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村经济》2022年第8期目录及摘要

三农学术 2023-10-24

*内容源自中国知网,全文可在知网下载: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NCJJ/detail?uniplatform=NZKPT

————

专家视点

儿童相对贫困的标准建构与多维测度——基于2021年四川凉山州的专题调查王卓;郭真华;1-11


热点透视
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模式选择及路径探究
苏艺;12-20

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现实审视与政策创新
胡皓然;韦洪发;21-31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理论逻辑与重要现实问题分析
王成龙;蔡张瑶;32-40

土地问题
农地制度的竞争中性改革:理论缘起、情境变换和内在契合
匡远配;易梦丹;41-49

当农民还是做市民:宅基地确权对农民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来自CRHPS2019的微观证据
崔宝玉;易凤;50-59

全国33个试点县宅基地资格权实现的探索分析与建议
康文杰;赵华;杜伟;60-69

乡村治理
城中村改造安置区的社会空间结构转型与治理研究——基于“制度—生活”分析框架
徐晓鹏;70-79

农民的视角:失地农民安置补偿机制转型研究——基于皖东城郊农村的实地调查
陈绍军;閤小操;80-87

生活垃圾分类中的村庄公共性塑造及其生成逻辑
蒋培;李伟红;88-97

财政与金融
脱贫地区村庄互助养老的衍生逻辑、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
刘天元;田北海;98-107

金融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韩柯子;108-116

农业现代化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产业经济组织共生系统的生成与模式探究
刘岩;任大鹏;117-124

信息技术应用如何影响家庭农场社会带动能力?——基于全国1942个家庭农场调查数据的分析
李艳;阮荣平;郑风田;125-134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服务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效率吗?——基于吉林省样本的分析
李晶晶;刘帅;郭庆海;135-144

儿童相对贫困的标准建构与多维测度——基于2021年四川凉山州的专题调查

王卓1    郭真华2

1.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 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贫困测度是贫困研究的基础,是制定反贫困政策的依据。文章运用AF多维贫困测量法建构了涵盖生存、健康、教育、保护和参与5个维度21项指标的儿童相对贫困标准和识别体系。基于2021年四川凉山州儿童专题调查数据,从性别、年龄、留守状况以及兄弟姐妹规模等组别实证测度和分析了儿童的多维相对贫困状况。研究结果显示:(1)儿童贫困已从显性单维收入贫困演变为隐性多维相对贫困,69.8%的儿童处于任意1.5个维度约6项指标的多维相对贫困状态。(2)儿童多维相对贫困具有显著的组内差异,女童、留守儿童以及多兄弟姐妹的儿童处于更为严重的多维相对贫困境地,其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H)分别为71.6%、74.3%和73.0%。(3)参与、教育、生存和保护维度对儿童多维相对贫困指数(M0)的贡献率较高,分别为27.89%、26.01%、20.75%和20.11%。因此,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儿童贫困问题,避免产生贫困代际传递;建立和加强儿童相对贫困监测工作,为有效治理相对贫困奠定科学基础;完善儿童发展与帮扶政策体系,从根本上促进我国从人口数量大国向人口质量大国转型;强化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政策衔接中的儿童视角,提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系统性。

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模式选择及路径探究

苏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南财经大学

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和动力源泉,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然而乡村发展差异大、转型面临问题多,城乡差异、区域差距、村镇差别决定了处于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应分区推进、分类施策。本文以城乡关系的地域性外部视角和村庄内生基础结构分化的乡村性内部视角相结合,提出构建乡村振兴模式的总体思路和适宜乡村振兴的八种模式,解析了不同模式的内涵和路径,明确了八种模式的实现区域,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和落地提供科学基础与决策支持。

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现实审视与政策创新

胡皓然   韦洪发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新时代下,推动乡村振兴不仅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亦是实现共同富裕美好愿景的关键举措。立足新发展阶段,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生态宜居及产业兴旺维度出发,竭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不断满足基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极具战略意义。然而,当前乡村振兴驱动共同富裕依然面临乡村民生短板亟需补齐、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滞缓、绿色发展亟待提质升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充分四重挑战。为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进程,应建构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助力弱势群体致富增收;促进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充分释放数字红利;打造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共同体,以绿色发展增进农民获得感;完善多元要素保障体系,筑牢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根基。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理论逻辑与重要现实问题分析

王成龙1蔡张瑶2

1. 崇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摘要:历史经验表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组织载体,是承接资源下乡、城乡要素有机融合的关键平台,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主体,同时也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对四川省崇州市集体经济组织调研,结合以2021年四川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四川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指导,分析了现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存在的边界模糊、成员确定模糊、章程制定不精准等现实问题,提出应从强化“五法两条例”的专题培训、抓好“三级”主体责任落实、做好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抓好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培养工作四个方面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良好发展的建议。


