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职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GIS技术应用课程设计研究

地理信息世界 慧天地 2022-09-22

点击上方“慧天地”关注我们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地理信息世界GeomaticsWorld,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

作 者 信 息

孙晓莉,费丽娜,郑 毅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云南 昆明 652501


【摘要】为了更好地培养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快速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本文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GIS技术应用课程为例,将课程设计对接职业岗位需求,教学内容对接典型工作过程,紧紧围绕地理空间数据采集—编辑—处理—入库—分析—应用的学习主线,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课程思政、1+X证书等内容,采用多元化过程考核方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相关课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职;测绘地理信息技术;GIS技术应用;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P2;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86(2022)04-0116-05

引文格式:孙晓莉,费丽娜,郑 毅.高职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GIS技术应用课程设计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22,29(4):116-120.

正文


0  引  言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是地理科学基于计算机的GIS应用,是一门跨计算机科学和地理科学的交叉学科。随着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如何建设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的课程、培养适应行业快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显得尤为重要。课程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专业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通过职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水平和相关知识学习。GIS技术应用课程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全国开设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近50所,大部分设置为必修专业基础课或专业核心课,在专业课程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课程设计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引领作用极为重要。本文以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GIS技术应用课程为例,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背景下,为更好适应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通过企业访谈、调研等方式对地理空间数据处理职业岗位及能力需求进行了分析,课程设计对接职业岗位需求,教学内容对接典型工作过程,围绕地理空间数据采集—编辑—处理—入库—分析—应用的学习主线,将GIS技术应用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设计,分为5个理论模块+5个实践操作模块,全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教学中积极融入课程思政、1+X证书内容,采用多元化过程考核方式,不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学习积极性,从而夯实技能操作水平,促进就业竞争力和企业认可度。

1  课程设计研究背景

1.1  学情分析

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学生生源主要由普通高中毕业生、单招以及五年制学生构成。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已具备如下几方面能力。

1)职业认知。通过课前调查问卷显示,学生认为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在岗位上能够得以应用,对于理论实践一体中的实践课及实训课程兴趣较高,但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相关理论知识了解较少。

2)知识技能基础。课程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前导课程主要有测量学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具备一定的测量基础知识和测量数据获取的动手能力,全面掌握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能力等尚未完全形成。

3)行为习惯。通过调查问卷及任课教师课堂观察,学生喜欢与同伴开展小组讨论,对信息化教学手段兴趣较高,非常喜欢实践动手操作,未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习惯。

1.2  课程定位

GIS技术应用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主要面向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制图与建库等职业岗位,培养能够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基本农田划定、国土调查等项目需求进行空间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1.3  课程设计需求

为更好适应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课程团队通过企业访谈、调研、发放问卷等方式对地理空间数据处理职业岗位及能力需求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明确地理空间数据从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素养方面、知识方面和能力方面的核心能力。

为更好对接地理空间数据处理职业岗位需求,课程团队基于典型工作过程,将GIS技术应用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设计,分为5个理论模块和5个实践操作模块。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进行有效融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中积极融入课程思政、1+X证书内容。

2  GIS 技术应用课程设计

2.1  课程设计思路

GIS技术应用课程设计构建了教学模式由单一向双元、课程模块由知识向能力、教学内容由零散向整合的思路,教学成效显著(图1)。

图 1 课程设计思路

Fig.1 Curriculum design ideas

1)以校企共育为培养框架,教学模式由单一向双元转换。通过联合多家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公司组成校企合作培养基地,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授课计划等,通过引企入校园、行家进课堂、能手为师傅,制定课程教学内容与考核标准。

2)以职业岗位为课程导向,课程模块由知识向能力引导。围绕地理空间数据处理职业岗位需求,紧跟行业发展,对接行业新规范、新标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让教师所教、学生所学与岗位要求有效接轨,不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工作过程为教学主线,教学内容由零散向整合更新。通过地理空间数据采集—编辑—处理—入库—分析—应用的典型工作过程,将企业真实项目封装成教学案例,对接职业岗位需求,实现学生所学即为企业所干,缩短学生岗前培训时间,有效促进学生就业,提升企业认可度。

2.2  课程内容设计

通过地理空间数据采集—编辑—处理—入库—分析—应用的典型工作过程,将GIS技术应用课程分为5个理论模块和5个实践操作模块共10个模块、44个任务进行教学(表1)。此外,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地理空间信息大数据背景下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新要求,从学生基本情况出发,根据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改革理念,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团结合作、吃苦耐劳等思政要素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并借助于超星学习通线上教学平台以及立体化教学资源(影像数据、多媒体资源、真实项目案例)等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

表 1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Tab.1 Course content design

依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教学文件,同时结合学情分析,确定了10个模块、44个任务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活动教学法、情景模拟演练法等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开展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3  课程设计实施与成效

