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递】《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编者按]2020年9月23—24日,当代中国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新时代当代中国史研究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王京清等出席论坛开幕式。来自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求是杂志社、中央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和部门的代表参加论坛。与会人员回顾了 30 年来当代中国研究所及国史研究的发展历程、 科研成绩,总结经验启示,并就新时代如何更好履行“修史、资政、育人、护国”职责进行了交流研讨。与会人员表示,国史研究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至关重要;加强国史研究,必须掌握和运用唯物史观,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强理论武装,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研究工作。现将部分发言刊出,以飨读者。
新里程碑:从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到总体小康的实现
[摘要]小康社会理论是邓小平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思考现代化问题的结果。“小康社会”和原来的设想最大区别就在于“把标准放低一点,并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使我们的发展目标更切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实际。从中共十四大到十六大的十年,小康社会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成就。到2000年,“九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完成或超额完成。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里程碑,为实施“十五”计划、开始迈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邓小平;小康社会;江泽民;总体小康
[作者简介]刘国新,研究员,当代中国研究所。
中共十六大至中共十八大: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部署和成就
郑有贵
[摘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在20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后,根据中共十五大确定的“到二〇一〇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提出的。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战略决策是基于已达到的小康存在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问题做出的,旨在实现经济社会结构性演进。从中共十六大起至十八大前,中国紧紧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拓展了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全面均衡发展扎实推进,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科学发展;结构性演进
[作者简介]郑有贵,研究员,当代中国研究所。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
黄晓霓 张星星
[摘要]中共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人民紧紧围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逐步实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全面小康;“五位一体”; “四个全面”; 新时代;新发展理念
[作者简介]黄晓霓,法学博士,讲师,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简介]张星星,法学博士,研究员,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
从“无虫”到“四无:新中国成立 初期的粮食保管工作
——以浙江省余杭县为例
陶水木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问题关乎新生人民政权的存亡。如何做好粮食保管工作,减少储粮损失,具有与增加粮食生产同样重要的战略意义。浙江省余杭县粮食保管人员在十分简陋的仓储条件下,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在全国首创无虫粮仓、“四无粮仓,成为 全国粮食保管战线的典范和旗帜。国家粮食部门及时推广余杭县粮食保管工作经验,在粮食系统全面开展建设“四无粮仓”活动,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保管;余杭经验;粮食安全
[作者简介]陶水木,教授,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人民公社体制下萧山县社队企业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考察
易棉阳 曾蕙宇
[摘要]1958—1984 年,萧山县社队企业经历了从初步发展到萎缩再到快速发展的历程。到1984年,萧山县社队企业总体实力居于浙江省乃至全国前列。在发展过程中,萧山县社队企业形成了以工业和建筑业为主体,以农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为补充的产业结构。社队企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萧山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助推农业现代化建设、丰富商品供应、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小城镇形成和发展、增加外汇收入等方面。
[关键词]人民公社体制;萧山县;社队企业;产业结构
[作者简介]易棉阳,经济学博士,教授,湖南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作者简介]曾蕙宇,硕 士研究生,湖南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为主导
——中国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发展历程述略
苏熹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国家实验室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前后至20世纪末,以追赶世界先进科技水平为目标,以大科学装置为依托成功建立了首批国家实验室;进入21世纪,以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大批试点国家实验室获得批准筹建;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我国对新一轮国家实验室建设进行了布局,使国家实验室在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国家实验室建设始终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为主导,随着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目标的不断调整,国家实验室的功能和定位也相应地做出调整,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推动中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
[关键词]科技发展战略;国家实验室;基础研究;创新
[作者简介]苏熹,理学博士,助理研究员,当代中国研究所。
新中国成立初期针灸推广工作检视
——以中南区为中心
肖雄 李剑
[摘要]为缓解新中国成立初期医疗资源的紧张,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党和政府号召 开展针灸推广工作。在此背景下,中南区举办了针灸师资训练班,通过统一领导与组织培训,培养了一批针灸人才,推广了针灸疗法的应用,积累了中医工作的经验。在执行“团结中西医”方针初期,中医工作存在一些不足,针灸推广成效受限,党和政府通过调整政策、加强领导,使中医力量在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中发挥了应有作用。中南区针灸推广工作的经 验教训也为此后相关中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与完善提供了历史借鉴。
[关键词]新中国;针灸推广;中南区;中医工作
[作者简介]肖雄,博士研究生,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作者简介]李剑,医学博士,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1954 年日内瓦会议与英国对华贸易政策的调整
吴浩 刘艳斐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远东政治局势日渐紧张,在美国的压力下,英国被迫对中 国实行严格的贸易管制政策。这一政策严重损害了英国的利益。利用1954年日内瓦会议中英领导人会晤的良机,英国建立了对华贸易的官方和半官方渠道,推动了英国对华贸易民间渠道的恢复与发展。多渠道贸易的迅速发展为英国政府调整对华贸易管制政策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日内瓦会议;中英贸易;贸易管制;对华禁运
[作者简介]吴浩,历史学博士,副教授,上海大学文学院。
[作者简介]刘艳斐,硕士研究生,上海大学文学院。
“小康社会”概念演变的历史考察
姜丹溪 陈金龙
[摘要]从邓小平首次提出“小康”概念到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小康社会”概念经历了内涵拓展和程度深化的演进过程。通过考察“小康社会”概念的演变不难发现:在内涵方面,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领域;在程度方面,从 “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总体小康”演变为“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 在目标方面,从“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些转变使“小 康社会”最终成为一个以经济发展为主,涵盖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概念。
[关键词]“小康社会”概念;演变;历史;考察
[作者简介]姜丹溪,硕士研究生,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简介]陈金龙,历史学博士,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欢迎关注、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