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桃李湖畔•我与内大图书馆】征文大赛获奖作品精选(11)

2017-01-06 方新 内大图书馆快讯

《守望的年轮——读<年轮>有感》

姓名:李川峰

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年级:2015级

获奖:优秀奖

守望的年轮——读《年轮》有感

轻轻地,悄悄地,不知怎么地就突然间触动了心中那根弦。那根温柔的弦,那根守望的弦……情不自禁地扣开那段尘封的往事,那份雪藏着的回忆。慢慢地走进那块儿播种着汗水与泪水的北大荒。那份善良的暖暖的理想主义,那截见证着成功与失败的轨迹,那一圈圈永恒的年轮……

我们行色匆匆,走得快了,也走得远了,却模糊了视线,不知我们为何而出发。回忆就在那里,不离不弃的守望。像年轮一样,刻画下我们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去回忆,去品味,去……

时间的确像是河流,可以冲淡一些事,一些痛苦的,欢乐的回忆,然而有些烙印是可以冲淡,却难以消失的。我们总是说活着心累,真的累吗?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整理好过去,没有计划好未来,也没有把握好现在。知青,简单的一个词,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我们应该透过重重历史,去看看,他们一代人守望着的年轮。亲手摸摸他们身上的烙印,去体会时间都抹不掉的那浓浓的情谊。友情,亲情,爱情。还有难以言表的知青的特殊感情。

在这个金钱与利益的年代,情是那么的薄。薄如一张钞票。我们呼唤地越是卖力,那薄如蝉翼的情,越是难以寻觅。于是我越发感动北大荒的那份情。在那里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故事……老师为了学生,甘愿自己挨打,最后受处罚。出于善良,母亲把仅有的鸡蛋给了生病的老师和几天挨饿的陌生人,而自己强忍着饥饿的挑战。这里也有不是亲人胜是亲人的故事,母亲把素不相识的年轻女子认作妹子,那份情竟维系了一生,那女的临死时也是主人公送的终。那份情,就是在那个情窦初开的年纪少年说的一句“我一定娶你”。而后的在雪白明月下,拥着那女的,看着那大而圆的明月,送那灵魂离去。本来没有交集的两家人因为半年多的想处,牵挂了足足一辈子。有些事是难以用常理揣度的,这也许是那个阴暗年代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吧!

命运有时真的很能玩笑,在他们要上学的年龄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在他们该谈恋爱的时候结果去了农村,在他们要工作的时候,又要返城……结果还没工作。命运给你关上一扇门时,同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他们阴差阳错地失去了许多,也得到了不少。例如那份真挚的友情。王小嵩,吴振庆,徐克,韩德宝,郝梅,张萌,他们不是兄弟姐妹,因为一个时代的捉弄,结下深深的友情。他们之间互相仇视过,埋怨过,恨过,也同样他们包容彼此,帮助彼此,相扶相守走过风风雨雨!他们是那么地善良,慈悲。

想想吴振庆在大火中将张萌救起,背着她走了二百多里,走出了生命的困境。在其中他们面对生死离别时,他们互吐了心声,在死神面前相爱。尽管生活让他们不能相守,相忘于江湖。但他们间的情谊早已超越了爱情。生活让他们彼此摩擦,彼此碰撞,但他们不忘那最初的心。吴振庆扇了小嵩一耳光,小嵩也扇了对方一耳光,他才觉得公平。他们可以打得不可开交,但是面对问题,他们总是为对方着想,宁愿自己受害,也不愿对方有所损失。当韩德宝遇害后,吴振庆徐克两人泪流满面,没有什么文字语言能更好地表现他们间的感情了。

在那个年代,亲情也是那么的真,那么的切,那么的暖。父母有时顾及不了自己,更何况是儿女。可,身为儿女,他们始终不忘那个虽说是寒酸破旧的家。他们的生活是窘迫的,他们却不愿让父母为此操心,自己默默地承担。徐克自己受侮辱,他忍了,老父亲受辱,他难忍,当母亲的遗像被掠夺是,他彻底爆发了,不顾一切地爆发了,那愤怒像是喷发的火山,即使烧掉自己,也要保护母亲的遗像。不论吴振庆干的活有多苦,有多累,回到家里,总是对老父亲喜笑颜开。他没了工作,为了不让他家人伤心,依旧装作西装革履。王小嵩,很忙。他不忘带母亲在小吃街上逛达。他母亲的眼看不清东西,他还是买了花,让母亲心中开出娇艳的花朵。

