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晚清测绘留学

寓公剑 慧天地 2021-09-20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本文转载自美篇:寓公剑,根据作者著《中国测绘教育史》及《中国近代测绘留学》编写。版权归作者寓公剑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中国晚清测绘留学


1872年8月11日,上海码头,一艘轮船缓缓离岸。船上30名主要来自广东、福建的幼童,含泪告别乡亲,在容闳(1828-1912,字纯甫,广东香山人)的带领下,驶向大洋彼岸。这是清代在洋务运动中派出的第一批留学生。之后,朝廷派出的留学生逐渐增多,其中就有测绘留学生。


登船离岸的留美幼童


晚清测绘留学分为两个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以留学欧美学习海洋测绘为主;20世纪初叶,以留学日本学习陆地测量为主。洋务运动的旗帜是富国强兵,所以军事测绘留学成为晚清测绘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在《中国测绘教育史》的近代测绘留学一章中,对晚清测绘留学有较为细致的分析与叙述。


《中国测绘教育史》一页


福建船政学堂是近代最早建立的以建造军舰、驾驶战船为主的军事学堂。1875年,船政学堂派学生刘步蟾等5人游历英国、法国,后来其中2人留在英国学习驾驶轮船,包括航海测绘。1877年1月13日,李鸿章在《闽厂学生出洋学习折》指出:派留学生的目的是“以储人才,而重防务”,“至如驾驶之法,近日华员亦能自行管驾,涉历风涛,惟测量、天文、沙线、遇风保险等事,仍未得深际。其驾驶铁甲兵船于大洋狂风巨浪中,布阵应敌,离合变化之奇,华员皆未经见。自非目接身亲,断难窥其秘钥”。这里,李鸿章指出留学是为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秘钥”,特别指出“测量、天文、沙线”是需要深刻探求的知识。



李鸿章


1877年3月31日,船政学堂首批33名学生到法国、英国留学,其中包括后来成为天津水师学堂校长、翻译宣扬物竞天择《天演论》的严复,包括到英国格林尼治大学学习航海天文与海图测绘的何心川。1880年,北洋水师舰长刘步蟾带60多艺徒、水手到英国军舰实习。1881年12月,船政学堂派出第二批10名学生留学法、英,1886年前陆续学成回国。1886年4月6日,海军派出第三批留学生,共计34名,这些留学生1889年前大部分回国,在海军任职,如留学英国的刘步蟾任北洋海军右翼总兵,林泰曾任北洋海军左翼总兵。北洋海军12艘主要舰船的管带中,有7名为留学生。



严 复


到英国实习驾驶的留学生,一般期限两年,课程安排:“9个月内在英国学堂,地名:期梨昵士(格林尼治),学天文、画海图学、汽学、水师战法、英国语言;9个月后赴英国操炮船,地名:博士程德,学各炮各枪操法,约6个月功夫。再在该处学画海图学,约3个月功夫。嗣后又赴英国水师营,分派各童到各兵船学习4个月。”船政学堂第一批留英学生聘请的教师中包括教授天文观测与海图测绘的欧般和掌孙二位教授。留学英国学习或实践驾驶兵舰的海军学生都要学习航海天文、海图测绘,其中刘步蟾、林泰曾经过学习实践,驾驶兵船的能力可以与西洋舰长相比,“更能测绘海图、防守港口、布置水雷”。至清末,留欧学生中专攻航海天文测量与海图测绘的留学生至少有7人。



1921年,就任中国第一任海道测量局局长的陈恩焘(1859-1954,字幼庸,福建福州人)是留欧测绘学生。陈恩焘船政学堂毕业后,调往北洋水师任职,积功累迁至旗舰定远号驾驶大副。1886年,陈恩焘作为现役军官留学英国,主修“测绘海图、巡海练船、兼驾驶铁甲兵船之学”, 在英国东非舰队实习,历练铁甲舰驾驶、测量、绘图等技术。陈恩焘回国后由李鸿章亲自提名,被任命为总管北洋海军全军军械。1894年9月17日,陈恩焘随同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驾驶定远舰参加了黄海海战,作战英勇。清末,受命闽江口要塞司令。辛亥革命爆发,陈恩焘毅然率部起义。1914年6月28曰,授海军少将。1918年任海军海政司司长、军务司司长,1921年10月又兼海军海道测量局首任局长。中国海军海道测量局一成立,即照会各国驻华使团:以后未经中国政府许可,各国不得自由测绘中国领海。



陈恩焘


甲午战争北洋海军覆灭后,重建海军对于国库空虚的清政府是不现实的。于是军事近代化的重点从海军转向陆军,测绘留学目的地也由欧洲转向日本。同时,新式学堂的兴办也为留学准备了充足的生员,于是在20世纪初出现了中国近代第一次留学高潮,或者说是留日高潮。1906年,留学日本的学生竟然超过1万人,其中政法、军事是热门。


