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讲啦 !刘先林院士:测绘技术就是把地球“搬”回家

慧天地 2020-09-16


点击左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更多精彩请留意文末推荐)

一张照片

使刘先林成为了网红院士

昨日,央视节目《开讲啦》

特别策划“智慧中国”系列

邀请到了刘先林院士

讲述“智慧中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智慧城市

究竟什么是智慧城市?

温馨提示:建议在WIFI条件下观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674egi2as&width=500&height=375&auto=0

测绘如何为城市发展服务?

温馨提示:建议在WIFI条件下观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674m9b130&width=500&height=375&auto=0

如何让自己保持努力前进的年轻心态?

温馨提示:建议在WIFI条件下观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674wb5dmo&width=500&height=375&auto=0

即使因为一张照片成为了网红院士

但突然剧增的公众关注并没有影响

刘先林院士55年以来

对工作的专注和热情

在现场,刘先林不仅向听众们

分享了智慧城市的蓝图

更回答了现场观众有关

社会热点、工作生活等问题

现在,马上点开视频

听刘先林院士现场讲述

测绘技术如何把地球“搬”回家!

智慧城市是要像人一样“活”起来

节目中,刘院士结合他的专业领域,畅想了未来智慧城市的蓝图。他所研究的测绘在这其中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刘院士在现场解释到:“测绘技术就是把地球‘搬’回家。”通过对地球更加精确的测绘,加上其他技术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才能让城市真正“活”起来。

那么智慧城市在未来将会呈现一个怎样的状态呢?刘院士在现场给出了他的畅想:衣食住行都会和城市的运行平台维系在一起,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比如整体联网的智慧家居,缓解交通压力和环境压力的智慧交通。而他所研究的全要素模型街景的发展与普及也将会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充分完善室内定位技术,建设成智慧高铁站、智慧旅游等等,这些都将会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

成为“网红”院士竟是事故?

刘院士还有一个让大家津津乐道的事就是他的“网红”院士身份。可他却说这是事故。原来是在高铁上被同事拍下照片后放到了网上,于是才被广泛传播开来,这也让平时为人低调,专注科研的刘院士有些伤脑筋,成为“网红”之后的采访也是能推则推。说到被好多年轻人比喻成“扫地僧”时,刘院士似乎不太理解这其中的意思,显得有些不情愿,他坦言自己照片上明明穿得挺正式的!

为了摆脱这个称号,刘院士录制当天还专门买了一件新的衬衣。

对于科研的热爱也体现在了刘院士的办公室里。在我们想象中,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的办公室是不是都像电影《钢铁侠》里那样充斥着科技感?不!节目中首次公开了从1975年开始就陪伴着刘院士的办公桌,一套简单的木制桌椅,桌面都已经被磨得非常光滑,甚至都变了颜色。在被问到为什么不换一个舒服点儿的工作环境时,刘院士坦言是为了更专注地做研究。 

刘先林院士办公室的木制桌椅

作为中国工程院的首批院士,年近八十的刘先林在遥感测绘领域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很少发表论文,也没有大量的理论课题。55年来,他始终从事测绘仪器的研发,用百折不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量尺”做到了极致,将中国测绘仪器的水平推进到国际领先。

正是有像刘先林这样的科学家,专注领域,潜心研究,才能让中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他们都干着惊天动地的事,做着隐姓埋名的人,而这些扎根沃土,造福人民的科学家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这样一位可爱的“网红院士”你难道不想了解更多吗?

温馨提示: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观看完整视频

来源:央视网、中国测绘(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


荐读

点击下文标题即可阅读

6项对智慧城市至关重要的技术

十张图认识智慧城市PPP建设现状

央视《中国有我》栏目:“网红”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有话说

编辑 / 刘雪  审核 / 刘峰 朱林烨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wjh1826661312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