农地制度的竞争中性改革:理论缘起、情境变换和内在契合

匡远配1   易梦丹2

1. 湖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处2.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竞争中性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价值理念,对农地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引功能。经济社会转型、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产权制度改革与治理现代化为农地竞争中性提供了改革新情境。中国农地制度改革兼顾效率与公平,强调农地产权赋能化、地权市场化和平等保障发展权,能有效实现价值导向中性、产权保护中性、权利秩序开放中性和利益获取中性,是竞争中性原则在农地制度改革中的拓展与融合。农地制度改革正沿着市场取向、明晰产权、稳定地权的趋势演变,其改革方向、思路与行动在不同程度上契合竞争中性的核心理念、基本要义、价值追求、实现方式、基础要求、根本逻辑和本真功能。但目前农地竞争中性的目标仍然没有完全实现,有必要以公平竞争为核心内容的竞争中性视域来重新审视中国农地制度改革,找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地竞争中性改革之路。

当农民还是做市民:宅基地确权对农民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来自CRHPS2019的微观证据

崔宝玉   易凤

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

摘要:宅基地确权不仅具有劳动力的转移效应,还具有劳动力配置的市民化效应。本文利用CRHPS2019数据,考察了宅基地确权对农民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一是宅基地确权能够显著提升农民市民化意愿,但确权的市民化效应具有明显时滞性,确权达到10年才能对农民市民化意愿起到显著促进作用;二是宅基地确权的市民化效应具有异质性,对高工资性收入农民、拥有较少宅基地块数农民、社会资本较为丰富农民,宅基地确权对农民市民化意愿具有更加显著促进作用;三是产权安全性、宅基地流转和贷款可能性在宅基地确权对农民市民化意愿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宅基地确权的市民化效应需要通过占有权和收益权的强化机制来实现。本文研究结果为宅基地确权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方面的作用提供了有益启示。

全国33个试点县宅基地资格权实现的探索分析与建议

康文杰1   赵华2   杜伟3

1. 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2. 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3. 成都师范学院

摘要:宅基地“三权分置”是新一轮农地制度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宅基地资格权作为一种新型权利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才首次提出,法律法规还没有明确界定,实践操作与理论研究也面临系列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和逐步破解。本文对全国33个试点县探索宅基地资格权的主体界定、工作流程以及实现形式等试点举措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改革实践存在的现实困难和相关理论争议。研究表明,对宅基地资格权性质这一基础性问题的认识差异,是改革实践困难和理论研究争议的根源,必须坚持宅基地资格权的“成员权”属性,强化居住保障功能,精准界定权利主体,科学规范权能内容,加快建立确权机制,积极探索多样化实现形式,规范开展基层管理工作。

城中村改造安置区的社会空间结构转型与治理研究——基于“制度—生活”分析框架

徐晓鹏

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城中村改造安置区面临从农村社会结构向城市社会结构转型问题,而安置区治理则是保障顺利转型的关键。基于“制度-生活”分析框架对安置区“制度构建”和村民“日常生活”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城中村的被“污名化”导致安置房建设和安置区规划均呈现明显的“别样化”特征。另外,外来人口涌入的同时,村民则成为“食租者阶层”,不仅使安置区的社会结构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特征,甚至还导致安置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此外,受城中村治理“后遗症”的影响,安置区还出现“自发性与非正式性”引发的“管理真空”、人为性的“管理真空”和尚未被发现的“管理真空”等问题。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安置区治理陷入困境。然而,安置区对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帮助村民解决日常生计问题,并为外来人口提供再社会化的场所,而且还能够帮助地方政府解决暂时无力解决的一些其他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安置区存在的合理性,并从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和管理结构等三个层面对安置区进行综合研究,才能为安置区治理构建良好的社会基础,并为安置区探寻良性的发展路径,进而使安置区最终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农民的视角:失地农民安置补偿机制转型研究——基于皖东城郊农村的实地调查

陈绍军   閤小操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在城市扩张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征地拆迁现象,由此产生失地农民。本文基于对皖东乡村的实地调查,提炼出现阶段失地农民安置补偿的实践样态,尝试以农民的视角去重新解读新时期失地农民的安置选择逻辑。笔者尝试从“主体嵌入”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失地农民在安置地选择上的关系嵌入、安置方式选择上的制度嵌入和生计选择上的资本嵌入三大维度,提出构建失地农民安置补偿过程中的全生命周期的沟通机制、社会保障一体化和利益共享机制,进而促进失地农民安置补偿机制转型。

