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转】郭凯|给QJE做审稿人

郭凯 三农学术 2022-12-31

前注:请对比国内的审稿;国内的编辑也请给评审专家们反馈下对所评审论文的最终决定。


转自人大经济论坛:
http://bbs.pinggu.org/thread-490038-1-1.html


前两天收到了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编辑部来的email,告诉我前一段时间让我匿名评审的一篇文章编辑已经做出决定了:据稿。Email的附件里,是三个匿名评审人的审稿意见,除了我的以外,还有另外两个人。我们三个人的意见都很统一,都是据稿,因此对编辑而言决定不是很难做。 


我给QJE做审稿人已经做了好几年了,如果一个别的经济系的博士生,能被QJE找去当匿名审稿,那说明这个人还是挺不错的。但是我做匿名审稿的原因很简单了,因为这就是一个我们系的杂志,主编们都是我们的老师。对我而言,审稿总是一件战战兢兢的事情。原因有三:1. 经常看不懂文章。看不懂文章的原因当然很多,主要原因是经济学现在的技术性太强和分工太细。因此,即使是相同领域内的文章,也很有可能看起来很吃力。理论文章如果模型比较复杂而且不标准,实证文章如果计量方法比较新,看起来就更吃力了(而投QJE的文章通常都是这样的文章)。但这还不是最大的障碍,学术文章一下看不懂太正常了。看不懂就多看,实在搞不明白就自己动手做一遍(我最夸张的一次是,今年二月份的时候,我导师对他要评论的一篇文章的计量结果不是很相信,让我看看。因为是计量文章,光用眼睛实在是没法看出来。最后只能找作者要来数据,全部照做了一遍。计量方法不会,软件不会用全部现学,先把他的结果全部重复出来,然后再试别的变化,看看结果稳定不稳定。结果整个二月份的时间全都花在这上面了。我第二夸张的是为QJE审的第一篇稿子,每天读一遍,读了半个月,才确信自己搞懂搞透意思了)当然,这些都是我们这些做博士生的应该具备基本功,没什么好说的。 


搞懂还不行,第二个让我觉得战战兢兢的原因是:怎么知道这篇文章对文献的贡献在哪里?这个对知识的要求太高了,你需要对这篇文章涉及的具体问题的相关文献高度的了解,才有可能知道这篇文章对于学术的贡献究竟在哪里。这个在我刚开始做审稿人,对文献的了解还不够的时候实在是一件让我极度头疼的事情。经常的做法是,把要审的文章后面列的主要参考文献找来读一遍,然后再把主要参考文献后面列的比较共同的主要参考文献找来再读一遍,这件事情严格耗时耗力。当然,这件事情不是徒劳的,有的文章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种被毙掉的。因为你读着读着就发现,这篇文章的发现很可能已经有人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过了,虽然具体的细节并不一样,关心的问题也可能很不一样,但是从知识上说,这篇文章的结果已经不新了,因此对于QJE这种杂志,当然就是可以据掉了。 


走完上面这两关,最难的还是第三关:如果这篇文章确实有贡献,怎么评价这个贡献。很多时候,文章确实得到了先前别人不知道的结果,也就是说,读了这篇文章,对人的知识是有增加的,这是对原创性的最基本要求。但是这个贡献究竟是不是大贡献,好贡献?究竟够不够在QJE这样级别的杂志上发表。对这个我至今仍然缺乏把握。每个人都是有个人喜好的,我审过好几篇关于中国的文章,有些文章对结果的解释明显带有不喜欢中国的味道,这样的文章我不可能从感情上喜欢。这种感情上的喜好,很可能会影响一个人对一篇文章真实贡献的评价。我是想极力控制自己个人的喜好影响自己整体的判断的,不能因为自己不喜欢某个结论或者不喜欢某个论调或者觉得某件事情不重要,就否认别人从理论到数据论证结论的过程。如果别人的论证和数据是严密的,结论再不喜欢也要接受。 


因此每次自己写完审稿人报告,都会战战兢兢的等待主编的决定,等待别的审稿人的意见,怕自己没看懂文章瞎写报告,怕自己没搞懂人家的贡献在哪里,怕自己把一个好的贡献因为个人喜好而说成了不重要,这些都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审稿人才会做的,而我显然不想成为那样的审稿人。 


所以,这次三个审稿人众口一词,而且据稿的理由都很接近,还是让我释然了不少。另外,我们三个人的审稿报告都有满满的五六页纸,即使据稿,也是一条一条理由说的清清楚楚。好的学术是磨砺出来的,不是诋毁出来的,这真的是我们中国学术界非常需要的精神。


附:郭凯财新网博客链接
http://guokai.blog.caixin.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