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经济》2020年第10期目录及内容提要【转】
Editor's Note
本期全文可在中国知网下载;更多目录请点击“阅读原文”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Author CRECRS编辑部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目录
马克思的产业理论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义
……张元洁 田云刚(2)
——基于“稻米理论”的视角
……袁 益(17)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的分析
……张世虎 顾海英(33)
——基于山东临沂12个村的案例分析
……钟 真 胡珺祎 曹世祥(52)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虾共作模式为例
……陈雪婷 黄炜虹 齐振宏 冯中朝(71)
……张樨樨 郑 珊 余粮红(91)
——基于组织生态学的讨论
……崔宝玉 王孝璱 孙 迪(111)
……曹 斌(131)
01
马克思的产业理论对乡村产业振兴的
指导意义
张元洁 田云刚
摘要:本文首先运用文本诠释法和结构分析法,将马克思的产业理论归结为包括产业演进理论、产业资本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劳动价值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产业部门理论的理论体系。其次,本文运用语义分析法和过程分析法,探讨了马克思的产业理论对推进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指导意义。接着,本文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意义上探讨了马克思的产业理论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义。研究表明,马克思的产业理论是一个有机整体,揭示了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马克思的走向人与自然和解的产业演进理论要求乡村发展生态产业,追求价值增殖的产业资本理论要求利用资本增加土地收益,股份公司有规模优势的产业组织理论要求发展农业股份制企业,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价值理论要求培育新型乡村劳动者,尊重劳动和创造的收入分配理论要求提高乡村劳动者收入,部门之间协调发展的产业部门理论要求维护农业基础地位。总而言之,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在农村建立适应生态产业发展的新型生产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工农城乡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的产业理论 乡村产业振兴 生态产业 部门协调 生产方式
02
文化差异与中国农村人口流动意愿
——基于“稻米理论”的视角
袁 益
03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何缓解
乡村居民风险厌恶态度?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的分析
张世虎 顾海英
摘要:在中国城乡分割的发展时期,由于地理和制度隔离,乡村居民在信息获取渠道与能力方面相对于城镇居民一直处于劣势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乡村居民厌恶风险、因循守旧,而乡村居民的风险厌恶态度引致了诸多乡村发展困境。本文认为:破解乡村发展困境,重视“内因”改造——即改变存在于乡村居民群体中不利的思想观念是重要抓手。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普及则为此提供了现实机遇。本文选取乡村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评估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对乡村居民风险态度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乡村居民的主观与客观风险偏好程度。虽然乡村居民对互联网的使用方式与目的各有不同,但是无论是何种使用方式与目的,使用频率越高的群体,其风险态度所受正向影响越显著。本文还针对乡村居民的个体特征展开了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对那些有主动学习习惯、受教育年限长、财富水平高和有过人生重大经历群体的风险态度的正向影响更大。
关键词:互联网 乡村居民 风险态度 乡村振兴
04
土地流转与社会化服务:
“路线竞争”还是“相得益彰”?
——基于山东临沂12个村的案例分析
钟 真 胡珺祎 曹世祥
摘要:在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面临的风险问题逐步显现的同时,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能否成为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第二条道路,是当前农业发展理论和实践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聚焦农户的农业产量和收益,初步建立了一个比较两种规模经营方式的逻辑框架,并基于山东临沂12个村、201个小麦种植户的实地调查,对土地流转与社会化服务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及其关系进行了案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并非提升农业产出的必要条件,社会化服务才是农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充要条件;尽管社会化服务在提升农业产出上更具有优势,但土地流转在扩大种植收益、提高家庭收入和降低社会化服务的交易成本等方面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土地流转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在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不是“路线竞争”的取舍关系,而是“相得益彰”的共赢关系。
关键词:土地流转 农业社会化服务 小农户 农业产出水平
05
生态种养模式认知、采纳强度
与收入效应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虾共作模式为例
陈雪婷 黄炜虹 齐振宏 冯中朝
摘要:本文在借鉴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农户多目标效用函数,理论推导了农户认知对其生态农业模式采纳行为的影响。基于江苏、湖北两省608份农户调查数据,本文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生态种养模式认知对其是否采纳以及采纳强度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了生态种养模式采纳的收入效应。研究表明:第一,在自然资源禀赋适宜地区农户对稻虾共作模式进行了积极实践,完全采纳农户占比为46.05%。第二,经济效应是农户采纳行为发生和提高采纳强度的根本驱动力,同时,对技术的感知易用性是影响农户生态种养模式采纳行为发生和采纳强度提高的重要因素。第三,生态农业模式的采纳对提高农业收入有显著的影响,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实际采纳稻虾共作模式的农户若未采纳,其亩均净收入将下降50.78%;实际未采纳稻虾共作模式的农户若采纳,其亩均净收入将增加44.55%。基于此,本文认为农户采纳生态种养模式建立在较高的经济效应和易用性认知上,同时,生态种养模式在农村的推广和应用符合当前农民增收的宏观政策目标。
关键词:生态种养模式 农户认知 采纳强度 收入效应
06
中国海洋碳汇渔业绿色效率测度
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张樨樨 郑 珊 余粮红
07
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的设立与演化机制
——基于组织生态学的讨论
崔宝玉 王孝璱 孙 迪
08
日本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
演进、特征与构成
曹 斌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是中国 “三农”研究领域权威性学术期刊。
发现更多精彩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