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村经济》2022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转】

三农学术 2023-10-24

*内容源自中国知网,全文可在知网下载: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NCJJ/detail?uniplatform=NZKPT

————


专家视点

走向“全域共营制”——从农业经营到乡村振兴的转型升级

罗必良;钟文晶;谢琳;1-9


热点透视

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区域比较与发展策略

郭天宝;吴晓琳;王云凤;10-19


区块链技术如何与农业融合发展?——基于日本经验的启示

夏辉;刘江秦哲;20-29


我国粮食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甘林针;陈希;钟钰;30-38


土地问题

农户行为理论分析框架下宅基地流转主体特征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黄建伟;张兆亮;39-51


“代际剥削”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抑制:基于农户分化视角

晋洪涛;郭秋实;史清华;52-59


基于云南山坝结构的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协调性研究

唐新;刘萍萍;60-68


农村资源与环境

农户组织化促进了绿色技术采纳?

刘杰;李聪;王刚毅;69-78


权能共享:绿色农业时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创新

黄昕;楚德江;79-88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生产行为研究——基于资本禀赋的水平、结构和互补性视角

赵晓颖;郑军;张明月;89-97


博士硕士论坛

项目激励性与项目进村实践差异

梁伟;98-107


农业现代化

群体认同、关系网络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基于农户间行为协同的视角

黎红梅;文杰;108-117


城乡医保统筹、预防性储蓄与农村家庭教育支出

袁辉;李欣瑞;118-126


资本禀赋、价值认知与农牧户融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行为——基于川西高原938户农牧户的调查

杨晨遥;孙锦杨;杨浩;127-135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中的信息不对称与激励相容政策——基于禽流感防控政策的数值模拟分析

田璞玉;郑晶;方伟;136-144



走向“全域共营制”——从农业经营到乡村振兴的转型升级

罗必良  钟文晶  谢琳

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

摘要:四川崇州首创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农业共营制”模式。经过多年的努力,崇州坚持“共营制”的制度内核,践行了从“农业共营制”到“全域共营制”的新探索,从而重新发现“共建、共营、共享”的制度基因,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启迪价值与示范意义。崇州的新突破在于:第一,从生产共营到链条延伸、从一产共营到三产共营、从农业共营到村庄共营、从村庄共营到全域共营,形成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第二,从农户主体到多元主体、从农业领域到林业经营、从产品生产到功能开发、从土地盘活到全域发展,构建了乡村振兴转型升级的核心图景;第三,通过“党建引领、科学规划、绿色发展、改善服务、多元合作、机制保障”,彰显了崇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样板价值。


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区域比较与发展策略

郭天宝  吴晓琳  王云凤

吉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改进的度量方法定量测算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并通过探索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区域关联性和发展策略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呈现明显阶段性上升趋势,东部沿海地区农产品出口竞争优势高于其他地区。第二,中国农产品出口存在明显区域非均衡和集聚现象,且呈现“东强西弱、北高南低、中部突出”的空间格局,近年来各地区间农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增速差距不断缩小。第三,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基本形成四种级别地区为主的区域发展态势,各地区间相互影响,协同促进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应该通过发挥东部地区的带动作用、提高中部地区的支撑能力、改善西部地区的农产品贸易结构,并加强各地区的贸易联系等方式提升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而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区块链技术如何与农业融合发展?——基于日本经验的启示

夏辉  刘江秦哲

山东大学商学院

摘要:区块链技术具有数据透明、不可篡改等特征,目前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日本起步稍早,大力建设并完善农业科技体系,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农业,融合溯源、农业大数据、供应链、物联网等技术,建立食品可追溯系统以实现区域数据可视化,加入“块日志”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基于日本经验分析,本文提出结合区块链技术进行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优化模型:应用农业保险与智能合约于食品可追溯系统,实现责权归属自动化;为智慧农业构建双区块链结构,兼顾可信度与隐私性,实现资产数字化。本文研究对于推动我国智慧农业发展、深度融合区块链技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我国粮食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甘林针  陈希  钟钰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摘要:准确评价中国粮食的国际竞争力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融入全球粮食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粮食特点,重新构建粮食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从成本、价格、可持续发展和政策支持四个维度,对比粮食主要生产国水平,明晰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实际情况。结果表明:中国粮食成本和价格的劣势明显,但可持续发展形势正在向好发展,国内政策支持强度较高。根据分析结果,建议从粮食生产机械化、产业要素融合、科技引领发展、土地流转经营和粮食政策改革五个方面增强我国粮食国际竞争力。


