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中国地理国情蓝皮书(2017版)》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发布。这是我国首次以蓝皮书形式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进行出版。该书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策划出版,旨在为国家和地方提供一套客观、科学的地理国情数据和分析结果。
首部《中国地理国情蓝皮书》发布(附答记者问)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更多精彩请留意文末推荐)
蓝皮书围绕资源、生态、公共服务、区域经济、城市发展等重大国计民生主题,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基础,融合社会经济数据,建立科学可靠的地理国情统计分析方法,形成反映我国地理国情总体状况的指标体系。从地理空间的视角,系统地描述了我国地表自然资源禀赋与利用、地表生态格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空间分布整体状况;对比了地域之间差异,在宏观尺度上反映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耦合程度。
全书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蓝皮书编制的背景、总体框架、数据来源及分析单元。第二至第八章分别围绕地表资源禀赋、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程度、地表生态格局、交通设施覆盖及服务能力、区位条件与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水平、城市发展空间格局七个主题,按照选定的24个二级、105个三级指标开展具体分析,并以文字为主、辅以统计图表和专题地图等形式,对分析结果进行省域之间、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地理网格之间、地形单元之间等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评价,综合反映地理国情的空间分布特征。
据了解,该书具有内容覆盖面广、表达形式多样、受众面广等3个特点。内容涉及到资源、生态、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分析单元涵盖了省域、城市、城乡、地理网格、地形单元等,统计指标既有总量又有均量、既有绝对量又有相对量,分析结果既有排序又有对比。该书以多种表现方式展现成果内容,充分发挥测绘行业制图优势,采用地图、图表、文字等多种表达方式,尤其采用了大量的专题地图插图,面向不同主题,从地理空间角度准确直观反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布、空间关系和地域差异等。该书可以面向中央、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国土测绘、环保、住建、农林、交通、教育、卫生、文化等专业部门,以及经济、社会、管理、人口、统计、地理、生态、环境等众多学科领域。
《中国地理国情蓝皮书(2017版)》发布会召开及答记者问
答: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测绘地理信息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蓝皮书的总体设计是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等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出发点,结合地理国情普查内容指标,确立了地表资源分布与利用、地表生态格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经济潜能、城镇发展五个主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蓝皮书的主体内容。
答:(1)内容覆盖面广。蓝皮书内容涉及到资源、生态、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分析单元涵盖了省域、城市、城乡、地理网格、地形单元等,统计指标既有总量又有均量、既有绝对量又有相对量,分析结果既有排序又有对比。
(2)表达形式多样。以多种表现方式展现成果内容。充分发挥测绘行业制图优势,采用地图、图表、文字等多种表达方式,尤其采用了大量的专题地图插图,面向不同主题,从地理空间角度准确直观反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布、空间关系和地域差异等。
(3)受众面广。蓝皮书可以面向中央、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国土测绘、环保、住建、农林、交通、教育、卫生、文化等专业部门,以及经济、社会、管理、人口、统计、地理、生态、环境等众多学科领域。
一、地表资源禀赋
地表资源包括种植土地、林草覆盖、水域。本蓝皮书主要从人均拥有量、占比、地区分布、海拔分布、坡度分布等维度来反映地表资源禀赋。其中,种植土地包括水田、旱地及园地;林草覆盖包括林和草覆盖的地表。
分布指数是指统计单元内地表资源面积占区域比重与该统计单元面积占区域陆地面积比重的比例,反映地表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分布指数值越大,优势度越高,该单元内地表资源的分布程度越高;如果分布指数大于 1,表示地表资源在该单元内的分布属于优势分布。
1、地表资源分布:利用空间分布指数、垂直分布指数、坡度分级指数分别反映种植土地、林草覆盖在地区、海拔、坡度之间的分布情况。
种植土地。空间分布指数总体由东至西逐渐递减,较大的5个省份依次是山东、河南、海南、江苏、安徽;较小的5个省份依次是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
林草覆盖。西部地区空间分布指数普遍较大,青海、西藏、四川排在全国前三位,东部地区的江苏、上海、山东排在全国后三位。在低海拔、中海拔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分布程度较高,在低海拔地区优势分布在海拔200-1000米之间。除西藏外,其它省份坡度分级指数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升高。
京津冀地区林草覆盖与种植土地分布呈现互补分布特征,主要聚集在承德市、张家口市及西南城市的外围区域,东南地区林草覆盖聚集度相对较低。
全国林草覆盖分布图
京津冀林草覆盖占地比重图
2、地表资源占有量是指区域内资源的数量情况。从资源人均拥有量、覆盖度反映地表资源占有量。
全国种植土地人均拥有量为11.63平方千米/万人,内蒙古、黑龙江、新疆、吉林、甘肃等13个省份的种植土地人均占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等其余18个省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国林草覆盖人均拥有量为43.41平方千米/万人,西藏、青海、内蒙古、新疆、甘肃等9个省份的林草覆盖人均占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天津、江苏、山东、北京等其余22个省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答: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和海洋资源6大类。这些资源按其在地球上存在的层位,可划分为地表资源和地下资源。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按照“所见即所得”的数据采集原则,获取了如实表达我国陆地地表覆盖现实状况的地理国情数据。蓝皮书中的地表资源主要包括地理国情普查内容指标中的种植土地、林草覆盖和水域。
资源禀赋是指一个地区拥有各种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等方面的总体情况。蓝皮书中地表资源禀赋是指种植土地、林草覆盖、水等地表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等方面的总体情况,主要从人均拥有量、占比、地区分布、海拔分布、坡度分布等维度来反映。
答:种植土地是指经过开垦种植粮农作物以及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并经常耕耘管理、作物覆盖度一般大于50%的土地。包括熟耕地、新开发整理荒地、以农为主的草田轮作地;各种集约化经营管理的乔灌木、热带作物以及果树、苗圃、花圃等土地。具体包括水田、旱地、果园、茶园、桑园、橡胶园、苗圃、花圃、其他经济苗木等9个二级类。
