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九寨沟地震,成都为何能提前71秒收到预警?

2017-08-10 罗佳星 慧天地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更多推文请留意文末推荐)

有研究已经表明,人们如果能在地震发生时提前3秒,伤亡人数可降低14%,10秒获得警报,伤亡人数可减少39%,提前20秒,伤亡人数可降低63%。

而在8月8日晚发生在四川阿坝县九寨沟的7.0级地震中,王暾团队研发的ICL地震预警系统,成功提前71秒通过手机及专用终端为成都市发出预警信息,提前19秒为陇南市发出预警。而这次预报,其实已经是这套系统第38次成功预警我国的破坏性地震。

地震预警系统的关键究竟在哪里?

在了解“地震预警”这个世界性难题的关键点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地震预警与地震预报:

“地震预警”则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纵波(P波,主要使地面上下颠簸)比横波(S波,主要使地面左右颠簸)传播速度不同而产生的时间差,与时间赛跑,在威力更大的横波到达预警目标之前发出预警。

而“地震预报”则是指的是在地震发生之前,预知地震发生的地点和时间,从而快速将人员提前撤离地震区,关闭次生灾害源,将地震灾害降低到最低。

因此,作为一种“超级新闻速报”,地震预警对于信息时效性与准确性的要求是前所未有的,传统的地震定位与算法基本不能在预警系统中使用。而这两个模块也就成了全球地震监测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也正因为如此,地震预报至今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总之,一个完整的地震预警系统至少应该包括实时地震定位、实时震级计算、预警目标区烈度估计以及预警信息发布等几个重要功能模块。而“定位算法”与“实时震级计算”则是整个预警系统中最重要、最关键、也是决定地震预警成败的两个主要功能模块。

没错,地震预测,算法必不可少。

其中,实时震级计算则是整个地震预警系统中最复杂、也是最困难的一部分。由于地震预警对于信息有着超高的时效性要求,计算预警震级时往往只有震中附近的少数几个触发台站、有限时间长度内的信息可以利用。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就必须找到一些非常规的、稳定可靠的实时震级计算方法。

目前,国际上也已发展了实用的实时震级计算方法,这些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与周期/频率相关算法,与幅值相关的算法,以及与强度相关的算法。

中国“出品”的ICL地震预警系统

这次在九寨沟7.0级地震中发挥效用的ICL地震预警系统,是由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成都市高新区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及其团队研发。而2008年的汶川地震,就是这个出生在四川省达州市的力学和物理学博士开始研发ICL地震预警系统的契机。

(成都市高新区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

这套系统分为地震监测,预警信息分析和处理,预警信息发布,以及预警信息接收和应用四个环节。

在地震发生时,它能够利用地震危险区域布设的高密度台网对震源进行监测,进而通过检测仪将检测到的关键信息发送至预警中心畸形分析处理,然后预警中心再通过各种信息接收终端发布预警信息给用户,最终用户接收信息并进行避险。

最值得注意的是,该预警系统已经实现了通过智能手机、广播电视、微博、地震预警信息接收服务器等同步实时发布预警信息,使得我国成为继墨西哥、日本后,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技术能力的国家。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覆盖31个省区,220万平方公里,覆盖6.6亿人口的地震预警网络, 主要分布在南北地震带、华北地震带、东南沿海地震带、新疆西北部。覆盖中国地震预警一线区的面积的90%。

很多人也许会有疑问,只能提前几秒到几十秒的地震预警,到底能有多大作用?大家可别小瞧了这短短几十秒。

笔者8月9日凌晨在小区里测试了一下,假设自己在成都第一时间看到这则预警推送,那么在迅速反应的前提下,1分钟是可以从2楼通过走楼梯迅速冲到居民楼前的空地上的。

当然,如果你在第一时间看到这则信息并迅速躲到厕所的反应时间是相对充裕的,经测试为5~7秒左右。这也是为何微博有不少网友在感慨地震预警系统的重要性。

此外,也有数据表明,普通建筑在遭遇地震时大约可以抵御地震袭击约12秒后倒塌。

譬如在汶川地震发生时,四川省地震局位于地震重灾区的地震观测站内,没有抗震设防的围墙是在地震波到达10秒后倒塌的。同时,由于人们在遇到突发状况时不太容易能快速而准确的判断情况,地震预警系统能够帮助人们在地震发生时快速判断,增加逃生成功的可能。

除此之外,地震预警系统还可以有效避免高铁,燃气管道等工程遭受地震后带来的不利影响。以燃气管道为例,若能在地震波到达之后短时间内关闭管道,就能有效控制燃气泄漏的数量而降低火灾或者爆炸的风险。

