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位老修行人的实修感悟,告诉你什么是佛

禅者Changer 2020-08-26

“佛者,觉也”,佛是觉悟的人,佛是过去人,人是未来佛。

佛法能给我们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能指导我们的生活,助力于我们步入健康的正道之上。

明了因果,勤修福慧

众所周知,因果报应与缘起性空是佛教的基本理论和内容。

《三世因果经》记载:“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即是说,我们在今生的作为,是前世的果报;我们在来世的果报,来自于今生的作为。

因果报应有三种: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生报,或是前生作业今生报,或是今生作业来生报;速报,眼前作业,目下受报。

因果报应与六道轮回同时并存,因果在六道轮回中。鉴于佛教因果报应之说,作为众生中一员的我们,理应断恶修善、勤修福慧。

我们从事的职业,切勿与杀生、偷盗有关,不能行有违伦理道德的损人利己的恶行,以免遭受因果轮回之苦。

我们不能干伤天害理、有违良知的事情,以免落入因果之中,自尝苦果。我们不能做坑蒙拐骗、阴险狡诈的勾当,以免伤人害己、落入苦果,等等。

在工作中、生活中,我们为人处事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能说过分的话、做过分的事,像恶口、两舌、绮语等“口业”,更是不能造下,因为造下口业也难逃果报。

广结善缘,众善奉行

《七佛通戒偈》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即是说,佛教的基础在于导人向善,引导众生广行善举、息灭恶念。

当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善的念头、远离恶的念头时,世界也会变得清净无染,正所谓“心净,则国土净”。

济群法师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文中写道:“善行能使我们内心善的种子得到滋养,所以在付出的当下,就会使我们的心灵得益。这正是佛教对于因果报应的更重要诠释。”

我们所做的一切善行,就像是给树浇水、施肥、除草、整枝一样,只要不断地积累善行,总会有收获累累硕果的那一天。

广结善缘,比如用“四摄法”、“六和敬”来为人处事,用温暖柔和的话与人交流,用真诚无私的心与人交往,用宽广坦荡的心胸来做事,这些都是结下善缘的殊胜方式。

(点击阅读:超级魅力法:这样做的人,最有前途!)

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结善缘的机会,比如在公交车内为老弱病残孕及抱小孩儿的乘客让座;在马路上及时将看到的垃圾扔进垃圾桶;见到残疾人过马路时搀扶一把;为需要救助的灾区同胞贡献一份力量;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捐献一份爱心,等等。

只要我们愿意去发现、去努力,定能结下无数善缘。

放下执着,看淡得失

佛陀曾说过:“大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是说,众生都有佛性,但因为妄想执着,很难显露佛性、证悟成佛。

佛教认为,一切烦恼和罪恶的根源皆是对自我的执着,故而有“为何团团转,只因绳未断”之说,这个“绳”就是指“执着”。

执着的原因,往往是过于看重个人得失。如果一个人总想着个人得失,总是患得患失、难以自拔,必定会活得特别痛苦。

比如,追求完美的人,就会因为偶尔的失误而痛苦不堪;追求高效高质的人,就会因为一时的疏忽而破罐子破摔。

执着于感情的人,就会因失恋而迷失自我;执着于事业的人,就会因事业上的不顺心而心生痛楚……如果把这些得失看得很淡,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得与失,不过一念之间,很多时候,得到不一定就快乐,失去不一定就痛苦,只要我们保持一份淡然的心态,就不会纠结于得与失之间。

佛教里面讲到“随缘”二字,就是希望众生不要总是陷于执着之中,不要总是怀着攀援的念头而产生愚痴。

要学会随顺因缘,只有用这样的心态,才能轻松地放下执着、看淡得失,达到“去留无意”、“宠辱不惊”之境,不被执着所累,不被得失所恼。

慈悲待人,宽容大度

佛教中有“菩萨低眉”之说,这个“低眉”就是一种慈悲,“慈予安乐,悲为拔苦,常怀慈悲,是菩萨心”。

当我们进入寺院里,就会发现,不管是三世一切佛,还是诸大菩萨的造像,都是慈悲祥和的神态,有很强的亲和力与摄受力。这种慈悲,就是佛教接引众生的大智慧。

把佛菩萨的慈悲理念应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就是要慈爱一切众生、悲悯一切众生,时刻想着拔除他们的苦痛,给予他们以快乐。

