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通知 | 2018年“一带一路”与政治地理学博士生论坛

慧天地 2019-06-30


点击左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更多精彩请留意文末推荐)

为推动国内政治地理学科发展,促进各高校、研究院所的政治地理学者、青年研究人员的成长和交流,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定于2018年8月19至8月22日举办“一带一路”与政治地理学博士生论坛。诚挚邀请和热烈欢迎国内外政治地理学者齐聚广州,就“一带一路”与政治地理学相关议题开展名家讲座、学术专场研讨、博士报告与专题考察。以期推动互动式、实践式和研究性学术研讨,拓宽学术视野,启发研究思路,提升学术能力,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同学报名参与。

一、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二、支持单位

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周边地缘研究中心

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中科院“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心

广东创新发展研究院

广东省地理学会

三、举办时间、地点

时间:2018年8月19日~8月22日

地点: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

四、论坛内容

1.名家讲座

主题为“东西方政治地理学理论与实践”,邀请本领域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担任主讲,主要介绍政治地理学的发展历史、学科前沿、主要内容和方法体系,有利于促进学员对学科形成整体认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员运用理论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与西方政治地理研究对话的能力。


2. 学术专场

包括“全球化与‘一带一路’、地缘政治与生活空间、边境管治与跨界发展、文化认同与移民社会”四个专场,各场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报告,与会者根据相关议题、结合论坛内容与个人研究,自由研讨,启迪思路,交流见解。


3. 博士报告

择取优秀成果在四个专场进行学术报告。


4. 学术考察

选取南沙自贸区等广州市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新兴发展区域作为考察地,配备专业的团队进行学术讲解。

五、日程安排

六、学术专场介绍

专场一:全球化与“一带一路”

以新自由主义为旗帜的经济全球化已经走到“十字路口”,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包容性全球化为核心内涵,其对新型全球化道路的引领作用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政治精英和学者所认可。但是“一带一路”如何实施,包容性全球化通过何种途径实现,学界尚未达成共识。尤其在世界体系频繁尺度重组、领域重构的背景下,全球化成为重要的政治地理议题,迫切需要学界予以重新审视。本专场从政治地理视角出发,探索“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具体路径和行动方案。


专场二:地缘政治与生活空间

地缘政治研究是现代政治地理学中最先发展并繁荣起来的分支,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经历了古典地缘政治、衰弱、批判地缘政治复兴等过程,由于其与国家有机体的概念紧密结合,成为政治地理学中最具活力且最富争议的研究领域。生活空间论是以审视人类行为单元及其规律为核心的研究,提出除国家有机体之外存在多种人类有机体,通过共同作用塑造着生活空间。本专场将围绕地缘政治与生活空间研究,讨论如何构建中西方开展政治地理学术交流的桥梁。


专场三:边境管治与跨界发展

在全球化时代,学者们关注一系列管治技术对于人、商品、资本、信息等跨境流的流动,以及对于约束或促进跨境合作的重要影响。同时,边境管治不仅仅是关于跨界活动的规训,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使得经济要素的跨境流动与集聚日益显露出重要的意义。边界作为一种资源或资产,其在跨境合作中的角色是一种政治和经济机遇,对于国家或地区发展,以及不同利益主体都具有重要且独特的价值。本会场将聚焦边境管治与跨界发展的前沿议题。


专场四:文化认同与移民社会

在移民与迁入地互动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人地关系话题。地方社会在主动/被动接纳外来移民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空间现象,如浙江村、北京五道口韩国人聚居区、大城市的国际性社区等;而移民在主动/被动适应迁入地的过程中,塑造了很多社会空间现象,如社会孤隔与融入等。该会场将聚焦移民与迁入地的互动,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空间、文化影响及其背后的机制。 

七、专家介绍

Alexander Murphy

美国俄勒冈大学地理系讲座教授,前美国地理学会主席。研究领域集中在政治与文化地理,研究兴趣包括法律和政治体系,地缘政治,以及人地关系。目前已经发表近100篇研究论文。现任美国地理学协会(AAG)健康委员会主席,美国地理协会(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副主席及执委,国际地理联合会政治地理专业委员会(IGU-CPG)指导委员会委员。Alexander B. Murphy教授曾于2008年-2011年任美国国家科研委员会地球科学、环境与资源专业委员会主席,于2006-2007年任太平洋海岸地理学家协会主席。同时,他担任多个杂志编辑委员会成员,包括地学杂志(Geojournal)、政治地理学(Political Geography)、地理评论(The Geographical Review)等等,曾任人文地理学进展(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欧亚地理和经济(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编辑。基于他对地理学的杰出贡献,美国地理学会于2014年授予他终身成就奖。


