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农村经济》2021年第8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三农学术 2022-12-31

Editor's Note

全文可在中国知网下载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Author CRECRS编辑部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目录

宅基地的生产资料属性及其政策意义

——兼论宅基地制度变迁的过程和逻辑

……张清勇  刘守英(2)


农民工家属选择性迁移对土地流转的影响

——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

……苗海民  张顺莉  朱俊峰(24)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方式及其对收入分化的影响

——基于CGSS数据的观察

……张可云  王洋志(43)


金融科技发展能提高农村家庭幸福感吗?

——基于幸福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尹振涛  李俊成  杨  璐(63)


合作社自办企业能否更好地带动农户增收?

——基于纵向外部性与不完全契约理论

……郑风田  王若男   刘  爽  朱  佳(80)


“八五”时期以来中国北方灌溉投资的变化趋势及村庄新增灌溉投资的影响因素

……王转林  王金霞  陈  煌  关宝珠  邓洪波(103)


男性外出务工、女性赋权与家庭成员蛋白质摄入

——来自欠发达地区农村的证据

……郝晶辉  王  菲  黄佳琦(125)


1


宅基地的生产资料属性及其政策意义

——兼论宅基地制度变迁的过程和逻辑


张清勇  刘守英


摘要: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深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认识宅基地的生产资料属性,理解历史上宅基地集体化的过程和逻辑,是推动下一步宅基地制度改革取得突破的基础。本文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对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的属性认定以及对土地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论述,分析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宅基地政策的制定过程。研究发现:当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宅基地相关政策时将宅基地看作生产资料,这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非农业用地视为一般生产资料是一致的;1956年组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没有将宅基地集体化,不是缘于现有研究所指出的“宅基地是生活资料”,而是因为组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中心问题是将耕地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体化,而宅基地作为一般生产资料,并不在主要生产资料之列;人民公社强调进一步提高公有化程度、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残余,这开启了作为一般生产资料的宅基地的集体化进程;宅基地集体化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这一进程始于1958年,到1963年完成,期间各地政策差异较大。这些发现为厘清宅基地的生产资料属性、明确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宅基地  生产资料  生活资料  集体化


2


农民工家属选择性迁移对土地流转的影响

——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


苗海民  张顺莉  朱俊峰


摘要:本文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农民工家属选择性迁移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农民工外出务工带动了其未成年子女的迁移,但未成年子女迁移却不利于农民工父母的迁移,呈现出农民工家属选择性迁移的特征。第二,农民工家属迁移规模的增加与土地流转概率不存在线性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农民工未成年子女迁移显著加大了家庭经济压力,并可能降低家庭对父母迁移的经济投入,进而降低了父母迁移的概率。农民工基于经济理性不得不使其父母留守农村,从而形成了代际分工式半工半耕和代际接力式市民化模式,土地流转速度降低。面对当前农民工家庭化迁移困难与土地流转滞后,只有通过进一步推动城乡联动式改革,全面降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土地流转的制度成本,才能加大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步伐,进而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家属迁移  农民工  半工半耕  土地流转


3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方式

及其对收入分化的影响

——基于CGSS数据的观察


张可云  王洋志


摘要: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化质量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经验观察发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不同方式,研究不同市民化方式对经济及社会影响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方式划分为两类,即主动市民化和被动市民化,并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两种不同市民化方式对收入分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市民化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农转非”群体的收入分化,被动市民化群体的收入显著低于主动市民化群体。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被动市民化群体被征地而丧失了农业收入,且预期外的政策冲击导致其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但与保留农业户籍的个体比较,被动市民化居民则具备一定的收入优势。基于上述发现,本文认为,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中宜鼓励主动市民化,同时在征地过程中要充分保障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并为其提供一定的培训帮助。
关键词:市民化方式  新型城镇化  收入分化  征地  农转非


4


金融科技发展能提高农村家庭幸福感吗?

——基于幸福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尹振涛  李俊成  杨  璐


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愈加强烈,“幸福”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议题。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文使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实证分析了金融科技发展对农村家庭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显著提高农村家庭幸福感,其中金融科技的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对幸福感的提升最为重要。机制分析发现,提高农民收入、为农民创业提供支持以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金融科技发展提高农村家庭幸福感的重要原因。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发展对农村家庭幸福感的积极影响在家庭人员结构较为年轻、负债水平较高以及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样本中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为新时代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金融科技  幸福感  农村家庭  乡村振兴  数字化


5


合作社自办企业能否更好地带动农户增收?

