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基督徒的佛学院长和曾担任牛津教授的佛学专家,给你不一样的佛学视野!
左: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院执行主席Frank Kennedy;
中:澳纽佛光山总主持满可法师;
右:澳洲佛光山南天大学的校长
Bill Lovegrove
两位外国佛教徒,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来传播着这来自东方的古老智慧,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看佛学的角度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新的启迪。
从基督徒到佛学院长
大约一年前,悉尼国际大厦,两位西方人签下了一纸合作协议。
来自澳洲政商各界的精英见证了这一幕,当掌声雷动时,也许这是佛教走向西方主流社会的重要标志。
左: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院执行主席Frank Kennedy;
中:澳纽佛光山总主持满可法师;
右:澳洲佛光山南天大学的校长
Bill Lovegrove
签下备忘录的人,一方是澳洲佛光山南天大学的校长Bill Lovegrove,另一方是澳洲名校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院执行主席Frank Kennedy。
未来,南天大学的禅修课将并入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商学课程。
澳洲佛光山南天大学的校长
Bill Lovegrove
“您是如何与南天大学结缘的?”
很少会有澳洲人对佛教感兴趣,并且为一家“佛学院“费尽心力。
“我个人禅修20多年,这给了我许多美好的体验。我想知道这些体验背后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当Bill在当了半生澳洲名校的教授,到澳洲南昆士兰大学的校长并退休回到故里。
却惊喜地发现,他一个金发碧眼的人,也有机缘去破译那流传了2500年的智慧密码。
他的家乡,美丽的海边小城WOLLONGONG,此时已耸立着两座建筑,一座是堂皇庄严的佛光山南天寺,一座是现代、宏伟的南天大学。
南天寺与南天大学
Bill ,就是进入南天大学的最早一批学员之一。
他终于实现了多年愿望,对佛教的知识进行了系统、深入地学习,并拿到学位后,他决定翻开人生新的一页。
这位有着丰富教研经验,澳洲南昆士兰大学的校长接过了南天大学校长的聘书。
从名牌大学教授、校长到“佛学院”学生,再到校长,这是一条充满着求索的“V”曲线!
从禅修爱好者,到佛法学习者,再到佛教文化在西方的传播者,这是一条漂亮的超越线!
“佛法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禅修使我懂得了如何减缓压力,让心宁静下来。更重要的是,佛教的禅修是让心在慈悲中宁静下来。”
当他说这话时,一抹斜阳正从窗外射进来,他的目光和脸部的轮廓,在这夕阳下,都显得那么柔和。
“从前每次参加聚会,选择座位时我都特意选在自己喜欢交流的人旁边。
但现在,我完全不再动这个心思,每一个人在我眼里都是可爱、平等的。佛法对我的教化,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他也希望让更多西方人能受到佛法的滋润,虽然这条路注定艰辛。
“在澳洲人中,传播宗教是困难的,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形式上的基督徒,但真正去教堂的人却寥寥无几。
现代社会,使得人们对宗教的需求、虔诚度已大打折扣。
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广对他们来说犹为陌生的佛教,难度更可想而知。”
虽然讲的是困难,但他已找到了突破困难的可行之路。
果然,他娓娓道来道:
“澳洲人是平和、善良的,这为他们接受佛教中的慈悲、平等、智慧创造了条件……”
这使我想起,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院执行主席Frank Kennedy在与他签定合作备忘录当晚所说的话:
“我们非常尊重南天大学在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上所做的贡献,我对能代表新南威尔士大学与南天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感到非常荣幸。
一所合格的大学,它的终极目的并不在于知识的传授,不在于为社会培养了多少律师、会计师、执行总裁。
而在于为社会输送了多少有情怀、有责任感、有血有肉、有良知、有智慧的人,而通过与南天大学的合作,我们能培养出更多这样的人才!”
