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汉大学副校长李建成院士:追忆我的老师——“大地之星”宁津生

李建成院士 慧天地 2021-09-20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武汉大学。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详细信息)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测量学家、教育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宁津生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3月15日16时06分在武汉逝世。宁院士的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副校长李建成撰写此文,缅怀恩师。



1990年至今,我师从宁津生老师已有30年了,这是我的幸运。宁老师言传身教,爱生如子,在我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和儒雅的风范,始终引领和激励着我。


 爱生如子的老师


硕士毕业后,我报考了宁老师的博士。那时候,我只知道宁老师是我国地球重力场领域的知名专家,曾听过他的一些讲座和报告,但没有听过他的课。当时,我有幸拜读了宁老师和管泽霖教授合编的《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发现地球重力场领域很有挑战性。也许是个性使然,我认为如果我能坚持深耕这个领域,未来有可能会取得一些突破。


宁津生院士和李建成院士


开学报到那天,宁老师约我在办公室见面。当时,宁老师在我眼中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专家,因此见面前我的内心稍有忐忑。一进门,宁老师就微笑着招呼我坐下,亲切的语气立即抚平了我紧张的情绪。随后,他给我介绍了研究领域的重点、难点和前沿动态,勉励我潜心研究,力争有所建树。这次见面,奠定了我奋斗一生的研究方向。


读博期间,宁老师还委托王昆杰教授和晁定波老师共同指导我,优质的导师资源为我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同时,宁老师带我参与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并且成功建立了当时我国阶次和精度最高的地球重力场模型以及我国首个5'´5'重力似大地水准面。现在回想起来,这还是我第一次参与大型的科研项目,从中学到的很多东西对我后来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宁老师的指导下,我还参与了“攀登计划”等国家项目,为自身学术研究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尽管我在研究工作中常常遇到困难,但是他总是耐心地给予指导,并在关键时刻提出令我醍醐灌顶的想法。他时常教导学生们只要持之以恒,就会取得最后的成功。宁老师当时担任国际大地测量协会学术杂志《大地测量手稿》和《大地测量公报》编委,他总是第一时间将这两本杂志给我阅读,让我及时了解学术前沿。1993年,在我博士论文答辩前夕,宁老师正在加拿大访问。他为了参加我的答辩,费尽周折调整行程,在百忙之中专程赶回,这令我万分感动。


宁老师一生崇尚学术,极为重视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1994年夏天,在宁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多方努力,我被选派到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空间研究中心做学术访问。在访学期间,他经常打电话给我,了解我在国外的研究进展和生活情况,强调一定要把本专业领域最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学回来。他还要求我们潜心学术,心无旁骛,不提倡我们过早地承担行政工作。1995年,就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学院推荐我担任副院长,时任学校校长的他没有表态支持;1996年,有人推荐我去学校科技处任职,他表示反对;1999年,我担任测绘学院院长时,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还年轻,当院长不能影响业务工作!”;2011年,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宁老师非常高兴,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要继续出成果!”他叮嘱我要一如既往地站在教学科研一线和学术前沿。他还向时任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建议,不要让年轻的院士过早地担任学校行政职务,担心影响我们的学术研究。2014年底,我担任武汉大学副校长,学校的管理工作自然会分散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宁老师每次碰到我,就特别嘱咐:“建成,学术不能丢啊,要见缝插针搞科研!”。宁老师要求我不仅坚持在科研第一线,同时也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在他的教导和期望下,我目前虽然行政事务繁忙,社会工作繁杂,仍然坚持为本科生授课。为了培养我在教学上有所建树,进一步开阔视野,从2005年起,宁老师让我参与教育部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测绘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并于2012年把测绘学会教育委员会的工作交给我负责,不遗余力地通过实际工作进一步锻炼我、培养我。


“大学的产品就是学生,老师应该把教学放在第一位”。宁老师从1956年大学毕业开始便从事教学工作,不管有多忙,给学生上课这件事,他从来没有丝毫放松和怠慢过。即使是很熟悉的讲稿,他在每次上课前也要重写,及时更新内容。学生们都喜欢听他的课,称他是“课讲得好、人长得帅”的好老师。


