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色军测系列之四十五:军事测绘的历史贡献(全文完)

老村长 慧天地 2021-09-20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欧比特杯”高光谱遥感影像智能处理行业应用大赛已于2019年5月24日开始接受网上报名。报名请关注《慧天地》微信平台大赛通知

比赛通知|关于举办“欧比特杯” 高光谱遥感影像智能处理行业应用大赛的通知

或欧比特网站https://ohs.obtdata.com












                                    

红色军测系列之四十五(全文完)

军事测绘的历史贡献

撰文、编辑/老村长

2019年6月5日于北京


       人民军队测绘事业,伴随南昌起义的战火硝烟诞生,又随着人民军队的发展而发展。经过革命战争的洗礼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人民军队测绘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测绘技术手段从简易到系统、从手工到自动、从地面到航天,测绘产品从粗略到精确、从模拟到数字、从单一到多样,军事测绘综合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为建立、建设和捍卫新中国做出了许多历史性的贡献。本篇综合本系列各篇内容,对人民军队测绘九十二年的历史贡献做一简要概括,作为红色军测系列美篇的结束篇。

       题图1974年成都军区第42测绘大队在西藏察隅地区执行青藏高原测图会战任务时,技术人员穿过蘑菇状冰塔进入测区。


 

一、开展战场简易测绘,为夺取革命战争胜利、建立新中国做出了历史贡献


       人民军队创建初期,没有专门的测绘机构和测绘人员,地图资料主要靠收集和缴获,部队所用行军图和地形略图主要由指挥员亲自绘。随着革命队伍的发展和革命根据地的扩大,对测绘保障的需求迅速增长。1932年5月红军学校举办了首期测绘训练班,1933年5月红军总司令部设立了地图科(详见红色军测系列之六)。随后,红军各部队陆续开办了测绘训练班,设立测绘机构或编配测绘人员,初步建立起人民军队的测绘队伍。图为南昌起义部队收集和使用的《南昌城市图》。


  

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人民军队测绘机构不断健全,测绘队伍不断扩大,到新中国成立时全军共有测绘人员3800余人(含解放战争时期接收的国民党军测绘人员)。其中,抗日战争时期成立的八路军总部测图室、新四军军部测绘室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测量队,解放战争时期成立的华中军区司令部陆地测量队和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测绘学校等(详见红色军测系列之三、四、五、七、八),是人民军队测绘保障的主要力量。

人民军队在测绘力量弱小又缺少测绘仪器情况下,测绘人员积极开展地图资料收集、兵要地志调查、略图绘制、地图修测翻印、作战要图标绘等简易测绘任务,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创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夺取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建立新中国做出了历史贡献。

图为1944年12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测量队全体人员在延安合影。


  

军事要图标绘,是作战指挥测绘保障的重要任务。革命战争时期,设在各级司令部机关的测绘部门,夜以继日地完成了大量作战要图标绘任务,为各级指挥员了解战场作战态势和指挥战役行动提供保障。图为1941年3月八路军总部测绘人员标绘印《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榆辽战役)战斗部署标图》。


 

战场兵要地志调查、地形侦察、地形略图和路线图测绘,是战争时期战场测绘准备的重要内容。战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进行过两次影响较大的战场测绘,即红军长征途中的遵义测绘和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测绘(见红色军测系列之二),所测地图都在部队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图为1944年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测量队制印的《西固县(今甘肃宕昌县)》1:10万地形图。


  

由于人民军队没有力量开展大规模战场测绘,对搜集和缴获的地图进行修测并大量翻印,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测绘保障的主要任务。1941年3月八路军总部测图室成立后,开始制印抗日作战所需地图,这是人民军队自行制印地图的开始。图为八路军总部测图室左权县麻田镇苏公村河北沟旧址(老村长拍摄)。


  

毛泽东等军事家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实践中,十分重视军事地理研究与运用,对军事测绘和地图保障的重要性,作出过一系列极其精辟的论述。1935年12日,毛泽东在总结直罗镇战役胜利时这样说过:“没有团长以上的地形观察和地形图测绘,便不能布置得这样适当,打得这样漂亮”(详见红色军测系列之九)。


  

二、率先展开并最终完成全国基础测绘,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历史贡献


       旧中国基础测绘十分薄弱。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各项建设的全面展开,特别是维护新中国安全,都急需测制大范围的成果成图。但全国性基础测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来统筹。为此,经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批准,1950年5月11日军委作战部测绘局(1954年改称总参测绘局)正式成立(图为成立时合影),统一领导全军测绘工作,开始组建直属测绘部队,筹划全国基础测绘工作。

