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村金融研究》2021年第6期目录【转】

三农学术 2022-12-31

*内容源自中国知网,全文可在知网下载;更多目录请点击阅读原文

————


绿色金融

碳达峰目标下开展农业碳交易的前景分析和政策建议

金书秦;韩冬梅;林煜;胡浚哲;3-8

 

绿色信贷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基于银行声誉视角的中介效应分析

马若微;翟彤彤;9-21

 

数字人民币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

李连山;陈文虎;王宏伟;22-28

 

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效率测评研究

曾胜;李欣忆;屈雨薇;29-39

 

农村金融

商业银行支持乡村产业振兴路径研究——基于农业“新六产”的探索实践

益虎;40-51

 

提升我国农业产业体系竞争力的思考与建议

谭智心;张照新;52-58

 

数字技术可得性对农村贫困地区主观相对贫困的影响

吴本健;邓蕾;袁伟伦;毕洁颖;59-68

 

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制度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张学军;69-74

 

商业银行

国企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以我国国有上市企业为例

班颖杰;张龄艺;75-80



碳达峰目标下开展农业碳交易的前景分析和政策建议

金书秦1  韩冬梅2  林煜1  胡浚哲3

1.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2.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3.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

摘要:农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推进农业碳减排,并将农业减排纳入碳交易市场,不仅是“十四五”期间降低污染减排总成本、提升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总体发展质量的可能途径,同时也是推进农业持续减排、推进“碳达峰”目标实现的重要推动力。建议在政策层面将农业纳入碳减排交易范围,推进农业碳排放核算的方法学研究,优先选择部分发达地区在部分行业开展试点,同时加大力度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以绿色发展推进农业持续减排。

 

绿色信贷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基于银行声誉视角的中介效应分析

马若微  翟彤彤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政府与各社会群体开始意识到绿色信贷的重要性。为推动银行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落实绿色信贷,有必要从银行声誉的视角分析绿色信贷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论文基于银行声誉的视角,分析绿色信贷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机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对该银行声誉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并进一步检验模型的内生性与稳健性。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具有负向影响;银行声誉具有中介效应;中小型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的银行数量较少,更易受到绿色信贷业务的影响。最后,论文结合当前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

 

数字人民币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

李连山1  陈文虎2  王宏伟3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 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3.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摘要:论文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探讨数字人民币在绿色金融中的应用。数字人民币采用了最新金融科技技术,具有精准追踪资金流向、突破银行物理网点等特征,未来技术上若实现特定条件进行主体触发,数字人民币将对绿色金融资金流向控制、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探讨数字人民币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信用卡等方面的应用,针对数字人民币的立法尚待明确完善及技术风险、绿色金融运用场景不足、绿色金融规模不大等问题,提出未来应该加快数字人民币推广、拓展绿色金融运用场景、健全绿色金融政策支持框架、优化监管考核等建议,以发挥数字人民币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作用。

 

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效率测评研究

曾胜1  李欣忆2  屈雨薇2

1.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2. 重庆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本文运用BCC-DEA模型,以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绿色金融为研究对象,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绿色金融投入产出效率进行静态分析。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全要素生产变化指数等多个角度动态分析了绿色金融效率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个区域相互之间发展绿色金融的情况存在失衡现象,下游比中上游地区发展好,中上游地区表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以及未来还有较大的发展和改善空间。从整体来看,经济发展与绿色发展政策促进绿色金融发展,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引擎。应加大区域合作、加强技术创新、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效率的提升。

 

商业银行支持乡村产业振兴路径研究——基于农业“新六产”的探索实践

益虎

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

摘要:农业"新六产"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时代产物,是从更高层面、更宽视野、更高效率的维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实践。论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证分析等方法,客观分析了山东省农业"新六产"发展现状与金融需求,对标农业"新六产"四型发展趋势,总结梳理了农业银行八类主要服务模式。通过三个实证分析,分别检验山东农业"新六产"发展水平、农业"新六产"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趋势、金融支持影响农业"新六产"的相关效应分析,提出了新时期商业银行支持农业"新六产"的有关对策。

 

提升我国农业产业体系竞争力的思考与建议

谭智心  张照新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提高农业产业体系竞争力是提高农产品供给稳定性,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我国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发育程度存在差异,距离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建议从理顺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农业风险防范政策体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完善农业产业法律政策、改革农业管理体制等方面构建基于竞争力导向的农业产业政策体系。

 

数字技术可得性对农村贫困地区主观相对贫困的影响

吴本健1  邓蕾1  袁伟伦1  毕洁颖2

1.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摘要:数字技术既可能带来数字红利,也可能带来"数字鸿沟"问题。在贫困地区,农户数字技术可得性会给农村相对贫困带来什么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基于系统抽样获取的1564个样本的贫困地区农户数据,运用Logit模型,从主观角度分析了农户数字技术可得性对贫困地区农村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贫困地区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数字红利"效应大于"数字鸿沟"效应,数字技术可得性能有效缓解贫困地区农户的主观相对贫困。这种缓解效应是通过增加社会资本、积累人力资本以及促进非农就业来实现的,且在未参加小额信贷的农户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应加快贫困地区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农户数字技术可得性,同时注意"数字鸿沟"和小额信贷带来的压力问题。

 

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制度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张学军

中国中信集团库务部

摘要: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正经历着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的转变,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金融体系是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必要措施。"三权分置"改革取向下,如何在促进土地经营权不断集中的基础上,赋予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权利,建立金融资本流入"三农"的长效机制,是构建农村土地金融体系的关键。论文在总结我国多地、各类型土地金融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因地制宜地构建我国农村土地金融体系进行了思考。

 

国企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以我国国有上市企业为例

班颖杰1  张龄艺2

1. 人保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股权激励是缓解现代股份制公司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国有企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企高管的股权激励问题尤为重要。对此,本文结合现实与政策背景,研究2005~2018年中国国有上市企业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随着我国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的逐渐完善,股权激励机制会推动企业综合绩效的提高;2.在目前两种常见的股权激励方式中,股票期权有利于实现企业绩效的可持续增长,而限制性股票由于具有惩罚性特征,会对企业绩效长期增长形成限制。这表明,引导和支持更多国有企业引入长效的股权激励机制,有利于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


——END

内容源自中国知网;全文可在知网下载


相关阅读:


更多目录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