林草覆盖是指实地被树木和草连片覆盖的地表。包括乔木林、灌木林、乔灌混合林、竹林、疏林、绿化林地、人工幼林、灌草丛、天然草地、人工草地等10个二级类。其中,天然草地又分为高覆盖度天然草地、中覆盖度天然草地、低覆盖度天然草地。
答:我们通过空间分布指数、垂直分布指数、坡度分级指数来反映地表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分布指数是指统计单元内地表资源面积占区域比重与该统计单元面积占区域陆地面积比重的比例,反映地表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
分布指数值越大,优势度越高,该单元内地表资源的分布程度越高,如果分布指数大于 1,表示地表资源在该单元内的分布属于优势分布。蓝皮书中空间分布指数的统计单元为省级行政区,垂直分布指数的统计单元为高程带,坡度分级指数的统计单元为坡度带。
通过分析发现种植土地空间分布指数大小总体呈现出由东至西逐渐递减的趋势,种植土地垂直分布指数值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种植土地在高海拔地区分布程度较低,极高海拔地区则没有分布。种植土地的坡度分级指数值随着坡度的升高而降低。
西部地区林草覆盖空间分布指数普遍较大,青海、西藏、四川排在全国前三位。林草覆盖在低海拔、中海拔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分布程度较高,在低海拔地区优势分布在海拔200-1000米之间。除西藏以外,其它省份林草覆盖坡度分级指数值随着坡度的升高而升高。
答:可复用及后备地表资源是指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能够通过开发、复垦、整理等措施改变成为种植土地、林草覆盖等地表资源的未利用地、毁损废弃地等,反映区域内可用于复垦以及未利用的、可供将来用来建设的土地资源情况。蓝皮书中反映的可复用及后备地表资源主要包括地理国情普查内容指标中的低坡荒漠与裸露地、盐碱地、废弃房屋建筑区和堆放物。
二、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程度
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通过建设用地开发现状、开发利用强度的分析,为地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节约集约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1、从人工地表的构成、占地比重等方面反映建设用地的开发现状。
人工地表包括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内容指标中的房屋建筑区、道路、构筑物、人工堆掘地。其中,构筑物是指为某种使用目的而建造的、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其内部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工程实体或附属建筑设施;人工堆掘地是指被人类活动形成的弃置物长期覆盖或经人工开掘、正在进行大规模土木工程而出露的地表。
从全国看,人工地表中房屋建筑区面积占比最大,为49.03%,道路面积和构筑物分别占18.95%和19.55%,人工堆掘地面积占比最小,占12.47%。全国人工地表空间分布不均,呈现东密西疏的特征,区域差异明显。华北地区南部和华东地区北部的人工地表分布较多,呈现团状和片状空间分布;其次是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呈现不连续片状空间分布;而西北和华北地区北部的人工地表分布较少,呈零星状分布。
全国房屋建筑区占地比重为1.62%,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等22个省份的房屋建筑区占地比重大于全国均值;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其余9个省份的房屋建筑区占地比重小于全国均值。
全国房屋建筑区分布图
全国铁路与道路占地比重为0.63%, 上海、天津、北京、江苏、山东等24个省份的铁路与道路占地比重大于全国均值;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其余7个省份的铁路与道路占地比重小于全国均值。
全国构筑物占地比重为0.65%,天津、上海、山东、北京、江苏等18个省份的构筑物占地比重大于全国均值;西藏、新疆、四川、青海、贵州等其余13个省份的构筑物占地比重小于全国均值。
全国人工堆掘地占地比重为0.41%,天津、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等22个省份的人工堆掘地占地比重大于全国均值;西藏、青海、黑龙江、新疆、四川等其余9个省的人工堆掘地占地比重小于全国均值。
2、从人工地表的占地比重及人均拥有量等方面反映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强度。
全国人工地表占地比重为3.30%, 上海、天津、北京、山东、江苏等22个省份的人工地表占地比重大于全国均值;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黑龙等其余9个省份的人工地表占地比重小于全国均值。整体来看,人工地表规模与经济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经济越发达,人工地表规模越大。
全国人工地表人均拥有量为2.27平方千米/万人,青海、内蒙古、西藏、新疆、宁夏等12个省份的人工地表人均拥有量高于全国均值;上海、北京、广东、重庆、四川等其余19个省份的人工地表人均拥有量低于全国均值。人工地表人均拥有量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西藏。
全国单位人工地表二、三产业产值为2.00亿元/平方千米,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等14个省份的单位人工地表二、三产业产值高于全国均值;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宁夏等其余17个省的单位人工地表二、三产业产值低于全国均值。整体来看,单位人工地表二、三产业产值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北京、天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其单位人工地表二、三产业产值也相对较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单位人工地表二、三产业产值都偏低。
答:建设用地是利用土地的承载能力或建筑空间,不以取得生物产品为主要目的的用地。建设用地一般分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地、特殊用地。地理国情普查内容指标中的房屋建筑区、铁路与道路、构筑物和人工堆掘地是建设用地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上述4类地理国情普查内容指标组成的人工地表与建设用地的概念相近,是从地表覆盖的角度对建设用地的描述。
答:通过统计分析,我国人工地表的分布与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高度正相关,总体上,东部地区的地表开发水平高于西部地区。其中,房屋建筑区密度地域差异明显,多层房屋建筑区占比、低矮房屋建筑区占比都呈现为东高西低,各类房屋建筑区的分布密度都与区域人口分布密度高度相关。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铁路与道路的占地比重较大,而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铁路与道路的占地比重较小。东部、中部地区的构筑物占地比重较大,东北、西部地区构筑物占地比重较小。人工堆掘地占地比重较大的省份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
答: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土地开发强度大,同时由于人口数量大,人均人工地表面积较小,但由于经济总量大,单位人工地表面积的产值更高。西部地区人均人工地表面积较大,东部地区人工地表占地比重较高,经济发展水平高,单位人工地表面积二、三产业产值也较高。
三、地表生态格局
地表生态格局从生态状况、生态压力、生态保护的角度对全国31个省份进行定量评估。其中,生态状况包括自然生态空间覆盖率、破碎度、优势度、水网密度、生境质量指数、水源涵养指数等指标,生态压力包括生态人为干扰指数、植被受干扰指数、不透水地表占地比重、扬尘地表占地比重和农业面源污染等指标,生态保护重点通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功能和分布来反映。