虽然地震预警系统有诸多益处,但是由于地震波由震中向外传播,导致距离地震震中越近,最先受到影响的重灾区,接受地震预警信息和进行反应的时间极短,很难避免较大人员伤亡。

而距离震中越远,受到地震影响较小的地区,则有更多时间接收预警并作出反应。这也使得能否通过改进预警原理机制,减小震中地区的人员伤亡成为未来地震预警的研究方向之一。

而我们在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无论如何,技术手段只是保障地震预警系统成功运行的一部分,地震预警系统各项功能的发挥还取决于民众的防震减灾素质以及对地震预警系统的熟悉程度。而这就需要民众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对地震预警系统的了解,并能够在接收到地震警报信息时从容选择最合理的紧急逃生避险措施进行自救,这才能让预警系统的各项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相关报道

地震波抵达前40秒,汶川电视台提前预警

新京报

8月8日晚22时07分,微博网友“宜宾生活播报”上传的视频显示,在地震刚刚发生时,同属阿坝州的汶川县电视台提前40多秒弹出预警画面。

视频显示,正在播放的电视节目变成一段蓝底白字的地震预警画面,正在从40多秒开始进行倒计时。当倒计时进行到38秒左右时,视频拍摄者所在房屋顶部的吊灯开始微微晃动。

新京报记者连线汶川县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一位工作人员称,这是最近两三年启动的一套地震报警系统,一旦发生地震,如果震级较大,都会启动预警。该工作人员说,“我们已经能感受到了,地震刚刚发生的时候,这个系统就会反应出来。”

随后,记者连线了汶川县电视台,总编室一位付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四川省地震局和地震办合作开发的“地震前兆应急系统”,在非震中区,能够提前数十秒发出警报,提醒大家紧急撤离,但是该系统在震中不会起作用。

付女士说,该系统与汶川县的电视数字终端相连接,一旦发生地震,电视信号会自动切断,发出警报,提醒市民撤离。该系统在电视屏幕上显示倒计时,“信号和声音都很稳定”,当倒计时结束后,就切换回原本的电视画面。

付女士告诉记者,她是2014年到汶川县工作的,当时已经有了这套系统,这套系统是由地震局免费安装的。

四川省多地启动预警系统

除了汶川县,四川省还有多地也启动了预警系统。四川省地震预警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告诉新京报记者,广元市、成都市、绵阳市、阿坝市、甘肃省陇南市、陕西省汉中市等6个市的11所学校提前5秒-38秒发出预警。还通过包括四川科技等近20个政务微博发布了地震预警信息,还为国家减灾中心、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等提前预警了该地震。

据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测定,此次地震最大烈度9度左右,其中8度及以上的区域涉及九寨沟县,8度及以上区域面积约1719平方公里。5度及以上的区域涉及甘肃省宕昌县、武都区、文县、迭部县、舟曲县,四川省松潘县、若尔盖县、红原县、九寨沟县,共造成9个县区的69个乡镇受灾。

王暾表示,地震预警系统为距震中107千米的陇南市,预警时间19秒,预估烈度4.0度;距震中207千米的阿坝市,预警时间48秒,预估烈度3.1度;距震中207千米的广元市,预警时间48秒,预估烈度3.1度;距震中208千米的绵阳市,预警时间49秒,预估烈度3.1度。地震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还为地震部门和应急部门提供了烈度速报图等应急数据。

王暾说,该地震预警网覆盖面积达22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人口密集的多震区面积的90%,已成功预警芦山、鲁甸、康定等38次破坏性地震。从总体上看,地震预警信息接收仍是“软肋”。虽然我国地震预警网已覆盖6.5亿人口,但能够真正应用地震预警信息的人口不到2%。

原标题:提前71秒为成都发出九寨沟地震预警, 这套中国研发的预警系统真的...


来源: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 凤凰新闻(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


如需要加入《慧天地》微信交流群,请加慧天地
(微信号:zn846546896)为好友。
欢迎大家推荐精品稿件。
投稿邮箱:geomaticshtd@163.com。



推荐

点击下文直接阅读

四川、新疆发生地震,测绘地信人如何快速应对?

茂县首张灾情地理信息示意图发布,灾前灾后对比影像公布

深入一线|【地灾服务】“尼伯特”后测绘院遥感中心驰援闽清开展灾毁耕地调查

编辑:蔡丽华

审核:高敬凯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wjh1826661312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