正是宁老师这种做事认真、治学严谨、要求严格、仁爱无私的态度深深地感动并默默地影响着我们,让我们终生难忘。可以说,能成为宁老师的学生,是人生的幸运。自从成为他的学生以后,我一路追随,从未离开。30年来,宁老师和我在学术上薪火相传,师生情谊深厚,在测绘界和教育界被传为佳话。


 儒雅豁达的学者


宁老师是一位平易近人、心胸宽广的学者,人们称他是一位好先生。他作为校长和下属平等相处,与同事真诚相待,对学生和蔼可亲。宁老师那博学儒雅、宽厚豁达、严谨谦逊的风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学生和周围的人,这也为他赢得了师生、校友以及业界的尊敬和爱戴。



宁老师心胸豁达,从不记仇。上世纪50年代末期他被错划为右派,受过一些不公正的待遇,但对那些曾经对他不友好的同事和同学,他总是表示理解和原谅,他认为那是特殊时代造成的。宁老师也从不和那些批评他甚至让他下不了台的老师计较。我了解到,1980年奥地利学者Moritz来学校讲学时,宁老师做翻译,李庆海先生现场就指出他翻译得不准确,非常不给面子,让他下不了台。宁老师丝毫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反而认为李庆海先生治学严谨,这也体现了宁老师对长者的尊重和宽广的胸襟。2010年,我在测绘学院倡议成立李庆海先生奖学金,宁老师特别支持我的建议。


宁老师平易近人,温文尔雅,充满爱心,从不居高临下直接批评人,总是耐心地与学生讨论。在出差的火车上,宁老师也和我们一起聊天,非常随和。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乐呵呵地与人打招呼。他身边总会围着很多人,不管是学生、同事或是业界同仁,都享受与他一起聊天、探讨和交流的快乐。“这是当老师的最大快乐!哪里都有学生,而且学生都跟你很亲近。”宁老师也特别享受这样的时刻和氛围。



他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而且严格要求,不搞特殊化。他当校长期间,也不让自己指导的学生享受特殊照顾。90年代初,学校的博士招生规模较小,而毕业后留校任教的博士更是少之又少,我们几位刚留校的博士申请副教授岗位,学校考虑我们还需要历练,宁老师没有因为他的学生在其中而破例。1994年国家测绘局设立了跨世纪人才计划,尽管宁老师对我寄予厚望,但由于我是讲师最终没能评上。他尽管心里十分难过,但没有任何表露,对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莫大的鞭策和鼓励。1994年8月,学校派我去美国做半年的研究工作,离开前他对我说:“目前学校出国留学人员绝大多数没有学成归国,出现了人才断档,你完成研究后一定要按时回国为学校的发展做贡献。” 按照他的要求,我于1995年1月如期回国,他特别高兴。8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国掀起了一波出国潮、下海潮,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面临很大挑战。我在1995年申报了教授岗位,得到了他和时任院长刘经南教授的鼎力支持,他们力排众议将我从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


宁老师总是不遗余力地关爱学生、帮助别人,但同时,他又对学生严格要求,从不袒护,要求我们做人要诚实诚恳,做学问严肃严谨,这让我们受益终生。


鞠躬尽瘁的校长 


1984年,宁老师从讲师岗位被推选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武测)副校长,3年后任校长,直到1997年2月卸任。在10多年的校长岗位上,宁老师鞠躬尽瘁、殚精竭虑,他在任期间,学校的办学方向清晰明确,教学质量快速提升,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大幅提高,为我国测绘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学校和学科发展方面,宁老师做了很多有前瞻性的长远布局。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大地测绘学科发展处于低谷。宁老师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远见,带领老师们积极探索卫星大地测量方法来进行学科转型。


