是我记得母亲临终的时候,我抱着她念这一段,忽然觉得自己怎么还放不下,不是明明告诉你“无寿者相”了吗?所以我相信重要的哲学是需要你在一生当中去深深体会的。

我没有想到,竟然要用母亲身体的痛与临终的痛来让我懂这句话。可是没有这件事,我真的读不懂。也正因为如此,我会提醒自己其实所知有限。因为以前觉得自己好棒啊,十几岁的时候班上哪有人在读《金刚经》,所以好得意。《金刚经》哪里是要你得意的?《金刚经》怎么可能是让你得意的?

所以等到母亲临终的时候才会读懂那一句,它其实是在等待那一个时刻。我相信,这才是真正在阅读上有一个很大的、被充满的感觉,而那个充满的感觉是一个好的哲学或者好的文学跟随着你的一生一直在做反省,在做不同程度的领悟。

而现在,《金刚经》也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在一天繁忙的事开始之前,他会诵念《金刚经》,日复一日,这一习惯也已经坚持了十多年。父亲在弥留时,他在床边继续念《金刚经》,一直到他往生。正是因为唐朝的王玠说过,相信抄一部《金刚经》,可以帮助父母在往生的路上走得安心,自己也安心。

蒋勋有一本书叫《捨得 捨不得》,副标题就叫做带着金刚经去旅行,可见《金刚经》对他个人意义不同寻常。

有人问他:为什么是《金刚经》?他说《金刚经》能让他心安。像经文里说的“不惊、不怖、不畏”,文字简单,初读很容易懂。

不惊吓,不恐惧,不害怕,读了这几个字,懂了,觉得心安,好像就做到了。但是,离开经文,回到生活,有一点风吹草动,东西遗失,亲人生病,病疫流行,飞机遇到乱流,狂暴风雨,打雷、闪电、地震──还是有这么多事让他害怕、恐惧、惊慌。因此还是要一遍遍地去读,去体会。

他说:“我希望有一天能够被佛称为善男子。”对蒋勋来说,眼睛看到的,鼻子嗅到的,耳朵听见的,都是美,都是生命。他谈诗、书、画都流溢着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体贴与理解。

时至今日,他仍真诚布道着:美的力量来自大地和民间,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人们就会被这种力量唤醒。蒋勋现年70岁,可每次出现,仍旧是头发卷卷,一身简单利落的衣裤,身上挂着一个装着笔记本的背包,为的是随时在途中发现并记录下那些美的瞬间和场景。他用自身的圆融,诠释着美的本身。

认真地欣赏一朵花的开放,感受生命中遇到的那棵树,体会美,懂得佛陀无比慈悲的信任,爱惜来之不易的平安与健康,观察此时心灵的境遇……

这就是蒋勋先生领悟到的美学,不在高屋建瓴,只在生活当中,他只是让你回来做自己,回来把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珍重美,珍重自己。

编辑 | 薏妃 

审稿 | 世平

素材来源 | 令见、星云法师佛语

好文推荐

仁焕法师:学习五大菩萨精神,教我们如何成就福德

禅话小故事:茶杯不是茶杯

虚云老和尚:看你一举一动,就知你有道无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