生活垃圾分类中的村庄公共性塑造及其生成逻辑

蒋培   李伟红

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

摘要:村庄公共性的塑造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随着农村现代化、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村庄空心化、村民原子化状况突出,农村社会公共性基本上呈现“虚无”的状态。但在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通过大多数村民持续地参加村庄公共事务,村庄公共性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塑造。基于浙江陆家村生活垃圾分类的案例分析发现,村民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中形成了自觉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并强化了对村庄的认同感与公共事务的参与性。所以,当大多数村民能够自觉、持续地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时,表明村庄公共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塑造。此外,随着村庄公共性的塑造,带来了农村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与社会组织体系的改善,以及农村熟人社会一定程度的恢复。

脱贫地区村庄互助养老的衍生逻辑、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

刘天元1   田北海2

1.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摘要:在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式微的背景下,互助养老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一种新思路,也是乡村振兴和乡村共同体构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脱贫地区农村社会场域中,村委会的资源整合能力、乡贤在社区记忆下的自我驱动、脱贫户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基层政府的绩效导向共同推动了脱贫地区村庄互助养老模式的形成。互助共同体构建困难、供需存在偏差、资金支持有限以及运营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了村庄互助养老的实践效果。因此,需要各方主体协同合作,从制度完善、资金供给、社会动员和服务提升等层面精准施策,从而推动脱贫地区村庄互助养老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金融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韩柯子

中国政法大学城市发展与治理研究院

摘要: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是我国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战略任务,而金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系统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需要审视政府服务、金融机构和乡村需求作为乡村振兴三方行为主体存在的现实困境,本文分析了“政策驱动-金融供给-需求响应”框架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进而从政策端、供给端和需求端提出高质量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策略建议。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产业经济组织共生系统的生成与模式探究

刘岩   任大鹏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摘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作为一种新型高级的农业产业经济组织联盟,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实施载体。基于共生理论视角分析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小农户等共生单元通过自身资源互补形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共生系统,围绕产业融合与利益联结共生界面进行要素互补合作、产业链条分工、利益增值分配等有机互动,不断创造出新的共生能量,推动共生系统由低级发展阶段迈入高级发展阶段,实现由寄生模式到偏利共生模式再到互惠共生模式的演化提升,以此实现不同组织间互惠发展。结合具体实践案例,深入剖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组建发展过程中的共生模式及困境,针对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今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壮大工作提供新的可行路径。

信息技术应用如何影响家庭农场社会带动能力?——基于全国1942个家庭农场调查数据的分析

李艳   阮荣平   郑风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摘要:家庭农场对小农户的有效带动有助于农业现代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推进。基于全国1942个家庭农场调研数据,利用有序Porbit模型和层次分析法,考察信息技术应用对家庭农场社会带动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应用对家庭农场社会带动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生产信息技术的作用程度最大,可使家庭农场社会带动概率提高18.80%,处理内生性问题之后回归结果依然稳健;农业经营收入作为中介变量,在信息技术应用与家庭农场社会带动能力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从具体的社会化带动结果上,信息技术应用对家庭农场技术带动能力的提升作用最大,对销售带动能力的提升作用次之,对借贷带动能力没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本文据此提出,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为农村信息技术推广与应用提供必要条件。特别地,应着重指导家庭农场强化生产信息相关技术应用,提高家庭农场农业经营收入,促进其发挥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服务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效率吗?——基于吉林省样本的分析

李晶晶   刘帅   郭庆海

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在农地规模狭小、农业劳动力普遍兼业化和老龄化交织的背景下,考察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服务是否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玉米种植户为研究对象,运用DEA—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SR)分析农户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服务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生产效率的改善程度。结果显示,农户家庭资源禀赋丰裕与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服务价格高均会弱化其选择外包服务的倾向。总体而言,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业生产效率,但是改善程度偏弱。实际外包的玉米种植户若未选择外包服务,其生产效率将下降4.0%,而实际未外包的玉米种植户若选择外包服务,其生产效率仅上升1.2%。分环节而言,玉米种植户在整地、播种、收割环节选择外包服务对其生产效率产生显著的改善作用,而植保环节不显著。因此,需要发挥家庭专业化经营优势、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以改善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END

内容源自中国知网;全文可在知网下载: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NCJJ/detail?uniplatform=NZKPT


相关阅读:

  1. 《农村经济》2022年第7期目录及摘要

  2. 《农村经济》2022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3.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年第43卷第8期目录【转】

  4. 《中国农村经济》2022年第10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5. 《世界农业》2022年第10期目录及摘要


编辑:秦运兰
审核:龙文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