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可“换”钱、进口牛羊肉更便宜.....自贸区这些政策红利进来了解一下

湖北省人民政府网

2017年4月1日,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立足中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这是湖北自贸区的战略定位。


担负先行先试、探索示范的光荣使命,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湖北自贸试验区已经探索出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这些经验和政策给企业和百姓带来了哪些改革红利?11月26日,记者来到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以下简称武汉片区)进行了实地探访。

2018年3月27日,省政府下发《关于复制推广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改革试点经验的通知》,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湖北自贸试验区第一批改革试点经验。

一纸专利证书可“换”钱

武汉片区划定在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但是湖北人更习惯称她为光谷。她是中国光通信、激光产业的发源地,而光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武汉片区的核心产业和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除了拥有华星光电、武汉天马等这样的大企业外,还有很多科技型的中小企业也聚集在此,如何解决他们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武汉片区联合武汉人保财险东湖科技保险支公司、农商行光谷支行推出“专利权质押贷款+保障保险+财政风险补偿”的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有效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紧缺问题,盘活了企业的“专利资产”。


武汉博昇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它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的研发和生产线都是在租用的写字楼里完成。“对于我们来说,由于没有土地这样的固定资产,要想贷款是很难的。”武汉博昇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玉刚琴坦言。对于高科技企业而言,专利技术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武汉博昇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每年都投入800万经费用于研发,每年都能获得2个发明专利。能否将一纸专利变成“真金白银”?一次偶然的机会,玉刚琴从农商行了解到,武汉片区推出了专利权质押融资,抱着试一试的心态,2017年11月份玉刚琴在武汉人保、农商行等部门的支持下进行申报。“没想到,只用了一个月,银行就为我们发放了200万的贷款。而且我们只用出贷款利息、保险费、信用评级三项费用,再加上政府贴息补助政策,大大降低了我们的融资成本。”尝到甜头的玉刚琴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年还将用新获得的专利,再次进行申报,将一纸专利变成“真金白银”。

武汉博昇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

据了解,截至2018年7月,武汉片区已通过专利质押融资科技贷款保证保险发放贷款2笔,共计600万元。武汉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更多满足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到武汉片区进行申请,通过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缓解企业资金紧缺问题。

百姓吃进口牛羊肉更便宜了

自贸试验区的建设除了让企业增添更多资金活水外,更多贸易新业态的成长,也悄然改变了市民的生活。进口牛羊肉越来越便宜,也越来越多的被端上了老百姓的餐桌。


按国家相关规定,进口肉类属于特种商品。我国对此类产品的进口实施指定口岸制度,只有具备资质的指定口岸才允许进口肉类产品。换句话说,对内陆地区而言,没有口岸就意味着不能直接进口,需从上海、天津等口岸辗转输入,相对而言,不仅耗时长、手续多、成本高,同时也加大了食品安全监管难度。

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

是国家有关部门为改革现行一律在沿海沿边设立进口肉类指定口岸的做法,根据我国现行口岸建设规划和进口肉类贸易发展潜能,支持我国内陆地区建设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查验场,允许进口肉类原集装箱、原铅封、原证书直接运输到内陆地区指定口岸/查验场实施检验检疫,提升和扩大内陆地区口岸功能,节约成本,便利通关。

武汉海关全力支持湖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查验场建设、运营,创新举措促进港区联动,允许进口肉类以原集装箱、原铅封、原证书形式直接运输到武汉新港指定口岸或东湖综保区指定查验场实施检验检疫,有效延展口岸功能,便利货物通关,节约企业成本。


2017年自贸试验区挂牌后,东湖综保区的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顺利通过国家主管部门的验收正式开通运营,改写了湖北省无法直接进口肉类的历史。“原来进口肉类主要由天津、上海等口岸上岸,然后再转陆运,现在可以直达武汉。”武汉金宇综合保税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强说。作为自贸区内进出口贸易的龙头企业,进口肉类是他们的主营业务之一。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大大减少企业的运输成本,而且还减少中间的装卸环节,保证了冻品肉类的品质。


  “我们节约的成本,基本都让利给消费者了,老百姓吃到的进口牛羊肉,售价比以前降低10%至20%。”曹强表示。



武汉金宇冷冻仓库

—21°的冷库里面装满了进口肉类

仓库使用率从1%提升至80%

此外,武汉金宇综合保税发展有限公司还享受到自贸片区发展的另外一项政策红利——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制度。

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

是指允许非保税货物以非报关方式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保税货物集拼、分拨后,实际离境出口或出区返回境内的海关监管制度。


以往按照相关规定,区内仓储企业的仓库只能存放保税货物。这样,在保税贸易量不多的时候,仓库就会闲置,经济效益不高。为解决企业在实际运营中的问题,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武汉海关将“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作为自贸区武汉片区的一项创新举措在东湖综保区推行。通过建立相关监管系统和管理账册,实时掌握货物进、出、转、存等情况并进行动态核查,实现了保税货物和非保税货物在一个区域分类存储,大大提升了仓库利用率。


“实施这项制度后,我们仓库的使用率从最开始的1%提升至80%,不仅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而且也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曹强说。


这些只是湖北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湖北省商务厅副厅长胡中海介绍,挂牌一年半,湖北自贸试验区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已初步形成20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政务改革、国地税一窗通办、无申请退税、先出区后报关、先放行后改单等5项创新成果已通过国家层面推广,内外贸同船运输货物智能放行等21项成果在省内复制推广,“苗圃”效应逐步显现。


记者:何习文

编辑:梁唯雅

通讯员:江畅、汪洋

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热文推荐

湖北推行10项外国人出入境便利措施 成功引进7名外籍院士

湖北新命名一批森林城镇和绿色乡村,有你家乡吗?

第二批“荆楚好粮油”名单发布 25个品种上榜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