       1951年,测绘部队率先从东部国防地带展开了大规模的测绘,1970~1975年会战完成青藏高原和“三北”地区测图任务。在军地测绘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至1975年历时25年完成陆地国土基础测绘任务。同时,海军测绘部队历时53年(1950~2002)完成了海洋国土的基本测量。这些测绘成果成图,既保障国防和军队建设,也用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科研事业,为建设新中国做出了历史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党军不断对东南沿海窜犯、骚扰,美国派兵入侵朝鲜,第7舰队入侵台湾海峡,直接威胁到新生共和国的安全,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新中国的战略前沿。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1951年11月军委作战部测绘局初步拟定了《三年测绘工作计划纲要》(图为纲要所附《中国东部海防测图计划图》),计划先从东部国防地带开始展开大规模的测绘。后经几次修改,形成了最终的东部国防地带测绘计划。


 

自1951年起,军委作战部测绘局组织直属测绘部队,进行了3年的试测作业和各种准备。1954年,东部国防地带测绘工作全面展开,到1965年基本完成。期间,总参测绘局还组织测绘部队,在东部国防地带进行了军控点加密测量,以满足炮兵作战对军控点的需要。东部国防地带测绘,是新中国成立后首先进行的大规模测绘。15年间,共测绘1:1万至1:10万地形图13500余幅,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详见红色军测系列之二十二)。图为1951年解放军测绘学校试测北京至石家庄一等三角锁时,大地测量系学员在建造钢标。


 

1956年国家测绘总局成立后,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基础测绘任务分工,总参测绘局负责东部沿海与西南边防地带的基础测绘,国家测绘总局负责腹心地区与北部边疆地带的基础测绘。此后,全国基础测绘进入快速推进时期,到1965年未完成区域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和“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图为1966年沈阳军区第5测绘大队在东北地区执行大地加密测量任务时,技术人员造标作业。



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战场测绘的重点随之转到“三北”地区。由于“三北”大部地区属于国家测绘总局分工的测图范围,原计划测制的1:10万地形图,比例尺小,不能满足军事需要。1963年后,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总参测绘局抽调部分测绘力量,担负“三北”地区测图任务,作出了测制部分边境地区地图的应急计划。1969年“珍宝岛事件”后,总参谋部要求加快完成“三北”地区地图测制。当年底国家测绘总局撤销,总参测绘局从沈阳、北京、兰州、新疆、南京、武汉、福州等军区所属和总参直属的共11支测绘部队,采取打歼灭战的方法,于1970年全面展开“三北”地区测图工作,到1975年底基本完成,共测制1:2.5万至1:10万地形图7300余幅(详见红色军测系列之三十二)。图为1973年济南军区第13测绘大队在新疆吐鲁番地区执行航测外业任务时,技术人员在沙漠地区进行航外调绘。


  

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被称为“世界屋脊”,是测图最为困难的区域。1965~1969年,根据国家“三线”建设用图急需,总参测绘局和国家测绘总局分工完成了青藏高原边缘地形图约80万平方千米的地形图测绘。到1969年国家测绘总局撤销时,青藏高原地区未测图区域集中在高原腹部地区,面积约140万平方千米,是测图最困难的地区。这一艰巨任务全部由测绘部队承担。1970年,根据总参谋部指示,以兰州、成都、新疆军区为主组成5个勘察组,对测区进行了勘察,兰州军区测绘部队还进行了试测作业。据此,总参测绘局拟制了《青藏高原无图区外业测图方案》,并得到总参谋部的批准。图为1971年,福州军区第2测绘大队在西藏日土地区执行会战任务时,作业人员在雪山顶上观测。


  

1971年,在总参测绘局的统一组织下,以兰州、成都、新疆军区测绘部队为主,北京、武汉、昆明、福州等军区测绘部队配合支援,全面展开青藏高原测图会战任务,到1975年底基本完成。5年会战中,共测绘1:5万、1:10万地形图1170余幅。青藏高原测图任务的完成,标志着自1951年展开的全国基础测绘基本完成,从而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实测地形图陆地国土的全覆盖(详见红色军测系列之三十四)。图为1971年武汉军区第3测绘大队在藏南地区执行大地测量任务时,技术人员在雪山观测点进行三角测量观测。


  

旧中国海洋测绘工作十分薄弱。1949年5月,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海道测量局成立后(1951年转隶海军并改称海军司令部海道测量局),开始组建海军测绘部(分)队,发展海洋测绘技术,由近及远展开海洋国土基本测量。至2002年,历时53年完成300万平方千米海洋国土的基本测量(详见红色军测系列之三十八)。图为20世纪90年代初海军东海舰队某海测船大队技术人员在东海进行沿岸水深定位测量。


        