爱情是那么的可贵,也是那么的脆弱。它像一根长长的细细的线,寄托着彼此绵绵不绝的思念,在时代的潮流中又是无情的被吹乱,被剪断。郝梅和小嵩是相爱的,他们在白雪上写下过海誓山盟,大雪记得他们的心声。然而,雪易化,情难在。去年年后的相逢,他有了娇滴滴的娘子,她亦有疼她爱她的丈夫,往事不堪回首……他们将那份情珍藏在心底。岁月流去,记忆不曾泛黄。他们不再因为对视而心里慌乱,只是时常想想过去,心里暖暖的。世间上也许有种爱这样书写吧,不求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也是风景万千。

生活像一个大的熔炉,将我们的个性磨平,硬塞在城市的角落,随着这个大的机器运转,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向前向前。剖开生活的断层,才能看到不同人有着不同的不幸。在理想主义的热潮中,我们的主人公是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向其抗争!命运又能耐何!在苦难的生活中他们的可贵品质依旧熠熠生辉。他们中有早年失去父母关爱的,有为了女儿在人世苟活的,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有想抛开过去,却被过去狠狠宰上一刀的。他们的生活并不安宁,但他们从不抱怨,仍然以乐观向上的心态迎接着生活的风雨。

“那是被耽误的一代人”,一句简单话语,背后隐藏了多少的苍然与厚重。守望,是守着他们那一代人的回忆,守着对理想主义的热枕,守望刻下他们记忆的年轮。

风儿轻轻吹,我仿佛又置身于北大荒的那个雪地里,激情澎湃的燃烧着,看着吴振庆徐克韩德宝为小嵩送行。风是那么的烈,雪是那么的大,三个人跌跌撞撞地去送另一个人。激情燃烧着,浓浓的情谊蔓延着,让那辽远的北大荒的冰雪也为之动容。人与人心灵此刻的距离是如此的近,我好像听到了他们心中的不舍与祝福。

时光匆匆,我如何临?站在这逝水之上,回忆潮水般涌来,忘掉的,忘不掉的,刻下那一圈圈深深浅浅的年轮。我们需要守望,静静地望着过去,过去的滴滴点点。当我们累了,当我们老了,当我们一切都看透了,再把那一直用心守望的年轮仔细端详端详吧!那时我们也许会感慨万千,也许会轻叹一句,那时多好!


《我的小确幸——致内大图书馆》

姓名:张雪静

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年级:2014级

获奖:优秀奖

我的小确幸——致内大图书馆

半年多了,对你的深情,弥留愈深……内大图书馆,念你,千千万万遍。

就像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端坐在桃李湖旁,翠绿的玻璃是你裙摆的亮片,层层叠叠的天窗是你抬头仰望湛蓝天空的那明亮的眼。在西北这个广袤的草原之乡,你用包容,求真务实的灵魂滋润着这片大自然赐予的土地。你是那么可爱,亲和,始终低调的为桃李学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寒来暑往,你一直在那,就像母亲在故乡盼望着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一样坚守着那一份执着。每当周末清晨,我喜欢沐浴着初春的日光,穿过篮球场,只为了和你说一声早安。也许是时间的偶然,总会看到一个年长的教师在晨练结束后去到你那里,那种身体和灵魂的融合潜移默化的给予我在学习和生活中莫大的鼓励。

走进你,目光所及大都是与时间赛跑的考研生,一坐便是一天。我总是被那种紧张并全力以赴的氛围所感染,他们却总是笑着说:“每天听到图书馆熟悉的闭馆音乐,就是心灵上的某种最大满足,一切就没那么难了。”细细回味,是啊,追梦的路上,有书相伴,再远再险也弥足珍贵。然而,忙忙碌碌的,又何止是我们学生自己。你一定看到过那些辛勤的值班老师,捧着一本书,一份报,依旧如同往昔谦逊的受教人一样用心学习,并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他们用心经营着似乎是自己一生执着的工作:保安,校书,入库,查阅,归位……就这样日复一日,繁忙却充盈着,而来来往往的内大学子,就在他们以身作则的影响中不断地蜕变。

作为基地专业的学生,每天的课业都很繁忙,有时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栖息地供自己重新梳理好羽毛继续飞翔。而你,就是那么一处幽静的避风港,使那个偶尔处在疲惫或彷徨的我重新找到本该追寻着的阳光。

