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音乐微党课 || 《国际歌》

内蒙古交通之声 内大图书馆快讯 2023-10-05


颂歌献给党


音乐里的初心,故事里的使命



以史串歌,以歌叙史

不忘初心,经典筑魂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内蒙古音乐之声献礼党的华诞

特推出音乐微党课

《红色经典永流传》系列


触摸历史的脉搏

《国际歌》、《游击队歌》

《祖国颂》、《红旗颂》

《赞歌》、《英雄赞歌》

....

一路高唱凯歌

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让你听见激扬时代的好声音!



国际歌


图|资料图片

1920年10月的一个夜晚,哈尔滨已是秋深,寒风凛冽,从北平开来的列车缓缓驶入火车站,一位带着细边眼镜削瘦的年轻人走出站口。他就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先驱瞿秋白。这一次,他是为马克思主义真理而来。说到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的传播,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十月革命,想到北京,上海,事实上早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前19 世纪末20世纪修建的一条铁路,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向中国传播的前沿和起点,他就是中东铁路,他就是中东铁路。而铁路的枢纽就是哈尔滨。1919年共产国际成立之后,中东铁路迅速成为马克思主义向中华大地传播的大动脉。共产国际的使者,负责追求真理的中国知识分子都会经哈尔滨中转奔赴关内或者苏俄,由此形成成一条通往苏俄和共产国际的红色之路。由于中东铁路受阻,本准备赴俄考察的瞿秋白在哈尔滨停留了50多天,期间,收到一位俄国友人之邀,瞿秋白参加了当地举办的庆祝十月革命三周年庆祝大会,会场里挤满了人,宣布开会时大家哄然起立,唱起了这首歌。这是他第一次听见《国际歌》。瞿秋白是经历过五四运动、群众罢课、罢市、演讲呼喊、与警官肉搏这些轰轰烈烈的场面的,但是像欢呼十月革命的胜利,引吭高唱《国际歌》,纵情地畅谈共产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是无法想象的。这种红火的政治气氛,使瞿秋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就在哈尔滨闻到了共产党的空气,也第一次看到了共产党的力量。
“全世界无产阶级要联合起来,类似这种口号宣传色随处可见,散发一些革命宣传标语,在哈尔滨的书店,有很多俄文的原装的革命性的书籍或者杂志、画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23年6月15日,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新青年》季刊创刊号上,发表了主编瞿秋白翻译的《国际歌》。他将法文“国际”一词改用音译,使得“英特纳雄耐尔”不仅从章节上唱得顺口,更是传达了“全世界无产者唱起来同声相应、情意交融的意念”。尽管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中国劳苦大众,却能与世界“异口同声”,遥远共鸣。自此,它在中国广泛流传,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首战歌。


1935年6月18日,福建长汀,年仅36岁的瞿秋白最后一次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走向刑场,从容赴死,微笑饮弹。
《国际歌》是瞿秋白革命生涯的序曲,是他革命生涯的陪伴,又是他革命生涯的终章。铿锵的展示出我们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当《国际歌》响起,那澎湃的旋律穿越历史的厚重烟云,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理想不惧艰险、不懈奋斗。


2021级图书馆迎新群

欢迎新同学加入“2021级图书馆迎新微信群”,提前和老师、学长、学姐就各种话题进行交流,进群后请修改群备注为:“姓名+年级+学院/专业”


往期推荐


超前预告:轻喜剧《浪》
210518_学党史 读经典 “信仰·航标”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分享会【桃李湖畔·读书会(27)】
210423 第六届“我与内大图书馆”征文比赛 祁兴兰老师点评和高卉冉分享故事【桃李湖畔·读书节】
原载微信公众号平台「内蒙古1056交通之声」(ID:nmgjtzs)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我们将尽快处理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