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年华里的延安冰上运动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到陕北吴起镇,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7年1月13日,中央红军进驻延安。这只红色的队伍除了带来了中国革命的未来,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这个偏僻的山城从此热闹起来。
延河从延安城流过,这条河流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蹉跎岁月,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母亲河。夏天,这里是天然的游泳场,不少战士就是在这里学会了游泳。冬天延河冰封以后,这里就成了宽阔的滑冰场,延安体育会的滑冰场就建在城北大砭沟口延河上。
据曾参加过1937年卢沟桥抗战、延安时期的武术和跳远好手吴江平回忆:“延安时期冬天滑冰很活跃,冰鞋是个铁棍式的,固定在皮靴上,很简单。标准冰鞋也有,但不太多。滑冰除了白天滑以外,晚上在月光下滑,没有月亮时就用汽灯,有的可以滑到第二天早晨。滑冰季节,延河上真是人山人海,有领导干部,也有一般群众。
此外,还有冰球活动。”苏正富同志也回忆说:“每逢星期六晚上,延安体育会的公共滑冰场上,挂起了几盏汽灯,吸引更多的滑冰爱好者前来观光。如果星期六晚上是皓月当空,那情景就更动人了,不只是延安体育会滑冰场上围满了人,长长的延河冰床上,几乎处处是滑冰的人。”他还回忆,许多首长也是滑冰爱好者,聂鹤亭、李昌同志都是当时的滑冰积极分子,就连彭真和邓发两位同志也经常参加滑冰运动。
陕甘宁苏区体委委员蔡德仁穿着
从北平带到延安的“洋冰鞋”
陕甘宁边区体育运动委员会的委员蔡德仁是一名篮球运动高手,同时也是一名滑冰爱好者,1937年初他从以法学著称的北平朝阳大学毕业后,地下党组织将他送到延安抗大第二期学习。在行李之中有一双国外的滑冰鞋,这双“洋冰鞋”成了延安冰场上的稀罕物。要知道在艰苦的岁月里,体育锻炼的场地和器材大多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比如将刻蜡纸的旧钢板切成两半就做出了冰刀,日军轰炸延安后留下的炸弹皮经铁匠加工后也可以做成冰刀。后来延安铁工厂也生产冰刀,这种冰刀和“洋冰鞋”是不同的,就是单纯的冰刀而已,使用时还得想法子固定到自己的鞋上。
李导绘制的延安时期简易冰鞋示意图
延安体育会第一任主任李导1986年的时候根据回忆绘制了“铁皮式”和“木板式”两种自制冰鞋的示意图。其中“铁皮式冰鞋”就是用铆钉在冰刀上固定前后两组薄铁皮,铁皮上穿孔,用绳子绑在鞋上即成冰鞋。“木板式冰鞋”就是将木板做成鞋底状,然后用铆钉固定在冰刀上,木板上穿孔,用绳子绑在鞋上即成。据延安体育会第二任主任张远回忆:“我们每年都搞篮排球赛,夏天搞游泳,冬天搞滑冰。李导同志在时有十几双冰鞋留下来了,我们在此基础上又有发展,一块钢板一锉两半,刚好是一副冰刀,打成铁片,用绳子固定在鞋上,结个带子。此时有一种日本皮靴,可以直接在靴底钉上冰刀,是一双很理想的冰鞋。当时从边区外带来的冰鞋不多,我记得田野有一双。”张远提到的田野,在延安大学体育系主讲滑冰运动。
冰球运动在延安也有开展,张远回忆:“在冰上开展冰球运动,这是从苏联回来的李彦青、舒林等同志带动起来的,他们多是东北人。延河有一块地方很宽大,是很理想的冰球场。球门好办,做个木头架子,球是橡皮的或木质的,球杖比较难做,因为前面有个弯头,我们找工人到山里去,找自然木棍制作。冰球场画线很费事,开始用烙铁不行,后来改用簸箕装些木炭来烤。总之,想了很多办法,冰球运动在延安才开展起来了。”
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冰球爱好者
“脚上绑了两把刀子”的冰上运动刚到延安的时候,老百姓很是好奇,到了后来,人们渐渐熟悉和喜欢上了这项运动。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小学部(简称“保小”)的小学生们同样能够参与到滑冰运动中来。“保小”位于安塞白家坪,距离延安75华里,学校西北便是延河。冬天到了,“同学们在棉鞋底钉几颗大头短铁钉自制成‘冰鞋’在延河上滑冰”。
滑冰运动不仅仅是男同志的专利,它同样受到了女同志的欢迎,1942年9月19日《解放日报》刊登了杨烈的文章《谈谈女同志的体育运动》,这篇文章将滑冰与舞蹈、徒手操、游泳、球类(主要是排球、乒乓球和克拉克球)一起列为适合女同志普遍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文中指出“冬天延河冰冻,这是极好的天然环境,溜冰技术,稍有勇气,不难学成,这是冬天最好的运动。”作者杨烈是越南华侨,曾在两江女子体育专科学校学习,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女体育干部,曾任延安体育会的第三任主任,1942年9月6日延安时期最大规模的一次运动会——“九一”扩大运动会闭幕,在闭幕式上宣布成立了陕甘宁边区体育会,她又成为该会的十四名委员之一。她还回忆说:“青年人穿起自制的冰鞋(板上钉上铁条),歪歪地学习平衡动作。有的学员过去溜过冰,用旧皮鞋或缴获的日寇军鞋加点工,就成了高级冰鞋,在冰上翩翩起舞。这些优美多姿的表演,经常使站满两岸的观众羡慕。”
1942年延安中学师生在延河滑冰场滑冰
1943年2月7日,为纪念“二七”大罢工20周年,延安市各界在延安大学门前的滑冰场举办了“延安市溜冰运动大会”。比赛项目很有趣味性,其中有一项男女200米“携灯往还”比赛,具体的方法是起点处放一盏灯笼和一盒火柴,发令后用火柴点燃灯笼,提着灯笼滑行到50米处,把自己的帽子放在滑道上,到百米处绕一个凳子再往回滑,中途取回帽子带上,再滑回起点。中途如果灯笼熄灭,需要重新点燃。返回起点所用时间最短的获胜。另外还有花样滑冰的表演,“当时有一位在中央党校学习的长征老干部,他在表演时能稳健地滑出前后里外刃‘8字’,‘3’字,‘S’等图形。还有常彦卿同志和舒林同志,他们的结环、转身跳跃和旋转等高级动作,都表演得十分娴熟,受到观看者的热烈欢迎”。
延安时期的冰上运动只是陕甘宁边区体育的一个缩影,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即使这很小的一部分,也是有组织开展起来的,从而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仍然十分重视体育工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育体系,为新中国体育奠定了基础。
(注:本文史料及口述资料来源于《陕甘宁边区体育史》和《陕西体育史料8:陕甘宁边区体育史料座谈会专辑》。)
来源:中国体育报
●全民健身区县行| 电竞+马拉松 当下体育最火的项目忠县都有了
●全民健身区县行|一个社区比赛上百人参加 开州小赛事作出全民健身大文章
●全民健身区县行|酉阳探索解决健身场地不足问题 市民健身有去处、热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