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农村经济》2020年第10期目录及内容提要【转】

三农学术 2022-12-31

Editor's Note

本期全文可在中国知网下载;更多目录请点击“阅读原文”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Author CRECRS编辑部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目录










马克思的产业理论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义

……张元洁  田云刚(2)


文化差异与中国农村人口流动意愿

——基于“稻米理论”的视角

……袁  益(17)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何缓解乡村居民风险厌恶态度?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的分析

……张世虎  顾海英(33)


土地流转与社会化服务:“路线竞争”还是“相得益彰”?

——基于山东临沂12个村的案例分析

……钟  真  胡珺祎  曹世祥(52)


生态种养模式认知、采纳强度与收入效应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虾共作模式为例

……陈雪婷  黄炜虹  齐振宏  冯中朝(71)


中国海洋碳汇渔业绿色效率测度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张樨樨  郑  珊  余粮红(91)


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的设立与演化机制

——基于组织生态学的讨论

……崔宝玉  王孝璱  孙  迪(111)


日本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演进、特征与构成

……曹  斌(131)


01


马克思的产业理论对乡村产业振兴的

指导意义


张元洁  田云刚


摘要:本文首先运用文本诠释法和结构分析法,将马克思的产业理论归结为包括产业演进理论、产业资本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劳动价值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产业部门理论的理论体系。其次,本文运用语义分析法和过程分析法,探讨了马克思的产业理论对推进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指导意义。接着,本文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意义上探讨了马克思的产业理论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义。研究表明,马克思的产业理论是一个有机整体,揭示了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马克思的走向人与自然和解的产业演进理论要求乡村发展生态产业,追求价值增殖的产业资本理论要求利用资本增加土地收益,股份公司有规模优势的产业组织理论要求发展农业股份制企业,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价值理论要求培育新型乡村劳动者,尊重劳动和创造的收入分配理论要求提高乡村劳动者收入,部门之间协调发展的产业部门理论要求维护农业基础地位。总而言之,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在农村建立适应生态产业发展的新型生产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工农城乡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的产业理论  乡村产业振兴  生态产业  部门协调  生产方式


02


文化差异与中国农村人口流动意愿

——基于“稻米理论”的视角


袁  益


摘要:文章基于“稻米理论”,利用CLDS2016的数据,研究了文化差异对农村人口流动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加入控制变量、关注了内生性和样本选择偏误之后,相比于主产粮为非稻米的农村,主产稻米的农村居民有更低的流动意愿。依据稻米理论,文章对主产粮形成文化差异的机制进行检验,发现因灌溉系统的高成本和公共品属性,用水需求更高的稻米区具备了更高的集中灌溉设备拥有概率和集中灌溉面积,促成了人际交往合作和集体主义文化的产生。进一步地,文章探讨了文化差异影响人口流动意愿的内在机制,发现集体主义文化的稻米区有更高的社会资本量和农业专业化程度,不利于人口流动。
关键词:稻米理论  文化差异  人口流动  社会资本 农业专业化


03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何缓解

乡村居民风险厌恶态度?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的分析


张世虎  顾海英


摘要:在中国城乡分割的发展时期,由于地理和制度隔离,乡村居民在信息获取渠道与能力方面相对于城镇居民一直处于劣势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乡村居民厌恶风险、因循守旧,而乡村居民的风险厌恶态度引致了诸多乡村发展困境。本文认为:破解乡村发展困境,重视“内因”改造——即改变存在于乡村居民群体中不利的思想观念是重要抓手。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普及则为此提供了现实机遇。本文选取乡村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评估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对乡村居民风险态度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乡村居民的主观与客观风险偏好程度。虽然乡村居民对互联网的使用方式与目的各有不同,但是无论是何种使用方式与目的,使用频率越高的群体,其风险态度所受正向影响越显著。本文还针对乡村居民的个体特征展开了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对那些有主动学习习惯、受教育年限长、财富水平高和有过人生重大经历群体的风险态度的正向影响更大。

关键词:互联网  乡村居民  风险态度  乡村振兴


04


土地流转与社会化服务:

“路线竞争”还是“相得益彰”?

——基于山东临沂12个村的案例分析


钟  真  胡珺祎  曹世祥


摘要:在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面临的风险问题逐步显现的同时,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能否成为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第二条道路,是当前农业发展理论和实践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聚焦农户的农业产量和收益,初步建立了一个比较两种规模经营方式的逻辑框架,并基于山东临沂12个村、201个小麦种植户的实地调查,对土地流转与社会化服务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及其关系进行了案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并非提升农业产出的必要条件,社会化服务才是农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充要条件;尽管社会化服务在提升农业产出上更具有优势,但土地流转在扩大种植收益、提高家庭收入和降低社会化服务的交易成本等方面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土地流转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在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不是“路线竞争”的取舍关系,而是“相得益彰”的共赢关系。