在回味这一幕时, Bill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
“曾经,我是个基督徒...而我会对佛教感兴趣的一大原因是,它视众生平等并以开启众生的智慧为终极目标……”
“我们的工作是帮人重塑心灵,用我们美丽的校园环境,让他们远离尘嚣;
用禅修所生发出宁静的力量,让他们专注当下;
用平等心,让他们爱身边每一个人;
当每一个人变得更好、更健康时,他们会关注更多人、关注环保、关注地球的生态环境。
慢慢地,我们也许可以改变世界……“
理察德贡布里
曾担任牛津教授的佛学专家
理察德贡布里,他是西方最负盛名的梵文、巴利文学者,也是公认最有影响力的南传佛教研究专家之一。
让人没想过,在世界的另一端会有一位鲜少踏上亚洲的土地, 对佛教的理解却比那些自诩为佛教徒的人还要深刻的西方学者。
“有一份采访中说,您并非佛教徒, 那是什么力量使得您将生命大半部分光阴都贡献给了佛教呢?”
他和蔼地笑了:“我不认为我是佛教徒,也不认为我不是, 事实上,我们也不必给所有人都贴上ID(身份标签)。
一个人,是不是形式上的佛教徒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是不是真的理解了佛陀那无比灿烂、充满着力量、满载着慈悲的智慧。”
他的回答让人很惭愧, 当有的人还在注重宗教信仰的标签时, 一个几乎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佛学研究的人,却希望人们关注的是佛陀的智慧。
“我人生很多重要的东西,都是从佛陀那里学来的:
他告诉我,众生平等, 告诉我,地位不同,性别各异的人们, 内心深处, 都有无二无别的智慧与能力;
他告诉我,当别人用暴力,或者不友善的方式对待你,保持内心的慈悲平和,以智慧应对,永远比在嗔恨中反击更有效;
他还告诉我,财富不能使你快乐、地位不能使你快乐。
就像我父亲所说:‘金钱,是这世上最乏味的话题。’ 摆脱了追逐名利的欲望, 我们的心将无限趋近于自在与智慧。
佛陀还让我懂得了一切只是因缘和合,比如今天我们的通话,要有电话被发明的因缘,要有能讲英语的因缘,才能叫因缘具足。
而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是一定会因因缘的改变而改变,这就是“无常“,所谓缘起性空。这也让我们对一切,不必执着。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佛教中“评判”一件事情的善与恶,重点看做事人的发心。
然而,光有发心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真的需要学会观察因缘,理解他人,才能生发出解决事情的智慧。”
“有人说,佛教是快乐的艺术,您怎么看?”
“我不太认同这种说法。 佛教,不是让我们把人生创造成一场快乐的PARTY, 第二天酒醒后,发现是大梦一场。
快乐总是与某种目标相连的,通常,当我们收入达到了某个水平, 当我们的子女都健康无忧, 我们才具备快乐的条件。
而这种快乐是会随着因缘的变化,本质上,它是虚幻而脆弱的。
人生的本质是充满痛苦的,我们不得不面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亲人的去世。
而佛教的意义,不是把我们指向俗世的快乐,也不是告诉我们一切都不存在。
它为我们指出的是‘空’与‘有’间的中道,带着不黏着一切事物表相的心,走在这条道上,就能得到让我们获得自在的智慧。”
而八十高龄的他,几乎把全部收入、精力都投入到了他发起的牛津佛学研究中心, 那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情怀,令人感动。
他的父亲约瑟夫贡布里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其著作被翻译成中文,迄今仍是许多大学的教材。
而他成立的牛津佛学中心的网站,为全世界佛学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他还为中国学生专门设计了巴利文课程与教材。
“我已离死亡很近。”他音声里的豁达, 和为传播佛学文化甘愿奉献余生所有岁月的慈悲,又令我震撼。
他用精辟的佛学见地、赫赫声明下的谦卑、鞠躬尽瘁的付出,向我们诠释了一个真正学佛者的情怀。
这是一个神奇的功课!只需16分钟就可完成。总阅读已近100万,每天近2万次共修,内有近1000条奇迹分享。
给您震撼、信心与能量,解决困惑、疾病与烦恼!约你每晚9:00……
看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欢迎留言分享!
编辑|焱开
审稿|建君 政潮 淑清
来源|令见(id:lingjian828)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正式报名啦!2019【自然的恩典】「爱我中华」青少年成长冬令营震撼来袭!
点击【阅读原文】,获得好运、健康、平安、财富的最简修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