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家篇》中说:“父不慈,则子不孝。”即是说,父亲不知道慈悲爱护儿子,儿子就不知道孝顺尊敬父亲。上行下效,有其父必有其子。

再拓展开来讲,领导不知道对下属慈悲,就得不到员工的真心;老师不知道对学生慈悲,就得不到学生的尊敬;丈夫不知道对妻子慈悲,就很难维系良好的夫妻关系,等等。

佛教中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即对一切众生都很宽容大度,愿意接受他们的一切,更愿意帮助他们解决任何困难。

慈悲心即是宽容心,慈悲对人就是宽容待人,不斤斤计较,不睚眦必报。

我们若能以慈悲心对待身边的人,以宽容大度对待遇到的事情,就能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助力于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直面无常,笑对人生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即是说无常的道理。

佛教从因缘法的角度,提出诸法是因缘生,因缘会变异而终将灭坏,因此说无常,说“四大皆空”。

无常的示现,时刻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比如人生的“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就是无常的明证。

人生中一切突如其来的变故,皆是无常的彰显。特别是死亡,更是无常的体现。

佛教所讲的“无常观”,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生死观”。面对无常,我们只能坦然面对,用勇猛精进来化解无常来袭。而勇猛精进的前提,就是要征服内心的烦恼,战胜心中的敌人,战胜自我。

(点击阅读:佛教死亡观:“轮回”是怎么一回事儿?死后我们到底去哪儿了?

庄子在妻子死亡时,鼓盆而歌,认为死亡是另一种复活;

阿基米德看到罗马士兵过来逮捕自己时,不慌不忙,请求他们留几分钟给他,他好把一道几何定律写出来,留给世人;

临刑前夕,谭嗣同在监狱的墙壁上留下“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悲壮诗行……

面对无常,他们沉着应对,淡然处之,毫不畏惧,这种人生观值得我们学习。

直面无常,笑对人生,我们才能心无所住、心无挂碍,才能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佛是觉悟的大导师,佛法是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集合体,能给我们的人生以指导,助力于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觉醒。

佛法如烟海,既博大精深,又直指人心,只要我们认真、用心地去学习、去参悟,一定能有所收获,有所启迪。

禅者Changer说

佛在哪里?

一般人说佛在心中,就认为是在里边,其实我们的心是没有内外的,外面就是里面,里面就是外面。从这个道理我们又发现大秘密了。

为什么我们说要修心?因为心中的一切就是外面的一切;外面的一切反应了我们心中的一切。世界只是心的镜子。

比如,你看到一个人,这个人笑了,他就是一面你心灵镜子,他的笑说明你的心灵很美丽。如果你见到一个人皱着眉头烦你,他也是心灵的镜子,他照出的是你心灵的不净。

所以佛教里有一个原理:依报随着正报转。依报就是外部世界,正报就是内心世界。内心改变了,外面也会改变。

为什么内心改变外面就改变呢?因为外面跟里边是一体的,本身就没有内外。是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才说有内外。那我们身体不好,这就是外面,它反应我们的心灵有问题,有缺陷。只是心里种“因”在先,外面结“果”在后。

我们的衣着、长相、学问如何,身体健康与否,事业兴旺与否,子孙成器与否,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反映。

所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就是改变我们的内心世界。

要改变就必须有一种力量,必须有一种方法。现在我们接触到佛法,这两个同时具备了。佛法告诉了我们方法,佛的愿力又给我们加入了力量,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学习,要认真地念佛。

好,现在我们明白了,不管有感应没感应,见到佛没见到佛,都没有关系,佛都一直在我们外边和里边,都在冥冥之中一直守护着我们!就像中国移动的网络守护着手机,只等着我们打开电源,与它联网,融入一体!

现在就请双手合掌,打开心灵的手机,闭上眼睛,放松身体,放空心灵,开始接受佛智慧、觉悟、慈悲与福报的能量,融入无边无际的……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邹相
编辑|建君
审稿|阿甘
素材来源|腾讯佛学、禅露、寂静法师新浪博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这个为佛造像的90后,才是最酷的佛系少年

寂静法师:一匹马的故事,带你认识到三千大千世界的真相!
原创丨寂静法师:不明白这个原理,拥有越多越苦!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禅者Changer】微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