农户行为理论分析框架下宅基地流转主体特征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黄建伟1  张兆亮2

1. 南京财经大学政府管理研究中心  2.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探讨宅基地流转主体的行为规律和影响因素对推动农村闲置宅基地高效、可持续流转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农户行为理论构建农户特征、宅基地特征、地权稳定性等8个特征因素的21个变量,借助4省的1053份问卷调查数据,利用类比分析法和Logistic模型对宅基地流转的农户群体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宅基地流转与未流转的两类群体样本中有20个变量都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反映出流转农户特有的群体特征;在影响因素分析中,农户的年龄、性别、是否购买养老保险、是否具有手艺或颁发使用权证等14个变量对农户宅基地流转行为具有不同强度及方向的显著影响,且影响因素随着宅基地距市(县、区)中心距离的远近不同而存在差异,总体呈现为与远郊农村相比,近郊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影响因素更为复杂多样。研究认为,在未来的宅基地流转工作中,地方政府可依据宅基地流转的主体特征进行流转群体定位,并根据不同特征的宅基地及农户给予不同的工作重心关注。


“代际剥削”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抑制:基于农户分化视角

晋洪涛1  郭秋实1  史清华2

1.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通过对传统农区豫东Z县205个RⅡ代农户的样本调查,运用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代际剥削对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农户分化对传统农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且当分化程度深化时,分化水平对RⅡ代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呈现加强效果;二是在一定范围内,代际剥削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负向影响,但当代际剥削压力超过这个范围后,农户不愿意退出的态度比例不再发生显著变化;三是代际剥削减弱了农户分化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正向影响。基于此,为解决宅基地退出不畅难题,地方政府需要在农村加快建立杜绝不良婚嫁习气的有效屏障以降低农户代际剥削程度,并对受到不同代际剥削压力的农户实行差别化的宅基地退出政策。


基于云南山坝结构的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协调性研究

唐新1  刘萍萍2

1.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 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基于云南特殊的山坝地貌结构,分析、研究、评价云南城镇化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与坝区耕地保护的协调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内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从耕地保护、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新型城镇化等三个层面选取10个指标研究云南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的耦合协调关系。从2006~2019年,云南耕地保护—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经历了四个阶段,并依次经历了极度失调衰退、濒临失调衰退、中级耦合协调、优质耦合协调四个过程。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求使得云南的城镇化发展、耕地保护与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呈现出良好的协调发展趋势,进一步说明云南新型特色城镇化建设从土地资源利用的角度上具有可行性,从而提出云南城镇化发展布局应与山坝地貌结构相结合,注重城镇化发展的边境特色、民族特色和生态特色的政策建议。


农户组织化促进了绿色技术采纳?

刘杰1  李聪1  王刚毅2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2.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基于2019年7~8月对黑龙江省1019个玉米种植户的调查数据,使用倾向匹配得分法(PSM)实证考察了农户组织化对绿色技术采纳的带动效应。研究表明:农户组织化显著促进了绿色技术采纳,对有绿色技术采纳意愿的组织化农户带动效应更大,也可间接带动无绿色技术采纳意愿的组织化农户进行绿色生产。农户组织化对不同类型组织、不同绿色技术和不同禀赋农户的带动效应均表现出鲜明异质性,对小规模、兼业化等禀赋较差的小农户带动效应更大。因此,本文提出对购置绿色农机补贴、加大重点技术专项支持和加强组织化培训等建议,发挥农户组织化对绿色技术采纳的带动作用。


权能共享:绿色农业时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创新

黄昕1  楚德江2

1. 江苏师范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  2. 江苏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与社会学院

摘要:走向绿色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和必然选择。在家庭承包制背景下,发展绿色农业面临着农户经营规模狭小、生产技术落后、农业污染严重等亟待解决的课题。作为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与纽带,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助于解决个体农户生产规模小、信息闭塞、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但难以胜任绿色农业所要求的技术服务、生产监督、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等职能,存在着组织权能不足的问题。基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绿色农业的经验性观察,本文提出权能共享模式。由于权能共享模式涉及到合作组织的权责关系重构、经济利益调整等重大组织变革,在实践中必然面临着诸多阻力和困境。建立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权能共享模式需要合理划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的各自权能,将合作社构建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完善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合作社的服务与管理能力。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生产行为研究——基于资本禀赋的水平、结构和互补性视角