自然生态空间覆盖率指区域的自然生态空间占有情况,包括园地、林地、草地(稀疏灌丛除外)、荒漠与裸露地和水域。自然生态空间覆盖率取值范围在0-1,数值越高,自然生态空间资源越丰富。全国整体自然生态空间覆盖率为78.38%,整体分布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西藏、青海位居全国前列,山东、上海的自然生态空间覆盖率相对较低。
水网密度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地表水体的覆盖密集程度,为统计区域内地表河流、水渠总长度与统计区域面积之比。水网密度值越高,表明区域内地表水体的覆盖越密集。全国整体水网密度为852.46米/平方千米,从地区分布来看,密度较高的地区集中在华东地区,这里也是我国人口密度较高的地方,其中江苏、上海的水网密度领跑全国,而内蒙古、吉林、北京、河北等的水网密度相对较低。
生境质量指数用于评价区域内生境质量的适宜性,反映生物栖息地质量,取值范围在0-100(为归一化处理后的数值),指数越高,表明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越好。从地区分布来看,黑龙江的生境质量指数位居全国首位,宁夏、上海、新疆等地区的生境质量指数较低。
水源涵养指数是表征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的特征指标,取值范围在0-100(为归一化处理后的数值),指数越高,表明区域内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能力越强。从地区分布来看,黑龙江的生境质量指数位居全国首位,宁夏、新疆、上海等地区的生境质量指数较低。
不透水地表占地比重为区域内不透水地表面积与该地区国土面积的比值,其中不透水地表包括道路、房屋建筑(区)、构筑物、建筑工地等。不透水地表占地比重取值范围在0-1,数值越高,表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干扰强度越大。全国整体不透水地表占地比重为2.84%,从地区分布来看,上海的不透水地表占地比重全国最高,而青海和西藏的不透水地表占地比重全国最低。
扬尘地表占地比重为区域内扬尘地表面积与该地区国土面积的比值,其中扬尘地表包括露天采掘场、堆放物、建筑工地、其他人工堆掘地、盐碱地表、泥土地表、沙质地表、砾石地表和碾压踩踏地表等。扬尘地表占地比重取值范围在0-1,数值越高,表明该地区发生扬尘污染的风险越高,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越大。全国整体扬尘地表占地比重为13.54%,从地区分布来看,新疆的扬尘地表占地比重全国最高,而黑龙江的扬尘地表占地比重全国最低。
生态保护反映出人类对生态修复的力度。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共设置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5处。其中,水源涵养类型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8处,总面积135.10万平方千米;水土保持类型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4处,总面积24.61万平方千米;防风固沙类型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6处,总面积113.86万平方千米;生物多样性维护类型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7处,总面积102.38万平方千米。全国除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外的其他23个省份都有分布,其中青海省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占地区国土面积比例最高,达到了69.47%。
在生态状况和生态压力方面,从整体来看,中国自然生态格局有着明显的分异特征,自黑龙江至云南的“胡焕庸线”形成了我国的生态格局差异:东部、南部地区人口稠密,人均自然生态资源占有量较小,同时经济活动频繁,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影响也较大;西部、北部地区地广人稀,水、热等自然条件较东部、南部要差,社会经济活动较东部地区要弱,使得自然生态空间的比例等较东部和南部地区都有优势。但不同地区面临的压力有差异,西部面临的生态压力以自然要素生态压力为主,例如植被退化、荒漠化、扬尘地表等。东部和南部地区面临的生态压力以人为干扰造成的生态压力为主,例如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热岛、景观破碎化等。
答: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过程中,地表生态始终是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蓝皮书地表生态部分主要从生态状况、压力和保护等方面定量化反映我国当前的地表生态格局,其中的各项分析指标,例如自然生态空间覆盖度、破碎度、生境质量指数、不透水地表占地比重、扬尘地表占地比重等,可以有效服务支撑资源保护与开发、海绵城市、大气环境治理、绿色农业建设等工作,为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做好成因分析并提出决策建议提供数据支撑。这不仅是科学研究与管理决策紧密结合的有益工作,也是科学研究与治理工作协同促进的重要尝试。
答:在生态状况和生态压力方面,从整体来看,中国自然生态格局有着明显的分异特征,自黑龙江至云南的“胡焕庸线”形成了有我国特色的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生态格局差异:东部、南部地区人口稠密,人均自然生态资源占有量较小,同时经济活动频繁,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影响也较大;西部、北部地区地广人稀,水、热等自然条件较东部、南部要差,社会经济活动较东部地区要弱,使得自然生态空间的比例等较东部和南部地区都有优势。
但不同地区面临的压力有差异,西部面临的生态压力以自然要素生态压力为主,例如植被退化、荒漠化、扬尘地表等。东部和南部地区面临的生态压力以人为干扰造成的生态压力为主,例如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热岛、景观破碎化等。
答:参考地理国情普查指标体系的分类方法,自然生态地表包括园地、林地、草地(稀疏灌丛除外)、荒漠与裸露地和水域,新疆和青海等西部地区的自然生态空间覆盖度高,主要是这些地区分布着广泛的沙质地表(沙漠)和砾石地表(戈壁)等。
自然生态空间覆盖度与我们日常理解的以“青山绿水”为代表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含义不同。西部广泛分布的沙质地表(沙漠)、砾石地表(戈壁)在不利气候条件下有可能形成扬尘污染,但是沙漠、戈壁也是西部地区长期自然作用下形成的生态资源,这些自然生态地表在维护地区生态平衡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交通设施覆盖及服务能力
从交通网络覆盖、交通发展水平和交通设施服务能力三个方面分析了各省份的交通状况。其中:
交通网络覆盖从铁路网络密度、道路网络密度、等级公路网络密度、城市道路网络密度、乡村道路网络密度和路面人均占有量等方面分析各省份的交通网络覆盖状况。
1、铁路网络密度:指区域内铁路长度与该区域国土面积的比值,反映区域铁路运输基础设施的发展程度和交通网络覆盖能力强弱。各省份间铁路网络密度差异较大,西部地区整体铁路网络密度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北京、天津和河北等24个省份高于全国均值,西藏、青海、新疆等7个省份低于全国均值,天津铁路网络密度最大,西藏最小。
2、道路网络密度:道路指国道、省道、县道、乡道、连接道、专用公路及其他道路。各省份间道路网络密度差异明显,东南地区大、西北地区小。上海、北京、江苏等26个省份的道路网络密度高于全国均值,新疆、青海和西藏等3个省份在全国均值以下,上海道路网络密度最大,西藏最小。
3、等级公路网络密度:等级公路包括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等类型,其网络密度分布大致相同,东密西疏,但区域差异明显。在全国均值以上的分别有15个、20个和22个省份,上海高速公路、二级公路网络密度最大,西藏最小;江苏一级公路网络密度最大,西藏最小。
交通发展水平主要从机场和港口拥有量、交通干线影响度、交通优势度等分析。
