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论文|中国Argo海洋观测十五年

2016-11-26 刘增宏等 慧天地


(更多精彩,请您留意文章后“推荐”)

摘要:中国Argo计划组织实施15年以来,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等海域布放了350多个剖面浮标,建成了我国Argo大洋观测网,并建立了针对Argo剖面浮标的资料接收、处理和分发系统,利用Argo资料开发了多个数据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海洋数据的共享进程。海量的Argo资料已成为我国海洋和大气科学领域基础研究及业务化应用的主要数据源,特别是在热带气旋(台风)、海洋环流、中尺度涡、湍流、海水热盐储量与输送、大洋水团以及海洋、天气/气候业务化预测预报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随着国际Argo计划由“核心Argo”向“全球Argo”拓展,我国Argo大洋观测网的长期维护和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应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利用国产北斗剖面浮标在南海及邻近我国的西北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建成Argo区域海洋观测网,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防御自然灾害,更多地承担一个海洋大国的责任和义务。关 键 词: Argo计划;Argo大洋观测网;Argo资料;基础研究;业务化应用
1、引言2000年启动的国际Argo计划,在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和团体的共同努力下,已经于2007年10月在全球无冰覆盖的开阔大洋中建成一个由3000多个Argo剖面浮标组成的实时海洋观测网(“核心Argo”),用来监测上层海洋内的海水温度、盐度和海流,以帮助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以及准确预测诸如发生在太平洋的台风和厄尔尼诺等极端天气/海洋事件等。这是人类历史上建成的首个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系统。15年来,各国在全球海洋布放的Argo浮标数量超过12000个,已累计获得了约150万条温度和盐度剖面,比过去100年收集的总量还要多,且观测资料免费共享,被誉为“海洋观测技术的一场革命”。目前,国际Argo计划正从“核心Argo”向“全球Argo” (即向季节性冰覆盖区、赤道、边缘海、西边界流域和2000m以下的深海域以及生物地球化学等领域)拓展,最终会建成一个至少由4000个Argo剖面浮标组成的覆盖水域更深、涉及领域更宽广、观测时域更长远的真正意义上的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海量观测资料已经应用到世界众多国家的业务化预测预报和基础研究中,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防御自然灾害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大批调查研究成果。
2、中国Argo大洋观测网我国于2002年1月正式宣布加入国际Argo计划,成为继美国、 法国、日本、英国、韩国、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之后第9个加入该计划的国家。中国Argo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在邻近的西北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建成一个由100~150个Argo浮标组成的大洋观测网,使我国成为Argo计划的重要成员国;同时能共享到全球海洋中的全部Argo剖面浮标观测资料,为我国的海洋研究、海洋开发、海洋管理和其他海上活动提供丰富的实时海洋观测资料及其衍生数据产品。同年,在国家科技部的资助下启动实施了“我国新一代海洋实时观测系统——Argo大洋观测网试验”项目,正式拉开了实施中国Argo计划的序幕。在国家科技部、国家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海洋局等部门的支持下,至2015年12月,中国Argo计划已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地中海等海域布放了353个剖面浮标(图1),其中准Argo浮标(由国家科研项目出资购置布放,且其负责人同意观测资料与国际Argo成员国共享的浮标)183个,已获取累计38000余条温度、盐度剖面和6000多条溶解氧剖面,约占全球Argo剖面数量的2.5% 。