三、承担作役行动和演习训练测绘保障任务,为捍卫新中国做出了历史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军测绘部队充分运用测绘新技术新成果,为人民解放军于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剿匪作战、抗美援朝作战、平叛作战、一江山岛战役和炮击金门作战,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1969年的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1974年的西沙群岛自卫反击作战、1979年的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88年的南沙群岛自卫还击作战等历次作战,以及历次战役演习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测绘保障,为捍卫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安全做出了历史贡献。图为1955年军事测绘人员为辽东半岛抗登陆演习制作的大型地形沙盘。


  

1950年1月,西南军区以18军为主进军西藏,军区司令部成立入藏测量队遂行测绘保障任务(详见红色军测之十九)。图为1951年12月测量队部分人员在甘孜出发时合影。


  

20世纪50年代初,为保障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作战的需要,测绘部队完成了大量测绘保障任务(详见红色军测之二十一)。图为1952年9月,解放军测绘学校女学员在朝鲜清川江铁路大桥进行水准测量。


  

在1954年的一江山岛战役和1958年的炮击金门作战中,测绘部队完成了大量的测绘保障任务(详见红色军测系列之二十四、二十五)。图为1954年华东军区司令部测绘科为保障人民解放军进行一江山岛战役需要,组织制作的一江山岛航空影像图。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平叛作战,测绘部队遂行完成了大量测绘保障任务(详见红色军测系列之二十六)。图为1960年兰州军区司令部测绘队在青海玉树地区执行平叛作战测绘任务时,部分人员在野外作业合影。


  

在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测绘部队完成了大量的测绘保障任务(详见红色军测系列之三十三)。图为1961年6月新疆军区司令部测绘队技术人员在中印边境地区进行地形测量。


      

在1974年的西沙群岛自卫反击作战和1988年的南沙群岛自卫还击作战前后,测绘部队完成了大量的测绘保障任务(详见红色军测系列之四十)。图为1974年2月海军南海舰队海测船大队技术人员在西沙群岛海域进行水深测量。


  

在1979年的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及后续作战中,测绘部队完成了大量的测绘保障任务(详见红色军测系列之四十一)。图为1979年2月空军司令部某航图大队召开紧急制作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图誓师动员大会。


  

四、发展军事测绘装备技术,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历史贡献


适应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军事测绘部门加快发展测绘装备技术,到20世纪末实现了军事测绘的“三个转变”,军事测绘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满足了战略武器、空间技术发展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历史贡献(详见红色军测系列之三十一、四十三)。图为1978年西安测绘研究所、解放军测绘学院等单位研制的G—171型人卫激光测距仪。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和毛主席作出发展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决策后,1958~1959年总参测绘局从直属测绘部队抽调近千名测绘官兵组成临时测量支队,进入西北沙漠戈壁地区执行国防试验基地建设测绘任务。此后,测绘部队先后多次进入沙漠戈壁地区,为“两弹一星”研制试验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测绘保障。图为1969年4月在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前夕,国防科委某基地测绘人员进行火箭发射定向观测。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测绘部队先后完成了历次卫星发射和战略武器研制试验的测绘保障任务。根据战略武器和空间技术发展的需要,军事测绘部门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展开地球形状及其重力场专题研究,在有关部门的参加下,先后建立了地心一号、二号坐标系和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及高精度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图为1979年5月总参某测绘大队技术人员在某地进行重力测量作业。


  

适应军队作战指挥自动化和精确制导武器发展的需要,军事测绘部门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数字地图生产的探索实践,80年代中期研制出“作战态势图自动处理系统”“军事地形分析系统”等地理信息系统平台,90年代中期加快军事测绘数字信息工程建设,到20世纪末建立了多种地图数据库。图为1984年11月总参测绘局在西安召开JZ—1计算机制图系统鉴定推广会。


  

1970年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为发展航天遥感测绘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20世纪70年代初,军事测绘部门提出并开展摄影定位卫星的研制工作,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先后成功发射5颗第一代摄影定位卫星(其中4颗成功回收),使中国的航天遥感测绘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21世纪初先后成功发射并回收3颗第二代摄影定位卫星;2010年成功发射天绘一号卫星,这是中国第一代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图为1987年9月9日中国第一代摄影定位卫星首颗星发射。


  

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根据陈芳允院士的建议,军事测绘部门开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研究与论证工作,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参加下,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2000年底初步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开始向中国用户提供服务,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俄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12年12月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开始向亚太地区用户提供服务;2018年12月建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开始向全球用户提供服务。图为2000年10月北斗一号01星即将发射。


  

五、承担边界测绘和经济建设测绘任务,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解放军测绘部队在积极完成战备测绘任务的同时,还承担完成了边界测绘、援外测绘、抢险救灾、国际维和、重大工程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等大量测绘任务,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主权安全和边境地区安全稳定,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图为20世纪80年代总参某测绘大队技术人员进行北京正负对撞机精密工程测量。


  