1988年,宁老师作为校长举全校之力,向世界银行贷款数百万美元,建立了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他作为原武测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委员会主任,为实验室的建设、成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实验室发展的关键时刻和重大问题决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申请贷款时,国家测绘局对他提出明确要求,“保证以后这笔钱学校还70%,国家局还30%。”在当时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学校要还70%,加上每年的利息,压力确实很大,但他毫不犹豫地签下保证书。可以说,他为我国第一个测绘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请建立倾注了大量心血,为学校持续发展抓住了难得的机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6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建校40周年之际,正值国家“211工程”计划的推进时期。能否加入“211工程”,就是国内重点大学与非重点大学的分水岭。武测作为亚洲唯一的以测绘学科为主的高校,自然也期望能进入“211工程”,但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全国众多高校都在竞争。在湖北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也都在极力争取,专业性极强的武测并不具备优势。尽管当时武测为适应测绘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导航与导航等一批新专业,但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实力差距仍然悬殊。当时,宁老师正好受到教育部委派,参与武汉大学“211工程”预审专家组的工作。他充分吸取了武汉大学和其他已经通过“211工程”预审的高校的经验,领导全校上下努力整改,学校终于在1996年通过了“211工程”预审,为学校进一步发展争取了广阔的平台和有力的支持。



他总是从大局出发,从不偏袒自己所从事的学科。1993年,学校将工程测量系和大地测量系合并,成立了地球科学与测量工程学院。1995年,学校把学院的土地管理专业调整到地图制图系成立土地科学学院。当时,院里的老师都舍不得将我们于1986年办起来的土地管理专业划出去,宁老师作为校长强调,这是为了学校发展做出的决定,要求全院老师顾全大局,给予理解和支持。


为加强测绘领军人才的培养,宁老师给工程院领导建言,建议在土木工程学部下设立测绘工程学科。随后,测绘学科的学者申报院士,就有了明确的学科分类。在他的带动、培养和支持下,测绘界领军人才迅速成长起来。


“大学,不管是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或者其他类型大学,其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人才、培养学生。”宁老师以身作责、率先垂范。


上世纪90年代,测绘学科正处于发展转型期,以往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严重落后于学科发展,迫切需要教学改革。1996年,宁老师提议由校内几位院士一起为大一新生开一门基础课,明确测绘遥感对国家发展的意义、学科前景和未来出路。“当时新入学的本科生里,十有八九第一志愿报的不是测绘专业。”他强调, “最早开设这门课的初衷,是挽留想转专业的学生。” 1997年9月,“测绘学概论”正式开课。22年来,宁津生、李德仁、陈俊勇、刘经南、张祖勋、龚健雅六位院士以及测绘界的知名教授先后加入教学团队。这门课程,被学生称为“最奢侈的基础课”,已成为了全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教育教学的示范课堂。


近年来,虽然他已步入耄耋之年,也早已离开校长岗位,但老校长的测绘情怀依旧不减。他依然坚持在讲台上,为00后新生讲授测绘课程,激励同学们立志为祖国测绘事业发展而刻苦学习。


 成果丰硕的“大地之星”


宁老师是我国著名的大地测量学家,毕生从事地球重力场有关地球重力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是我国这一领域研究和教育的主要开拓者,在布设天文重力水准网、推求大地水准面形状、研究卫星重力学和固体潮、建立地球重力场模型等方面均颇有建树,是我国地球重力场领域研究和教育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自1956年大学毕业到学校工作,他一生就与大地测量结下了不解之缘,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大地之星”。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宁老师和同事们对推求我国高精度天文大地网的整体平差所需要的高程异常、垂线偏差等地球重力场参数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和精度等进行了研究,完善了苏联专家布洛瓦尔为我国设计的天文重力水准布设方案,所提出的意见成为我国实际作业的标准,研究成果也为上世纪60年代我国大地测量专业开展大地重力学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内容。宁老师与他人合著的《大地重力学》比较深入地研究了重力学的理论、方法及其在天文大地测量中的应用,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一直是这一领域教学、科研和生产的重要教材和参考书。