日本在明治年间就开始学习西方测绘。明治十五年(1882),日本工兵大尉田坂虎之助在德国进修测绘后回国,日本开始采用德国测绘技术,着手进行三角测量。1884年,参谋本部设立测量局统管全国测绘。1892年,参谋本部的陆、海两军分开,测量局改称陆地测量部。设立陆地测量部修技所培养测绘学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振武学校也开设军事地形、军事测绘课程。陆军士官在学校可以系统地学习测绘基础知识与技能。1896年,日本开始覆盖全国的1:5万测图。到19世纪末,日本成为掌握西方近代测绘技术的东方国家,为中国留学生就近学习测绘技术提供了可能与便利。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旧照


研究认为,清末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陆地测量部修技所学习测绘的留学生有近百人。吴景南在《北洋军事学堂简忆》中说:到日本学习“测量(分三角、地形、制图三科)80多人”。黄懋胥研究认为,测绘留学生“由陆军部军咨处统一办理,人员由各省保送,从光绪三十二年(1906)12月到宣统三年(1911)清代灭亡,共派出五期学生赴日本留学。……共计派送(测绘)留学生有90余人。如黄郛、刘器钧(中央陆地测量学校的教育长)、陈锦章、李向荣、李蕃(中央陆军测量学校首任校长)、陈嘉乐、曾照文、任本贻、德谔图、雷宏锡、复道南、潘协同等。”


留学生到日本后,一般是先到振武学校学习日语和基础课程,再转送日本陆军测量部修技所深造。三年学习期满回国,由军咨处考试,并根据考试成绩分配使用,考试科目有“量地学、三角测量学、地形测量学、制图学、化学、微积分学、解析几何、高等代数、球面三角、最小二乘法、写真(摄影)制版学、印刷学、雕刻学、国文、外国文等十五门功课”。又据陆军部军咨处《留学外国毕业测绘学生补官办法片略》称:“此项留学外国测绘学生系第一、第二、第三三期入日本陆地测量部者,见已毕业回国,共计43名。”如1905年,江西的彭程万、俞应麓先到日本振武学校学习两年,而后到日本陆地测量局修技所学习测绘。云南陆军测绘学堂聘用的留日教官有李钟本、吴尧、李沛、冯家聪、孙桂馨、赵鳌等都是测绘留学生。此外,京师测绘学堂的教习刘器钧、李向荣、陈嘉乐、陈锦章、曾照文等,广东陆军测绘学堂的翻译李孔昭等都是留日测绘学生。


广东陆地测量学校


张瑞麟(1884~1941,字献书,安徽桐城人)曾到日本进修测绘,回国后先后在4个省份任测量局(科)局(科)长。1904年,张瑞麟由湖南省官费保送至日本,学习大地测量。1912年4月,任安徽军政司测绘科长兼国家导淮局测量部主任。


1913年3月,安徽成立陆军测量局,被任命为局长。同年11月调往北京,任参谋部少将部附,次年5月授一等测量正,旋即派任贵州测量局局长。此间,他创办贵州测量学校,亲自编写讲义,并登坛授课。1924年,代表贵州当局赴广州,面谒孙中山,曾在黄埔军校讲授地形学。1925年9月,广州成立国民政府,他担任国民政府交通处第四科科长,主管全国的地政与测量,并将安徽测量专家焦山等邀至广州,组成一支为北伐服务的军事测绘队伍。1928年,张瑞麟被任命为江西测量局局长,1931年调任湖北测量局局长。1936年任测量总局测量监技正。抗日战争爆发后,测量总局迁往长沙,他奉命留守南京,直到日军进城,才撤离南京。1939年,测量总局迁于贵阳市,中央测量学校设在镇宁县,制图科则在平坝。张瑞麟常年奔赴3地,积劳成疾,病逝于贵阳。


历史证明,晚清的测绘留学生,是中国近代测绘教育的一支骨干力量,是建立中国近代测绘学科的奠基人,为中国近代测绘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详细信息)




内容转载、商务活动、投稿等合作请联系

微信号:huitiandi321

邮箱:geomaticshtd@163.com

欢迎关注慧天地同名新浪微博:

ID:慧天地_geomaticser

往期精彩推荐
新中国第一批测绘留学生
海外学人专访丨张克非:留学廿余年,中国才是成就大事业的地方
李德仁院士自述:我的留学生涯



《慧天地》敬告

《慧天地》公众号聚焦国内外时空信息科技前沿、行业发展动态、跨界融合趋势,探索企业核心竞争力,传播测绘地理信息文化,为测绘、地信、遥感等相关专业的同学提供日常学习、考研就业一站式服务,旨在打造政产学研用精准对接的平台。《慧天地》高度重视版权,对于原创、委托发布的稿件,会烦请作者、委托方亲自审核通过后才正式推发;对于来自网站、期刊、书籍、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的稿件,会在作者栏或者文章开头显著标明出处,以表达对作者和推文引用平台版权的充分尊重和感谢;对于来源于网络作者不明的优质作品,转载时如出现侵权,请后台留言,我们会及时删除。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慧天地》的关注和支持!


——《慧天地》运营团队

编辑:马冉冉 审核:安有硕
指导:万剑华教授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