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想要写出“上档次”的论文,快看看文章发表的5层境界

2018-04-03 吕喆 慧天地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更多精彩请留意文末推荐)

现如今,在科教界和学术圈“混”,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教师,文章(主要指学术论文,像俺写的这些博文不算)都格外重要。当下文章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文章肯定是万万不能的。因此,发文章成了“王道”,有许多文章、有许多好文章可以很“霸道”。不过必须说,发表文章其实也有很多不同层次和境界,所以我今天就来聊聊发文章的境界。


第一层境界——有没有文章?


(图片来源:昵图网)


这是最低层次的境界,也是许多学生在一开始觉得最难达到的境界。研究生们即使很勤奋,一脑袋扎进实验室里,双手不停地忙活一两年,积累了好几本实验记录和若干M甚至G的电脑数据,也不一定就能发表出一篇文章出来。因为把这些数据和记录堆在那里,或者简单地罗列出来,即使多到了本人已经被数据和相关文献埋没的程度,都不能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篇文章。只有跳出这些数据和文献资料的堆垛,悉心加以整理和思考,才可以动手写出一篇文章来。

必须说,研究生在写文章的过程中,语言和逻辑方面也经常会让研究生们很困扰,因为大多数人自高考作文以后,“封笔”太久了,重新捡起来还是需要点儿时间;再者说当年在学语文的时候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训练又严重不足,一上手就能写出一篇很漂亮的文章来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图片来源:昵图网)


即使能写出来,也不是说一定能够发表,投错了杂志就像投错了胎一样可能让编辑审稿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可能会被直接说“不适合在本刊发表”拒稿了事儿。至于哪儿不适合,让自己捉摸去。如果是写成了英文文章,还可能直接打回来让修改英语(有时会“很善意”地给你提供一个专业修改英语的公司的网址)。有些编辑和审稿人还好些,会提出一些中肯的修改意见。

对于菜鸟级的新手而言,这种拒稿对信心的打击是很大的,即使工作基础做得很厚实了,下次再投稿时也难免会战战兢兢。总之,写没写稿,投没投稿,拒稿还是允许继续修改,要求修改还是接收,差别是非常大的,不夸张地说,这就是0和1的区别。 “有没有”这个层次虽然是起步阶段的一小步,确实最关键的一步,达到“有”的境界和径阶,太重要了。


第二层境界——文章有多少?

如果一个研究生有幸命中了一篇文章,或许可以因此放下悬了很久的那颗驿动的心,然后长出一口气了。当然这前提是他或她的这篇文章的接收或者发表,已经达到了学科对毕业生的最低要求了。

用句考试术语来描述就是已经“及格”,满足了所谓必要条件。但是,应该没有多少学生会为“六十分万岁”这种及格就好的口号而蛊惑,变得如此容易满足,更多的人(学生、导师和单位的相关领导)会在发表了一篇文章之后又得陇望蜀,希望再继续一鼓作气地发表N篇文章出来,所以开始追求数量,把下一个目标定位在多发文章上。


(图片来源:昵图网)


既然要的是文章数量,看的又是文章的增量,进行产业化规模的流水线式批量生产自然就成了不二的选择。于是,有神马容易发文章的新领域一露头儿,就会有N多的人蜂拥而上,去占地盘儿;一俟看到有神马方法或设备适合发文章,就赶紧采用或者采购,然后争先恐后地迅速制造大量的文章出来。有了许多的文章,在量化评价中会很容易占据上风,神马优秀毕业生呀、优秀学位论文呀、职称呀、奖励呀,就不难手到擒来,所以乐此不疲者自然大有人在。


第三层境界——文章发在哪儿?

文章有了,相当于从饿着肚子到有饭吃的阶段了。文章也多了,相当于已经可以吃饱肚子了。这时再一味地追求数量,就如饿了N天肚子后拼命地往嘴里塞吃的一样只会把胃撑得很大,然后肚子胀得难受,身体的重心失稳。其实如此过份地追求数量,心态更会严重失衡。

要想不出现这些问题,肯定需要转换一下思路,寻找下一个追求目标,论吃的就是要吃出品位来,论发文章就需要琢磨下面应该把文章发到哪儿。于是,越来越高“档次”的期刊成了追逐目标,档次的高低也是有量化指标的,先有绝对量化、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三位的影响因子(简称IF,撷英是影响银子和影响瘾子),然后又有了“模糊”定义的“分区”。

千万别小看这个影响因子,它不但影响银子(奖金),而且可以让人上瘾而成为“影响瘾子”,更重要的是,IF差个0.001,就可能是天壤之别(统计成果时上线的算数,不上线的不算数)。当政策的指挥棒从发文章指向发SCI文章,又要求尽可能地多发文章,再要求发影响因子高的杂志文章之后,追捧影响因子的风潮就一浪高过一浪了。


(图片来源:昵图网)


为了追高,很多人早就开始琢磨把自己干得好好的研究方向调整到有利于发高IF杂志文章的方向上去了,当然这样的效果还是很显著地,文章很快就有了,但华而不实的工作却越来越多了。


第四层境界——文章有多少人看?有多少人引?

在前三个层次一一跨越之后,自然就到了更高的这第四个层次了。其实,文章能否发表,主要在于研究工作是否系统地完成并写出来,最终是由作者们、编辑和审稿人几个人共同决定这一篇文章的命运,评判是少数人做出的。

文章发多少,或许会有几个不同的杂志参与其中,直接评判仍然是这些杂志的编辑和审稿人。发在更高“档次”的杂志上,评判者还是编辑和审稿人们,只不过“档次高”的杂志,编辑和审稿人的“层次”似乎也更高些而已。

文章本身是不是很“上档次”,这些人固然可以凭借经验和专业知识做出判断,但是不是真的很吸引人,是不是真的很受大家的关注,还得看读者的反应。所以,发表出来的文章更高的一个层次是阅读文章的读者的多少,如果是现在这种网络发表可以看点击的多少、下载的多少和转载多少等等,阅读文章的读者在撰写自己的文章时对已发表文章的正面引用,则可以视为一次认可,认可的人越多的文章,直接价值会无疑会更大些。


第五层境界—文章有何贡献和价值?有何创见?

发表一篇文章的短期效果是看几年里的引用情况,“好用的”文章引用肯定会很多,境界已经算比较高了。但这还不够,发表文章更高的境界应该是能够产生长期深远影响和重要学术价值,这样的文章必须是有重要的原始创新和贡献的,其效能绝非短期影响可比。

来源:吕喆科学网博客(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


荐读

点击下文标题即可阅读

从做实验到写论文的5点常见问题,老师一次给你讲清楚

怎样写好一篇论文,这可能是最全的攻略了!

如何高效写论文?这个方法值得一试

不会写论文引言?其实没有那么难

编辑 /呼慧珊     审核 / 孙丰家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wjh1826661312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