这些浮标由来自7个科研院所的9名项目负责人承担的国家科研项目资助布放,其中APEX型剖面浮标(美国Teledyne Webb研究 公司)178个PROVOR型剖面浮标(法国NKE和Martec公司、加拿大Metocean公司)159个、ARVOR型剖面浮标(法国NKE公司)10个,以及6个HM2000型剖面浮标(中船重工第710研究所),使用的通讯方式有ARGOS,IRIDIUM和北斗(BDS)等卫星系统,分别占由我国布放全部浮标数量的84%,14%和2%,其中还包含21个加装溶解氧传感器的剖面浮标。中国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是我国海洋观测史上唯一以深海大洋观测为主,覆盖范围、持续时间最长,且建设资金投入最少的海洋立体观测系统15年中,中国Argo大洋观测网建设西北太平洋起步,逐渐拓展到北印度洋和南太平洋海域,在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中布放剖面浮标的数量曾从排名第十上升到第四位。到目前为止(2015年12月),仍有164个浮标在海上正常工作,排在美国(2151个) 、澳大利亚(382个)、法国(337个)和日本(197个) 之后,退居第五。
3、Argo资料处理、质量控制及其数据产品3.1Argo资料处理流程国际Argo计划的顺利实施主要依赖于各国Argo资料中心在浮标资料接收、处理和分发等方面的能力。早在中国Argo计划启动实施之初,我国在杭州建立了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着手建设针对不同类型剖面浮标的数据接收、处理和分发系统。经过15年的建设和完善,所有由我国布放的剖面浮标观测资料均能在解码和质量控制后,实时(24小时)提交到位于法国和美国的2个全球Argo资料中心,供用户下载使用。图2显示了C-ARDC的Argo数据处理流程,使用 ARGOS卫星进行通讯的浮标通过该系统将观测数据以十六进制编码格式,发送至法国图卢兹的ARGOS卫星地面接收中心(Collect Localisation Satellites,CLS),随后由C-ARDC通过互联网准实时下载这些编码信息,并进行正确解码,再按照国际Argo资料管理组(Argo Data Management Team,ADMT)规定的实时质量控制过程,对每条剖面进行质量控制,并为每个观测值给出质量控制标记,最后按ADMT规定的格式提交给全球Argo资料中心(Global DataAssembly Centers,GDACs)。对于铱(IRIDIUM)卫星Argo剖面浮标,其资料处理过程与上述使用AR-GOS卫星进行通讯的浮标基本相同,只是观测资料须通过美国马里兰州的CLS America转发,且资料的格式与前者略有不同。至于国产北斗剖面浮标的资料处理过程,则需要通过设在中国杭州的“北斗剖面浮标数据服务中心”,直接使用专门设备接收、解码,并进行质量控制。需要指出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给每个Argo剖面浮标分配一个唯一的编号,作为浮标数据在全球通讯系统(Global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GTS)和GDACs上共享的识别码。自2015年10月起,由我国布放的Argo浮标观测数据均已通过WMO设在中国气象局(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CMA)的GTS接口上传,与WMO成员国共享;之前,则通过法国CLS上传至GTS。3.2 Argo 资料质量控制及交换共享国际Argo计划的观测目标是能获取世界大洋中精确度分别为0.005℃和0.01的海水温度和盐度资料。为了确保浮标观测资料的质量,该计划在实施之初就提出了利用历史船载CTD仪观测数据对浮标观测的温度、 盐度资料,特别是盐度进行延时模式质量控制的方法 。基于OW方法,CARDC已建立了一套Argo浮标盐度资料延时模式质量控制系统,并在实践中对早期提出的浮标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提高了资料的质量。我国也是9个有能力向全球Argo资料中心实时提交经质量控制的Argo观测资料的国家(包括美国、 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加拿大和中国)之一。为了在国内科研院所推广使用全球Argo海洋观测数据集,C-ARDC不定期地从全球Argo资料中心下载其他Argo成员国布放的浮标资料, 进行质量再控制后,以统一、更易读取的文本格式向国内外用户免费提供。截至2015年12月,已收集和处理了140万条温度、盐度剖面( 部分含溶解氧和叶绿素剖面),并通过互联网供用户下载使用。同时,还 采 用 分 布 式 数 据 库、Web Services和OpenGIS等计算机技术,建立了Argo资料共享服务平台( http: //101.71.255.4:8090/flexArgo/out/argo.html),以满足不同用户对 Argo数据及其衍生数据产品快速查询、显示、绘图和有选择下载存储的需求。3.3 Argo 数据产品针对Argo资料时空分布不规则,以及早期Argo剖面还不够多,观测时间序列还不够长等问题,国内一些科研和业务单位结合历史观测资料(如XBT,CTD,ARGOS表层漂流浮标,部分锚碇浮标和潜标,以及卫星反演等)研制开发了多个网格化数据产品(表1),供广大用户免费下载共享,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应用。