赵晓颖1,2  郑军1  张明月1

1.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山东科技大学财经学院

摘要: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绿色生产,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在全面考察山东省388家种植类家庭农场的绿色生产和资本禀赋现状基础上,从水平、结构和互补三维度,实证检验了资本禀赋对家庭农场绿色生产行为实践的影响逻辑。结果表明:总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水平提升,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结构性占优,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协同互补,三方面对家庭农场绿色生产起到显著促进作用。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政策认知和产品追溯亦显著影响家庭农场绿色生产行为采纳。由此提出加大短板投入、优化结构配置、发挥协同效应和完善保障措施等政策建议。


项目激励性与项目进村实践差异

梁伟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

摘要:深入项目制的微观运作过程,从项目激励的视角构建项目进村的实践类型,拓展了项目制基层实践的研究。基于项目输入性质和项目输入方式的双重分析,研究发现项目进村的实践差异表现为承接型、动员型、接受型和强制型四种类型。研究表明,项目运作方式决定了项目激励性。当项目资源适配村庄需求且遵循自治逻辑,项目资源能够对村庄形成有效激励。当项目资源无法适配村庄需求或不遵循自治逻辑,项目资源便难以形成对村庄的有效激励。项目激励的差异性直接影响了项目进村的实践运作逻辑,进而导致了项目进村实践的差异。


群体认同、关系网络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基于农户间行为协同的视角

黎红梅  文杰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农田灌溉系统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探讨群体认同、关系网络与农户治理农田灌溉系统协同行为的逻辑关系和作用机理,并利用湖南省6县市602份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群体认同对农户治理协同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农户治理协同程度影响不显著,可能的解释为农户群体认同度并未完全达成一致而表现出治理程度不够深入;(2)关系网络对农户治理协同意愿和协同程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协同程度的显著性受家族成员消极态度或社会原子化现象影响有所减弱;(3)关系网络在群体认同对农户治理协同意愿及程度的影响中存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缓解我国农村公共事物治理危机、促进乡村振兴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参考价值,建议通过培育和强化农户乡土情节与集体行动荣誉感、重视与维系农户和谐关系等提升农户治理农田灌溉系统的协同行为。


城乡医保统筹、预防性储蓄与农村家庭教育支出

袁辉  李欣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的提升不仅缓解了农村居民医疗费用压力,还会影响他们的非医疗类支出。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将城乡医保统筹作为一项医疗保障水平提升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广义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统筹对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医保统筹将激励农村家庭增加教育支出,经安慰剂检验、缩小样本范围等回归后结果依然稳健。城乡医保统筹对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促进作用因医保待遇统一范围、家庭收入水平或其他家庭特征的不同而异。中介机制分析显示,预防性储蓄在城乡医保统筹与家庭教育支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建议政府进一步深化城乡医保统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共同富裕。


资本禀赋、价值认知与农牧户融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行为——基于川西高原938户农牧户的调查

杨晨遥  孙锦杨  杨浩

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基于2020年在川西高原对938户农牧户农业生产情况的调研数据,应用二分类Logit模型实证分析资本禀赋、价值认知对农牧户融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本禀赋与价值认知水平均对农牧户融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价值认知在资本禀赋影响农牧户融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行为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本文从提升资本禀赋水平与强化认知水平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中的信息不对称与激励相容政策——基于禽流感防控政策的数值模拟分析

田璞玉1  郑晶2  方伟1

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2.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重大动物疫病会造成严重社会经济影响,养殖户在疫病防控中作用极其重要。本文构建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政策的激励相容模型,并以禽流感为例,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不同管理目标下的最优政策。研究发现,当前政策尚不足以激励养殖户揭露疫情和投入足够的防疫要素。若政府疫病防控目标为社会成本最小化,则最优政策组合倾向于较高监管程度、较高惩罚程度和较低补偿;若政府防控目标为社会福利最大化,则最优政策组合倾向于较低监管程度、较低惩罚程度和较高补偿,但补偿水平要在一定范围内变动,以防止对养殖户防疫要素投入产生挤出,且对规模养殖户的补偿标准要高于散养户。福利最大化管理下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资源损耗相对较小。基于我国散养户基数巨大的特征,未来政策管理目标应逐渐向社会福利最大化转变。


——END

内容源自中国知网;全文可在知网下载: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NCJJ/detail?uniplatform=NZKPT


相关阅读:

  1. 《农村经济》2021年第12期目录及摘要【转】

  2. 《农村经济》2021年第11期目录【转】

  3.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转】

  4. 《中国农村经济》2022年第2期目录及内容提要【转】

  5. 《中国农村观察》2022年第1期目录及内容提要【转】


编辑:代安澜

审核:龙文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