Colin Flint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政治系教授,在2013-2015年间任政治系研究生部主任,并于2015年起任国际关系专业主任,教授课程包括:国际研究导论、地缘政治学导论、政治地理学等。他是《地缘政治》(Geopolitics)杂志的现任主编,1996-1997年曾是美国地理学会的政治地理组别的董事会成员,1999-2001年曾任美国地理学会的政治地理学专业组别主席,2004-2006年曾任美国地理学会的亚洲地理西南片区总监。曾先后于美国山姆纳恩国际事务学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等教学研究机构任职。主要研究领域是战争与和平地理学以及政治地理学思想史研究。先后出版著作10余部,已被翻译为西班牙语,波兰语,韩语,中文,日语和波斯语等。在许多重要地理学杂志上共发表论文50多篇。


苏晓波

2000年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2000-2003 年就读于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师从保继刚教授;2003年赴新加坡,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地理系攻读博士,2007年获博士学位,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工作。2007年赴美,任职于美国俄勒冈大学地理系(至今),并于2014年被评为副教授。苏晓波副教授是在美国从事人文地理与旅游研究中获得终身职位(tenure)的年轻新秀之一,同时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亚洲遗产管理学术委员会(UNESCO-ICCROM Asian Academy for Heritage Management)、美国地理学家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和亚洲研究协会(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成员,华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并在美国学术圈中被高度认可的年轻学者。长期关注中国、缅甸等亚洲国家,从人文地理的视角透视亚洲的城市、旅游以及边境发展。并在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Political Geography;Geoforum;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Urban Studies;The China Journal;Human Geography;Area Development and Policy;等具有较高影响因子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约20余篇;同时还在《旅游学刊》《地理学报》《人文地理》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出版英文专著1部。近期主持和参与的项目包括2015年美国国家地理研究基金项目、2015年与华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合作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合作基金项目、2015年获得俄勒冈大学社会女性研究中心项目资金支持等。


宋长青

北京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后。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地理科学学部执行部长,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主任,《地理学报》、《干旱区地理》,《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中国地理科学)》副主编。曾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副主任。多年来致力于地理学研究范式、地理学区域综合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及学术管理论文100余篇,出版《土壤科学30年:从经典到前沿》《土壤若干前沿领域研究进展》等专著。从2000年至今,在全国各地理学相关科研机构、高校做过“地理学的区域集成研究”、“地理数据-问题与研究范式”、“地理问题与地理尺度”、“地理数据与地理思维”、“中国地缘政治的全球战略”、“地缘研究的主要问题及方法路径”等专题或学术报告近百场。


刘卫东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助理、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核心骨干),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理事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2011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经济全球化及区域发展研究,先后牵头出版著作15部,已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SCI/SSCI收录论文50余篇。自2013年9月以来,一直从事“一带一路”战略研究,已经承担相关研究任务10余项。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初步研究”(国家发改委委托),2013年9月向中央提交了《关于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建议》,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推动了“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的启动;牵头完成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研究”(国家发改委重大课题),为制定《“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提供了重要支撑。2016年8月17日,应中办邀请参加了中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作为唯一专家代表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一带一路”研究的主要观点。所撰写的《“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及科学问题》和《“一带一路”战略的认识误区》等论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提出的学术观点,即“一带一路”是包容性全球化的倡议,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响应和赞同。


杜德斌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地球科学学部副主任,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世界地理研究》杂志主编,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世界政治经济地理、科技全球化和创新战略问题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50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著作多部。研究成果曾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一等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多份研究报告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主要从事创新战略、科技政策、产业布局和世界经济地理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是国内最早系统研究跨国公司R&D全球化问题的学者,长期关注跨国公司在华创新活动及其影响,近年来侧重中国发展的国际地缘环境与地缘战略问题的研究。


薛德升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巨型城市委员会执行委员,《地理学报》等6个学术期刊编委。2013年获聘广东省珠江学者。主要从事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等方向的研究,已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4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3部。近十年来,主要关注全球化对中国和德国城市的影响和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非正规动力,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非正规城市化:动力、空间与管治”(2008.1-2010.12)、(作为中方主持人)德国国家研究基金项目“Megacities - Megachallenge: Informal Dynamics of Global Change”(巨型城市-巨型挑战:全球变化的非正规动力)(2007-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全球化:过程、格局、动力与空间”(2012.01-2016.1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世界城市发展的多样性:结构、过程、空间与地方——中国与德国两对城市的比较研究”(2014.01-2018.12)。


周尚意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院人文地理学博士,1988年起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1999-2000年在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做一年富布赖特学者。曾任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三任主任,教育部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人文地理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地名学会常务理事,担任《世界地理研究》副主编,《人文地理》、《地理科学》、《地理研究》等期刊编委。研究方向为人文地理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社会与文化地理学领域。发表《中国文化地理学概说》、《文化与地方发展》、《文化地理学》等专著和教材十余部,发表论文190余篇。目前主要担任社会与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理论及应用等本科与研究生课程的教学。


