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 | 朱信凯《中国经济大讲堂》:新型职业农民,你愿意当吗?【转】
*本文转自公众号“中国经济大讲堂”,格式有改动
————
说到职业,我们往往很快会想到老师、医生、警察、工人等等,而农民却常常被大家遗忘,这跟长期以来大家的一些误解与偏见有关。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个新的名词逐渐被大家所熟知,那就是“新型职业农民”,农民与职业紧密挂钩在一起,而且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这一群体正在迅速壮大。2019年2月28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已经超过1500万人。拥有高收入、懂得高科技、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形象,越来越鲜明,也越来越有吸引力!那到底什么才是新型职业农民?应该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究竟拥有怎样的创富机会呢?《中国经济大讲堂》特邀重量级嘉宾朱信凯,为您深度解读《新型职业农民,你愿意当吗?》
朱信凯,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农业经济与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食物经济理论与政策、技术性贸易措施与农产品国际贸易等领域的研究。
(以下为演讲全部内容)
我今天想给大家首先讲的就是怎么理解农业。大家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总不愿意去填农业的志愿,总不愿意去报农学院,为什么呢?你肯定心里对农业有一种天然的、认识上的偏见。当然一提到农民、农业、农村,大家首先会想到“三农”,我想“三农”实际上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的叫法,我觉得那个时候农民、农村代表着贫困,农业代表着贫穷。在当前这样一个社会历史条件下,我们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概念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一、如何重新认识农业、农村和农民?
我们现在的农民更多是身份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实际上,最终我们的农民也会成为一种职业,就是农业产业的从业人员,他的收入不会比城市里面的工人低,它应该是城市里人向往的一种职业。
未来这种代表着贫穷的乡村和农村慢慢就消失了,变成了小型的城镇、微型的城镇,它的居住环境特别好,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地完善,甚至于是城里人向往的地方。
无论农民和农村怎么转变,要记住,农业是永恒的。它是一个集技术、经济、政治和国家安全于一体,与整个人类的进化史相并存,并随社会发展与进步越来越表现为多功能性的、永恒的魅力产业。我们看,99%的食物是来源于农业,只要我们人类活着,无论再高的科技水平和发展状况都需要吃饭,只要是需要吃饭就需要农业。即使通过高科技把人类送上了太空,实际上在太空生存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可持续的、多样化的食物供给,这还是农业的问题。大家现在一方面提到农业就皱眉头,同时自己天天在想追求自然、健康、原生态,追求乡愁,而你追求的这些东西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农业。所以,我专门提到为什么我们许多的城市居民非常喜欢看《舌尖上的中国》,那是因为《舌尖上的中国》讲的就是食品、农产品,是农业提供的。
形象地讲,过去的农业主要是满足嘴,现在的农业不仅要满足嘴,嘴要可口,眼要秀丽,鼻要芬芳,耳要动听,现在的农业要满足的是全方位的、五官的感受。习近平总书记讲过,叫“百业农为先,农兴百业兴,世界各国皆通此理”。前两句大家都会讲,但第三句你未必会讲,也就是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你的经济发展到什么阶段,农业的地位是始终不会变化的。美国早就不是一个农业社会了,但是实际上,美国的内阁部委里面除了五角大楼国防部,农业部可能就是最大的一个部委了,它管理着整个全国,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食物链的管理。包括我们讲欧洲、法国、德国,它们对农业的重视,都是有一个庞大的农业顶层设计。所以,今天我首先带给大家的就是农业的新概念,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个概念。
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近几年,国家一直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重要工程。2019年3月,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解读《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0年)》时再次强调,每年要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以上。这些“绿领精英”们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正在改变着公众对农民形象的传统认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那么,我国从事农业产业人员的现状如何?新型职业农民有何特点?其他国家又是如何培育职业农民的呢?
二、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现状如何?
我们国家目前农业从业人员也有老龄化的趋势。1996年的时候,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比重大体占农业从业人员的8%;到了2016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农业的从业人员里面占到了22%。所以,我们未来的农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应该还是非常明显的。
从农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来看,大专以及以上的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占的很低、很低,只有0.9%。这当然就得看大家看中的是什么,如果你看中的是机会,那你就要抓紧时间干了,我们农业从业人员里面文盲的比重还很高,目前还有大约占6.5%的比重,小学大体是37.4%的比重,初中农业从业人员大致占48.6%,高中占6.6%。所以我们农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的程度相对是比较低的,因为一个初中生和一个高中生,他们接纳新知识的能力,接纳新技术、新的商业模式的能力,那是呈指数级的差别的。
从我们国家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数据来看,我们国家小农户的劳动生产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4%,仅仅是欧美发达国家的2%,所以它很难在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上获得竞争优势。所以我们要加快推进农民的职业化进程,这是我们当务之急,要尽快地从传统农民、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当中培养新型的职业农民,使他们成为提升小农户、带动小农户的有生力量。
三、新型职业农民有何特点?
