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海,有一群牛气冲天的海测兵!
(更多精彩,请您留意文章后“推荐”)
苏北浅滩,曾是一片面积超过4000平方公里的海洋测绘空白区,国外专家断言此处为“不测之地”。以往,由于没有完整的海图,舰艇经过这片危险海域不得不绕道而行,可以说,苏北浅滩的测定,事关舰艇航行安全,事关中韩海上划界,事关整个苏北滩涂区域的综合开发利用,事关未来海战场建设。
第一代海测兵在苏北浅滩设尺建站
1979年,东海舰队某侦测船大队海测兵们历时2年,凭着上万组精确测量数据,摸清了苏北海区的地理变化和海潮特征,填补了我国在这一海区无海图的空白,打破了外国专家“不测之地”的论断,尤其是期间发现的苏北大陆沿伸部分五条沙,为具体测定大陆架、扩大海洋领土打下了基础。
苏北怪潮中立起测量标尺
如今,时隔37年,该大队外业测量部队再次扛起出测大旗,前往这片“故土”,测量修正浅滩数据,经天测海绘制新的“蓝色国土”。让我们随着海测兵跋涉的足迹,一起寻找内心深处那一抹拨动心弦的感动,共同感受这37年来他们的变与不变。
变的是浅滩的地貌,不变的是环境之恶劣
37年来,苏北浅滩的地貌发生很大变化,“不测之地”外围渐渐形成了一道道新的滩涂淤积,现有的海图数据与实际情况已严重不符,不少航段甚至“上个月还能航行,这个月就可能堵塞”,已逐渐演变为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拦路虎”。
复杂危险的芦苇荡沼泽地,是他们的战场
与之相对应的,苏北浅滩“脾气”之差却一点没变:涨潮时,汹涌的海水追着人跑;退潮时,滩涂向海延伸数十公里。潮差大、梅雨多、滩涂广、潮汐怪,风大流急、骄阳炙烤、一望无际,遍布着深浅不一的芦苇荡、淤泥滩、沼泽地,异常凶险。
不断变化的浅滩阻挡不住弄潮儿的脚步
变的是驻地经济水平在提高,不变的是官兵生活条件仍艰苦
与37年前相比,如今的“不测之地”所在地已然呈现出一片经济建设的繁荣景象:农家乐、海鲜馆、鳞次栉比的客栈、民宅,还有海风和煦的林间小道、垂钓俱乐部以及麋鹿保护区。但这些都与海测兵们无关。
水兵的背后是现代化的民宅,却与他们的住宿无关
受出测环境限制,官兵们仿佛与驻地隔绝,仍过着与大海为邻、与蚊蝇相伴、枕涛声而睡、吃酱油泡饭、喝咸盐兑水、打手电筒记录数据的日子。有个验潮站在不足0.5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岛上没有居民,官兵们就住在几座附近村民为放养山羊临时搭建的草棚里,平时用的淡水、主副食品全靠一周一次的补给。晚风寒冷刺骨、潮气湿热侵人,他们只能席草而卧、和衣而眠。条件之艰苦非身临其境难以体会。
晨间露水是海测兵们最好的饮料
变的是手中“武器”,不变的是战斗标准
37年前,大钢管充作验潮标尺,甚高频、自创手语充作短途通信手段。如今,甚高频通信被手机或手持GPS替代,费时费力的人工算法被具备超强数据计算和处理能力的软件替代,对讲机、定位仪、救生衣等“家伙”不断更新换代。
这是七八十年代的主要测绘仪器
如今,官兵们用新式仪器开展测量作业
尽管测量设备愈加先进,作业流程大大精简,但海测兵们测量的标准却始终不变,坚持实时动态监控,各项数据更新更加频繁、更加科学。在广阔的滩涂上,时常能够看见他们背着水壶、拿着仪器设备出测。一路上,他们登礁石、攀灯塔、趟泥潭,工作量数十倍于以往,用实际行动确保每组数据精益求精。
变的是测量技术,不变的是作业方式
37年前,由于缺少技术和仪器装备,海测兵们腰拴绳索、身背木板,采用“插杆立尺、肩挑背扛、手算笔绘”的原始方法在泥滩沼泽中艰难跋涉。
老一辈海测兵们要登礁石、攀灯塔、趟泥潭
插杆立尺、肩挑背扛、手算笔绘
如今,海测兵的作业手段正在向激光扫描测量、无人测量、航拍测量、GPS动态后处理等技术挺近。但由于浅滩环境恶劣,一些新仪器适用性不强,一些新技术应用不成熟,一些地方仍只能靠原始测量手段。他们一身水、一身泥、一身汗,穿荒野、跨泥潭、越沼泽,硬是用双腿一步一步丈量,无怨无悔奔波过往。
新一代海测兵们仍要登礁石、攀灯塔、趟泥潭
变的是探亲休假方式,不变的是军人家国情怀
“一般任务部队都是官兵休假回家探亲,这里则是家属休假来测区看望。”该大队测量工程师缪世伟说。执行测量外业任务的海测兵们都是春去秋回,把一年最好的时光献给了测区。他们每年大半年都分散在偏远测区独立作业,休假只能安排在冬季,平时根本无暇照顾家庭。
