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家观点|张燕平:后危机时期中国测绘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6-08-02 张燕平 慧天地

在中央党校进修班学习期间,重点围绕“怎样看待后危机时期世界格局的变动及其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进行了讨论、交流和调研,从中学到了许多经济理论知识;特别是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增长了许多见识;深刻体会到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于经济活动的规律具有本源特性,测绘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同样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信息资源和物质资源、能量资源一起构成现代人类社会资源体系的三大支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因素。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特征,是世界各国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广义的信息化是一项范围广大、能够渗透到一切部门和一切社会活动中的事业。近几年来,我国信息化的蓬勃发展为以地球资源与环境信息为测绘对象的测绘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测绘正成为推动国家信息化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以地理信息自动化采集、智能化处理与网络化服务为特色的信息化测绘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地理信息服务也已经渗透到我国国防安全、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交通运输、防灾减灾、甚至是金融保险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源支撑,在政府部门决策规划、政务管理、应急指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手机定位、汽车导航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将地理信息带进了千家万户,方便了人们出行、购物、旅游、商务等生活活动的方方面面。一个新兴的高端服务产业——地理信息产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逆势增长,正在以产值规模年增长率超过20%的速度迅猛发展,显示出其作为朝阳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为国家扩大就业、引领消费、经济结构调整等宏观经济调控作出了突出贡献。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东方道迩公司,对地理信息产业在金融危机时期对新兴服务业发展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发挥的良好作用给与了充分肯定和赞扬。

可见,在后危机时期,测绘逐步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量,应抓住机遇,在技术上创造全新的信息资源利用模式;在体制机制方面引领主动变革、营造适应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发展的政府理念和市场机制,对推动测绘自身发展,促进国家战略实施都有重要意义。

 

从国家需求的角度看,随着我国能源资源需求和生态环境压力将大幅上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地球有限承载能力的矛盾将日益尖锐。作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我国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矛盾尤为突出(引自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所以,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善的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在此过程中,信息化的作用是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理所当然地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驱动力量。

以地球资源环境为客体对象的测绘行业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以地理信息为主导的现代测绘技术,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部门提高效率、节约成本,营造高效、低耗和便捷的社会生活,在促进经济方式转变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当前的后危机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信息的现势性、内容的完备性、产品的多样性和服务的便捷性要求越来越高。测绘服务需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测绘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都需要进一步拓展。

从测绘自身的发展看,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的测绘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测绘发展的速度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膨胀性增长速度,地理信息资源的相对短缺和绝对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其根本原因在于一些旧的观念、体制、机制不适应当今信息化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面对需求多样化的挑战,依靠技术进步、增加测绘投入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测绘需要全面转型,内涵需要丰富,外延需要拓展,服务需要转变,体制需要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为我国未来测绘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指出我国测绘的主要任务就是“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提高测绘保障服务能力”。在后危机时期,测绘工作要顺应这种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发展趋势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将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中国、监测地理国情作为新时期测绘基本战略,逐步实现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测绘保障服务能力的提升。

测绘部门的角色应从单纯为社会和各行业提供测绘服务保障转变成为实现各行业、各部门测绘服务保障能力共建共享的组织者,以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为平台,建立和完善地理信息共建共享的机制和标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集成、利用各行业、部门地理信息数据或服务,形成满足共性需求的标准产品和个性服务的特色产品,使地理信息数据在共建共享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增长,做大做强整个测绘的服务保障能力,满足各行业、各部门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问题,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客观存在的基本国情。因而,测绘应顺势而为,将未来的重点战略转移到地理国情监测,依靠测绘手段,实时获取和捕捉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地球资源环境的变化,科学分析和评价经济社会发展对地球资源环境作用及其反作用的客观效果,为政府部门研究、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提供及时的、现势的、客观的国情信息,既是政府部门科学决策的迫切需求,也是新时期测绘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测绘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国家在公共测绘产品的投入比例可能会下降,但是在引导行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上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在后危机时期,测绘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清醒认识到当前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科学定位,创新思维,主动变革,直面挑战,最终实现测绘行业自身快速发展,促进国家宏观经济战略的全面实施。

编者注:本文是作者于2010年7月6日所写。今日看来,仍具有前瞻性及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张燕平
1971.12--国营503厂--工人1978.2--武汉测绘学院1982.1--国家测绘局1991.1--中国测绘工程规划设计中心1995.12--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2007.5--海南测绘局2009.9--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5.5--退休



征稿启事


慧天地】面向测绘地信行业专家、学者、生产一线工作者、在校学生等广大同仁征稿啦!

无论是照片、文字,还是视频、语音……无论是优秀作品推荐,还是原创作品投稿……无论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报告、论文,还是活泼有趣接地气的照片、故事……只要是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相关,都可以向我们投递哦!


【投稿邮箱】

geomaticshtd@163.com

“有兴趣加入【慧天地】交流群的朋友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与张瑞辰联系”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作者栏位置注明:慧天地


编辑:蔡丽华

审核:李茂永 朱林烨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928135614)



推荐

(限于篇幅 更多精彩不再全部列出 请在相关系列中查看)


点击下文可直接阅读

大家观点|14位国际海洋专家权威分析海洋科学关键问题

大家观点|刘经南院士:北斗系统有望明年进入大众手机!

大家观点|童庆禧院士:中国遥感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大家观点|院士专家把脉北斗导航: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

大家观点|李德仁院士:科学家要的就是宽松的研究环境

新闻报道|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测绘法》修订草案

高端论坛|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生导师柴洪洲教授:BDS海上实时精密定位研究

高端论坛|深圳大学李清泉校长:从Geomatics 到 Urban Informatics


喜欢的话别忘记点击小手给小慧点赞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