1、机场拥有量:机场主要指民用(民航)机场。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和云南等机场边疆地区的拥有量排名靠前,西藏、青海和宁夏较少。
2、交通干线影响度:用于反映区域受交通干线的影响程度,通过对政府所在位置距机场、港口、火车站的交通距离及等级公路的路网密度等指标进行等级划分而得,分为1~4个等级,其值越大,表明该区域受交通干线影响越大。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的交通干线影响度最大,西藏最小。
3、交通优势度:用于反映区域交通设施服务能力,通过对铁路、公路和城市道路网络密度等指标进行归类和无量纲化处理,采用均方差决策法获取其权重,经过迭代计算得到。各省份交通优势度由东向西逐渐减小,天津、上海和江苏等17个省份的交通优势度高于全国均值,西藏、新疆和青海等14个省份低于全国均值,天津交通优势度最大,西藏最小。
交通设施服务能力从最近交通距离和覆盖率测度各省份的交通设施服务情况,设施主要含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汽车站、火车站等。
1、省会城市距最近国际机场的交通距离指数:指省会城市距最近国际机场的最近公路交通距离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无量纲指标,数值在0~100,其值越小,代表区域内航空服务的便捷程度相对较高。该指标各省份间差异明显,但无一定规律,甘肃、西藏、福建等14个省份高于全国均值,湖北、湖南、云南等17个省份低于均值,甘肃最大,内蒙古最小。
2、高速公路服务覆盖率:指高速公路出入口5千米半径内所覆盖的居民地数量与居民地总数量的比值。该指标各省份间差异显著,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北京、上海和广东等11个省份高于全国均值,内蒙古、吉林和安徽等20个省份低于均值,北京最高,西藏最低。
3、火车站服务覆盖率:指火车站1千米、5千米半径内所覆盖的居民地数量与居民地总数量的比值。各省份1千米、5千米半径内火车站服务覆盖率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相同,由东北到西南地区递减。1千米、5千米半径内火车站服务覆盖率大于全国均值的省份分别有13个、14个,黑龙江、北京分别最高,西藏均最低。
各地区交通优势度图
1. 交通设施指的是哪些?如何体现交通设施覆盖?覆盖能力通过什么来衡量?
答:根据《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GDPJ 01-2013),本书中的交通设施主要指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汽车站、火车站等设施。
交通设施覆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交通设施及服务能力的强弱,健全且健康的交通网络覆盖是实现区域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本书结合《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GDPJ 01-2013)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通过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汽车站、火车站等设施的影响覆盖程度体现交通设施的覆盖。覆盖能力主要通过铁路网络密度、公路网络密度、路面人均占有量、不同半径距离设施服务覆盖率、设施拥有量等指标体现。
答:交通优势度是测度区域现有交通通达性的一个综合指标,是反映区域发展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引导、支撑和保障能力。
结合《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GDPJ 01-2013)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交通优势度通过对铁路网络密度、公路网络密度和城市道路网络密度等一系列指标进行归类和无量纲化处理,并采用均方差决策法获取其权重,经过迭代计算得到。
答:交通干线影响度是反映区域交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一个无量纲的数值, 一般来说, 其值越大, 表明该区域受交通干线影响越大。
根据《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GDPJ 01-2013),参考《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中对交通干线影响度评价时选取的指标,结合基本统计成果,通过对政府所在位置距机场、港口、铁路(火车站) 的交通距离, 以及等级公路的路网密度等影响因子进行等级划分,从而确定该区域受交通干线影响程度。
五、区位条件与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从自然地理区位、社会经济区位、经济增长格局、产业空间结构等方面对各省份的区位条件、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其中:
自然地理区位是区域与周边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从海拔高差、地表相对平整系数以及区域临海性等方面展现。
区域临海性指某区域至邻近海域的远近程度,用省会城市至海岸线的最近直线距离经标准化后的无量纲数值即区域临海指数表示,数值在0~100,其值越大,表示该区域离海岸距离越远,反之则该区域离海岸越近。新疆、青海、西藏等11个省份的数值高于全国均值,云南、安徽、吉林等20个省份低于均值,新疆最大,天津、河北、辽宁等11个沿海省份最小。
社会经济区位是区域内社会经济领域的空间联系,从区域经济联系隶属度、各类型主体功能区面积占比、与主要经济中心相对距离指数、道路密度与GDP的相关系数等方面分析。
1、区域经济联系隶属度:指区域与周边的经济事物的联系强度,用于分析区域对周边区域的经济吸引力。区域经济联系隶属度排名靠前的省份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省份排名比较靠后,这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基本一致;江苏、安徽、浙江等10个省份的数值高于全国均值,广西、贵州、云南等21个省份低于均值,江苏最高,西藏最低。
2、与主要经济中心相对距离指数:指各省会城市距离最近经济中心的最近交通距离经标准化后的无量纲指标,数值在0~100,其值越小,表示该区域与主要经济中心之间的交通距离相对越短。该指标较大的省份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较小的主要分布在东部、中部部分地区;西藏、新疆、四川等14个省份高于全国均值,低于均值的有17个省份,西藏最大,北京、上海、广东最小。
经济增长格局从经济密度指数、三大产业单位面积产值指数、高技术产业单位面积产值指数等进行说明。
1、经济密度指数:即单位国土面积的国民生产总值经标准化后的无量纲指标,体现单位面积经济活动的效率和土地利用的密集程度。各省份间经济密度差异明显,由东往西逐渐变小,上海、北京、天津等7个省份的数值高于全国均值,均位于东部地区,另外24个省份低于全国均值,上海最大,西藏最小。
2、三大产业单位面积产值指数:即单位面积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经标准化后的无量纲指标,体现区域内单位面积生产活动的效率。第一产业单位面积产值指数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部分地区,较低的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部分地区;第二、第三产业单位面积产值指数的分布有些类似,数值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较低的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产业空间结构指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此通过第一、第二、第三和高技术产业区位熵等指标分析。
区位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若区位熵值大于1,认为该省份的区域经济在全国具有相对优势;若熵值小于<1,则具有相对劣势。
第一产业区位熵较大的省份主要分布在西南及华南、东北部分地区,较小的主要分布在东部部分地区;15个省份的第一产业区位熵高于全国均值,海南最大,上海最小。
第二产业区位熵较大的省份主要分布在西部、中部和东北部分地区,较小的主要分布在东部部分地区;21个省份的第二产业区位熵高于全国均值,10个省份低于全国均值,内蒙古最大,北京最小。
