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在一 毛学峰 杨军 | 站在变革十字路口的玉米:主粮还是饲料粮之论?【精简版】

三农学术 2022-12-3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Author CRECRS编辑部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站在变革十字路口的玉米:

主粮还是饲料粮之论?


----------


作者:张在一1  毛学峰1  杨  军2


作者单位:

1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原文刊发:《中国农村经济》2019年第6期

摘要: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上来看,玉米都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发展方向会对中国粮食发展战略和相关支持政策的制定产生关键影响,但关于其是主粮还是饲料粮的定位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首先从历史视角审视中国粮食发展过程,发现主粮的范畴会根据作物属性变化而变化;其次通过描述玉米当前的消费结构将其与口粮分离;然后通过重新审视玉米产业,进一步确定短期内玉米将以饲料粮属性为主;最后指出,过去因为没有及时依据玉米属性的改变来调整粮食调控思维,而对玉米产业造成了不良的经济影响。本文认为,根据玉米饲用的发展思路,未来最重要的工作是加快饲用玉米育种工作,调整国内生产结构并逐步放松玉米进口

一、引言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粮食安全从古至今都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全局性问题。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粮食供需结构实现了由短缺向“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杜鹰,1999;陈锡文等,2000)。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确定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然而,对于谷物和口粮二者的具体内容却依旧需要进一步讨论。在传统粮食安全观念框架下,玉米作为中国3大主粮之一,虽与小麦和水稻具有完全不同的消费结构和生产用途,但却得到了与小麦和水稻近乎一样的政策性保护。本文从粮食安全观念的发展历史出发,重新审视玉米产业的整体发展,对玉米的属性问题和过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在文章最后给出发展饲用玉米的新思路。


二、粮食问题的历史视角


粮食的历史发展脉络可以揭示传统思维的缘起。由于玉米的演化规律与薯类和大豆最为相似,因此分析薯类和大豆的兴衰历程,可以为判断玉米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借鉴与启示。


(一)薯类的历史发展

从全国的传播和发展来看,薯类由于单产高,在过去多以半年粮的形式被视为应对饥荒的粮食作物。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薯类在粮食生产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其在粮食作物中的比重已不足10%。至此,薯类在生产和消费上已不再属于主粮范畴。但在潮州地区,由于番薯是薯粉的原材料,并且潮汕农家也会利用番薯及番薯藤喂猪,薯类却转变成了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产量也远高于其它地区,而且在育种方面也走在广东甚至全国的前列(吴理清,2012)。


(二)大豆的历史发展

大豆的消费方式以直接食用和制作传统豆制品为主,但在传统的粮食范畴下,大豆仍与谷物和薯类一起归为主要粮食作物。伴随着我国居民食品消费开始转型和升级,大豆用于榨油的比例越来越高,豆粕作为优质的蛋白原料也开始在饲料领域发挥愈发重要的作用。随着大豆属性的变化,中国的大豆政策和生产状况也随之经历了巨大变化。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曾经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国,但自1996年以来,大豆进口直线上升,国家出于保证基本食品供应独立性的考虑,在大豆主产区对大豆提供和小麦、水稻和玉米一样的种植补贴,才得以将大豆近年来的播种面积维持在了1.3亿亩左右。


(三)玉米的历史发展

玉米最初传入和发展的历史与番薯类似,都曾因单产高而以度荒粮的形式存在。二战后美国为了解决国内农产品过剩问题,努力扩张海外市场,建立国际农粮体制,形成了国际畜牧养殖方式和饲料工业标准,形成了以玉米作为重要能量饲料的规模化饲料养殖方式和相应的饲料工业体系(刘志伟,2009)。因此,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对于饲料粮的需求直接表现为对玉米的需求,最终引致玉米产量不断扩大,更在近年来成为粮食作物增产贡献之首。尽管如此,国内玉米供需仍然存在缺口,自2010年起,中国玉米开始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


(四)粮食消费的历史演化带来的启示

薯类和大豆都与玉米有过相似的发展阶段,用历史视角重新窥探薯类、大豆和玉米的衍变过程,并结合现今的发展状态重新审视玉米的发展,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作物属性是依据作物的实际用途而不断变化的,主粮范畴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按照薯类和大豆的作物属性变化对其生产重新进行安排,逐渐将其从原来的粮食口径中分离出来,从总体上缓解了国内粮食生产的结构性矛盾,这样的历史选择是符合基本经济逻辑的。如果玉米的消费内涵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也理应调整传统观念,重新定位其经济属性,并重新作出相应的生产部署与安排。


2.需求改变可能是导致农业生产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而且主动调整可能为产业发展创造新机遇。居民的需求和作物的经济价值决定着一种作物能否被农民接受并广泛传播。潮州地区的薯类由于发挥了自身的经济价值并间接促进了当地养猪业和薯粉加工业的扩张而得到了极大发展;全球大豆供给随着居民对于植物油和豆粕需求的快速增长而迅速提高。从这一角度看,玉米自饲料和工业产业得到发展之后,就已经埋下了其粮食属性改变的内在倾向。


3.在面临资源竞争压力时,需主动采取全球资源配置策略,通过国际贸易调剂余缺,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保障国内关键粮食生产。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政治高度,放开大豆市场,从而有选择、有控制地让出部分土地来种植主粮作物和具有更高价值的经济作物,都是在特定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必然选择(江涛等,2012)。进入21世纪后,以饲用消费为主的玉米也开始面临和大豆相似的境况。根据玉米供需长期趋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仅可以缓解国内资源紧张问题,还可以为生产结构调整提供空间。


