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你就会知道,一次卫星发射背后,竟然有这么多故事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更多精彩请留意文末推荐)
温馨提示:请在WiFi条件下观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1336sicama&width=500&height=375&auto=0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卫星
精益求精,确保发射万无一失
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今天凌晨从大凉山谷壮丽升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又一次实现北斗卫星发射圆满成功。
“精益求精是确保航天发射圆满成功的制胜法宝。我们要持续培树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做到一切工作都精准、精细、精确。”中心党委书记董重庆说。
据了解,此次任务后西昌发射场今年还将执行13次航天发射任务,发射密度再创历史新高,面临多星多箭并行测试、交替发射,最短间隔15天连续发射等诸多挑战考验。
为此,他们强化全过程质量管控,关注成败型操作,搞好双想复查,全面把好入口关、放行关、放飞关,锤炼成功胜战的过硬发射能力。
发射阵地上、指控大厅内、测控雷达旁、通信机房里,记者注意到,各级指挥员和操作手在任务准备中说得最多的就是:“精准指挥、精细组织、精确操作。”
发射最为关键的就是低温加注,已在液氢加注岗位苦练硬功29年的操作手陈复忠介绍说,虽然自己已经执行了105次发射任务,但是每一次任务都是从零开始,容不得半点马虎。任务开始后,他依旧每天要巡线加注管路2次、进行10余项设备检查、抄录20多组数据,然后进行数据比对。只有数据核对清楚无误,心里才踏实。
火箭吊装对开塔精度的要求,距离火箭测试目标点不能超过2厘米。但指挥员林国建对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开塔指挥操作一次做对、一次做好、一次通过。
牛头山上,遥测分系统指挥员王兴茂带领人员,先后两次共计近万公里机动转场厦门,圆满完成跟踪测量任务。2017年下半年以来,该分系统克服了人员调整大、任务密度高和技术状态转换频繁困难,创下2个点位4个月13发火箭发射跟踪遥测任务的纪录,并荣获集体二等功。
高密度任务状态的切换,催生了王兴茂更高的工作标准,他在每次模拟跟踪训练结束后,都组织分系统操作手复盘参数,深挖细研每一个信号反馈、每一次微小异情、每一帧遥测数据,力求提高跟踪测量精度,务求火箭发射后捕得住、跟得稳,测得准、送得出。
30天……3天……500秒……60秒!中心技术部高级工程师车著明及创新团队,用自己的冲刺推动了中心数据处理从无到有、从慢到快、从粗到精的一次次跨越。
从刚开始开发新软件时,每天连续工作17、18个小时,到研制成功后,不厌其烦地数十万次反复调试和修改完善,他们成功将事后数据处理系统升级换代至准实时数据处理系统,为中心航天发射指挥决策提供更加精确、更加快捷的数据评估支撑。
“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紧贴高密度任务一线需求,用匠心把每一个参试软件做成精品、做到极致,才能有效提升各系统的参试能力。”中心主任张学宇说。
贯穿中心连接各种设备设施的通信缆线是发射场的筋脉,它关系着指挥员能否时刻准确地了解各系统的参试状态。
在线路维护员李三保眼中,工作就是修行。参加工作29年的他,为了全面了解线路走向,他主动请缨,与年轻的同志一块儿参加执行巡线任务。随着脚底板磨得越来越厚,他心中勾画的线路图也越来越清晰。有的时候,即使靠借专业设备都很难找到的故障点,他却能凭成熟的工作经验就能确定故障区域,大大缩减了抢修时间,剥线、切割、溶解,细如发丝的光纤,在他的精心编织下重现活力。
随着高密度任务的启动,中心液氮液氧生产也进入了24小时持续生产、数月连续工作的高强度工作期。
待机器开始正常运转时,高级技师、制氮操作手吴新刚的眼睛便死死地盯着仪表上显示的数据,同时不断在本子上记录着纯化器仪表上的数据变化。当看到纯化器的数值跳到0.5MPA时,他立即关闭了阀门,同时提醒助手迅速启动循环压缩机,打开平衡罐。此时,空分塔内的氮气已经基本转化为了液体,但-175℃温度距离标准还有着差距,他当机立断启动膨胀机。随着仪表上显示液氮的温度已经降到了-196℃,吴新刚终于揉了揉有些发僵的脸颊,说道:“液氮生产过程非常严谨,产品的合格度直接关系到发射任务的进程,温度参数差一度也不行。”
来源:解放军报社装备发展部分社(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
荐读
点击下文标题即可阅读
编辑 /卞艺潼 审核 / 孙丰家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wjh1826661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