第三产业区位熵较大的省份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华南部分地区,较小的主要分布在中部、东北和西部部分地区;12个省份的第三产业区位熵高于全国均值,19个省份低于全国均值,北京最大,广西最小。
各地区产业区位熵图
答:目前,我国虽然已在一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中应用了地理信息,但空间信息和社会发展信息分离,特别是自然地理信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信息结合比较欠缺,面临着信息不全面和分析模型缺少空间因素的问题。本书从地理国情的角度客观分析和评价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其分析结果可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客观依据与支撑。
在此通过区位条件、经济增长格局、产业空间结构等不同维度方面实现地理国情分析结果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联。
答:区位熵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熵指标主要是分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状况.
区位熵值越高,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就越高,一般来说,当区位熵值大于 1时,认为地区的区域经济在全国来说具有优势;当熵值小于<1时,认为地区的区域经济在全国来说具有劣势。可以找出该区域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并根据区位熵值的大小来衡量其专门化率。
答:《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46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若干政策的意见》(发改规划〔2013〕1154号)中明确将主体功能区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个类型,指出优化主体功能区格局是首要任务。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含有主体功能区分布数据,为反映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和建设情况,本书拟定了指标区域各类型主体功能区面积占比,展现区域经济中不同省份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答:区域经济联系隶属度指区域与周边的经济事物的联系强度,其值越大,相关区域间的联系程度越密切。它是分析某区域对周边区域的经济吸引力的一种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区域在经济领域重要性的一种重要尺度。
我国各地区区域经济联系隶属度分布不均衡,排名靠前的省份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省份排名比较靠后,这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基本一致,东部、中部地区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心,经济相互联系较强,而西部地区位置相对偏远,经济产业相对较弱,经济相互联系和经济影响力也相对较弱。
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依据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题选择了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福利机构服务三类基本公共服务开展研究,着重从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与居民居住地空间关系角度分析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特征、设施配置空间均等性和公平性,对比反映区域、城乡之间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差异,了解全国及31个省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均等化发展水平。
本书主要使用了居民地到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最短距离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服务覆盖率2类指标衡量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置的均等性和公平性。其中,居民地到最近设施交通距离指居民地到最近的公共设施的最短交通距离,表达居民对公共设施的地理空间可达性。设施服务覆盖率指公共设施服务范围所覆盖的居民地数量占区域单元全部居民地数量的比例,用于了解公共设施覆盖的效率及评价单元之间服务水平的差异,反映从居民地获取相关服务的空间难易程度以及服务设施紧缺的情况。覆盖率越大,表明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越均衡,受益范围越广,受益对象越多。
1、居民居住地至小学校区距离
在全国范围内,城乡居民地到最近小学校区的平均交通距离为2千米,城镇居住小区到最近小学校区的平均交通距离为1.07千米,行政村到最近小学校区的平均交通距离为2.83千米。从城乡整体看,河南、江西、上海等3个省份城乡居民地到最近小学校区的平均交通距离较小,西藏、内蒙古属于平均距离较大。
从城镇角度看,河南的城镇居住小区就近小学入学的平均交通距离最小,是最接近国家标准“小学服务半径宜为500米”的地区,内蒙古最大,约为河南平均值的3.5倍左右。
从乡村角度看,各省行政村到最近小学校区的平均交通距离差异较大,河南、江西的行政村到小学校区就近入学平均交通距离不足1千米,最大的为内蒙古,超过14千米。
从城乡比较看,海南、安徽、河南、江西等省行政村平均交通距离和城镇居住小区平均交通距离相差较小,反映城乡小学教育在空间可达性上差距较小。
2、小学校区服务覆盖率
参考国家、地方相关标准规范与社会发展水平,本书按照500米、2千米和3千米交通距离衡量小学校区服务对城乡居民地、城镇居住小区、行政村的服务覆盖率。
基于500米服务半径, 全国小学校区对全国城乡居民地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30.02%,对城镇居住小区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30.87%,对行政村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29.25%,城乡差距较小,不到2个百分点。
基于2千米服务半径, 全国小学校区对全国城乡居民地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72.74%,对城镇居住小区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88.69%,对乡村地区行政村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58.31%,城乡差距较大,超过30个百分点。
基于3千米服务半径, 全国小学校区对全国城乡居民地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82.67%,对全国城镇居住小区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95.00%,对全国乡村地区行政村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71.51%,城乡差距仍较大,城镇高出乡村23个百分点。
各地区小学校区对城乡居民地服务覆盖率图
3、居民居住地至中学校区距离
全国范围内,城乡居民地到最近中学校区的平均交通距离为4.89千米,城镇居住小区到最近中学校区的平均交通距离为1.64千米,行政村到最近中学校区的平均交通距离为7.83千米。
从城乡整体看,上海城乡居民地到最近中学校区的平均距离最小,最远的为西藏,内蒙古、青海也属于平均距离较大地区。
从城镇角度看,上海城镇居住小区中学校区就近入学的平均交通距离最小,是最接近国家标准“城镇初级中学的服务半径宜为1 千米”的地区,西藏最大,是上海的6倍距离,其他大部分地区平均交通距离均在2千米以内,总体差距不大。
从乡村角度看,上海的行政村到中学校区就近入学平均交通距离最小,最远的为西藏。
