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业经济问题》2020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转】

中国农业经济 三农学术 2022-12-31

*本文转自公众号“中国农业经济”;本期全文可知网下载


————

贫困问题

营养扶贫:助力健康扶贫与推进精准扶贫的新模式

——基于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
......青平,廖芬,闵师,裴梦媛,游良志(4)

2020 年后制定农村贫困新标准的前瞻性研究

......潘文轩,阎新奇(17)


土地问题

“三权分置”下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探析

......张克俊,付宗平(28)

“三权分置”改革回顾、研究综述及立法展望

——以农村集体土地权利体系的分层解构为视角
......黄健雄,郭泽喆(39)

农地确权是否扩大了信贷可得性的贫富差距

......米运生,钱颖,杨天健,谢祎(54)


农村社会

熟人社会:村庄社会资本水平及其差异

......乐章,向楠(66)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效果的研究综述

......郑晓冬,上官霜月,方向明(79)


国外农经

中美农业国内支持争端:争议点分析及对今后的启示

......王学君,晋乐,朱晶(92)

中美农产品生产成本差距缘何越来越大

——以生猪为例
......何泽军,王济民,马恒运,张朝辉,赵明正(104)

美国土地休耕保护计划的制度设计及若干启示

......王茂林(119)


其他

马铃薯发展历程的回溯与展望

......王秀丽,陈萌山(123)

贸易摩擦、中国农产品市场引力效应与伙伴国贸易前景

——基于随机模型及15 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王月,程景民(131) 



  01

营养扶贫:助力健康扶贫与推进精准扶贫的新模式

——基于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

青平,廖芬,闵师,裴梦媛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游良志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


摘要:营养扶贫是改善贫困人群营养状况,从根本上提高其健康素质,进而推进精准扶贫的有效措施,但普遍缺乏对营养扶贫的深入认识与重视。本文以营养扶贫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梳理了营养扶贫的概念、内容、实践经验与政策演变,并发现了现阶段中国营养扶贫研究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加强对营养健康知识的关注、量化营养扶贫效率、营养扶贫对多维贫困的影响、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关于营养扶贫的对比分析等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通过对营养扶贫的首次系统阐述与分析,本文有助于对营养扶贫的深入理解,推动营养扶贫的实施与开展,从而助力健康扶贫、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关键词:营养扶贫;健康扶贫;精准扶贫;乡村振兴


  02

2020年后制定农村贫困新标准的前瞻性研究

潘文轩,阎新奇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摘要:2020年在现行标准下实现全面脱贫后,需尽快研究构建新的农村贫困标准。根据贫困标准制定规律与演进趋势,本文对2020年后制定农村贫困新标准的思路与措施进行了前瞻性探索,首次构建了农村贫困新标准的整体框架并说明其动态演进过程。本文论证并提出的2020年后的农村贫困新标准,是以相对贫困标准为方向、以多维贫困标准为核心,包含国家与地方双层标准的一个体系。鉴于现行标准下脱贫户生活水平仍较低的现实,绝对贫困标准向相对贫困标准的转变宜采用渐进方式,设立有过渡性质的一般贫困标准。在区域发展差异较大情况下,制定农村贫困新标准应坚持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相结合的原则。关键词:2020年;贫困标准;相对贫困;多维贫困

03

“三权分置”下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探析

张克俊,付宗平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摘要: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是在制度变迁理论指导下破解宅基地使用权权能扩张困境、凸显使用权财产价值功能、突破使用权封闭性流转限制的必然要求,但是必须厘清在现代产权制度安排下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的内涵,提出准确把握宅基地使用权适度放活的条件限定性、阶段性、差异性、动态性、平衡性要求,并从赋予宅基地产权主体完整处分权和收益权、适度突破使用权流转范围和方式、拓展宅基地(农房)使用权经营性用途等方面探寻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的实现途径,同时要在落实集体所有权、明确农民宅基地资格权、健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构建风险防范机制、适时修改相关法律等方面为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提供保障。关键词:三权分置;宅基地使用权;实现途径

04

“三权分置”改革回顾、研究综述及立法展望

——以农村集体土地权利体系的分层解构为视角

黄健雄

(厦门大学法学院)