我们来看职业新农民应该具备什么特点。我想,职业新农民三个特点必须要有:情怀、能力和尊严。
首先你要有情怀,你要热爱农业、热爱农村,愿意把农业事业作为自己的追求,这一点非常重要。情怀实际上就是你一个人的兴趣,我们很多的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回乡去创业,承包大量的土地去规模经营,去作特产养殖等等。我想,实际上商机是一方面,情怀是他们出去创业的基础。
第二个要有能力、有文化,要有技术、会经营。为什么我说高中毕业就一定比初中毕业要好,因为我们专门作过研究,高中毕业生接纳新知识的能力要比初中毕业生高得多,所以我们讲要有文化,你才能懂技术,你才能够会经营,有些人说我没有上过学,我经营头脑一样可以的,但至少是不规范的,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市场的意识。
第三个方面,那就要有尊严。2018年起,在每年的秋分季节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为什么设这么一个节日?很简单,就是要让中国的农民有尊严,有幸福感,有获得感。我做过几年中法学院的院长,我觉得法国的农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农民了,政府对他们那么好。实际上发达国家的农民是一个社会向往的职业,是大家都愿意去做的职业。当然,即使你想做农民,你也做不了,因为你没有那么多土地,没那么多资源。
我们来看日本的一个案例:日本的自立农户一年的家庭收入转换成人民币的话,是49.7万人民币,在家庭收入里,农业的收入大概是41.4万元,是以农业收入为主。日本的自立农户除了农民以外的,非农民的一般居民家庭收入是多少呢?33.8万元,明显地低于专业农户、自立农户的每年的收入,当然日本每年还有大量的非农业人口转移到农业领域来。
所以职业新农民的三大特点就是情怀、能力和尊严。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职业新农民一定是这个样子的。
四、其他国家如何培育职业农民?
我们来看看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是怎么样来培育职业农民的,大概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一种就是东亚模式。东亚模式就是超小型的农户加农协,像日本、韩国,还有我们国家的台湾地区。这个里面最典型的就是日本,典型的做法就是国家来统筹规划农民的教育培训,农业和教育部门分工协作,农协在这个过程当中发挥了一个非常主导的作用。日本应该是在1947年的时候,就出台了《学校教育法》,它规定将旧制的农业学校改制为新制的农业高中,也就是日本的高中教育里面,有相当大比例的是农业高中的教育。高中毕业之后就直接获得了可以从事农业的资格,如果你想提升,说我感觉到还不够,没问题,它还有后续的职业农民的继续教育的体系。它都、道、府都有一些农业大学,另外他还有专门培训农民的一些短训班等,而且它在1947年还出台了《农业合作社法》,在这部法律里面规定,农业高中培养出来的农业专业的实用人才就是农业合作社的骨干,法律通过大量的立法来把它的农业职业化的教育固化到它的基础教育里面,同时又有一套完整的完善的职业农民未来的继续教育的体系。所以,日本农民的素质也是挺高的。
我们再来看北美模式。超大型农场主加私营企业为主的农民职业化模式,代表的国家就是美国和加拿大。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三位一体”的农民培育体系,科研、教育、推广。以美国为例,美国主要是靠政府推动赠地大学来做农民职业教育和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在1862年和1890年这两年美国分别出台了两部《赠地法案》,规定所有的州根据州里面拥有的国会议员数量,政府给每一个国会议员3万英亩的土地,议员来经营,用土地的收入来支持一所大学,这就是赠地大学。如果你这个州有两个国会议员,就可以拿到6万英亩的土地,然后你去经营它,经营的钱就用来支持办赠地大学。我们大家现在到美国去看到的很多大学,包括我们讲的加州系列的一些学校,包括马里兰大学、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都是赠地大学,它最优势的学科就是农学,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它有一个天然的职责,法律给它界定的职责,你像康奈尔大学,你就要为你纽约州培养农业技术推广的人才,以及职业新农民,或者讲农民的职业培训、职业教育,你有这个责任,所以它是这么一种体制。
第三类是西欧模式,主要是代表的国家就是英国、德国和法国。典型的做法就是政府把农业证书制度与农民考核相结合,农民接受相关农业教育培训之后,需要通过相应的考试才能获得证书,取得从事对应农业生产活动的资格。这个里面最典型的是法国,我认为法国应该是世界上对农业、对农民教育最重视的国家,好像没有之一。2018年的法国政府的财政预算,给农业的财政预算里面将近三分之一的比重用在了农民的教育上,持续了这么多年的农民教育的培训,使得法国它构建了一个非常完整的、系统的农民职业教育的体系,所以在法国的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比重是世界上最高的。法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学生的数量也在过去的四十年间翻了三倍多,并且它的生源越来越多样化,所以在法国做农业是不缺人的。法国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农民要持证上岗,而且农民几乎每年都要接受培训,法国的浪漫,法国的优雅的酒庄,实际上在背后它的农民还是很拼的。