从城乡比较看,湖南、河南两省城镇与乡村到中学校区平均最短交通距离相差不大,反映城乡中学教育在空间可达性上比较平衡;内蒙古、西藏城乡差距突出。
4、中学校区服务覆盖率
参考国家、地方相关标准规范与社会发展水平,本书按照1千米、4千米、8千米交通距离衡量中学校区服务对城乡居民地、城镇居住小区、行政村的服务覆盖率。
基于1千米服务半径, 全国中学校区对全国城乡居民地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26.45%,对城镇居住小区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49.81%,对行政村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5.30%,城乡差距较大,大约相差44个百分点。
基于4千米服务半径, 全国中学校区对全国城乡居民地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64.11%,对城镇居住小区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92.52%,对乡村地区行政村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64.11%,城乡差距巨大,超过54个百分点。
基于8千米服务半径, 全国中学校区对全国城乡居民地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84.72%,对全国城镇居住小区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97.64%,对全国乡村地区行政村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73.04%,城乡差距仍较大,城镇高出乡村24个百分点。
各地区中学校区对城乡居民地服务覆盖率图
5、居民居住地至医院距离
本书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获得的一、二、三级10个等级医院数据(不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 分析从居民居住地到医院的交通距离远近程度,反映城乡居民居住地的就医可达性。
在全国范围内,城乡居民地到最近医院的平均交通距离为11.49千米,城镇居住小区到最近医院的平均交通距离为4.47千米,行政村到最近医院的平均交通距离为17.93千米。
从城乡整体看, 北京、天津就近医院就医的平均交通距离最小,西藏最大。
从城镇角度看, 北京的城镇居住小区就近医院就医的平均交通距离最小,湖南最大,是北京平均值的6倍多。
从乡村角度看, 天津的行政村就近医院就医的平均交通距离最小,西藏最大,是天津平均值的13倍。
6、医院服务覆盖率
参考我国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与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标准,本书按照1千米、3千米、5千米交通距离衡量医院的医疗卫生服务对城乡居民地、城镇居住小区、行政村的服务覆盖率。
基于1千米服务半径, 全国医院对全国城乡居民地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16.90%,对城镇居住小区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33.80%,对行政村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1.59%,城乡差距较大,约相差32个百分点。
基于3千米服务半径, 全国医院对全国城乡居民地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36.67%,对城镇居住小区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68.24%,对乡村地区行政村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8.09%,城乡差距巨大,超过60个百分点。
基于5千米服务半径, 全国医院对全国城乡居民地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47.37%,对全国城镇居住小区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78.15%,对全国乡村地区行政村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19.51%,城乡差距仍较大,城镇高出乡村58个百分点。
各地区医院对城乡居民地服务覆盖率图
7、居民居住地至福利机构距离
本书基于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获得的城镇居住小区和行政村位置数据、结合普查数据库中道路网络数据,分析从居民居住地到福利机构的空间远近程度,反映居民居住地到福利机构的可达性。
在全国范围内,城乡居民地到最近福利机构的平均交通距离为8.95千米,城镇居住小区到最近福利机构的平均交通距离为4.74千米,行政村到最近福利机构的平均交通距离为12.77千米。从城乡整体看,北京的城乡居民地到最近的福利机构平均交通距离最小,其次为江苏;西藏最远,是北京平均值的14倍。从城镇角度看,北京的城镇居住小区到最近的福利机构平均交通距离最小,其次是重庆;黑龙江最远,是北京平均值的3倍多。从乡村角度看,江苏的行政村到最近的福利机构平均交通距离最小,西藏最远,是江苏平均值的10倍。
答:传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分析多数采用社会、经济、文化等视角,如“福利经济学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产品供求平衡理论”等基本理论。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拓展,空间分析和空间模拟等空间综合方法正在逐渐的引起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们的关注。人文活动与社会现象的空间特征以及事物的复杂空间关系也随着这些方法的引入得以更加清晰的呈现。国外社会科学的“空间化”己经成为发展趋势,多数学者开始关注社会经济现象的空间变化和相互作用,形成了以空间分析为基础的空间综合社会科学。
学校、医院、福利机构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是基本公共服务的依托载体,是呈点状分布并服务于社会大众的社会性基础设施。社会公民到达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程度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测度之一,体现了社会公民获得基本公共服务时在空间和时间上支出的成本,而其中空间因素对时间支出、经济支出乃至心理支出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空间分析和模型支持下,采用高精度的居民居住地、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以及连接两者的交通网络进行可达性计算,实现相关要素的定量表达与地图表达的融合,分析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衡性和差异性,能够促进研究内容更加精细化,研究结果更加接近现实世界,有助于丰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分析手段。
主要从两个方面衡量均等化,一个方面是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点出发,分析学校、医院、福利机构点状分布对周边人或居民地的覆盖能力;另一方面是以居民地或人为目标,采用交通距离来衡量上学、就医或入住的难易程度。
答:这次我们围绕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福利机构三个方面的设施进行分析,都采用了多个服务半径衡量公共设施的服务能力。其中:
(1)确定中小学校区的服务半径时,一是依据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规范中明确规定城镇完全小学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米,城镇初级中学的服务半径宜为不宜大于1公里;二是参考了地方标准,如部分省区规范建议农村小学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2公里;三是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尤其公共交通能力的提高,中小学的服务半径有所增大,小学服务半径最远不应超出3公里,中学按自行车20-30分钟路程计算,一般在4公里左右,极限值为8公里。