上世纪70年代,国家决定建立自己独立的大地坐标系统,这其中就有一个确定“大地原点”的重要问题。大地原点是一个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基准点,要围绕它进行大量的测量活动,如天文测量、重力测量、三角测量、人造卫星测量、全球定位测量等。在这些测量活动中,大地原点标石的稳定极为重要,任何细小的变化都会使测量“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建国初期,我国使用的大地测量坐标系统的坐标原点是前苏联玻尔可夫天文台,这种状况不利于我国的建设和发展需求。因此,1975年,国家成立了专门的班子,开始探索中国大地原点的设置,宁老师被学校安排参加此项工作,那一年,他43岁。面对没有退路的任务,他带领一帮科技人员,搜集分析了大量资料,并到郑州、西安、兰州等地,对各地的地形、地质、大地构造、天文、重力和大地测量等因素进行实地考察和综合分析。在研究过程中,,他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利用最小二乘配置确定建立原点所需要的相对大地水准面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其成果为确定我国大地的地心坐标及椭球定位提供了科学依据。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在中国测绘学领域的泰斗和先驱夏坚白院士主持下,宁老师与人合作翻译了《卫星大地测量学原理》《卫星大地测量概论》两部外国文献,较早地涉足了卫星大地测量学研究。同时,他意识到,中国测绘科学与教育已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此后,他时刻关注国际大地测量学科发展动态,及时将“利用最小二乘配置确定相对大地水准面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成果引进到测绘学科专业教学中。在此期间先后出版《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重力与固体潮教程》《地球重力场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等著作,翻译出版《大地测量学》《高等物理大地测量》等外文文献,不仅为我国多项测量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也缩小了物理大地测量领域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上开始利用卫星和地面重力资料联合建立高阶次高精度地球重力场模型,且发展迅速,而中国在这一领域较为落后。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宁老师将研究重点转向地球重力场逼近理论,致力于建立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和区域大地水准面。1990年,他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新技术项目“地球重力场模型研究”,建立了中国最早的180完全阶次的地球重力场模型WDM89。1994年,他又主持完成国家测绘局“八五”重点科研项目“地球重力场精细结构和我国大地水准面的精化”,进一步发展了高阶地球重力场建模理论,研究出适合我国局部重力场情况的360阶地球重力场模型WDM94,同时建立了一个全国范围内分辨率为5'´5',精度为米级的中国大地水准面WZD94,满足了当时测绘生产的需要。WDM89、WDM94两个模型都是当时我国阶次最高、精度最好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广泛应用于我国地学、空间技术、海洋、地球物理、地震、地质等多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成果分别获得1991年度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97年度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90年代初期,他带领晁定波等专家在我国率先开展了整体大地测量学、大地测量学科发展战略等多项前沿研究,研究成果获得1993年度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对我国推动大地测量学学科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宁老师是一位永远进取、不知疲倦的实干家。进入21世纪后,年逾古稀的他仍没有停止探索地球重力场的步伐。在“九五”期间,他又参与主持国家测绘科技重点项目“全国及省市地区高精度高分辨率似大地水准面的技术研究及实施应用工程”,完成了新一代中国似大地水准面CQG2000,其分辨率为5'´5',精度为分米级,为我国1:5万甚至1:1万测图中以GPS水准测量代替几何水准,提供能满足精度的高程异常值,这一成果获得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宁老师还是我国较早从事卫星重力学研究的学者之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他就开始接触并探索卫星重力学问题。21世纪初,国际上新一代卫星重力计划的相继实施使得卫星重力学成为现代大地测量最活跃的分支。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研究团队对卫星测高、卫星重力梯度以及卫星跟踪卫星等卫星重力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进行全面研究,获得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我国在测绘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软件等方面已和世界测绘发达国家具有同等水平,虽然现阶段还存在些许缺陷,但正在逐步完善,相信有一天我们中国定能成为测绘强国。”他对中国测绘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宁老师于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建筑工程学部首位测绘学科院士,在担任学部常委和副主任期间,为学部的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永不退休的“两委主任” 


宁老师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大地测量学家,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育家。他长期担任教育部测绘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和测绘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为推动我国测绘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测绘界同仁们称为永不退休的“两委主任”。