C-ARDC利用一种简单有效且易于操作的逐步订正法,并结合一个混合层模型(用来反推对应剖面上的表层温度和盐度,以弥补早期布放的Argo浮标无法观测离海面约10m以浅深度内温度、盐度资料的不足),仅利用Argo剖面浮标观测资料,构建了一套自2004年1月以来的全球海洋三维网格数据集(时间分辨率为1月、空间1°×1°、垂向49层), 且每年更新,受到了国内用户的青睐,已被广泛应用于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中。中国Argo计划是我国海洋观测史上与国际社会合作密切、持续时间较长,且观测数据能得到无条件、及时免费共享的一个国际海洋合作调查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海洋观测资料的共享进程。
4、Argo资料基础研究与业务化应用中国Argo通过与Argo各成员国之间交换资料,使得我国科学家能与各国科学家同步获得广阔海洋上丰富的海洋环境资料,并开展相关前沿科学研究。过去15年里,Argo资料业已成为获取海洋气候态信息的主要来源,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天气 /气候等多个学科领域中, 研究内容涉及海气相互作用、大洋环流、中尺度涡和湍流,以及海水热盐储量、输送,以及大洋海水的特性与水团等;同时, 在这些领域的业务化预测预报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4.1热带气旋( 台风) 研究我国是较早使用铱卫星Argo剖面浮标的国家之一,早在2010年 11月就开始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布放该类型浮标。使用铱卫星高传输速率和双向通讯的优势,开展了台风季节西北太平洋海域Argo剖面浮标加密观测试验,获取了大量台风路径附近海域0~500m、间隔2~3天的加密剖面资料,为研究上层海洋对台风的响应提供了丰富的现场观测数据。利用投放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的Argo剖面浮标观测资料,结合卫星资料和模式模拟,海峡两岸学者对台风过境海洋上层的响应过程都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卫星观测资料主要用于描述海表面对热带气旋的响应,Argo资料的优势则在于揭示上层海洋对热带气旋的响应过程。许东峰等分析了西北太平洋暖池区夏季Argo浮标得到的次表层温盐剖面,发现大多数台风经过暖池区时,会引起海面盐度下降,认为热带气旋带来的淡水输入有利于盐度的下降。刘增宏等对西北太平洋Argo浮标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台风造成的混合层盐度变化在台风路径两侧基本呈对称分布;Liu等利用铱卫星Argo浮标加密观测资料对2012年Bolaven台风的分析结果显示(图3) ,台风路径左右两侧海洋表层和次表层呈不同的温度、盐度变化过程;Pei等利用模式结合卫星和Argo观测资料的研究指出,台风作用下海洋上混合层深度会增加,并向大气释放潜热,以及台风中心出现强的冷水涌升等。Lin等在研究海洋热含量对于热带气旋强度及其对风暴潮影响的预测、建立新的“海洋耦合潜在强度指数(OC_PI)” 的热带气旋预报因子、次表层全球海洋增暖暂缓与超强台风“海燕” 之间的联系等方面,也都使用到了台风过境海域的Argo现场观测资料。4.2大洋环流、 中尺度涡和湍流研究Yuan等使用Argo资料计算了太平洋海域的绝对地转流场,并以此揭示了北赤道流以下存在一支西传的地转流,命名为北赤道次表层流。Wu等同样使用Argo资料推算了西太平洋的地转流,并分析了进出暖池区域的暖水情况。陈亦德等利用Argo浮标的定位信息估算并分析了赤道太平洋中层流场(棉兰老涡、赤道流、赤道逆流等)的季节、年际变化等。Xie等估算了全球海洋中层的绝对流场,并依此对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的中层流再分析产品进行了检验,发现除近赤道海域,NCEP中层流要比Argo估算的结果小,二者之差为-2.3~-1.8cm/s,且NCEP资料中纬向流占主导地位,所以一些涡旋不能被成功分辨出。Xie等还利用Argo浮标漂移轨迹开发了一套全球海洋表层流数据集,并与热带大气与海洋观测阵(Tropical Atmosphere Ocean,TAO)等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通过Argo资料获取的表层流数据可以很好地补充大洋表层流资料库(图4) 。张韧等则利用Argo资料推算了太平洋海域的三维流场,为获取大尺度海洋三维流场提供了有效途径。北赤道流在菲律宾以东13°N附近分叉,形成南、北两支西边界流(即南向的棉兰老流和北向的黑潮)。棉兰老流区是连接热带和副热带环流的一个纽带,该区域的环流及涡旋形态对研究南北半球水团交换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该区域涡旋结构及环流形态变化复杂,无法通过一次或几次水文调查得到完整描述。自2003年以来,中国Argo计划将该海域作为重点,陆续布放了一批Argo浮标,其中一个浮标在棉兰老岛以东海域捕捉到了中层反气旋涡的迹象,这是除了棉兰老岛以南的气旋式冷涡(棉兰老涡)和反气旋式暖涡(哈马黑拉涡)之外观测到的另一个涡旋。