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战略一年多,宜昌取得了哪些成效?
近年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宜昌市大胆探索,运用“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战略,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一套思路。
那么,到底什么是“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战略?宜昌在实施“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战略之后又取得了哪些成效?12月11日,中共宜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惠霞作客省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就相关问题与网友交流。
图为:访谈现场
什么是“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战略?
坚持双核驱动。一方面以主城区这一核为重点,发挥宜昌高新区、宜昌自贸片区和正在筹建的宜昌综保区先行先试体制机制优势,强化宜昌高新区、宜昌新区、三峡枢纽港区、三峡旅游新区、三峡临空经济区“五大平台”的产业功能,加快提升城市品质、产业实力和综合承载能力,强化城区经济龙头作用;另一方面以东部经济发达县市这一核为重点,发挥区位、产业和先发优势,突破性推进改革开放创新,用长江生态大保护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强化多点支撑。把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到各县市区、各行业、各领域,全面开拓新时代宜昌发展的新境界。其中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山区五县”,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禀赋,需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文化旅游,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发展“飞地经济”,努力构建现代生态经济体系。
促进协同发展。注重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协调性。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支持“老、少、山、穷、库”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补齐民生和发展短板,积极培育后发优势。推进“双核驱动、多点支撑”,着眼于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增强“主城五区”“五大平台”“东部三市”“山区五县”及各行各业的协同性,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扬长补短、错位发展,互联互动、共同发展。
图为:中共宜昌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陈惠霞
“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战略取得了哪些成效?
战略实施一年多来,宜昌各级各部门全面对标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对接省委省政府“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布局,全力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加快推进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在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8年,宜昌市实现生产总值4064.18亿元、增长7.7%。2018年全省政绩目标考核,宜昌位列全省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1%,一些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2018年,宜昌城区优良天数达到274天,为近5年来最好水平;长江干流宜昌段3个断面总磷浓度分别下降10%、12%、26.7%,稳定保持在Ⅱ类水质以上。作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指标生物”的江豚,长江宜昌段数目达到17头以上,且至少有3个“家族”。清江水质持续稳定保持在Ⅱ类水质以上。省政府连续两年在宜昌召开全省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现场推进会。今年宜昌在全省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考核中名列前茅。
图为:访谈现场
主动对接融入“一芯两带三区”战略
打造“一芯驱动”新引擎。着力打造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服务三峡区域的综合性国内“双一流”大学。支持生物、仿制药、精细化工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做大做强。深化与恩施、神农架、荆州、荆门在文化旅游、康养产业上对接合作,着力打造长江黄金旅游带。深化与襄阳、荆州、荆门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上对接合作,共同打造鄂西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打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和精细化工重要承接地,辐射带动宜荆荆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构建长江绿色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带。持续开展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三年行动。加快推进城区污水厂网与生态水网共建项目,建立三峡待闸船舶污染物收集处理系统。在构建“水铁公管”联运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港口物流。聚焦精细化工、食品饮料等优势传统产业,加快推进“互联网+制造业”行动计划。推进郑万高铁宜昌段、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远当铁路加快建设,推进呼南高铁荆门至宜昌段尽早开工。推进房县至五峰、襄阳至宜昌、宜张、宜来高速公路建设。
建设鄂西绿色发展示范区。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加快推进三峡国际游轮中心建设和“两坝一峡”旅游区提档升级,以创建乡村振兴试点示范为契机,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景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立法和普法,整合相关涉水部门的执法职能,建立跨区域全流域综合执法体制机制。
记者:张均、孙望龙
编辑:李雪莹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