郭泽喆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


摘要:“三权分置”思想发端于承包地,而后针对宅基地阐发,体现出在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全局改革中的理论兼容和制度弹性。当前,“三权分置”研究呈现块状化特点,有必要开启全景视角,审视和应对推行“三权分置”可能遇到的普遍性问题。为此,可在自物权和他物权二分的基础上,将农村集体土地权利体系再解构为所有权、使用权(用益权)、担保权三个层次,结合对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三类主要农村集体土地特殊性的分析,提炼能够反映、重构和化简农村集体土地生产关系复杂性的立法思路。具体而言,所有权是原权利,农村集体土地的次级权利和各项权能均由其衍生。作为次级权利,使用权的实现包括初次分配和复次流转两种形态。担保权是次级权利的延伸,其存在基础是使用权的可流转性。立法远景中,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代理人”均应逐渐过渡为一元化,国家应克制对所有权的僭越以及垄断同类土地市场的冲动,方能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名实相副。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立法和实践经验表明,复次流转制度设计的关键在于去身份化和对价化;通过物权化方式保护复次流转取得的权利是可行路径,使用权流转的行政管制逐步退出是大势所趋。若以强化农村集体土地的担保属性为立法意旨,则其复次流转取得权利的物权化立法方向务必坚持,今后立法的关键在于创设符合规律的、科学的担保权利实现方式。关键词:“三权分置”;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集体土地流转;权利物权化

05

农地确权是否扩大了信贷可得性的贫富差距

米运生,钱颖,杨天健,谢祎

(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


摘要:确权在整体上增加了农户的信贷机会,但在农户之间这种机会并不是均匀分布的。通过理论分析本文认为,对低收入农户来说,确权因强化了土地“禀赋效应”而只能有限地提高信贷可得性。对经营能力强的高收入农户而言,确权可通过土地“安全效应”而较大程度提高信贷可得性。本文利用河南省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和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确权之前,高收入农户的信贷可得性比低收入农户高46.03%;确权之后,高收入农户信贷可得性是低收入农户的106.88%,两者信贷可得性的差距增加了一倍多。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农地确权之所以扩大了不同收入农户信贷可得性的相对差距,主要是因为农地流转的调节效应。关键词:农地确权;信贷可得性;贫富差距;农地流转

06

熟人社会:村庄社会资本水平及其差异

乐章,向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熟人社会在近年来乡村研究领域被广泛用以概括村庄面貌和特征。本研究借鉴社区社会资本理论与方法,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从信任互助、和谐程度、村庄归属、人情往来与组织网络5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对样本中198个村庄熟人社会的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频繁的人情往来是当前村庄熟人社会的显著标志,而组织网络是衡量现代型村庄社会资本的关键指标。大多数村庄属于以人情为主要联结、社会资本总量偏低的过渡型熟人社会。样本村庄的社会资本在信任互助、人情往来以及村庄归属等维度显现下降趋势,这种差异和分化可以从村庄非农化、人口规模与劳动力流动等因素得到解释。关键词:熟人社会;社区社会资本;村庄

07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效果的研究综述

郑晓冬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上官霜月,方向明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成效是决策层和学界颇为重视,并持续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理论机制与实证研究两个角度系统梳理关于新农保政策效果评估的主要文献,并对既往文献出现分歧的可能原因进行讨论。研究发现,新农保不仅对农村家庭的收入、贫困、消费、储蓄等经济福利产生影响,还将对农村居民的劳动供给、健康状况与主观福利产生作用。此外,新农保还在养老模式、性别偏好、儿童照料与健康,以及居民政治信任等方面发挥着溢出效应。既往文献在不同研究主题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结果分歧,可能的原因包括研究时期、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数据与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最后,新农保与农民增收渠道、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城乡差距的关系,以及新时期的政策优化设计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效果;文献综述

08

中美农业国内支持争端:争议点分析及对今后的启示

王学君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晋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

朱晶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2019年2月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美国诉中国农业国内支持争端案件(DS511)的审查结论,裁定中国在2012—2015年对部分粮食产品如小麦和水稻的国内支持违背其入世承诺。由于WTO农业协议涉及国内支持测算的条文规定之间自身就存在实质性冲突。因此,相较于审查结论中所谓的“谁输谁赢”,透过此次争端事件厘清国内支持文本规定的争议点,确认WTO关于模糊性规定的解读则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基于农业协议国内支持规则可能的文本解释,分析了国内支持计算方式中可能存在的争议点、文本依据的优先序和一致性等问题,具体剖析中美农业国内支持争端中的关键分歧及各自主张,并进一步研究裁决报告对于关键分歧的审查依据、审查结论及其中可争辩之处。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后期调整、适应国际规则约束以及参与国际规则谈判与制定的可能策略选择。 关键词:WTO诉讼;中美争端;国内支持;粮食补贴

