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读前感》|空山新雨
本文大约2900字,阅读需要9分钟。
从8月1日开始,我每天发《读前感》,到今天快一个月了。
有朋友问我,什么是《读前感》。
其实《读前感》就是一种图书推荐的形式。
因为我不可能每天读完一本书,也就不可能每天写一篇读后感。
如果非要写,那就只有读前感咯。
任何人也不可能每一天都读完一本书,一周也不是那么容易。
就算一周能读完,真的就读懂了,读透了吗?
也不好说。
就算是专职读书,真的敢说一遍就能读透了吗?
特别是那些伟大的作家,人家花费了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的心血,凝结成的传世之作,凭什么你几天就读懂了、读透了。
所以,对网上的一些读后感,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那既然读懂一本书不容易,我为什么还没看过,就要对人家的书发一通感慨,是不是更不负责任呢?
其实不然。
我发的感慨,和通常的读后感不一样。
这就像我们去书店买书。
我们不可能把书读完再买,但是又要买,怎么办?
当然是凭经验、凭体验、凭直觉。
而我写《读前感》就是凭这种感觉。
我们在书店决定买一本书,往往通过以下过程。
首先是经验,而且是别人的经验,也就是别人的推荐,即别人的读后感。
一般人的读后感固然不可随便信,但是优秀读者的推荐是可靠的。
特别是多个优秀的读者,共同推荐的时候,那这本书一定是值得考虑的。
现在成千上万读者的评分和评论,被专门的机构集合起来,对图书品质的鉴定更有保证了。
总的来说,一些头部机构是值得信赖的。
比如,帆书、豆瓣、哔哩哔哩、小红书,等等。
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好书不一定适合我们。
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书海无涯,我们只能取一瓢饮。
一本书到底适合什么人,又应该怎么读,就是我要做的事。
事实上,大多数书是不值得一读的。
在我看来,值得部分人读的书,属于类型书,最多值3星。
值得大多数人一读的书,才值4星。
这样的书,应该是传世之作,所以会值得部分人读3遍以上。
至于5星级的书,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
5星是满分,代表了需要大多数人用一辈子,反反复复去读的书。
但是,5星的书,我是真没有发现。
至少目前如此。
不管是中国的《论语》《史记》《红楼梦》……还是外国的《理想国》《君主论》《资本论》《罗密欧与朱丽叶》……
因为它们往往都有一些缺陷,尽管这些缺陷实难避免,也值得原谅。
它们或者,虽然传世至今,但过于久远,不能超越个人和时代局限;
或者,虽然字字珠玑,但缺乏逻辑,不成体系,散乱无章;
或者,虽然是开山之作,但终被后世超越,显得粗陋幼稚……
世上是没有完美的事的。
难道因为我们喜欢,就能抹去和回避那些问题,对所有内容照单全收吗?
我想,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在世,都不会同意把他的作品毫无鉴别的全部吸收。
事实上,每一个伟大作家,都对自己的作品不能完全满意。
因此,他们常常说,自己最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个。
当前有一个问题,就是几乎所有的书评,都是只讲书的好处、优点,而对书的问题避而不谈。
在严格意义上讲,这算不上文艺评论,只能说是变相的广告。
那么,作为书评人,如果我们对一个作品的问题一言不发,是不是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呢?
中国有句老话,挑毛病的,才是真正要买东西的。
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我们还要坚持购买,恰恰说明了东西的价值所在。
也就是说,之所以选择一件事物,是因为其缺点,是可以接受的,而其价值,是不可替代的。
他人的经验之外,还有自己的经验。
主要依赖于以下三个方面。
作者(包括译者)的地位和声望、出版社的实力和擅长的方向,以及纸张质量、排版、装帧的风格。
这个比较好理解,不过多解释。
经验之后,就得靠自己亲身去实际体验了。
有经验的买书(包括借书)者,一定会在下单之前,先浏览前言或序之类的,然后是目录,再浏览第一章,还要随意挑选中间的某一章浏览,最后浏览最后一章,以及结语或后记之类的。
这个过程少则十分八分,多则二三十分钟。
特别是决定不买的书,往往会读的时间更长。
一方面,是发现的问题较多,需要进一步确认要不要买;
另一方面,是已经决定不买,但是又觉得尚有可读之处,要在离开之前把想看的部分看完。
许多书,往往就是序言、第一章、最后一章,最有价值。
也许用20分钟选一本书有点长,但也是值得的。
选书谨慎是因为,
40岁以前,主要是没钱。
40岁以后,钱的问题倒是不大,但是,那时的我,已经变得连借书都很谨慎。
一方面,因为人生过半,我发现,时间居然比金钱更加有限;
另一方面,
首先,
阅读已经有一定数量了,对各方面的知识已经有一定的了解。
许多书,
说好听的,是对经典的有机组合、发扬光大、科学新解、活学活用……
说难听的,就是抄来抄去、改头换面、新瓶旧酒……
不论是观点、还是套路,经典的全都已经在那了,新东西,真的不多。
毕竟,看比写,容易多了,创新比重复,困难多了。
还有,
经历得也不少了,也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念体系。
于是,许多书根本经不起细看,那些三观不合的、幼稚可笑的、消遣娱乐的。
如,所谓通俗的言情、武侠、玄幻……还有励志、成功学……
大部分畅销书,特别是为老板背书的那类书,略读一二还行,等40岁之后,根本就入不了眼。
有时候,真的觉得太阳底下没有值得读的新鲜书。
因为要想有新鲜书,首先得有新鲜事。
当然,自然科学的专业书籍不在此列,但科普书还是在此列的。
在亲身检验一番之后,剩下的就是直觉。
这个直觉说起来很玄乎,其实就是对以上各种因素的整体把握。
当然,直觉需要在长时间的读书,选书过程中去积累。
说到这儿,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
书读多了,自然就有了一种嗅觉,能感觉出哪个书更值得读。
这就是所谓的选书、买书、读书前的感觉。
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在读书前,通过对书的初步了解,得到的感悟。
这些感悟之中,
一方面,是由当前图书和话题所引发的,一般性的感慨;
另一方面,是由当前图书的不足、问题所反向激发的,一些新的发现、新的观点。
随着年龄和阅读量的增加,后一种情况越来越多,这也是我为什么愿意继续读书的原因。
这个发现的过程,与旅行走路的过程很相似。
有的时候,我们会走错路,但是,但这也有好处。
在错误的道路上,除了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正确的道路为什么正确,也会在错误的道路发现新的道路。
这种感觉,特别奇妙。
当然,我所发现的,往往也只是各个经典理论之间的空隙,以及经典在新的时代和社会条件下的变形或具体应用。
甚至是,我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经典的重复,这一条在最近读心理学史的过程中,越发明显。
关于读前感,就说这么多。
还有的朋友问,为什么不写读后感。
一方面是,许多书已经有很好的读后感了,甚至是专业人士再创作,再重复既没什么必要,也未必比别人写的好。
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如把那些很好的读后感挑出来,直接送给大家看。
另一方面是,有些书真的太好了,觉得自己读的次数还太少,看过的相关研究文章也不多,不敢贸然胡说八道。
古语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读书,并不是以量取胜。
世上可读的书,不多,但是值得读的书,也是真的耐读。
余生,希望能够选出100部新书,涵盖文史哲经心理学等主要领域,读上两三遍。
再从中选了10部收藏,然后,一直反复读下去。
至于读后感,还是以后再说吧。
或者说,还是等我再成熟点,再写读后感,也算是活后感。
毕竟,没有真正活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