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大家莎士比亚、独具风格,别开生面的村上春树,到哲学经典圣经道德经,以及那么多扣人心弦的小说故事……二楼的文学历史、语言文学著作一直都是培育滋润我灵魂的土壤。学习累了,辗转于一排排的书架间,拿起一本书,伴着书页沙沙作响,品读它的作者及内容,感受和领悟其中的乐趣和奥妙,思绪在情节中沉浮,于是身后的世界便与我无关了……;一楼的理科工具书也是我高效学习的关键,从数学分析到宇宙空间,从生命是什么到行星运动定律,那些无穷无尽的数学算法和星空演变让我更深刻地扎实了专业知识本身,也让我深深地为数理学习中严谨和不断探索的好奇心的精神所吸引。我想,这也就是如今科研领域得以突飞猛进的重要原因吧;三楼的计算机医学类书籍更是我了解社会发展前沿的有效途径,从那里我收获了更专业的知识技能,这让我更好的提前适应将来需要步入的国内乃至国际社会;而四楼的蒙古文献藏阅区作为我国最大的蒙古学学科蒙古文图书收藏中心也让我不由心生自豪,这在一定意义上鼓励了内蒙古学生传承本民族特色文化的决心……太多难以陈列的书籍像一个巨大的宝藏融入你的心房,我只想追赶着时间,来把它们一一品味。

以书为友,我们就不会失去这样一种特殊的友谊,它让我迷茫时保持清醒,无助时获得动力,它改变我时隐时现的自卑,让我的内心获得虔诚的洗礼。我无法言喻那是一种怎样难以割舍的感动。人这一生有关实际物质是带不来也带不走什么的,唯有在这一路上见多识广,博览群书才能使我们的生命得以升华。始终记得杨绛先生晚年时对当下年轻人的教诲:“读书太少,想的太多。”我一直把它当作是增加自己人生阅历的鞭策,而你就是让我活出本真,不断驰骋翱翔的广阔海洋,宽广,包容,自由洒脱。

如果要用两个字来诉说对你的迷恋的话,我想那一定是“感谢”。感谢半年来你做出的改变,从一点点人性化的小细节到定期举办的各类沙龙活动,一点一滴都记在我的心里。就像是一位饱含实力却不刻意彰显在大多数人眼中的中上等生,始终积蓄力量努力做到最好,含蓄低调,也难以掩盖你的气质和才华。恪尽职守,和内大园丁们共同见证着桃李满天下的篇章。我相信,在这座代表中国蒙古浓郁风情的城市里,你会是那一抹最美的朝阳,号召着更多的热血青年去追逐和信仰。在这个春意盎然的花开季节,你会是最温暖的太阳,熠熠生辉。而那一首歌,就让我轻轻的唱给你听:

原来你是我最想留住的幸运,

原来我们的心靠的越来越近,

那为我们改变自身的决定,那陪我们走的路,

一幕幕都是你默默奉献的真心。

与你相遇,好幸运…

如寻常,穿过球场,经过桃李湖旁,走近你,与你相遇,共同成长。

四季轮回,穿暖花开,对你的爱恋,愈增不减,内大图书馆,于我最美……


《读<民国的四月天>有感——热闹的热闹,苍凉的苍凉》

姓名:谷星佐

学院:艺术学院

获奖:优秀奖

读《民国的四月天》有感——热闹的热闹,苍凉的苍凉

胡兰成的一生有过8个女人,她们当中有温文尔雅的,有小家碧玉的,也有风情万种的。

张爱玲一生中只有过一个男人,他既沽名钓誉,又似乎有真才实学,既是丧家之犬又如浪荡公子。

在张爱玲认识胡兰成时,胡兰成已经有过三个女人,并且正在摇摇欲坠的汪伪政府当主笔,张爱玲并没有嫌弃他。在新婚之夜,他也为张爱玲写下: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誓言。原以为他们会是在那个动荡时期的金童玉女,过着神仙眷侣的小日子。没想到就是这个大他14岁的丈夫,亲手打破了这一切。胡兰成不可能安于现状。一个区区张爱玲满足不了他,他曾说过与其有根,不如图一个漫天飞舞。因此出现女5,女6,女7,女8也是必然。

人们都说张爱玲傻,这样一个满腹才情的奇女子她真的傻吗?她傻到去读自己丈夫和别的女人花前月下的情诗?她傻到帮自己丈夫的情人做画?她傻到自己花钱帮丈夫的情人堕胎?她不傻,她只是爱他。张爱玲也曾一度幻想胡兰成能回到她身边,直到后来,幻想彻底破灭。她迁居美国,与胡兰成老死不相往来。有人说,爱的愈深,伤的愈深,的确,自古多情空余恨。

