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测绘地信新生研讨课这么上,效果不一样

2018-01-01 李晓彤 慧天地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更多精彩请留意文末推荐)

“新生研讨课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了解和热爱专业”,测绘系新生研讨课的负责人万剑华教授说道。为使新生更直观地了解专业、培养兴趣,测绘系积极创新新生研讨课的形式和内容,将课堂搬进企业、搬进网络、搬进日常,使专业知识“看得见”“学得懂”“用得勤”。


研讨课进企业,专业知识“看得见”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的“高新技术展厅”里,测绘、地信的新生们饶有兴趣地拿着智能客户端浏览“有故事”的崂山地图,在崂山道士的“陪同”下历览山间美景。近日,102名测绘系新生被分为3组,在老师和讲解员的带领下,轮流参观了青勘院的地图文化长廊、地图文化创意展厅和地理信息高新技术展厅。悠久的地图文化历史、精美的地图工艺作品和高端的学科知识令人叹为观止,虚拟现实、智慧社区、智能轨道交通等新技术与应用更是让大家对专业充满信心。参观后,师生们听取了青勘院经营部甘宇亮部长和丁鹏辉副院长的报告,两位专家引导学生们关注行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重视多学科融合和综合素质提升,着眼于国计民生学好测绘科学知识。在这里,专业知识“走出”课本,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们面前。


研讨课进网络,专业知识“学得懂”

测绘系利用互联网信息 50 30157 50 15264 0 0 4613 0 0:00:06 0:00:03 0:00:03 4612传播迅速、灵活性高等优势,依托微信公众号“慧天地”开辟了新生专业认知的第二课堂。作为对课上教学的补充,“慧天地”适时分享了“武汉大学测绘学概论”院士课、“地理信息与人类生活”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等优质资源供学生们学习。目前,“慧天地”已成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之一,公众号定期推送学科前沿知识、高端论坛讲座、国内外会议通知等,并通过“高校巡礼”“求职考研”等模块为学生日常学习、考研就业等提供一站式服务。“慧天地”网络课堂突破了新生研讨课“仅8次课”的课时限制,使学生们得以随时、随地巩固和补充课内知识,主动吸纳优质资源,使专业知识学得懂、记得牢。


研讨课进日常,专业知识“用得勤”

地学院高度重视新生研讨课的改革与创新,积极拓宽新生研讨课的外延和内涵,充分利用学科资源和平台,发挥全员育人作用,做好新生专业认知教育。测绘系新生班主任多次在班会上介绍北斗卫星知识,启发学生开阔视野、担当使命;学院大地测量、卫星定位等实验室每个工作日均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学生们可以随时借仪器进行水准测量、导线测量等操作练习;在学院科创联组织的第十四届测绘技能大赛中,专门针对大一新生设置了非专业组比赛项目,80%以上的测绘系新生参与其中并获得佳绩。学院在资源利用、平台建设、活动组织等各方面凝心聚力,使新生将课内知识学以致用、学好勤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生研讨课作为大学的第一门专业课,对于培养兴趣、激发热情具有重要意义。测绘系新生研讨课的创新能够切实增强授课的实效性,也为推动学院一流学科建设中一流人才的培养做了有益探索。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


荐读

点击下文标题即可阅读

测绘地信新生研讨课这么上,效果不一般

为武汉大学“测绘学概论”这样的”院士课”喝彩(后附全部视频课)

精品课程|汤国安教授:地理学我们学习什么?

精品课程|汤国安教授:地理信息与人类生活--地理信息之睿智学习

精品课程|汤国安教授:地理信息与人类生活--地理信息之智慧生活

精品课程|汤国安教授:地理信息与人类生活--地理信息之应用博览

精品课程||汤国安教授:地理信息与人类生活--地理信息之科技纵横

献给所有大一新生!这10个大学锦囊,请收好

小慧推荐|一位985学霸从小学到博士的88条学习感悟

编辑 / 呼慧珊    审核 / 朱林烨   荐稿/李茂永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wjh1826661312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