如今,在上级党委机关的关心下,海测兵们的休假安排更加科学合理,但因时间紧、任务重,淳朴的水兵们仍是日复一日风餐露宿,自愿奔波在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海岛险滩往返测量,每年在偏远测区坚持6个月以上。
变的是海测兵从50后“换代”为95后,不变的是海测精神的传承赓续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对于海测兵,就是“明知滩有险,偏向险滩冲”。37年前,上级针对部队在苏北大浅滩会战中的突出表现,提炼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团队精神。
用双脚丈量海防线
时光荏苒,岁月无痕。从50后到95后,曾经的海测兵都已老了,但海测精神却跨越了半个世纪,在历代水兵的骨子里流淌,逐渐凝练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守纪律,特别讲奉献”的“四个特别”团队精神,并在新一代海测兵中发扬光大。
【慧天地】敬告
【慧天地】是服务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公共、公益平台,旨在:传递政府声音;发现行业亮点;增强学术交流;共享优质资源;关注本硕博学子的学习、就业;重视地理信息文化的传播、弘扬。【慧天地】有一小小的梦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测绘地理信息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慧天地】有一浅浅的认识:我们要跳出本行业固有的思维局限,才能有更广阔的天地!跨界融合是必然趋势,具有国际化视野才能做大做强!【慧天地】高度重视版权,对于原创、委托发布的稿件,会烦请作者、委托方亲自审核通过后才正式推发;对于来自网站、期刊、书籍、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的稿件,会在作者栏或者文章末尾显著标明出处,以表达对作者和推文引用平台版权的充分尊重和感谢;对于来源于网络作者不明的优质作品,转载时如出现侵权,请及时后台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内删除。先做人,后做事;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慧天地】的关注和支持!
欢迎大家推荐精品稿件
【投稿邮箱】
geomaticshtd@163.com
“有兴趣加入【慧天地】交流群的朋友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与赵楠@Zn联系。”
编辑:张道衢 焦 月
审核:朱林烨 李茂永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928135614)
推荐
(限于篇幅 更多精彩不再全部列出 请在相关系列中查看)
高端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现代化海洋测绘: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保障
高端论坛|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生导师柴洪洲教授:BDS海上实时精密定位研究
高端论坛|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吕志平教授:CGCS2000及其向海底的延伸——“地球空间信息与海洋测绘”研究生暑期学校专题报告
高端论坛|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生导师武芳教授:海底地貌数据综合原理与方法
高端论坛|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白伟华研究员等:GNSS-R海洋遥感
高端论坛|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秘[bèi]金钟研究员:北斗海洋增强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