3.1  课程设计实施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基于课程标准,对接真实岗位,贴合企业典型工作过程需求设计,将课堂教学分为课前探索、课中导学、课后拓展3个环节。课前探索环节主要通过发布差异化教学资源,引出学习任务;课中导学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小组活动、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知识学习;课后拓展主要是将企业生产项目封装成课后拓展任务进行发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逐步引导学生深层次思考。课程设计实施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手机等移动端进行教学辅助。将课程知识颗粒化,提前将相关教学内容录制成短视频、微课、动画等形式供学生在课下进行重复学习,有效解决以往课堂中差异化教学难的困境,提升了教学针对性。此外,借助于移动端辅助教学,可以将学生、手机、课堂、云教材、教师等有机联系起来,实时进行互动、讨论、答疑,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实时获取学生教学反馈,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案例源于生产项目,多元评价过程考核。课程建设思路为设置基于典型工作岗位,内容基于工作任务、教学基于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中所需的案例均来源于实际生产项目,实现与企业要求的有效衔接,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融入企业生产要求中,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就业竞争力。此外,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评价主体为学习通、教师、企业和学生,评价构成包括课前探索(课前测试、资源浏览)、课中导学(课堂活动)和课后拓展(拓展任务和调查问卷)。

3)有效融入课程思政,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根据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改革理念,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团结合作、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等思政要素融入课程模块化教学中,如在模块一任务4(空间参考系统与投影)内容中融入态度严谨、依法保密的思政要素,在模块七任务3(矢量化)内容中融入团结合作、精益求精的思政要素,提炼课程思政要素,构建课程思政案例库,并有效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形成了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课程思政新理念,三全育人效果逐步体现。

3.2  课程设计成效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GIS技术应用课程以地理空间数据采集—编辑—处理—入库—分析—应用工作过程为学习主线,与企业要求有效对接,实现学中做、做中学。通过融入课程思政、1+X证书等,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经过3年的实践探索,该课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夯实岗位能力培养,就业竞争力不断提升。GIS技术应用课程以地理空间数据采集—编辑—处理—入库—分析—应用工作过程为导向,将真实项目封装为教学案例,通过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法等,让学生体验真实的项目生产场景,提前掌握企业项目生产流程和要求,实现学生能力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有效对接,加强学生实操技能水平,夯实职业岗位能力培养。逐步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促进就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2)以课程思政为契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企业认可度不断提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课程思政背景下,GIS技术应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分工协作,组间PK,成果分享等多个循环交替的环节,把课堂还给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数据保密意识以及不惧竞争的勇气和沟通表达的信心。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铸造学生品质,企业认可度得到不断提升。

3)以教学资源库为依托,采用混合教学模式,学习兴趣不断提升。依托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中国大学慕课网在线开放课程等供学生进行线上自主学习,学生需通过自主学习获得一门相关联课程证书,证书的获得纳入课程考核体系。学生自主选学比例为100%,学习证书取得率为93.33%。通过拓展学习空间,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借助于超星学习通、智慧职教 - 云课堂等线上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学习效率和兴趣得到不断提升。 

4  结  论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GIS技术应用课程设计依据国家专业标准,对接职业岗位需求,教学内容对接典型工作过程,融入课程思政、1+X证书,采用项目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进行教学内容组织,借助超星学习通等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过程考核,实施探索过程中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企业认可度、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相关课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课程设计还有优化空间,普高、单招、五年制不同生源的学生,如何确定差异化评价与考核方式,将教学资源、教学目标等设置不同的难、中、易等级,在教学评价、考核时从不同生源学情出发,设置不同等级,确保不同生源学生均能达成学习目标是今后努力和改进的方向。



作者简介:孙晓莉(1985―),女,云南昆明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GIS与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工作

E-mail:shy041218@126.com



荐读

欢迎报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测绘学科招生简介

武汉大学吴华意、桂志鹏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聚类算法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2023年 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含直博生)复试工作方案

《慧天地》敬告

《慧天地》公众号聚焦国内外时空信息科技前沿、行业发展动态、跨界融合趋势,发现企业核心竞争力,传播测绘地理信息文化,为时空信息类相关专业学子提供日常学习、考研就业一站式服务,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精准对接的平台。

《慧天地》借鉴《读者》办刊理念,把时空信息领域的精华内容汇聚到平台上。我们高度重视版权,对于精选的每一篇推文,都会在文章开头显著注明出处,以表达对作者和推文引用平台版权的充分尊重和感谢;对于来源于网络作者不明的优质作品,转载时如出现侵权,请后台留言,我们会及时删除。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慧天地》的关注和支持!


——《慧天地》运营团队

投稿、转载、商务等合作请联系

微信号:huitiandi321

邮箱:geomaticshtd@163.com

编辑:林政  审核:张世奥指导:万剑华教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