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前沿|武大测绘遥感创新梦工厂里“创”事多

2016-09-21 湖北日报 慧天地

点击上方“慧天地”可订阅哦!
慧天地测绘地信行业优质资源聚集地


(李德仁院士(右二)在介绍测绘遥感研究领域的前沿方向)

院士李德仁带领的创新团队,坚持把年轻人放到重大项目攻坚一线,“让他们甩开膀子干”。

这群年轻人最近鼓捣出哪些新成果?14日,在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几位青年学者代表介绍了各自研究成果。

1机器人更快更聪明

近年来,机器人研究方兴未艾。武大团队研究的智能移动机器人,有什么尖板眼?

在实验室的大厅里,记者看到一个机器人正在移动。如果听到语音指示“握手”,它就举起手臂和来宾握手;如果听到语音指示“回家”,它就乖乖地回到办公室去充电。

“机器人能算出到达目标点的最佳路线,遇到障碍物时能重新规划路线以避障。”实验室的罗斌教授介绍,若将场景图像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人眼注视屏幕,眼动仪测出眼睛的注视位置,机器人小车就能自动运行到该地点。

罗斌介绍,他们当前主攻方向是自主定位导航,并努力在反应和移动速度上实现突破,让机器人更快更聪明。下一步研究方向是实现人脸识别、姿态手势识别、机械臂动作规划、多机器人协同任务规划等。这意味着机器人不必听到语音指示就能主动和对方握手,还具有团队精神。

罗斌为记者描绘这样的图景:未来,它或许能在博物馆导游讲解,在图书馆引路答疑,在银行为客户进行业务引导……

2无人机飞行更灵巧

近些年,无人机在各行各业应用广泛,然而无人机视觉自主感知是一个难题。武大团队致力于解决这一难题,在无人机目标检测与跟踪、自主避障与导航领域取得了不少成果。上月底,该校狮鹫队在全球无人机开发者大赛中获季军。“以前无人机一般只能拍摄到屋顶,而我们在国内首次实现基于摆动设计的低空无人机的倾斜摄影云台,可以拍摄到建筑物侧面。”张帆说,研究团队随之又要攻克倾斜影像的精细建模难点,如大角度、雨雾、光照差异、尺度多变等,实现高清效果。

张帆副教授现场演示的一段视频里,武大行政楼三维建模结果十分逼真。

研究团队还在国内首次实现基于低空无人机的点云和影像高分辨率、高精度同步获取,在空、天、地空间数据协同处理方法上进行创新,实现高精度融合。

3在海量数据中“秒”到所需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每天都身处海量信息中。如何从超大规模的遥感图像数据库中,发现可能感兴趣的内容?根据地名在网上检索,倘若连地名也没有呢?

肖志峰副教授介绍,实验室着力研发基于深度学习的大规模遥感图像在线检索系统,目标是快速、准确、方便,实现秒级响应,所得即所需,无需专业知识。至于地名,他笑言:“不需要,可以有。”

他举例说,通过系统,很容易就能搜索到武大信息学部南门5公里范围内的田径场;踢完足球,如果还想打一场篮球,可以便捷地搜索到田径场旁边的篮球场。当然,它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 。

征稿启事


慧天地】面向测绘地信行业专家、学者、生产一线工作者、在校学生等广大同仁征稿啦!

无论是照片、文字,还是视频、语音……无论是优秀作品推荐,还是原创作品投稿……无论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报告、论文,还是活泼有趣接地气的照片、故事……只要是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相关,都可以向我们投递哦!


【投稿邮箱】

geomaticshtd@163.com

“有兴趣加入【慧天地】交流群的朋友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与赵楠@Zn联系。”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作者栏位置注明:慧天地


编辑:焦    月

审核:朱林桦 李茂永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928135614)



推荐

(限于篇幅 更多精彩不再全部列出 请在相关系列中查看)


点击下文直接阅读

科技前沿|颠覆性技术和社会变革

科技前沿|斯坦福「人工智能百年研究」首份报告:2030年的人工智能与生活

科技前沿|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商业航天时代来了

科技前沿|颠覆性技术和技术后时代的社会变革

科技前沿|从大数据到智能制造

科技前沿|谷歌、Facebook、微软等各大巨头纷纷进军VR行业,苹果可能后来居上!

科技前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中国应走颠覆性创新与连续性创新相结合的创新道路

科技前沿|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李飞飞专访:人生起点与AI梦想

喜欢的话别忘记点击小手给小慧点赞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