(2)确定基本医疗服务半径时,首先参考了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就医可及性指标,服务半径确定为1公里、2公里、3公里、4公里、5公里等5个距离。考虑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对象是抽样的家庭,蓝皮书分析的对象是城镇居住小区或行政村,后者的空间尺寸大于前者,所以蓝皮书基本医疗服务半径确定为1公里、3公里、5公里等3个距离。其次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到最近医疗点的距离超过5公里,就不能获得及时的医疗服务。
(3)确定福利机构服务半径时,参考了生活圈层理论,考虑了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敬老院按一次生活圈(5公里)、二次生活圈(15公里)考察,社会福利院按三次生活圈(30公里)或县域内考察距离可及性。
答:蓝皮书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将城镇居住小区和行政村作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对象,最大程度发挥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精确度。
城镇居住小区和行政村是最小的居民地实体,可以依靠名称唯一地定位这些对象,同时也隐含了人口规模信息,如国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 2002版规定,居住小区规模对应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1-1.5万人,达到此人口规模的社区应具备一套基本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由于目前人口尚不能精确定位到每个实体居民地上,没有使用居民地人口数据作为分析对象,这需要我们下一步要加强相关部门之间合作和技术融合,共同解决这一问题。
七、城市发展空间格局
在当前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城市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人口和经济集聚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病问题等日益突出。基于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围绕地表利用经济效益、交通基础设施配置、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生态空间、居住环境5个方面,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分析与不同规模城市发展建设相关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布与配置、空间关系和地域差异等,以期为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信息。
1、从工矿企业分布指数、工矿企业占地效率指数、多层及以上独立房屋建筑构成比、GDP地理集中度四个指标反映不同规模城市地表利用经济效益。
工矿企业分布指数是指某一城市市辖区内工矿企业面积占全国城市市辖区内工矿企业总面积的比重与该城市市辖区面积占全国城市市辖区总面积的比重之比。工矿企业分布指数越大,说明工矿企业相对集聚优势明显。当数值大于1,集聚程度越明显。
特大城市工矿企业用地分布较为密集,其次为大城市,而小城市工矿企业用地分布相对松散。三分之一的城市地区工矿企业分布指数大于1,工矿企业用地分布密集。工矿企业分布指数大于5的城市数量比重占10%,主要位于河北、山西、辽宁、江苏、湖北等省份的大中城市、中部特大城市和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地区工矿企业用地分布最为密集。
工矿企业占地效率指数是指某一城市市辖区内第二产业产值占全国城市市辖区内第二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与该城市市辖区工矿企业面积占全国城市市辖区工矿企业总面积比重之比。工矿企业占地效率指数越大,说明区域内工矿企业用地效益越高。
不同规模城市地区工矿企业占地效率指数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工矿企业占地效率指数大于1的城市数量比重占45%,有9%的城市工矿企业占地效率指数大于20,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山东、湖南、广州、四川等省份的中小城市,尤其是成渝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工矿企业占地效率较高。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城市工矿企业占地效率相对较低。
多层及以上独立房屋建筑构成比是指某一城市市辖区内多层及以上独立房屋建筑与该市辖区内房屋建筑区总面积的比值。
不同规模城市多层及以上独立房屋建筑占房屋建筑区总面积比重基本处于1%~3%。东部城市地区多层及以上独立房屋建筑面积比重略高于东北和西部,中部城市地区最小。
GDP地理集中度是指某一城市市辖区内GDP产值在全国城市市辖区GDP总产值所占比重与该城市市辖区面积在全国城市市辖区面积所占比重之比。
全国城市地区GDP地理集中度东密西疏,总体呈现以环渤海地区、中原经济区、长江中游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分布格局。沿海城市密集地区的城市规模聚散特征和中西部中心城市的GDP地理集中度和人口地理集中度具有明显分异性。
2、从城市道路密度、城市道路配比、道路和露天停车场的人均拥有量来反映不同规模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
城市道路密度。全国城市地区城市道路密度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并呈现以郑州、成都、广州、深圳、重庆、上海等中心城市为中心呈现“核心—外围”的空间分布格局。沿海城市密集区和中西部中心城市的城市道路密度明显大于其他地区。除超大城市外,城市人口规模越小,城市道路密度越小。
城市道路配比是指各类别城市道路的长度占城市道路总长度的比例。从全国看,支路、次干路、主干路、快速路在城市道路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3.86%、32.12%、29.66%、2.79%。
露天停车场人均拥有量。全国不同规模城市露天停车场人均拥有量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整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东部城市地区露天停车场人均拥有量最大。东北地区和西部城市露天停车场人均拥有量不相上下。中部城市露天停车场人均拥有量最小。
3、从中、小学校区和医疗机构的服务覆盖率来反映不同规模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
服务覆盖率是指指位于小学校区(中学小区或医疗机构)指定服务半径(小学校区服务半径为500米,中学校区、医疗机构服务半径均为1000米)内的市辖区居住小区数量占市辖区全部居住小区数量的百分比。
小学校区服务覆盖率。全国城市地区小学校区服务覆盖率为32.14%。超大城市和大城市小学校区服务覆盖率高于其他类型城市,有84%的城市小学校区服务覆盖率基本集中分布在20%-50%。
中学校区服务覆盖率。全国城市地区中学校区服务覆盖率为54.89%。超大城市和小城市中学校区服务覆盖率略高于其他城市,全国57%的城市地区中学校区服务覆盖率集中分布在50%-70%。中学校区服务覆盖率低于50%的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量的三分之一,集聚分布在环渤海地区、云南、广西等地。
医疗机构服务覆盖率。全国城市地区医疗机构服务覆盖率为53.77%。特大城市和小城市医疗机构服务覆盖率略高于其他城市,三分之二的城市地区医疗机构服务覆盖率集中分布在50%-80%。医疗机构服务覆盖率低于35%的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量的8.3%,主要集聚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以及陕西等地。
4、从林草覆盖和水域的覆盖率和人均拥有量进行描述不同规模城市生态空间状况。