09

中美农产品生产成本差距缘何越来越大

——以生猪为例

何泽军

(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王济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马恒运,张朝辉,赵明正

(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以生猪为例,通过对成本要素分解并运用纵向比较法,对中美农产品生产成本差距扩大的原因进行解析。研究发现,中美生猪生产成本差距扩大归结于中国成本上升、美国成本下降,以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分别贡献21%、50%和29%;而饲料、仔猪、人工和其它成本差距分别贡献21%、41%、20%和18%;中国仔猪价格上升及美国仔猪价格、人工和其它投品数量下降是差距扩大的主要推动因素,分别贡献18%、19%、33%和12%。中国农产品生产亟须在生产技术、经营模式、政策制定等方面强化创新,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词:中美成本差距;生猪生产;要素增长率

 10 

美国土地休耕保护计划的制度设计及若干启示

王茂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摘要: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国家一项部署。美国实施土地休耕保护计划已经30多年,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土地休耕保护计划的关注目标、基本程序、规模、投入等基本情况,认为美国的主要政策手段是审慎确定休耕规模、科学的评价指标、市场竞标机制、精准化和差异化的补贴机制、现代科技手段等。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开展耕地轮作休耕 的几点思考与启示。关键词:轮作休耕;休耕规模;评价指标;补贴机制;科技手段

 11 

马铃薯发展历程的回溯与展望

王秀丽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

陈萌山

(中国农业科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对史料的耙梳,分析马铃薯在塑造现代世界过程中发挥的功能,研判新时代健康中国语境下马铃薯主粮化所承载的使命和实现路径。驯化与种植马铃薯,使古印第安人从狩猎采集者变为农牧的随从,奠定了印加文明的根基。在欧洲,因马铃薯提供高产的食物,西方工业文明得以崛起,进而重塑世界格局;与此同时,马铃薯晚疫病重创爱尔兰,改写了其发展轨迹。马铃薯与美国文化相遇后“合成”西式快餐,作为一种文化象征,裹挟着人们对现代化的想象而在全球化进程中迅速流行。中国历史上,马铃薯对土地开发利用、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著贡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马铃薯的价值被重新认识,秉持“营养是新时代饮食转型升级核心”的理念,统合关照经济效益与生态影响,农业农村部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中国农业科学院有关研究所和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顶层设计、统筹谋划,从品种创制、区域布局、主食设计开发与消费引导等方面,以科技创新推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落地。马铃薯主粮化是以健康中国为立足点和目标的自觉选择和本土化创制。马铃薯将在健康中国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力量,引领新一轮饮食革命。关键词:马铃薯;印加文明;工业革命;西式快餐;马铃薯主粮化

 12 

贸易摩擦、中国农产品市场引力效应与伙伴国贸易前景

——基于随机模型及15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王月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程景民

(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摘要:中国是全球农产品市场增长主导力量,具有强大市场引力效应。在中美贸易摩擦下,中国市场已成为影响全球农产品贸易的关键因素。在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贸易效率和运用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测算产品竞争力的基础上,提出交叉分析预测贸易前景的方法,测算2018年15个国家农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贸易前景,揭示中美贸易摩擦对贸易前景的短期及长期影响。短期看,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果蔬市场影响较大,贸易前景“光明”、“可期”以及部分 “瓶颈”国家均从中收益。长期看,中美保持并发展农产品贸易是大势所趋,为突破“瓶颈”美国将挖掘新的贸易增长点,其他贸易前景“光明”的国家将会巩固和扩大中美贸易摩擦下获得的贸易成果。关键词:农产品市场;贸易前景;贸易效率;产品竞争力;中美贸易摩擦


——END

本文转自公众号“中国农业经济”:

https://mp.weixin.qq.com/s/UU8puIw_7i3fJmLVXmYhSg


相关阅读:

  1. 《农业经济问题》2020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2. 《农业经济问题》2020年第3期目录和内容提要【转】

  3. 《农业技术经济》2020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4. 《农业技术经济》2020年第3期目录及内容提要【转】

  5.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2020年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