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数据规模化变现,也许我们需要一只地推铁军?

傅一平 与数据同行 2021-10-16

是傅一平的第262篇原创



作者:傅一平

个人微信:fuyipingmnb


先讲2个大数据的商务案例,你就知道现在大数据的变现有多么难!


同事小姚利用自己的客情好不容易找了一个房地产客户,花了很多精力来制作房地产洞察报告,报告调整了无数次,几个月过去了,终于,客户满意了,然后客户说我要去打个经费报告,几天后,客户告诉小姚,不好意思啊,上面没批......


同事小张一直在为商圈洞察产品寻找商机,好不容易洽谈了几个客户,产品也升级了好几个版本,后来客户愿意付费了,价格是2万元......


笔者在刚做大数据的时候,曾经想,任何小B都是我的客户啊,比如我家附近开了个理发店,只要帮客户圈选下周边的人,不就都是他的目标用户吗?我的市场空间太大了......


为什么大数据卖不动?


因为行业大数据这种新型业务,无论有多少数据底蕴,无论产品多么优秀,也得遵重to B产品在市场上的推广规律,光有热血没用。


这周连续看到了几个人的相关文章,感受颇深。


刘润老师在《为什么我们常说做to C 的人比较难去做to B ?》中这么讲:


“ 前几天在线下大课的私享会上,有个同学问了个问题。他本来一直是做to C软件系统的,积累了很多经验。他发现很多公司也需要这样的系统,他想把能力和经验包装起来,卖给这些公司,问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够快速打开市场?

  

我说,你要想快速打开市场,靠你自己是不行的,你应该组建个团队来帮助你,而且这个团队应该是由从SAP、华为、微软或者IBM这样的公司出来的、销售经验丰富的人组建的。

  

他说难道就不能放到网上来卖?这不是更方便,也不用做那么重了。”


刘润老师的回复如下:


1、to B和to C的本质差别是决策流程不同:企业的购买决策不是由一个人决定的,而是由流程来决定的。你买个化妆品,基本不用和老公商量,家里买个贵点的电视,你和老公商量一下,也就拍板定了。可是to B就不同,只要是几十个员工以上的企业,就需要有审批流程了,这个决策中间可能涉及到很多人。


2、to B的交付周期通常会很长:to B一般都会很慎重地购买产品,比如说你的这个产品,是把一个系统放到人家公司里面,让他们员工用,你知道在你放进去之前人家并不是没有系统来完成他的工作,要改变人家的工作方式很难,所以很多的to B生意,交付的流程冗长而复杂。


所以to B和 to C比,有两大特征。第一大特征是它的决策流程特别复杂。第二是对很多重要的项目来说,它的交付流程也会特别的冗长而复杂。这两件事情加在一起就几乎决定了to B会非常的重。


to C需要的能力是什么?to C几乎是不需要有人去说服他的,所以不需要很重的线下的说服工作,也不需要很复杂的线下交互工作。to C最重要的一个能力是产品本身有颜值、有吸引力。


大数据实际能变现的,基本是to B吧,当初想着把大数据产品标准化,然后放到线上卖,这样不就能规模化复制变现了吗?


现在想来是简单了,做好数据和产品仅仅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有几个客户会看了线上的说明就来买单的?大数据公司现在也满地走了,号称啥数据都有,啥都能做的也不在少数,客户哪分得清楚。


酒香也怕巷子深?


笔者又看到一篇文章《李善友:战略听着空?但有人用它“绝处逢生”》,这篇文章讲美团的战略,美团当年面临广告烧钱大战,王兴去请教关明生。


关明生是谁?


2001年加入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网站任总裁兼首席营运官,之前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工作达15年,把该公司医疗器械在中国的销售收入从零提高至7,000万美元,应该实战经验很丰富,关明生有话:”商家端的广告投放再多,也不如有执行力的线下队伍好用。”



王兴醍醐灌顶,考虑到自己的客户分为消费者(C)和商户(B)两端,两端都很重要,都要服务好,当时做了几个战略决定:


第一,坚决不打线下广告;


第二,疯狂采购线上流量;


第三,建立强大的地推团队。


运营商一直以来的线下团队其实非常强大,从渠道经理,营业员,直销员再到客户经理,客户经理还是专门针对to B客户的,这是天然的优势,运营商大数据不管是否要借力传统的客户经理力量,但建立地推团队似乎是必须的,除了前面提到的to B因素,笔者判断还有两个原因:


第一,大数据这个市场还非常的不成熟。


1、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也许已经把市场教育了遍,但大数据从概念演进到应用阶段时间还不长,不大可能通过线上的方式让一个客户直接采购你的数据产品或服务,信息不对称还是太高了,短期内难以达成双方的信任。


2、跟通道业务相比,大数据的产品及服务成熟度还是比较低的,这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我们也许可以搞一个数据产品出来,但当你去见真正的客户时,会面临一堆的改进要求,即使用了复购率也会很低,比如3个月10%的复购率,你在发展客户的同时也面临大幅流失的挑战。


很多客户在观望,好不容易有了付费意愿,却是浅尝即止,倒不完全是数据或产品问题,而是服务跟不上。


大数据切入任何一个行业要起量其实都非常艰难,比如最近在做的交通规划产品,前期都是大量的资源投入,没有产出,即使产品有差异化,比如研发团队会为路网拟合算法的突破欢呼雀跃,但我还是很愁,怎么让真正的客户认识到这个价值点?


越不成熟的市场,也许越需要线下攻关!


第二、大数据其实还不是很刚性的需求。


未来不知道,起码现阶段大数据的需求不是很“刚”,就好比推广企业内部的BI系统一样,即使你的数据相对于其他行业有稀缺性。


我们要努力去说服客户,因此就需要地推团队,所以是铁军,是因为大数据的价值解释门槛很高,对于人员的要求更高。


为了规模化,还要有一个标准化的建模的过程,管好过程其实就是把A、B、C、D拆分出来,然后告诉大家,你要怎么做才能把这几样都做好,才能拿到结果,这个叫做标准作业流程,这个工作也是任重而道远。


对于运营商来说,传统的通道类业务这方面的机制和流程还是比较完善的,包括客户经理的管理,但对于大数据这种业务来讲,似乎还没有做好准备,这又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新兴的业务无论是流量还是收入都太小了。


这让我想起了《创新的窘境》这本书。


当前运营商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政企业务成为了发展的重中之重,顺势而为,对于大数据也许是个机会。


中国移动现在非常强调协同,包括集团和省公司的协同,省公司和专业公司的协同,市场和政企的协同,网络和市场的协同,四轮驱动的协同,希望大数据能赶上这一趟班车。


协同不是为了占便宜,而是为了培育新动能,解决公司未来发展的问题。


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兴起,我们也许不能再等着客户上门了,需要地推团队主动的去推进,银行等不少大数据客户自己会找上门,仅仅是因为他们一直以来的数字化水平就比较高,深知大数据的巨大价值,他们是市场上低垂的果实,但这类客户现在不多了,而且竞争很激烈。


最近小张又来讲自己的商业洞察产品推进困境,在向客户推荐的时候,客户侃侃而谈的是某讯的XX通,某宝的......,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丝丝的寒意,的确,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



作者:傅一平 (微信号:fuyipingmnb)




好书或文章推荐(每周我会挑选出1-2本好看的书或文章进行推荐)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刘墉:揭露了人性的阴暗面,不建议阅读,哈哈。

《好家长必读》 万维钢·精英日课第二季:正确的表扬得满足三个要求:

• 具体。你不能空洞地夸孩子聪明。如果他并没有付出努力,这种夸奖反而有害。正确的夸奖方式应该具体指出孩子哪件事情做得好。

• 稀少。不要轻易表扬。美国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对孩子的表扬是最多的,而美国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最差的。

• 真诚。你必须表现出对孩子所做事情的真实兴趣。



可能错过的近期精选文章(点击链接即可阅读)


从芝麻信用分透露的详细数据设计,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如何避免成为一台取数机器?

哪些广为人知的数据挖掘案例其实是一地鸡毛?

数据的价值到底如何评估?

为什么我提交的数据分析报告总是被领导K?

我如何用统计学指导自己的生活?

从吴军的“算法的油水就那么多”说起!

中国移动集中化大数据平台起航了,意义深远!



一起成长,让我们与数据同行

忙完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讲述自己的数据人生

大叔/电信博士/500强央企/大数据/人工智能/统计取数/数据挖掘/数据产品/数据管理/数据仓库/数据变现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