该涡旋位于温跃层以下,具有中层海洋特征。周慧等进一步分析棉兰老岛以东中层深度(1000~2000m)上的中尺度环流特征发现,该区域的气旋式涡旋和反气旋式涡旋在1000m深度上平均切向速度约为20cm/s,随着深度增加速度有所减小,到2000m深度上速度约为10cm/s。Xu等通过对高、低分辨率海洋模式结果与Argo观测资料的对比研究,指出涡旋导致的潜沉发生在冬季黑潮延伸体海域深混合层池区南侧几百公里范围内,并提出了跨混合层深度锋面的涡旋平流可能是导致副热带西部模态水潜沉的新猜想。随后又利用Argo浮标对涡旋进行跟踪观测获得的长期资料,证实了跨混合层深度锋面的涡旋外围的位势涡度分布确实具有不对称性,并发现混合层中低位涡水潜沉发生在反气旋涡东侧的南向流处。Wu等使用Argo浮标的观测结果研究了南大洋2000m上层的湍流混合(图5),发现南大洋的混合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在地形平坦处,湍流混合相对较弱,而在地形粗糙的地方,混合明显加强;在地形平坦的地方,湍流混合还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其变化信号可以一直向下延伸到1500m处。通过计算风生近惯性能量发现,该处混合主要是由风生近惯性能量维持,而相应的混合季节变化则是由风生近惯性能量的季节变化引起的;在地形粗糙的地方,湍流混合不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原因是由提供混合能量的南极绕极流(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ACC) 无明显季节变化所致。4.3 海水热盐储量 /输送研究Argo观测网建立的目标之一是估算全球大洋热量和淡水储量的时间序列。其中,上层海洋热含量(OHC)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且对全球海平面上升有重要影响。Cheng等研究指出,2001—2003年OHC出现大的跳跃并不是事实,而是海洋观测网从船舶观测向Argo观测的巨大转变所带来的影响,属于样本误差。因此,气候态的选取以及数据的垂向分辨率对于OHC的准确估算有很大影响。吴晓芬等分析了热带西太平洋海域OHC的时空变化,发现除了众所周知的东—西反位相年际振荡外,OHC距平场还存在一个负—正—负的三极子经向年际振荡模态。Zhang等基于高度计与Argo资料研究中尺度涡水体输送的文章,提出了中尺度涡通过在等密度面上形成闭合等位涡线携带水体一起运动的物理机制,并估计出中尺度涡在全球范围造成的西向水体输运量可以达到30~40Sv,其在量级上与大尺度的风生及热盐环流是可比的(图6) 。Yang等分析了太平洋海域15°N断面的净经向热输送(Meridional Heat Transport,MHT),指出MHT的变化集中在0~800m。Yang等分析了热带东南印度洋中尺度涡的热盐输送,认为气旋式涡旋(反气旋式涡旋)的经向热输送是向南(向北)的,而盐量是向北(向南)输送,且主要的经向热盐输送都发生在0~300m深度范围内。4.4大洋海水特性和水团研究Chen等使用Argo网格化温度资料分析了上层海洋年际变化的幅度、位相和周期等,提出在太平洋海域10°S~10°N存在一个“尼诺管道” ,其路径与太平洋赤道潜流(Equatorial Under Current,EUC)的路径非常一致(图7)。Zheng等使用Argo资料分析了太平洋海域障碍层厚度(Barrier Layer Thickness,BLT)的年际变化以及盐度年际变化对“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的影响,认为赤道太平洋海域BLT的年际变化在ENSO循环过程中呈纬向的“跷跷板”变化模态,而在赤道中太平洋海域,盐度通过调节混合层深度进而影响到BLT的年际变化。盐度还在调节热带西太平洋海域海面动力高度(Sea Surface Dynamic Height,SSDH)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且盐度对 SSDH的影响程度和温度对SSDH的影响程度相当。2015年,Du等使用Argo和历史观测数据分析了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盐度的年代际(2004—2013年)变化,指出热带西太平洋上层海洋盐度增加而热带东南印度洋盐度降低的变化趋势与沃克环流(Walker Circulation) 的增强有关。盐度数据还被广泛应用于评估Aquarius和SMOS等卫星在各海域对应的海表盐度产品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Argo剖面浮标资料还为准确估算全球各海区的混合层、温跃层、障碍层、海面高度及海洋声场等参数提供了非常便利的途径。安玉柱等分别采用温度判据和密度判据计算了全球大洋混合层深度,并讨论了障碍层和补偿层对混合层深度计算的影响, 认为赤道西太平洋、 孟加拉湾、热带西大西洋是障碍层高发区域,冬季的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区以及东北大西洋是补偿层发生的海区。Yi等采用Argo、高度计等资料计算了2010年之后全球海洋平均海面高度( Global Mean Sea Level,GMSL) 的增速,指出GMSL的升高与ENSO波动一致,其升高速度自2010年后加大。