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报道 || 师范大学图书馆是培养“师者”的阶梯 ——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贾铁飞教授采访校长袁雯教授访谈录

高校图工委 内大图书馆快讯 2023-04-09


 袁雯校长(左)在图书馆特藏保护与研究中心接受贾铁飞馆长的采访

贾铁飞馆长: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曾说过:“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那么,袁校长心目中的图书馆应该是什么模样?

袁雯校长:上海师范大学徐汇和奉贤的两个校区的校园环境优美,红砖的老式建筑透露出这所学校的厚重历史,梧桐道的林荫见证了无数师大学子的青春岁月,图书馆是很多学生毕业多年后追忆青葱时代的最深刻印象。有人说图书馆应该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我非常赞同这句话,图书馆本身就具有非常深厚的内涵。中国古代延续千年的藏书楼在近代转型为图书馆,使图书馆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也使知识的传播由私有走向大众。近代上海独有的历史性造就了图书馆在上海的发展具有丰富的样本性,将古代藏书楼典籍和文化的庋藏功能与近现代图书馆公用和开放的特性有机融合,为图书馆在上海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具体到我们上海师范大学的图书馆,虽然在馆舍等硬件条件上与国内同类型院校图书馆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但师大的图书馆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也有曹礼吾、陈子彝、徐恭时、卢正言、郑克鲁等一批优秀的馆长和名师,为师大图书馆的文化积淀作出了卓越贡献,这也是我们新时代图书馆的同事们砥砺前行的坚实臂膀。所以,我心目中的师大图书馆大概有三个层次。第一,他除了有高大雄伟的建筑群,更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呈现师大60余年发展成就的广度和深度,可以展示师大人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和师道精神。第二,他除了有智能化的各类藏书书库,更要具有体现学校学科发展特色的丰富馆藏,可以为学校特色学科教学科研提供足够的文献资源保障,能够让一线教师在进行教学科研时得到充分的辅助支撑。第三,馆员队伍结构要合理,馆员职业能力的建设要主动匹配应对新时代的各种新技术革命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挑战。将“信息化”、“国际化”上升为图书馆的发展战略,以“互联网+”理念,将服务深入至教学科研一线,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图书馆人的智慧和力量。

 袁雯校长(前排左三)参观图书馆古籍精品陈列室

贾铁飞馆长:您觉得一所高水平的地方师范大学图书馆应该有哪些标签?
袁雯校长:上海师范大学正在建设上海市地方高水平大学,在这一过程中,图书馆也应该扮演比较重要的角色。如果我要给师大图书馆打上标签的话,我觉得应该是“聚焦服务立德树人”、“聚力服务上海文化”、“聚效服务教师教育”这三个显著的标签。
关于“聚焦服务立德树人”,新时代的师范类高校发展有一种新期待,涉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正确回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已经深刻回答了这样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只有充分彰显立德树人的卓越成就,才有资格称为名副其实的卓越教师培养的摇篮,才能成为当之无愧师范类一流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师范生教育时我们学校的老本行,曾经为上海市输送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很多还仍然活跃在这个座城市的基础教育一线,也涌现了一批上海市教育功臣、中小学特级校长以及特级教师。他们以高尚的师德和卓然的成绩,不断赓续着上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文化根基和精神血脉。今天,我们已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师范类高校的战略地位,正在努力构建新时代师范类高校的科学办学体系,创新新时代师范生人才培养体系。力争使构筑师范性的基础必须是学术性,以此保障师范生教育的成功。在这个体系建构过程中,图书馆应是重要的参与者。比如说,图书馆有一批受过专业教育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或者档案学的专业人员,他们可以为师范生培养提供多种形式和各类层次的信息素养教育,使未来的教师具备主动应对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工作挑战。

袁雯校长(左一)听取贾铁飞馆长汇报学科竞争力分析报告编制情况
关于“聚力服务上海文化”,高校主动服务地方,不仅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历史使命。高校立足地方,以服务谋求地方支持;地方着眼发展,以创新需要高校智慧,双方互动才能成就彼此。尤其是作为地方性大学的上海师范大学,我们的根本出路在于服务上海,进而服务国家战略,比如我们在上海各个区以及全国的部分城市积极推进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小学,打开象牙塔的围墙,勇敢走出去,把我们的师范教育打造成服务地方的“基站”。当然,我们学校也充分发挥高校智库的社会服务功能,在文化传承、地方特色文化建设等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上海有悠久的历史,是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等汇聚于此,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打造上海区域乃至江南地区特色文化服务平台、上海红色文献服务平台等,对学生和公众进行上海特色文化、江南文化以及红色文化进行宣传教育,激发他们的文化自信与爱国热情。
关于“聚效服务教师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师,而一流教师的培养,则需要一流的教师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教师在教育发展战略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我们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高校,我们需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一流未来“师者”,不断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是我们进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但这个培养过程,图书馆不应缺席,而是应该积极参与“全员育人”,在图书馆工作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形式,对在校学生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做到服务育人,与学校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等环节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有机统一,相互配合。

贾铁飞馆长:面对师范院校双一流建设的契机,您对图书馆有什么样的期待?

袁雯校长:自2015年,国家推行高校“双一流”建设以来,已取得不俗成就。对我们学校而言,“双一流”建设虽然是难得机遇但更是极大挑战。就机遇而言,我们位居上海,占据地缘优势,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地方性师范大学,可以借创建“双一流”的东风,充实各项工作,提升办学质量;就挑战而言,我们学校在较长的一段时间的办学过程中定位偏综合性而轻师范生培养,综合性与师范性失衡。最近几年,我们传承弘扬“师道永恒”的师大精神,理性思考师范办学本位,着力优化教育评价体系,旗帜鲜明地重振教师教育,彰显教师教育特色。十四五期间,是上海师大实现高水平发展,在更好服务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和国家战略中打响“上海师范”品牌的关键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期待图书馆全体同仁在新时期,努力建成高水平的师范特色资源文献中心、高水平的地方文化服务中心、高水平的“师者”全员育人中心。印度文学家泰戈尔说:“谁如果锁住茫茫大海千百年的惊涛骇浪,使之像甜睡的婴儿一样悄无声息,那么,这静穆的海浪可谓图书馆最贴切的比喻。”期待图书馆始终坚持以高水平为标准,接过老一辈图书馆人筚路蓝缕、聚沙成塔的奋斗精神,不断汇集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粹,将取之不尽的知识给养无私奉献给未来的“师者”。
贾铁飞馆长:感谢袁校长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访,细致回答我们的提问。图书馆将认真学习领会您的卓见,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把地方高水平大学图书馆建设得更好,体现出“阶梯”的内涵。


图书馆答疑群

欢迎新同学加入“图书馆答疑微信群”,群内提供图书馆相关的答疑服务以及最新活动讯息,进群后请修改群备注为:“姓名+年级+学院/专业”


往期推荐


210928_何岳峰:赓续红色精神,讴歌建党百年

—共忆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峥嵘岁月

《桃李湖畔·真人图书(64)》



211021 杨新涯:数字特藏的建设实践 

徐雁:图书馆“疗愈系”文献资源建设及阅读推广



原载平台「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 」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我们将尽快处理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