自1984年起,宁老师担任中国测绘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时在国家测绘局测绘教材委员会担任副主任委员。1990年,他开始担任国家测绘局测绘教材委员会主任委员(以下简称“两委会”)。随着职能和隶属关系的变化,教材委员会先后更名为国家测绘局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他一直担任该委员会主任委员。直至2012年,由于年龄的原因不再担任“两委会”的主任委员,但他仍是“两委会”的名誉主任委员和顾问。他在“两委”主任的岗位一干就是38年,是一位“超龄主任”。在此期间,他带领“两委会”一直致力于我国测绘教育的发展与壮大,致力于测绘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引领中国测绘教育的改革方面做出了大量开创性工作。


在“两委会”的推动下,测绘教育紧跟经济发展对测绘人才的需求,不断发展,从专业目录调整后测绘类下设1个专业,到现在测绘类下设6个专业;从原来的全国30多个测绘类本科专业建设点,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个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及200余个高职高专测绘专业点。


在担任教材委员会主任委员期间,他大力推进高校测绘教材建设,使测绘教材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引进到自编、从单一品种到多品种配套,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高质量测绘教材建设体系。


在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后,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由原来以教材编审为主要内容,转向对学科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研究、咨询和指导。宁老师敏锐地觉察到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对测绘学科专业带来的强烈冲击以及难得的发展机会。他带领“两委会”针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现状和未来发展、社会需求与课程体系设置、教材内容更新、改革热点难点等问题,每年组织2次以上高等测绘教育改革的研讨会或院长论坛,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测绘学科发展方向探索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测绘教育与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发展。


他带领“两委会”开创性地举办“全国高等学校测绘类青年教师讲课竞赛”,至今已经20余年,对引导和激励青年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规范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测绘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开创性地举办“全国大学生测绘技能竞赛”10余年,不仅检验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真正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训”的目的,也增强了学生之间团结协作意识和不怕苦不怕累的优秀品质,对学生未来发展影响深远。开创性地举办“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科技论文竞赛”11届,激发了广大学生崇尚科学、勤奋学习、勇于进取的精神,以及勤于思考、善于分析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科技写作水平和学术研究能力,为我国测绘科技创新事业培养和积蓄人才。


宁老师身体力行,永不停歇,他凭着对我国测绘事业执着的热爱和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把大家团结在一起,把“两委会”打造成一个和谐、进取的大家庭,为校际学生之间、教师之间以及校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大家心目中,他是永不退休的“两委主任”。


宁静致远、津津乐道、生生不息。宁老师人如其名,他对我国测绘科技和教育事业的贡献有口皆碑,他是我们睿智儒雅的老师,更是一座巍峨的高山。



地球重力场 天地大舞台

满腹经纶 国之栋梁

一生相许 矢志不渝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详细信息)




内容转载、商务活动、投稿等合作请联系

微信号:huitiandi321

邮箱:geomaticshtd@163.com

欢迎关注慧天地同名新浪微博:

ID:慧天地_geomaticser

往期精彩推荐
深切悼念|著名大地测量学家和教育家宁津生院士逝世(附网上纪念馆)
宁津生院士:测绘科学与技术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
宁津生院士:测绘界的十几位院士正在研究这个问题



《慧天地》敬告

《慧天地》公众号聚焦国内外时空信息科技前沿、行业发展动态、跨界融合趋势,探索企业核心竞争力,传播测绘地理信息文化,为测绘、地信、遥感等相关专业的同学提供日常学习、考研就业一站式服务,旨在打造政产学研用精准对接的平台。《慧天地》高度重视版权,对于原创、委托发布的稿件,会烦请作者、委托方亲自审核通过后才正式推发;对于来自网站、期刊、书籍、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的稿件,会在作者栏或者文章开头显著标明出处,以表达对作者和推文引用平台版权的充分尊重和感谢;对于来源于网络作者不明的优质作品,转载时如出现侵权,请后台留言,我们会及时删除。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慧天地》的关注和支持!


——《慧天地》运营团队

编辑:沈家伟 审核:富裕 王振宇
指导:万剑华教授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