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飞访谈:人工智能(AI)以人为本——之笔者见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更多精彩请留意文末推荐)
作为斯坦福大学AI实验室主任,现在担任Google的首席科学家,李飞飞正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推动人工智能革命。但这场人工智能革命,注定需要更多的人加入其中。她与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高级编辑威尔·奈特(Will Knight)进行了探讨为什么每个人都强调技术的人性化方面以及关于李飞飞对自己AI事业和AI的相关看法。
1.你为什么加入Google?
李飞飞:研究尖端的AI是非常令人满意和有益的,但我们看到人工智能是世界伟大的觉醒,历史的伟大时刻。对我来说,考虑AI在世界上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但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使这项技术普世化。云代表着是一个巨大的计算机,可以为每个行业提供计算服务,进而推动AI的普世化,推动社会的发展。
之笔者见:搞科学的人都知道,科学分为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人工智能纯粹科学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数据。而人工智能应用科学最大的发展瓶颈就是人才。最近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国际最权威学者之一吴恩达也公开表示:判断一家公司是不是AI公司主要看数据!对于Google、苹果、阿里这样的大公司来说,他们最不缺的就是数据。所以才有了近年来很多研究人工智能纯粹科学的人都纷纷加入这些互联网公司,帮助他们进行转型升级。所以李飞飞加入Google也算是顺势而为,期待她能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创造更大的价值。
2.你到目前为止学到了什么?
李飞飞:我们需要更加以人为本。如果你看看我们在AI的位置,我会说这是模式识别的伟大胜利。人工智能非常注重任务,缺乏语境意识,缺乏人类灵活的学习。我们也想制造技术,使人类的生活更美好,我们的世界更安全,我们的生活更有效率。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有一层人际沟通和协作。
之笔者见: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需要的是并驱发展,今天关于人工智能的很多言论都已经是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因为它是真实的。人工智能确实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很大的冲击(笔者貌似也会失业,受到了暴击。),科学的发展伴随着人性的进步。但人性问题绝不是那么单纯,而是更复杂,更多种多样。只有合理的运用技术,我们才有希望使社会生活更如人意而非技术意(我们需要按照人性的发展来活,而非技术的发展)。李飞飞这些人物从一开始就从科学视角调到人文视角来看人工智能发展问题,真实值得令人佩服。
3.我们如何使人工智能更加以人为本?
李飞飞:在70年代有人说过一个伟大的话:“今天人们对AI的定义,有点像当房间着火之时,机器如同像下棋一般,能“精妙”算出躲避火势的每一步最佳走法。但“灭火“的根本之道,当下的AI却显得无能为力。”(the definition of today’s AI is a machine that can make a perfect chess move while the room is on fire.)这句话真的说明了AI的局限性。在下一轮的AI研究中,如果我们想要更有用的机器,我们必须回顾历史,增强对其的理解。我们必须对知识进行抽象和推理。这些对于人工智能以人为本化都是重要的步骤。
之笔者见:人工智能始终是人为设计的一种机器系统,今天大家担心最多的不是现在的人工智能系统,因为它是人设计的,是可控的,是符合以人为本的性质的。相对而言大家更多的担心的是强人工智能,在技术意识下自我进化的人工智能,很多人都在夸大其破坏性。其实,人工智能如果真的按照以人为本的目标发展,强人工智能可能永远都不会来到。为什么?因为人性是强大的。
4.在斯坦福大学,您创建了Visual Genome——机器视觉和语言的数据集,以便它们可以用于训练更多AI系统。视觉和语言的这种相互作用是否为下一次飞跃而需要?
李飞飞:绝对是。我觉得视觉是智慧的基石,语言理解是情报的基石。什么使人类独特?物种演变给了我们最难以置信的复杂的视觉系统,语言系统,它们都在一起协同工作。使得我们人类发展到了今天的文明。Visual Genome正是推动语言理解和视觉理解界限的一个项目。最后我们也要将世界上的机器人联系起来。
之笔者见:人类设计和发展人工智能的目标是让人工智能成为我们强大的助手,帮助我们处理更繁琐、偏流程化的工作。交流便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人工智能内芯很强大,工作能力毋庸置疑,但是接受工作的指令和输出工作的成果这些都需要和我们人类世界进行交流。最后,李飞飞提出让世界上的机器人联系起来,这其实,是在预示着人工智能下一个发展方向。让机器与机器之间合作交流进而解决问题,目的是让最大程度的解放人的劳动。这也就是我们前几年炒得最火的物联网时代。
5.你曾经谈到需要有更多的女性参与AI。为什么?
李飞飞:人工智能将涉及到更多的工作,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庞大的劳动力群体(多样性角度),来提供更包容的基础。这是一个经济论证。还有大量研究表明,当多样化的工人聚集在一起时,他们在工作中找到的解决方案更具创新性,更有创意。而且也是符合道德的。
当你发明一种普世的技术时,这对人类来说是重要的,你希望它拥有全人类的价值观,满足整个人类的需要。如果这项技术的开发人员不代表各行各业,这很有可能是一种有偏见的技术。我们需要清楚地和大声地说出来。
之笔者见:有研究表明,如果使用有偏见的数据来训练人工智能系统,那么训练出的人工智能系统也会继承这种偏见。这还是在我们假设设计者没有偏见的基础上。如果说人工智能是一个新物种的话,那么支撑整个新物种健康发展的前提一定是少一些己有的偏见,多一些多样的包容。另外一点,女性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群体,在她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母仪天下。相对于男性身上的一统天下来说,她们的性情貌似更温和一些。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更温和一些,只有更温和才能让技术更以人为本。马云先生曾在全球女性创业者大会上表态:下辈子相当女人。男人会把事业越做越大,女人会把事业越做越好,做好事业比做大事业重要得多。对于人工智能这项事业来说,道理也是一样。我们不求人工智能能够完全的取代人类所有的工作,只求它们能够在一旁很好的协助我们就行了。
来源:全球人工智能(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
点击图片即可了解“求职学子自荐活动”!
荐读
点击下文标题即可阅读
高端论坛|李建成院士:人工智能对测绘学科发展产生前所未有机遇
编辑:郝 勇 / 审核:高敬凯 / 荐稿:付 航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wjh1826661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