关键词:土地流转  农业社会化服务  小农户  农业产出水平


05


生态种养模式认知、采纳强度

与收入效应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虾共作模式为例


陈雪婷  黄炜虹  齐振宏   冯中朝


摘要:本文在借鉴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农户多目标效用函数,理论推导了农户认知对其生态农业模式采纳行为的影响。基于江苏、湖北两省608份农户调查数据,本文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生态种养模式认知对其是否采纳以及采纳强度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了生态种养模式采纳的收入效应。研究表明:第一,在自然资源禀赋适宜地区农户对稻虾共作模式进行了积极实践,完全采纳农户占比为46.05%。第二,经济效应是农户采纳行为发生和提高采纳强度的根本驱动力,同时,对技术的感知易用性是影响农户生态种养模式采纳行为发生和采纳强度提高的重要因素。第三,生态农业模式的采纳对提高农业收入有显著的影响,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实际采纳稻虾共作模式的农户若未采纳,其亩均净收入将下降50.78%;实际未采纳稻虾共作模式的农户若采纳,其亩均净收入将增加44.55%。基于此,本文认为农户采纳生态种养模式建立在较高的经济效应和易用性认知上,同时,生态种养模式在农村的推广和应用符合当前农民增收的宏观政策目标。

关键词:生态种养模式  农户认知  采纳强度  收入效应


06


中国海洋碳汇渔业绿色效率测度

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张樨樨  郑  珊  余粮红


摘要:本文基于扎根理论,从资源投入、经济增长、环境影响三个方面构建分析框架,将碳汇产出、氮磷污染纳入海洋碳汇渔业绿色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Super-SBM模型测算中国海洋碳汇渔业绿色效率,分析其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中国海洋碳汇渔业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海洋碳汇渔业绿色效率呈现区域差异与时序变化特征;从直接效应来看,渔技推广、收入水平、固碳能力、渔药使用对本地区海洋碳汇渔业绿色效率产生直接促进效应,经济规模、产量结构、海域污染、渔业灾情对本地区海洋碳汇渔业绿色效率产生直接抑制效应;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渔业科技、收入水平、消费总量、固碳能力因素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产量结构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对此,应充分考虑海洋碳汇渔业绿色效率的区域关联性,从整体上制定综合性海洋碳汇渔业发展空间规划。
关键词:海洋碳汇渔业  绿色效率  扎根理论  空间溢出效应


07


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的设立与演化机制

——基于组织生态学的讨论


崔宝玉  王孝璱  孙  迪


摘要:本文基于组织生态学理论分析了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的设立与演化机制,阐释了联合社演化的路径与方向,并进行了多案例分析。研究发现,联合社生态系统具有“圈层”特征,由外部生态系统和生态圈构成。在设立时,联合社需要建构初始生态位选择机制和初始生态圈生成机制,形成适应性的初始生态位和初始生态圈;在演化时,联合社需要建构生态位竞争机制,推动生态位跃升,同时建构生态圈治理机制,推动生态圈优化。联合社从设立到演化的过程是从建构生态位选择机制到建构生态位竞争机制的过程,也是从建构生态圈生成机制到建构生态圈治理机制的过程。联合社如果建构了生态位竞争机制和生态圈治理机制,就可能成长;如果建构了生态位竞争机制,没有建构生态圈治理机制,甚或是生态圈发生畸变,就可能异化;如果既没有建构生态位竞争机制,也没有建构生态圈治理机制,就可能空壳化,形成空壳型合作社;如果建构了生态圈治理机制,没有建构生态位竞争机制,在短期内会具有一定互助性,但最终也可能会空壳化。
关键词:联合社  组织生态系统  生态位  生态圈


08


日本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

演进、特征与构成


曹  斌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阐明了日本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演进、特征和产权构成。研究发现,从“多数人对同一财产共同享有所有权”的视角来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并非公有制国家独有,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国家是国家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之外的第三种产权形式。日本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是以土地等资源的农民集体所有和集体成员按需使用而形成的产权制度,具有总有权性质,根据各地习惯进行规范,存在多元权利形式和非公示性的特征,其法理体系相对完善,司法实践丰富。建议基于总有权理论推进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采取“一户一股”的方式确定农民集体的股权结构;坚持集体资源有效使用原则,随农户变动对股权施行动态管理;提供多种组织形态选项,满足农民集体发展需求;让集体成员相互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降低监管成本,提升农民集体的自治自决水平。
关键词:日本  农村集体产权  农民集体  总有权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是中国 “三农”研究领域权威性学术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主要刊发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经济学论文,注重论文的学术性和政策指导性;《中国农村观察》刊文包括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法治、文化教育等“三农”研究的各个领域,注重论文的理论性和学术性。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9版),在农业经济类47种学术期刊中,《中国农村经济》影响力指数和影响因子均名列第一,《中国农村观察》影响因子名列第二。《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分别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实行在线投稿、双向匿名审稿。两刊网站(www.crecrs.org)可以全文下载两刊所发文章,两刊微信公众号(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可以及时接收两刊所发文章精华版。

发现更多精彩

关注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