骆华松

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区域经济与人口研究所所长。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教学名师。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口学会理事,云南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云南省区域经济学副会长。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以及NIH基金项目等各类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2部。曾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以及云南人口奖等奖项。


张虹鸥

研究员,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现任广州地理研究所所长,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环境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地理》副主编,中共广东省委政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智库——国情与发展研究小组副组长等重要职务。主要从事区域发展战略与城市规划、东南亚地理等相关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约100多篇,获国家优秀城乡总体规划一等奖,国家建设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优秀城乡规划一、二等奖等10余项科技奖励。张虹鸥研究员是广州地理研究所区域发展与城市群团队带头人,长期以来致力于探讨城市群的特色和战略定位、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协同发展、空间治理、等城市核心议题。对东南亚地理的研究,主要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多式联运跨界协同、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建设与联动为研究导向,侧重于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探讨东盟内部城市地理、地缘政治、区域投资等相关议题。


朱竑

朱竑教授1999年获得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2008年10月,在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区域与城市规划系任教,曾任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副主任。2005年在澳大利亚Griffith 大学商学院旅游、休闲、酒店和运动管理系访学。2008年11月迄今在华南师范大学工作,人文地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地理学会理事长,澳门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地理科学进展》副主编、《地理科学》、《旅游学刊》、《人文地理》编委等学术兼职。2007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14年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5年获得广东人文社科二等奖,2016年被评为广东省特支计划百千万领军人才,2017年10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7年“新文化地理的理论与实践”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2018年4月获得第二届吴传钧人文经济地理优秀论文一等奖。朱竑教授主要从事社会与文化地理学及其交叉学科方向的研究,近十年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10余篇,主持及参与研究项目19项。目前主要担任旅游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旅游影响与评估、城市地理学以及社会文化地理学等本科与研究生课程的教学。


刘云刚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千百十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秘书长,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地理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资源学会资源型城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地理联合会政治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研究领域涉及资源型城市发展、国际化城市与移民政策、中国城市化与城乡治理等,已发表中英文核心期刊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含合著)6部。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社会管理的政治地理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珠江三角洲的日资集聚与日本人移民社会的空间形成”、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新移民理论与国际化城市的移民管治研究”、高校基本科研项目“政治地理学理论及其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等。

八、论坛报名与选拔

(一)报名条件

1、国内外高校青年教师、在读博士生,985、211高校优秀硕士生和少量本科生;

2、专业不限,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国际关系等相关专业优先考虑。


(二)报名办法

请下载并填写附件报名表,发送至邮箱:politicalsysu@163.com,邮件“主题”栏注明“姓名+机构+专业方向”。需提交资料包括:

1)报名表;

2)论坛回执;

3)不少于1000字的论文摘要;参与优秀论文评选的请报名时提交8000字左右的论文全文;

4)学生证或工作证扫描件。


本次论坛将设“优秀论文奖”。参与优秀论文评选的学员请于报名时提交8000字左右的论文全文初稿,全文格式参考《人文地理》杂志要求。获奖稿件将选作《人文地理》“一带一路与政治地理学”专题论文出版(正刊)。


(三)报名及提交摘要(或论文)截止日期

2018年6月30日


(四)结果公布

主办方将于2018年7月10日前在“政治地理爱好者沙龙”微信公众号公布参会名单。

博士生论坛相关信息公布网站与微信平台如下:

1.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网站(http://gp.sysu.edu.cn/)

2.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网站(http://graduate.sysu.edu.cn/)

3.微信公众号:“政治地理爱好者”二维码

九、费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1.正式出席论坛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成员以城市间往返火车硬座标准凭交通票报销交通费。其中,非广州市内成员由主办方免费提供住宿,广州市内成员不提供住宿。

2.其他非研究生成员交通、住宿费用自理。

3.需要报销往返交通票的成员,请妥善保管票据,并于论坛结束后一周之内寄回主办方。

十、联系方式

联系人

刘云刚教授   13925028049  (课程负责人)

姚丹燕助理   18819440103  (学员咨询)

张丽屏助理   13432067327  (专家咨询)

联系邮箱:politicalsysu@163.com

通讯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地环大楼D006室

来源: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荐读

点击下文标题即可阅读

会议通知|2018年地理国情监测技术与应用研讨会通知(第一号)

通知|2018年中国定位导航与授时(CPNT)学术交流会征文通知(第二轮通知)

会议通知|2018 年中国水文地理学术年会第 2 号通知

会议通知 | 第八届“全国地理信息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大会1号通知

编辑 / 白杨  审核 / 游志龙  卞艺潼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wjh1826661312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