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数字城市、智能城市、智慧城市、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更多精彩请留意文末推荐)
近期,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召开,活动期间,各种专题论坛会议,又是数字中国、又是智慧城市、又是新型智慧城市,又是智慧社会,各种名词绕的大家不知如何是好,到底怎么推,做什么,有点儿晕。就此,我们和一些专家进行了交流,尽力为业界理清这几者之间的概念、内涵和关系。
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智慧城市论坛副秘书长王永刚认为,当前我们急需理清这些名词,使我们的工作开展,方向正确,路径正确。
首先,我们看百度百科上各术语的概念:
数字城市:“数字城市”(英文:digital city) [1] 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测、仿真-虚拟等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城市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全部内容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化虚拟实现。
智能城市:智能城市是把基于感应器的物联网和现有互联网整合起来,通过快速计算分析处理,对网内人员、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特别是交通、能源、商业、安全、医疗等公共行业进行的实时管理和控制的城市发展类型。
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新型智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是以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络空间安全清朗为主要目标,通过体系规划、信息主导、改革创新,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进,实现国家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新生态。
数字中国:数字中国旨在以遥感卫星图像为主要的技术分析手段,在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环境、全球变化、生态系统、水土循环系统等方面管理中国。
智慧社会:无。
社会:(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个体间的存在关系的总和)
人类的生产、消费娱乐、政治、教育等,都属于社会活动范畴。社会指在特定环境下共同生活的人群,能够长久维持的、彼此不能够离开的相依为命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结构。
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各样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这种关系叫做“社会关系”。例,人类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社会关系包括个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个体与国家的关系。还包括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群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群体的范畴,小到民间组织,大到国家政党。国家在实质上是以一方领土为界限的大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就是个体与大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个人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个人与人类整体社会之间的关系。
其次,我们抽取百度百科各术语的核心要点:
数字城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来数字化展示城市
智能城市-通过物联网应用,来管理城市。
智慧城市-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实现城市的智慧管理和运行
新型智慧城市-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
数字中国-以遥感、卫星等手段来管理中国
社会-强调的是个体间的关系。
智慧社会-???
再次,我们来分析实际业界的认知情况:
数字城市和百度百科认知差不多,强调空间信息。
智能城市和百度百科认知差不多,强调智能化、自动化的物联网应用。
智慧城市和新型智慧城市,大体内涵相近,涵盖了以上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的空间信息和物联网的信息技术和城市融合。目前我们在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城市的发展相融合。
数字中国和百度百科认知区别很大,数字中国更强调的是数字技术+中国,不仅仅是在城市层面,而是从更高层面,更广范围来考虑。目前我们在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中国的发展相融合。若我们认可数字=智慧,则也可以理解为数字中国类似于智慧中国。
智慧社会在百度百科上没有信息,但我们从社会的百度百科上可以看出,社会是强调个体的关系,可以人与人之间,人与单位之间,国家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可以是人与机器人之间、机器人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前面+智慧,可以理解为用智慧的手段和工具,促进个体间的关系更融洽、包容、和谐。从这点可以看出,智慧社会将指向的不是城市、不是中国,将是更大范围的整个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
最后,王秘书长指出,作为智慧城市的管理者和从业者,我们一定要清楚我们所处的位置,我们正处于建设智慧城市,发展智慧城市的重要阶段,智慧城市是数字中国的重要体现,智慧城市的建设内容涵盖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只有智慧城市建设的好,我们才能服务好国家整体战略,助力数字中国,最终走向智慧社会。
来源:智慧城市研究(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我们尊重原创,《慧天地》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慧天地》转载此文,仅供交流,不代表平台观点。)
荐读
点击下文标题即可阅读
“社会感知”--理性地“感知”我们的城市智慧城市建设若干问题及思考
数字中国如何建设,大咖这么说
智慧城市的大脑——智慧模型的概念、类型和作用
编辑 / 印涌强 审核 / 印涌强 朱林烨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wjh1826661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