三、当前玉米消费结构


玉米口粮消费比例较小且呈现下降趋势。中国口粮消费主要以小麦和大米为主,玉米仅以副食补充的身份占据了主粮消费的很小一部分,每年仅有不到5%的玉米作为粮食被直接食用。从变化趋势来看,玉米口粮消费的绝对数量和占玉米总消费的比重都在不断下降。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当粮食的间接消费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会因为食物品种之间的替代效应而反过来减少粮食的直接消费。由此推断,中国未来的玉米消费中,口粮消费比例将进一步减少。


玉米是饲料之王(罗清尧等,2002)。世界玉米总消费中大约60%都用于饲用消费(李圣军,2017)。中国玉米饲用消费需求不断扩张,2016年的饲用消费已占到全年玉米消费总量的60%。根据毛学峰等(2014,2015)研究,中国内地肉类消费和食糖消费仍旧面临较大缺口。因此,结合国际发展经验,国内粮食的间接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未来中国对于饲料粮的需求将依然保持较快速度增长。


工业消费是玉米的第二大消费。中国的玉米中的工业消费主要用于淀粉加工,国内燃料乙醇的发展主要起到调剂国内玉米供需的作用。因此,中国玉米更应该被归为用于支持畜牧业发展的饲料粮和工业加工原材料的属性之中。


四、以饲料粮和工业原材料属性

重新审视玉米产业


从历史发展逻辑和现实消费来看,玉米已经完成了其从主粮中分离,向饲料粮和工业原材料的身份转变。由于中国玉米工业用量相对较小,对玉米质量要求偏低,而且在产业链中的位置靠后,所以玉米深加工应主要起到调节玉米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而从玉米产业的发展态势来看,饲料用途是未来玉米的主要流向。目前,国内口粮供需基本平衡,未来中国人均牛羊肉消费将较快增长(Dong et al.,2015),需要大量的青贮玉米。而从目前中国的玉米供给情况来看,大多属于粮用品种兼作饲用,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畜牧生产对优质饲料饲草的需求(赵久然等,2016)。因此,玉米应以饲料粮为主要用途进行部署和发展。


五、对玉米属性认知不清带来的经济后果


过去政府对玉米进行政策性保护的后果向我们说明了,若不及时改善对玉米属性认知与管理方式的错位,会为玉米产业带来一系列负面的经济影响。


2008年国家开始对玉米实施临时收储政策。但由于政策灵活度不够,不仅对农民的保护效果有限,而且导致玉米市场出现了诸多反常现象。一方面,国家财政为高额库存支付的存储费用超过了600亿元,造成了巨大的开支消耗和财政压力(徐志刚等,2010);另一方面,过高的玉米临时收储价格对农民产生了错误的种植激励,农户以各种手段增加玉米种植,耕地面积的增加产生了生态负效应,造成了资源环境的严重破坏(顾莉丽、郭庆海,2017)。


从单品产品来看,玉米是产业链最长的粮食品种,关联的产业数量也较多,这意味着玉米生产调控失败将影响与其紧密关联的更大规模产业的发展。当前,玉米发展的困境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将干预重点放在了生产端,而忽略了玉米所涉及的庞大的下游产业。政府管控玉米的本意是通过市场干预保护农民,却间接地削弱了玉米下游产业的竞争力,显著影响了养殖业和深加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健康发展。


从可替代性上来看,玉米具有丰富的替代品。当国内玉米价格不断升高时,由于受到玉米配额政策的影响,饲料企业开始增加高粱、大麦、DDGS等玉米替代品在饲料配方中的使用量,以替代玉米(范丹等,2017),造成了“国粮入库、洋粮入市”的现象。此外,肉类和畜产品也都出现较大幅度增长。更为严重的是,玉米下游产业因更高的投入成本和被迫改变饲料配方的技术选择而付出代价,不仅严重损害农业经济总体发展,而且不利于国内玉米的中长期发展。


不同用途对玉米的要求其实有很大差别,国内大部分玉米品种其实并不适宜密植和机械化作业,玉米种子发芽率和体现种子活力的发芽势偏低(韩长赋,2012)。但是受传统粮食观念和种植业政策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中国长期对玉米以“粮经饲”三位一体的身份对待,将玉米籽粒产量水平的提高作为其品种更换的主要目标,专用玉米的育种和遗传研究基础较弱,导致食用玉米、饲用玉米和加工用玉米共种、混收,直接影响了商品玉米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丁宝君,2009),难以满足优质饲料饲草的增长需求。


六、基于玉米饲用属性的发展思路


当前亟需要玉米与主粮分离,把对玉米关注的重点从产量上移开,以饲用玉米为主对玉米生产进行重新部署。其中,以下几点最为关键:一是对粮食统计做出相应调整,现有的粮食统计已无法准确反映粮食直接消费的结构变化状况和实际用途。二是加快引导玉米专用品种改良,着重饲用玉米(尤其是青贮玉米中的粮饲通用型玉米)和高淀粉型玉米的培育,实现种子标准化、农艺标准化、玉米种植与收获机械化以及运输一体化,利用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来提高玉米产业的竞争力。三是加快促进国内玉米生产结构、玉米种植结构和畜牧养殖结构调整,在育种与农业机械发展的基础上,让饲用玉米有利可图。四是合理利用进口调配国内供需,通过竞争机制倒逼玉米生产各个环节的改革,并在开放的过程中积极培养对大宗农产品贸易的掌控能力。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是中国 “三农”研究领域权威性学术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主要刊发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经济学论文,注重论文的学术性和政策指导性;《中国农村观察》刊文包括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法治、文化教育等“三农”研究的各个领域,注重论文的理论性和学术性。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8)》,在51种农业经济类期刊中,《中国农村经济》影响力指数(1369)排名第一,《中国农村观察》影响因子(5.302)排名第一。

发现更多精彩

关注公众号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