中国陆地与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14个国家接壤,边界长2万多千米。新中国成立以来,测绘部队承担完成了边界谈判、边界联测、边界联检、边界勘察等一系列测绘保障任务,为中国政府与邻国开展边界谈判、划定边界等,妥善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提供了可靠依据(详见红色军测系列之三十)。图为1982年4月,总参某测绘大队承担中蒙边界联检测绘任务时,技术人员进行界桩位置测量。


  

20世纪50~70年代,人民解放军测绘部队在自身战备测绘任务十分繁重情况下,还抽出部分测绘力量,在地图制印、大地基准点联测、天文大地网布测和测绘人员培训等方面,对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国无偿提供了援助(详见红色军测系列之二十九)。图为1961年中国大地测量队执行援越大地测量任务时,技术人员在实地检查野外观测成果。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军测绘部队先后承担完成了首都建设规划、北京地铁、兰新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京津唐高速公路、西气东输油管道等重大工程建设测绘任务。图为1987年11月总参某测绘大队承担京津塘高速公路建设水准测量任务。


  

长期以来,人民解放军测绘部队视驻地为第二故乡,充分发挥测绘技术优势,承担地方经济建设测绘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详见红色军测系列之二十八)。图为1985年成都军区某测绘大队承担拉萨市城建测绘任务时,技术人员在布达拉宫前进行控制测量。


  

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总参测绘局组织测绘部队承担了相关测绘保障任务。图为1990年8月,总参某测绘大队技术人员为北京亚运会制作火炬接力地区地形沙盘模型。


  

自然灾害无情。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发生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洪涝灾害、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全军测绘部队在积极参加抢险救灾的同时,还为抢险救灾、灾难评估、灾后重建等提供了大量的测绘保障。图为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总参谋部抗震救灾北斗导航应急小分队为抗震救灾提供导航保障。


  

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和国际法准则,中国自1990年开始,向设在中东的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出5名军事观测员。从此,中国军队开始加入联合国维和行动,测绘部队除派出人员直接参加维和行动外,还承担完成了大量国际维和测绘保障任务,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图为2009年7月兰州军区某测绘大队举行仪式,欢迎执行刚果(金)维和测绘保障任务凯旋归来的战友。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军事科学院主办的军事学核心期刊《军事历史》(2017年第2期)公开发表了《人民军队测绘建设九十年的回顾与思考》的文章,该文详细阐述了人民军队测绘事业的发展历程、历史贡献及其历史启示。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军测绘部队正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和习近平强军思想为统揽,以改革强军战略为牵引,按照能打仗、打胜仗标准,持续推进战场环境测绘导航保障能力建设,不断谱写军事测绘的新篇章。


后    记

本人是一名在军事测绘战线工作了40年的老战士,现主要从事军事测绘历史和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研究。先后有10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出版著作17部,发表论文70余篇,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表彰为“为新中国军事测绘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六十名先进个人”。曾被聘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及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在西北地区测绘的30年间,先后二进西藏阿里,七上青海高原,踏遍西北大部山山水水,走过祖国西部三千多千米的边境线,也记不清多少次从险中走出。特殊的工作环境和长期的测绘实践,使本人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所从事的测绘事业。

为了迎接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本人编辑制作红色军测系列45篇,从不同侧面记述和再现了军事测绘为建立、建设和捍卫新中国做出的历史贡献。编制过程中,参考引用了公开出版的《中国测绘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等权威文献资料,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历史资料》丛书等相关图片,部分军测老战友提供了相关图片。红色军测系列自2018年10月陆续公开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鼓励和赞赏,不少军测前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特别是慧天地、军测校友企业联盟等微信公众平台,连续刊载了系列美篇。值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还需要说明两点:一是编制红色系列的初衷,旨在再现1980年前(1980年后的概略介绍)人民军队测绘事业的发展历程,编制时也注意了单位间的平衡。但由于受资料(包括文字和图片)的限制,收集到资料多的单位可能反映多一点,反之则可能反映少一点,敬请军测前辈理解;二是人民军队测绘历史年代久远,涉及的史料史事繁多,加之本人能力水平和拥有资料有限,文中难免存在不足甚至错误,诚恳接受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老村长,2019年6月5日于北京)

来源:本篇依据《中国测绘史》第2、3卷有关内容,综合本系列各篇编制而成,引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历史资料》丛书相关图片。版权归作者老村长所有

欢迎大家关注《慧天地》同名新浪微博

微博ID:慧天地_geomaticser

荐读

点击下文标题即阅读

红色军测系列之四十四:测天量地写忠诚
红色军测系列之四十三:军事测绘技术实现“三个转变”
红色军测系列之四十二:军事测绘人才辈出
红色军测系列之四十一: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测绘保障

编辑 / 张胜威  审核 / 呼慧珊  肖紫寒

指导:万剑华教授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