——基于纵向外部性与不完全契约理论


郑风田  王若男  刘  爽  朱  佳


摘要:通过农业产业化组织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基于纵向外部性与不完全契约理论,本文分析了合作社自办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组织模式相较“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准一体化组织模式的制度优势及其带动农户增收的作用机理,并使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452个合作社样本的追踪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通过构建控制了个体和年份固定效应的PSM-DID模型,本文发现,相较“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自办企业在总体上没有显著带动农户增收。分样本回归结果表明,内部产权结构和外部政策环境对合作社自办企业的农户增收效应具有重要影响,内部成员同质、民主决策机制和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促进合作社自办企业增收效应的发挥。因此,规范合作社注册企业程序并杜绝异化合作社、完善激励及监督措施是保障合作社自办企业过程中农民增收的可行举措。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组织  合作社自办企业  纵向外部性  不完全契约  PSM-DID

6


“八五”时期以来中国北方灌溉投资的变化趋势及村庄新增灌溉投资的影响因素


王转林  王金霞  陈  煌  关宝珠  邓洪波


摘要:随着中国农业生产格局的变化,北方地区的灌溉投资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本文根据在中国北方地区开展的村级跟踪调查,描述了“八五”时期以来中国北方地区灌溉投资的变化趋势,并解析其背后的政策因素,进一步通过构建计量模型探究了水资源短缺状况、已有灌溉条件、当地经济条件、耕地资源禀赋对村庄是否获得新增灌溉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八五”时期以来,随着国家在宏观政策上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逐渐重视,北方地区新增灌溉投资总额不断增长;但新增灌溉投资的村级覆盖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农村税费改革和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等政策动因使得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承担起新增灌溉投资的主导角色;随着政府对节水灌溉设施支持力度的加大,节水灌溉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计量回归结果表明,水资源短缺越严重的村庄不一定越有可能获得新增灌溉投资;新增灌溉投资具有“马太效应”,即已有灌溉条件越好的地区越有可能获得新增灌溉投资;当地经济条件越好的村庄越有可能从社区获得新增灌溉投资,耕地资源禀赋越好的村庄越有可能从政府获得新增灌溉投资;村庄从政府获得新增灌溉投资与从社区获得新增灌溉投资之间存在“挤入效应”。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结论得出政策启示。
关键词:新增灌溉投资  北方地区  水资源短缺  灌溉条件


7


男性外出务工、女性赋权

与家庭成员蛋白质摄入

——来自欠发达地区农村的证据


郝晶辉  王  菲  黄佳琦


摘要:本文利用2015年和2018年贵州、云南、陕西和甘肃四省欠发达地区农村2089份农户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男性外出务工、女性赋权对家庭成员的蛋白质营养物质摄入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女性赋权在男性外出务工对家庭成员蛋白质摄入的影响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男性外出务工不仅能提高家庭成员蛋白质摄入,还可促进女性赋权;同时,女性赋权的改善也可提高家庭成员蛋白质摄入。另外,总体而言,女性赋权在男性外出务工对家庭成员蛋白质摄入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尤其是在收入较高的农户组,女性赋权发挥完全中介效应。本文认为,在推动男性外出务工增加农户收入的基础上,可通过进一步提高女性赋权来促进家庭成员蛋白质摄入。
关键词:女性赋权  蛋白质摄入  男性外出务工  欠发达地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是中国 “三农”研究领域权威性学术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主要刊发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经济学论文,注重论文的学术性和政策指导性;《中国农村观察》刊文包括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法治、文化教育等“三农”研究的各个领域,注重论文的理论性和学术性。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0版),在农业经济类51种学术期刊中,《中国农村经济》影响力指数和影响因子均名列第一,《中国农村观察》影响因子名列第二。在489种经济学学术期刊中,《中国农村经济》综合影响因子排名第三,《中国农村观察》综合影响因子排名第七。《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双双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实行在线投稿、双向匿名审稿。两刊网站(www.crecrs.org)可以全文下载两刊所发文章,两刊微信公众号(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可以及时接收两刊所发文章精华版。


发现更多精彩

关注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