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会之声,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

秋枫 今日影评Mtalk 2024-04-24


▽从两会中看电影产业的发展路,敬请点击下方节目视频观看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u3542dr7zr6


2024年全国两会顺利落下帷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明了文化艺术领域发展方向,对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重要指示。


《今日影评》邀请到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国际新闻与传播系主任、教授张龙做客节目,在2024年两会闭幕之际,共话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



政府报告中关于文化产业的要点


张龙教授指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很多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要点,以下内容值得我们的重点关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及文化相关问题时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开宗明义指出2024年文化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深入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完善网络综合治理、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推进数字化建设,提高数字化内容生产水平,保障数字文化新业态长远发展,在推进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国际传播”继2014年~2016年连续3年以及2023年之后,今年已经是第五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由此可以看出国际传播的工作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的。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在这一项中特别提到了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也与我们的电影创作密切相关。



关于电影行业的“两会之声”


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们从电影产业的多个维度,为两会建言献策,助力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


近一年来电影创作和文艺创作中的核心焦点话题,两会的代表和委员都有关注到。全国政协委员、作家、编剧蒋胜男就在两会期间为编剧发声,提出要加强对编剧署名权的保护。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董事长傅若清带来了《关于防范打击虚假影视投资诈骗的提案》。



很多代表和委员对创作领域里的具体问题也有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刘笑伟就提出了要大力扶植新时代文艺经典创作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郭建华提出了《关于创新法治文艺精品生产机制的建议》。



“人工智能+”成为今年两会的新词热词,也引发文艺界参会代表和委员们的关注和讨论。全国政协委员、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副总编辑王平久就带来了《关于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在电影强国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提出要抓住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大力开展网络文艺主题实践活动的建议。



解读两会中的电影产业发展路


可以注意到,“人工智能+”这个关键词今年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张龙教授表示,对于人工智能,我们要更好地去认识它、了解它、用法律去规范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使用高科技,提升影视行业的发展。



提到“人工智能+”,我们可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前几年提出的“互联网+”。互联网加上传统行业催生出了共享单车、电商平台等等新兴产业,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电影产业中的各个环节——策划、编剧、拍摄、表演、后期以及发行,都要积极地思考如何去跟人工智能合作,实现一种更紧密的生产方式,催生出“新质生产力”。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作为提升国际传播能力重要手段,已经在践行着一步又一步坚实的脚印“走出去”,但还需要一系列相应的行动措施来让中国电影可以走得更远。


张龙教授表示,本次两会中王瑞委员就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并且可行的举措——在全球华人聚居区建立院线。



另外从生产和制作层面上来说,对电影制作方进行引导,鼓励那些适合对外传播的电影作品的制作和发行,如此才能有效地提高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



2023年,我们看到很多优秀的国产电影,无论是《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长安三万里》等商业大片还是《回西藏》《拨浪鼓咚咚响》等文艺小众影片,都展现出了中国电影的实力与魅力。


中国电影就像一艘大船航行在海面上,相信在2024年的“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国际传播能力”等行业变革的风浪下,中国电影产业势必会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今日互动


您认为人工智能+电影的未来是什么?


当“飞驰”宇宙对撞“唐探”宇宙,影剧联动如何“两开花”?


光影映山河 | 中国电影“出海”,行稳致远


光影映山河|用光影推动社会进步,关照社会发展


光影映山河 | 看电影与法律交融,艺术与正义共舞


光影映山河 | 让电影与文学,共同编织跨越时空的文化传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