我们介绍了三种不同的农民职业教育的模式,总结一下,实际上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经验:
一个是这些国家普遍的重视农民教育培训的立法。把农民教育培训的管理机构、实施主体、运行机制,包括经费的来源作了一个明确立法,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当然我们现在也开始关注这个问题,无论是中央立法,全国人大的立法,还是地方立法,也都在不断地向职业农民的培养、向职业农民培训方面来倾斜。第二个就是普遍的保障农民教育培训投入充足。这一点很重要,也就是说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问题。第三个就是普遍的重视农业经营资格的准入。也就是说,不是谁都可以从事农业的,在法国,农民一定要拿到证书持证上岗,包括北美、欧洲、日本,实际上都有一个资格准入。目前中国也在推资格准入,当然相对来讲还不是那么普遍。第四个就是普遍重视农业后继有人的问题。所以我们现在要从各个渠道来发掘新型的职业农民。
从智慧农业到特色种养植,从农机服务到乡村旅游,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在农产业中,寻找到了自己的创富之路。在河南,“全国种粮大户”赵保献创办的许昌保献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无人植保机、粮食烘干机等设备,社员138人,每年累计作业面积近10万亩。在广东,返乡创业农民刘根,在体型短小、长相呆萌的巴马香猪身上寻找到了商机,高质量养殖加互联网销售,已经年入百万元的他,正在成为家乡脱贫致富带头人。在浙江,已经有104位新型职业农民获得高级职称,高级畜牧师、高级农艺师、高级兽医师。从经济收益到社会认同,新型职业农民已经让“农民”不再只是一个身份,而成为了一种职业选择。未来,新型职业农民应该如何发力?又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创业模式呢?
五、新型职业农民拥有怎样的发展机遇?
1智慧农业
未来中国的大农业应该怎么发展,我想有两个最典型的路径,其中一个就是智慧农业,甚至于人工智能的农业。像黑龙江农垦,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他们通过互联网、通过物流网来实现对整个耕地的土壤、水情、风力等等的操控,完全都是自动化来实现的。还有植物工厂,未来可能在相当程度上会成为农产品供应的一种新的供给模式。什么叫植物工厂?就是我不再需要大量的耕地,我像盖楼一样,在这楼里面我就可以种各种各样的农作物,通过营养液、培养基或者是土壤,一层层累起来,以工厂的形式来进行农业生产。现在我们几乎可以控制到,这种叶菜,它的生长只需要某一个波段的光,直接用这一波段的光来照它就可以了。未来可能盖两栋植物工厂,海淀区人吃菜的问题,大体就能解决了。而且你生产出来的蔬菜还是绿色的,甚至是有机的,因为完全没有农药,也不用化肥,什么都不用,就是用培养基长出来的,是原生态、原汁原味的。实际上这种植物工厂目前在国内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在设计,农科院的东门有一个很大的温室,是国家重点的实验室,里面就是在做这种东西,那儿就代表了智慧农业的最前沿的,你到那里以后就会发现,原来智慧农业这么伟大,它未来一定会改变我们的生存模式。包括那个实验室里的智慧厨房,甚至把你的一些个人信息输入给它以后,它就能告诉你应该吃哪种蔬菜、要和哪种蔬菜搭配,然后它就自动采摘,过来就给你炒好了。实际上未来智慧农业所带给大家的,应该是根深蒂固的一种生存方式的革新。
阳台农业未来也是智慧农业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大家追求什么?追求吃得安全;怎么样才能吃得安全?自己种最安全;怎么种?我在阳台上就可以实现。针对不同城市的气候特点 规划设计好,这个月适合种什么种子,种到几月份,然后再换其他的种子。一户家庭通过在阳台上种蔬菜,基本上可以满足日常的家庭蔬菜供给,同时还收获了其它的东西。因为农业天然就是绿化,我们还收获了生态,还收获了绿色食品或者是有机食品,同时还收获了科普——小孩子可以看看这植物是怎么样一点点长起来的。所以这就是农业多功能性的体现,这就是未来智慧农业的发展方向,这也是乡村振兴过程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业方向。
2乡村的社会化服务
江苏昆山有很多特色民宿,这些特色民宿实际上就是乡村的社会化服务的优秀样板,它是把乡村旅游做到了一个极致,你到这儿就可以找到你的乡愁。像周庄地区,它就是由村集体把农民或者渔民长期闲置的房子租过来,重新装修。因为它的位置是在村里面,旁边就是小桥、流水,游客就可以亲身体验到当地的传统和风土人情。所以未来的民宿,比如特色民宿,应该是乡村振兴过程当中,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在大城市周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