Argo资料还被应用于菲律宾海、中国台湾以东海域和热带印度洋等海区的声场分析中。许建平等和Sun等较早利用Argo资料分析了太平洋水的温度、 盐度分布特征及其水团特性,并给出了北太平洋热带水(North Pacific Tropical Water,NPTW) 、北太平洋中层水(North Pacific Intermediate Water,NPIW)和北太平洋深层水(North Pacific Deep Water,NPDW)等主要水团的特征指标。刘增宏等通过分析吕宋海峡附近海域的Argo资料发现,NPTW入侵南海的程度冬季最强,而在2003—2009年却没有发现明显的NPIW进入南海,而南海中层水则可通过海峡流入太平洋,且强度在秋、冬季节达到最大。宋翔洲等依据Argo资料所揭示的西北太平洋模态水核心区温度、盐度季节变化,提出了一种判别模态水范围的盐度判别法,结合海平面高度异常变化,发现涡旋只能暂时性改变核心区模态水的温盐结构,之后模态水将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Yan等在模式模拟中发现菲律宾吕宋岛以西的南海海域夏季出现双核低盐水,开始于7月,9月盐度达到最低值,10月消失,与夏季风引起的降水有很大关系,而混合层深度的变化则是双核形成的主要因素。该结论得到了位于低盐水海域、时间分辨率为4天的Argo浮标实测资料的证实。4.5 业务化预测预报应用数据同化技术已经能将众多常规的海洋观测资料(如船舶、XBT、CTD、TAO和Argo等)及非常规的资料(如各种卫星遥感、雷达站等)融合进入海洋数值模型,构建资料同化系统,以期获取能真实反映海洋状态的各种物理变量(如温度、盐度、海面高度和流场等),这些海洋环境要素为大洋环流、海气耦合模式提供了更加准确的初始场和开边界条件,从而提高对气候变化预测预报的水平。早在2004年,Argo资料就被应用于改进海洋资料同化和模式中的物理过程,同时也用来提高ENSO和我国夏季降水的气候预测水平(图8);Argo在国家气候中心全球海洋资料四维同化系统(NCC-GODAS)中为短期气候预测系统提供了重要海洋异常状况的初始信号,为全球气候预测业务模式系统及ENSO预报能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该同化系统已经发展到第二代,其对热带太平洋海面高度的年际和10年际变化及2种类型的厄尔尼诺信号的捕捉能力明显优于第一代。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朱江带领的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发了一个基于三维变分的海洋资料同化系统 (Ocean Variational Analysis System,OVALS),能有效同化Argo,TAO,XBT及船舶报和高度计海面高度异常资料,同化后的温度、盐度较非同化试验产生了显著的改善。OVALS被成功应用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热带太平洋温度、盐度同化业务化系统中,能实时发布热带太平洋海域温度、盐度再分析产品,使中国成为继欧美发达国家之后具有发布热带太平洋温度、盐度再分析产品能力的国家之一,为防灾减灾、大洋航线预报及突发性事件处理等提供有力保障。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利用多尺度三维变分并结合POM模型开发的中国海及其邻近海域资料同化系统(China Ocean Reanalysis,CORA),目前已经扩展到全球海洋,明显提高了对热含量、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和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海流等的估算精度。Argo为海洋数据同化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更是前所未有的数据源,同时,Argo资料在同化系统以及业务化预测预报应用中也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和实际应用成果。随着全球Argo海洋观测网的进一步拓展和长期维持,Argo资料在改进同化方法、改善数值模型参数化方案、提高海洋和气候业务化预测预报水平方面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此外,Argo资料在海洋渔业领域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据国际Argo计划办公室的统计,自1998年以来世界上42个国家的科学家在全球18种主要学术刊物(包括JGR,GRL,JPO和JC等)上累计发表了近2300篇与Argo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由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就达310篇,仅次于美国(约670篇),排名第二。
