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理论研究 | 陆海统筹,测绘大有可为

慧天地 2021-09-2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自然资源部测绘发展研究中心 Author 自资测研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文章转载自学习强国号i自然,作者张志华为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院长,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社,责任编辑:王榕榕,程秀娟,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在这一战略指引下,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在履行“两统一”职责时,要坚持以陆海统筹的视角,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已全面融入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整体布局,应发挥好其在陆海统筹管理中的作用。




目前,在涉海测绘地理信息领域,涉及的行业、部门较多,力量分散、技术较为薄弱,难以形成合力。在加强陆海统筹、服务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框架下,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如何助推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笔者以面向近海区域的陆海统筹发展为切入点提出相关建议。


建设海陆一体空间基准和立体监测网


目前,海岸带区域存在多个基准面,大型海洋工程、水运工程建设等迫切要求陆海空间基准统一。而且,全球海洋时空基准网的建设尚属起步阶段,将全球统一的时空基准传递到海洋表层、内部和底部的技术手段在我国还属于空白。


为完善陆海一体化水上水下地形测绘理论与技术方法,建设海洋测绘基准基础设施,迫切需要打造空间基准统一的自然资源陆海立体监测体系。


目前,地方已按照陆海统筹的原则,在国家空间坐标基准框架基础上,结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验潮站、海潮模型,布设近海岛礁控制点,建设海岛(礁)北斗基准站,通过陆海高程传递实现大地控制网和北斗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向海洋延伸。


下一步,要实现海洋深度基准、陆地高程基准、重力基准有机统一;开展海洋似大地水准面模型、深度基准模型融合研究;卫星定位与声学定位一体的水上水下一体化定位;形成基于北斗的陆海统一空间基准框架体系,打造陆海北斗时空基准服务平台,为海洋地理信息多层次应用服务提供空间定位基础。


同时,要开展由岸基观测网、船联网、浮标潜标网、海底观测网、星联网组成的立体监测网建设,搭载位置、声学、惯性、时间、水文、海洋要素观测多种传感器和通信设备,以北斗定位、遥感、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实现岛屿、海面、水下和海底立体网络与陆(岛)基所建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地基增强系统同步观测、统一数据处理,提供陆海空天全方位多层次的海洋服务。



                   

构建陆海统一的自然资源标准体系


机构改革前,各自然资源类别相关业务的标准化工作基本都由不同的主管部门来制定、管理,形成了多项专业标准,导致自然资源管理业务实际工作层面出现各种矛盾。这个问题在陆海统筹领域同样存在。


实现陆海统筹发展,统一的自然资源标准体系建设是前提。建议梳理海洋与土地、地质、矿产、测绘、林业等自然资源相关业务的原有标准体系,有效整合海洋和陆地各相关业务标准体系、标准内容,构建陆海统一的自然资源标准体系。


开展近海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


随着海洋经济迅猛发展,我国海岛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海岛、海岸带区域的快速发展和频繁开发,极大地改变了其资源环境条件。开展综合性海岛与海岸带资源调查是非常必要的。


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多年积淀的技术、组织、制度、标准体系以及人才队伍在基础测绘、国情普查、国土调查等重大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仍能在未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中发挥关键作用。


因此,笔者建议,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加强陆海统筹的海岸带区域地球多圈层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综合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加强海岛、海岸带自然资源管理水平,为新体制下的自然资源规划、管理提供支撑;加强基础能力和技术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全国海岛、海岸带资源调查与监测体系,理顺管理体制;布设覆盖全国海岸带与海岛的调查与监测基地,壮大和固化调查监测队伍,提高监测水平,促进国家调查监测和地方调查监测体系同步发展;加强海岛、海岸带调查与监测技术研究工作,丰富已有的调查与监测技术体系,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调查与监测管理制度的制定;建立海岛、海岸带调查管理、监测相衔接的监督机制。



完善海洋规划体系,对接陆域发展规划


笔者建议,统一谋划海洋和陆地国土空间,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相结合,突出国家层面的陆海国土宏观发展格局的构建、沿海地带层面空间发展格局的塑造、海岸带资源开发和产业布局的优化以及海域开发布局的调整。做好中长期与短期规划、宏观规划与具体规划的衔接,做到各级各类海洋规划间的相互配合,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特别是要拓展陆海统筹视角下与陆域规划衔接的深度与广度。要充分尊重海洋的自然规律及属性,以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控制海洋开发强度和规模,保护海洋生态空间。


推进海陆地理信息数据管理、挖掘与利用


信息化是提升管理效能的有效手段。建议推进面向陆海统筹的地理信息数据管理、挖掘与利用,实现“数据增值”。开展陆海统筹地理信息平台关键技术及共享服务研发,形成陆海一体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管理和分发服务机制,建设覆盖陆海的基础信息服务平台,重点建设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海域使用动态监控与指挥、海洋防灾减灾、海平面变化分析预警等应用示范系统,推进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陆海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应急测绘保障等领域的应用,促进系统资源与数据资源的深度融合,通过信息化提升陆海综合信息管理水平,推进数字海洋工程建设,为“透明海洋”建设助力。


借助测绘技术建立多尺度陆海防灾预警体系


尺度包含空间尺度,如从宏观整个城市到微观某一个潜在灾害点区域;也包含时间尺度,从卫星影像每隔几天提供监测数据,到无人机和地面的实时不间断提供监测数据。


借助测绘勘察综合技术手段,建立起空天地多尺度陆海防灾预警体系,具体包括:利用光学、SAR卫星影像从空中监测整个陆海区域变化,通过设定指标筛选出潜在的灾害点;在低空利用无人机测绘技术,密集监测潜在灾害点,以弥补卫星重复周期和拍摄条件苛刻的影响;对于部分无人机不能采集的情况,通过地面测量技术,实时不间断监测灾害点。利用地理信息空间技术分析上述监测数据,建立灾害预测及预警模型。利用岩土勘察技术、物探技术分析灾害点的地质情况,寻找引发灾害的潜在原因,指导灾害治理。通过空天地测绘勘察手段的紧密配合,实现技术手段优势互补,形成“1+1+1>3”的效应,为城市灾害调查、防灾减灾、领导决策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详细信息)




内容转载、商务活动、投稿等合作请联系

微信号:huitiandi321

邮箱:geomaticshtd@163.com

欢迎关注慧天地同名新浪微博:

ID:慧天地_geomaticser

往期精彩推荐

基于陆海统筹的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我国海岸线及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策建议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院长张志华:进一步补充、完善、增加测绘地理信息标准规范

专家视点丨海洋强国的实现需要有21世纪的海洋战略意识




《慧天地》敬告

《慧天地》公众号聚焦国内外时空信息科技前沿、行业发展动态、跨界融合趋势,探索企业核心竞争力,传播测绘地理信息文化,为测绘、地信、遥感等相关专业的同学提供日常学习、考研就业一站式服务,旨在打造政产学研用精准对接的平台。《慧天地》高度重视版权,对于原创、委托发布的稿件,会烦请作者、委托方亲自审核通过后才正式推发;对于来自网站、期刊、书籍、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的稿件,会在作者栏或者文章开头显著标明出处,以表达对作者和推文引用平台版权的充分尊重和感谢;对于来源于网络作者不明的优质作品,转载时如出现侵权,请后台留言,我们会及时删除。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慧天地》的关注和支持!


——《慧天地》运营团队

编辑:韩政 审核:韩政
指导:万剑华教授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