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张衡一号”卫星与地震立体观测体系建设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更多精彩请留意文末推荐)
5月12日,在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地震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对外公布了我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的初步研究成果。2017年2月2日,“张衡一号”发射入轨(了解更多)。卫星计划在轨测试期为6个月,目前在轨测试工作过半,初步结果符合预期。
一、张衡一号”卫星进展
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司(国际合作司) 司长胡春峰
初步分析认为,“张衡一号”入轨以来已经完成的各项测试功能指标总体满足工程设计要求。除常规测试外,测试研究人员还开展了地震带轨迹匹配捕获、平台电磁洁净度测试、平台及载荷工作互扰、平台及载荷多种工作模式切换等专项测试工作。各项测试结果均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利用“张衡一号”在轨数据,初步获取了地球地磁场总场以及南北向、东西向、垂直向三分量分布和4月电离层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的全球分布,并与相关数据模型和外国同类卫星观测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
张衡一号模型展示(图片来自CRI)
中国地震局、国家航天局将继续完善“张衡一号”卫星在轨性能指标测试和国内外星地联测,做好数据质量评价,按期完成在轨交付任务,做好卫星应用、合作研究和数据共享,充分发挥卫星运行和应用效益。下一步,将提高数据处理时效性,推进“张衡一号”卫星数据在地震监测、地球物理、空间物理、电波传播以及地球系统科学和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
二、卫星数据国际合作
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
与以往地面观测站监测相比,卫星“站得高”,“看得远”,可以对全球进行动态的观测,是目前最现代化的工作手段。通过对地球电磁场变化的情况,进行研究,寻找规律,为地震监测预报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张衡一号”在高度约5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上开展全球7级、中国6级以上地震电磁信息分析,将为全球地震机理研究、空间环境监测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天基平台和新的技术手段。
但是我要特别强调一点,现在的卫星是不能预测地震的,但是地震对人类的影响太大,所以我们要联合全世界的科学家来共同研究地震发生的过程,为未来建立地震预报的监测体系创造条件。未来“张衡一号”所获得的科学数据将投入到国际合作应用当中,鼓励从事地震监测、地球物理、空间物理等研究的机构积极使用这个卫星的数据,促进科学产出最大化。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与IUGG地震与火山电磁学跨协会工作组(EMSEV)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我国利用“张衡一号”卫星数据开展广泛国际合作研究迈出了重要一步(图片来自中新网)
三、地震立体观测体系
中国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申旭辉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发生大的地震前,地球磁场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张衡一号’通过监测地球电磁场的变化,进而为地震监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空间技术手段进行地震监测有其自身优势。首先,地震是个小概率事件,需要尽可能多的观测到地震,积累数据。对我国大陆来说,地震发生的概率基本上7 级地震每3 年两次,6 级地震每年4 次;而全球7 级地震每年十七八次,6 级地震每年150 多次。按照这样的发生概率,如果利用卫星来观测地震的话,地震事件经验的积累可以比只在国内地表观测提高二三十倍。其次,利用空间技术手段,可以观测地球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到地球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板块边界都在国境之外,利用卫星可以进行板块监测,提高板块动力学研究能力,突破地震预报技术。基于这样的研究思路,国家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天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网络”建设任务。
地震立体观测体系建设将充分依靠国家规划的各种卫星和卫星应用资源,重点建设地震遥感监测系统和应急救援系统。地震遥感监测系统包括三个分系统:一是地球电磁、红外观测体系,包括天上的卫星和地面的观测台网建设,通过地基对天、天基对地和地面的三个层次的网络构成立体的不同层次、不同高度的地球物理场变化信息的观测识别,研究其变化过程与地震的相关性。二是地壳形变观测体系,包括GPS、北斗、InSAR 及重力卫星等多种空间大地测量技术,进行大区域长时间的地壳形变的动态分析。三是地球化学观测体系。利用高光谱技术和地面的地球化学观测系统,通过系统的反演,研究地面、地下的气体化学变化及其与地震的关系。应急救援系统重点建设高轨道、中高分辨率的光学和雷达卫星,实时监测国内大部分地区,提高数据分析和科学决策能力。地震立体观测体系建成后,对地震监测预报、应急救援将有非常大的支撑。
来源:新闻网、CRI等(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本文作者不详,我们尊重原创,《慧天地》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荐读
点击下文标题即可阅读
印度铁路公司(IR)使用GIS门户、卫星图像、和GPS来监管火车及其铁路资产
编辑 /刘雪 审核 / 孙丰家 朱林烨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wjh1826661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