实际上未来整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相关的各个环节,都是蕴含着无限的创新和创业的机会。那么小农经济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实现现代化呢?在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前提下,它可以实现现代化。也就是说农户适当的土地规模经营,整个设计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从技术指导到生产资料,到种子购买,到最终的收获,都由社会化来提供。这个样子实际上一方面降低了大规模农户的成本,同时还带动了整个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各个链条的发展。我认识一个人,他搞了一个突突农机,一到该收获的时候,他自己建了一个电商平台,别人到他的平台上来注册,注册了以后,谁家说我这今天需要收割,直接叫一个突突拖拉机来给他收割掉了。对用户来说自己只需要付一亩地一百多块钱,成本很低,而且还不需要自己去买大型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所以小农经济对应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是小农现代化的根本出路,我们要大力发展面对小农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尤其是对于我们中部以农业为主的省份更是这样的。
3四种创业模式
面对乡村振兴,农民该如何创业呢?我们总结了四种创业的模式。
一种是平台服务助推模式。政府搭台、市场引领、农民参与、企业帮扶。政府实际上要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西方经济学里讲政府什么都不要管,市场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好。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的经验证明,一个有为的政府在经济增长过程当中作用是巨大的,我们需要政府搭台来唱这出戏。
第二种模式是青山绿水支撑模式。强调生态保护基础上的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本质上就是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再也不能把我们的青山绿水污染掉,浪费掉了。在我小的时候,县城里面有一条非常漂亮的河,就是因为一个造纸厂,一夜之间变成了臭水沟,至今都是这个地方的负担。我们过去的发展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如果保不住青山绿水,连人都会保不住,哪来的金山银山?所以环境、生态是第一位的。
第三种模式是我们叫做贤才能人的引领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现在看一些发展比较好的典型的村落,基本上都有很好的带头人,所以贤才能人是发展的根本。
另外就是龙头企业带动的模式。龙头企业这个词实际上是中国的专有名词,是中国发明的。为什么发明这个呢?实际上就是为了让这些企业充当龙头来带领乡村、带领合作社、带领农民发展起来,所以才叫它龙头企业。现在中国国家级、省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几千家,这几千家的龙头企业,确实在引领乡村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龙头企业要把利让给老百姓,把利让给乡村,让给合作社,让给普通的农民,这就是龙头企业的带动模式。
在最后,我们给创新、创业的农民五句口诀,希望能够对他们创新、创业有用:第一是边干边学,打工积累经验,返乡做贤才。确实很多青年人在农村,他一定要在城市里面来看一看,来积累一点经验,然后返乡做贤才。第二是学文件,把握政策导向,选准创业点。第三个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立足当地特色,念好山海经。要靠山吃山,要靠水吃水,你要知道怎么吃才行。第四个是勤动脑,线上线下联动,抓住好机遇。第五个是传帮带,村民同舟共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送给我们创业农民的五句口诀,希望能够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END
本文转自公众号“中国经济大讲堂”,格式有改动:
https://mp.weixin.qq.com/s/NuDpJ5lyvXkCl6LXlUNoNA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视频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