5、挑战与展望Argo已经成为从海盆尺度到全球尺度物理海洋学研究的主要数据源,而且也已在海洋和大气等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及其业务化预测预报中得到广泛应用。未来Argo计划的发展,也正如2016年初由18个沿海国家的27位作者在《Nature》上联名发表的综述性文章“Fifteen years of ocean observations with the global Argo array(全球Argo海洋观测十五年) ” 中指出的那样,从现在开始的10年或者20年后,可能才会有科学团体逐渐意识到当时所制订的布放浮标策略、投放浮标或者执行Argo计划是何等的成功。为此,国际Argo指导组(Argo Steering Team,AST)建议,在未来数年持续实施该计划,并逐渐成为一个长期计划至关重要;同时,应通过改进并在新的特殊海区投放浮标和增加新传感器,以及设计和测试深海浮标工作能力,使之朝着新的方向发展。其目标应是既能维持当前这个观测全球海洋的系统,又能进一步提高人们认知海洋在气候变化中的重要角色。同时,该文还进一步强调,实施深海Argo是该计划发展的关键一步。当前的观测网在提供对全球海洋2000m上层热含量的估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对基于全球热收支模式的预测还不够。一些研究还指出,全球海洋的更深层(>2000m)可能是一个储存增加热量的水域,故将全球热平衡边界封闭起来非常必要。开展深海Argo观测,有望利用浮标观测海洋碳循环,帮助提高对ENSO和印度洋偶极子 (Indian Ocean Dipole,IOD) 的预报能力,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海洋环流的了解及其在气候方面的作用。展望未来,国际Argo计划仍将持续实施,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建设也会从“核心 Argo”向“全球Argo”的远大目标继续迈进,Argo 资料的应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相关国际前沿领域的发展相比,我国还有不小的差距。如利用Argo浮标漂移轨迹估算全球海洋流场数据集,并应用到海洋内部流场验证的系统研究 ; 利用Argo资料改进对海洋复杂空间变化( 尺度小于气候尺度) 的研究,以及结合Argo浮标的现场观测资料与卫星高度计反演的海表高度异常数据, 构建北大西洋的经向翻转流和高分辨率的三维温度场等时间序列的海洋环流动力学状态方面, 我国学者还很少涉足。在国际上,近些年开发的许多气候模式都同化了Argo次表层温度资料,使得模式对大气季节内波动、季风活动以及海气相互作用(如ENSO)等问题的预报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邻近我国的强西边界流——黑潮,可以通过携带热带和亚热带温暖的海水到高纬度地区,实现热量向极输送; 在其流路上还会有相当一部分热量与大气进行交换, 尤其是一些海流会从边界分离进入海洋内部或近岸海域, 从而改变风暴的路径或改善大陆性气候等。当前,配备诸如溶解氧、 硝酸盐、 叶绿素和 pH 等生物地球化学要素传感器的浮标, 可以从物理角度监测海洋环流对气候态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如碳循环、海洋缺氧和海水酸化等)的影响,而这些新颖浮标的观测结果还将有助于提高生物地球化学模式的模拟能力。此外,近些年的一些研究成果还涉及到2000m以下的深海大洋,尤其是在南半球的高纬度海域,在整个海洋热含量和热比容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见,我国在Argo资料的基础研究和业务化应用方面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在过去的15年中,我国虽已累计布放了350多个浮标,但在全球观测网中却仅占3%左右,远远落后于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和日本等国家,其中美国占了总数的50%以上;国产剖面浮标虽已被国际Argo计划组织接纳,开始用于全球Argo海洋观测网建设与维护,不过在当前运行的观测网中所占比例还不到0.03%。再环顾邻近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海国家,虽然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已有 30多个国家参与建设与维护,且观测资料免费共享,但对许多东南亚和印度洋沿海国家而言,尽管长期饱受台风(飓风) 、风暴潮、海浪, 甚至海啸等海洋灾害的侵袭和威胁,却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尚未享受到该观测网所带来的“红利”。中国和印度虽较早加入了国际Argo计划并参与观测网建设,但两国在海上布放浮标的数量(在全球 Argo 观测网中仅占5.8%)至今还十分有限,印度洋 Argo 观测网中的浮标数量与太平洋和大西洋相比要落后一截,至今仍未达到国际 Argo 计划提出的最低标准,尤其是南海的Argo区域观测网目前还是域外国家在建设和维护。可见,增加在印度洋海域 的 浮 标 数 量,并由域内国家主持建设南海区域海洋观测网, 促进观测资料在东南亚和印度洋沿海国家的推广应用已迫在眉睫。