林草覆盖。从林草覆盖率看,全国城市地区林草覆盖率为50.23%。五分之二的城市地区林草覆盖率超过50%,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林草覆盖率超过70%的城市数量比重为12%,仅有5个城市地区林草覆盖率低于10%,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等省份。从林草覆盖人均拥有量看,全国城市地区林草覆盖人均拥有量为8.19平方千米/万人。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江苏等省份的城市地区林草覆盖人均拥有量较高,其中东北地区和西部中、小城市地区林草覆盖人均拥有量超过100平方千米/万人。63%的城市地区林草覆盖人均拥有量低于10平方千米/万人。
水域。从水域覆盖率看,中东部城市地区水域覆盖率均高于西部。水域覆盖率大于20%的城市数量约占4.5%,主要分布在江苏、广州、湖北等省份的城市地区。水域覆盖率低于1%的城市数量占18%。从水域人均拥有量看,中东部城市地区水域人均拥有量均高于西部。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陕西、河南、陕西、贵州、甘肃等省份的大、中、小城市的水域人均拥有量较低。小于20平方米/人的城市数量约占20%。
5、从垃圾堆放地分布指数、不透水地表占地比重、扬尘地表分布指数描述不同规模城市的居住环境状况。
垃圾堆放地分布指数是指某一城市市辖区内垃圾堆放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市辖区内垃圾堆放地总面积的比重与该城市市辖区面积占全国城市市辖区总面积的比重之比。垃圾堆放地分布指数越大,说明垃圾堆放地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当数值大于1,集聚程度越明显。
全国近六成垃圾堆放地面积分布在城市地区。有四分之一的城市垃圾堆放地分布指数高于1.5,垃圾堆放地分布较为集中。垃圾堆放地分布指数高于3的城市约占全国城市总数量的10%,主要集聚分布在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等省份,以及珠三角地区。全国有43%的城市垃圾堆放地分布指数小于0.5,主要分布在中小型城市。
不透水地表占地比重。全国城市地区不透水地表占地比重为10.83%。大型以上城市不透水地表占地比重超过10%。全国43%的城市地区不透水地表占地比重小于10%。不透水地表占地比重处在20%-30%的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量的14%,主要集聚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以及河南、山东、辽宁等省份的大中城市地区。
扬尘地表分布指数是指某一城市市辖区内扬尘地表面积占全国城市市辖区内扬尘地表总面积的比重与该城市市辖区面积占全国城市市辖区总面积的比重之比。
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扬尘地表分布指数大于1,这两类城市扬尘地表分布较为集聚。而超大城市和中小城市扬尘地表分布均较零散。西北部城市地区扬尘地表分布指数较大,东北和西南部城市地区扬尘地表分布指数偏小。全国约有37%的城市地区扬尘地表分布指数大于1,这些城市地区扬尘地表相对集中分布。其中扬尘地表分布指数大于3的城市数量约占3.5%。扬尘地表分布指数小于0.5的城市数量约占四分之一,主要位于广西、四川、云南、黑龙江、安徽等省份的中、小型城市地区。
城市露天停车场人均拥有量图
城市林草覆盖率和林草覆盖人均拥有量图
答:我国城市是各类可持续发展问题和矛盾交织的空间,存在土地城镇化超前,人口城镇化不足,同时带来了生态环境污染、城市体系结构失衡、一城独大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系列问题。因此,思考城市发展空间特征,科学规划城市布局与形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任务迫在眉睫。
中共十九大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城市发展水平。类似人口城市化率、土地城市化率的这种单一指标已经明显不能满足提倡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新时代要求。城市发展作为一种复杂的地理现象,城市发展不应是简单量的递增,而应是量质齐头并进共同发展过程。也就是说城市发展需要多维多类指标集的综合评价,重点将逐渐从空间外延扩展转变为城市要素综合效益提升,更加关注“以人为本”的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交通发展等多元化、多维度、多要素在空间上的综合协同发展。
充分发挥测绘手段,围绕地表经济效益、交通基础设施配置、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生态空间、居住环境五个方面,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开展城市发展空间格局研究,可为“十三五”提出的“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建设和谐宜居城市、改善人居环境状况”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十九大报告中设定的“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提供重要信息支撑,并有助于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探索城市发展现状和问题,科学及时对城市管理的公共政策进行评价。
答:城市是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的结果,城市发展进而又是人口和产业集聚的推动力。衡量城市规模的概念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人是城市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而城市地域规模会随着人口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城市规模影响着城市规划、人口、用地、设施建设、资源承载等一系列的标准和规模大小。
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城市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差别较大,特别是建设部门在批建城市总体规划时,不能根据城市的行政级别,而应按照城市性质、功能定位、区域发展要求、人口规模等要求进行综合统一安排,进而批准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关用地、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考量指标,以满足社会需求和效益。此外,如何控制大城市规模,如何发展中小城市,有必要对不同规模城市的综合地理国情空间格局进行研究。
答:本书中的城市发展空间格局的内涵是指与城市发展相关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布与配置、空间关系和地域差异等。我们围绕地表经济效益、交通基础设施配置、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生态空间、居住环境五个方面展开分析。
基于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可支撑情况,我们参考建设部发布的《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设定了林草覆盖率、林草覆盖人均拥有量等生态空间方面的指标;参考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设定了城市医疗机构服务半径为1000米;参考由建设部主编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设定了城市中、小学校区服务半径为1000米、500米;参考由建设部主编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设定了城市道路密度、道路人均拥有量、露天停车场人均拥有量等交通基础设施配置方面的指标等。
来源:中国测绘、卫星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
荐读
点击下文标题即可阅读
编辑 / 付航 审核 / 徐鑫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wjh1826661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