在张爱玲去美国之后,胡兰成还写信招惹过张爱玲,张爱玲并没有回复,也使得胡兰成断了念想。胡兰成在自己的文集中说张爱玲不懂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说将自己比作张爱玲,将情人比作客人,两者发生冲突时,只能是委屈自己等言辞,还说的振振有词。这样的一个男人,总是去指责爱他如生命的妻子,除了使人厌恶他,又能做些什么呢。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结合,是他们彼此认定的。他们也曾有过恩爱温存,即使最后变得苍凉悲哀又愿得了谁呢?只能说是春蚕吐丝,作茧自缚。浪子佳人,生不逢时。


《心悦书在手,平生自如诗》

姓名:刘洋

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年级:2016级研究生

获奖:优秀奖

心悦书在手,平生自如诗

夫世殊时异,沧海桑田,然读书者,始终乃千百年来古今人类极普遍之文化行为。人于书中,各有所得。或愉悦性情,增益学识;或悟理闻道,立心明志;或成文章陆海,应举春风得意;或养正气浩然,取义青史留名。余亦自总角好读书,及至青春正茂,虽无囊萤映雪、凿壁借光之勤苦,然十数年幽窗捧卷,亦于书中所获者斐然。余好书也,尤爱诗词之书。诗书之于我,譬如笔墨之于宣纸,在寻常处平添几许诗情诗意也。进而言之,书教余者三:美之认知、行之渴望、情之可抒也。值春风十里之际,恰逢文题,故聊作拙篇,略陈余自书中所得也。

美之认知

书教余知美也。美者,从朱光潜先生《谈美》之言,乃物自身之属性与我唯心之判断相合者也,为人心中缘事而发、因物而起之感受。既知美也,书又教余何以发觉美、寻觅美。白乐天有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此春之美也;杜工部有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此秋之美也;王少伯有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此边关冷塞之美也;杜樊川有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此明丽江南之美也。诸如此类诗作,书中所载何止千百,拜读之余,方知昼夜春秋、宇内四海,皆有可以为美者也。是以欲知美,须悉心于自然,用心于万籁,心有所感,然后可知美。甲午年清明时节,余尝与友人信步于临安西湖边,适逢烟雨润物,柳色生新;远山隐现,似幻如真。友人问曰:“西湖之美何如?”余忽忆及苏东坡诗句“山色空濛雨亦奇”,心中恍然。将西湖比作西子,诚不为过也。若非读书有所得,恐不易知西湖之美也。

行之渴望

余自幼久居北国,故未尝之钱塘姑苏胜地,更不知江南水乡之秀美也。及至长成,粗学句读,得阅唐人诗句“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又阅宋人词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因而心中常思苏杭风光,恨无垂天云翼,扶摇而起,顷刻而至。后年逾弱冠,与二三友人同游江南,得偿所愿。故曰书与我者,行之渴望也。以书卷而识,故不远千里而求索,及至身临其处,亦能以眼中之所见证书中之是非也。《饮湖上初晴后雨》所言,正合乎余眼中之西湖,苏东坡诚不我欺也。是以余师尝言:“学问之事,亦在书之外,行之中。”初时未明师尊教诲,而今方有所知悟也。

情之可抒

书亦教余言情抒怀也。夫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积于心,故须发于外也。元白情重,故曰“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义山情深,故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余常读古人肺腑之言,虽未能尽会于心,然日积月累,亦能作诗一二,以释胸中块垒。初,余求学于津城,每至中秋月夜,思乡情切。念书中古人作诗咏怀,情之所至,亦效法吟成四句曰:“云影寒潭空悠悠,飘零常度蓟南秋。山长水阔终须尽,无限乡思明月楼。”以诗抒情,书之所教也。

上述三者,乃书所寓于吾之生者也,亦吾生诗意之所在。自乙未年求学于内大,更不敢于读书之事有丝毫之懈怠。行文将终,偶得两句,或可为拙文之题目,亦可作煞尾之笔,曰:心悦书在手,平生自如诗。


大家都在看


----内蒙古大学图书馆2016年大事记

----图书馆微信成长记(2016年)


----李纪恒布小林发表新年贺词:守望相助 团结奋斗 一往无前

----@全球内大人|2017新年献词:甲子薪传,同心致远

----新年记录:2016内蒙古十大新闻

----【历史回眸】2016中国高等教育十大热点回顾


----全世界人民都可以免费使用的数字资源

----【专题】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13)——学术论文的发表

----【新书通报】《白银时代》等新书上架啦!

----【每周一库】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