为此,我国应以成功研制北斗剖面浮标,以及国际Argo计划由“核心Argo” 向“全球Argo”拓展为契机,通过建立的BDS-PDSC,积极主动地建设北太平洋西边界流(台风源地) 海域、西太平洋典型边缘海—南海的Argo区域海洋观测网,并逐步向印度洋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扩展,最终建成至少由400个剖面浮标(以国产北斗剖面浮标为主)组成的覆盖“海上丝绸之路”的区域Argo海洋观测网,使之成为“全球 Argo”的重要组成部分,增进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流与合作的纽带,进一步促进Argo资料在我国乃至沿线国家业务化预测预报和基础研究中的推广应用,让沿线国家和民众能够真切体验和更多享受到海上丝路建设带来的福祉,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防御自然灾害,更多地承担一个海洋大国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略)


本文原刊载于《地球科学进展》(第31卷第5期,2016年5月),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不带有任何商业目的,版权归作者所有。感谢《地球科学进展》编辑部对【慧天地】的支持!

【慧天地】敬告


【慧天地】是服务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公共公益平台,旨在:传递政府声音;发现行业亮点;增强学术交流;共享优质资源;关注本硕博学子的学习、就业;重视地理信息文化的传播、弘扬。【慧天地】高度重视版权,对于原创、委托发布的稿件,会烦请作者、委托方亲自审核通过后才正式推发;对于来自网站、期刊、书籍、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的稿件,会在作者栏或者文章末尾显著标明出处,以表达对作者和推文引用平台版权的充分尊重和感谢;对于来源于网络作者不明的优质作品,转载时如出现侵权,请及时后台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内删除。先做人,后做事;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慧天地】的关注和支持!


欢迎大家推荐精品稿件

 【投稿邮箱】

 geomaticshtd@163.com

“有兴趣加入【慧天地】交流群的朋友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与赵楠@Zn联系。”

编辑:陈   兴  牟超辰

审核:李茂永  朱林烨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928135614)



推荐

(限于篇幅 更多精彩不再全部列出 请在相关系列中查看)


点击下文直接阅读

高端论坛|王家耀院士:建设海洋强国需要现代化海洋测绘保障

高端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现代化海洋测绘: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保障

高端论坛|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赵建虎教授:高精度多波束测深理论方法、软件与应用

高端论坛|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秘[bèi]金钟研究员:北斗海洋增强定位

高端论坛|清华大学遥感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洪阳教授:全球遥感水循环与水利大数据(Hydrology from Space)

高端论坛|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生导师武芳教授:海底地貌数据综合原理与方法

高端论坛|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生导师柴洪洲教授:BDS海上实时精密定位研究

精品课程|赵建虎教授:海洋测绘

高端论坛|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吕志平教授:CGCS2000及其向海底的延伸——“地球空间信息与海洋测绘”研究生暑期学校专题报告

高端论坛|山东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阳凡林教授:近岸地形一体化测量及三维表达

学术论文|辽宁师范大学校长韩增林教授等:中国海洋产业研究进展与展望

学术论文|大数据时代下的军事海洋测绘发展新趋势

喜欢的话别忘记点击小手给小慧点赞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