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年的小麦和"百毒不侵"的稻子‖蒋姐、Emma对话(Emma凡朴农场记01)

2017-06-13 emma Emma美食瑜伽和爱




结束小刘固农场短暂的学习和劳(掺)作(和)后,Emma开始真正的wwoof(世界有机农场义工换宿机会)啦,第一站:四川崇州市凡朴农场,在微信里搜"wwoof 中国农场",看到了一篇文章"WWOOF中国篇来啦!!成都的农场太美貌~‖趣味菜园",于是就来了。(这篇文章写的有些早了,从农场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可以看得到,农场一直在变化中。)




蒋姐是比Emma晚几天到凡朴农场的义工。玩农业前是搞建筑的,高级工程师。

傍晚,饭后,一行人——农场的工作人员和义工们——从农场溜达到正在规划建设中的民宿,听说这里会要建成一个朴门永续的设计。

经过一片稻田。




蒋姐:你看右边的这个稻田,肯定用东西了的。

Emma:怎么看出来?

蒋姐:你看这个颜色,绿油油的,特别好看,你看左边这片,是偏黄的,没那么绿,这才是正常的、自然的颜色——这就像人脸上抹东西、变好看,一样的道理。

Emma:跟化妆一个理儿,这个比方有意思。Emma脸上没动过刀子,"纯天然",如假包换喔——哈哈,开个小玩笑。

蒋姐:他这个种子应该也是外面买的。

我自己的那些地都是自己留种的。不从外面买种子。

种子的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


Emma:说到种子的问题——这个我有体会,在上一个农场见过结的全是西葫芦果的西葫芦秧,每个叉子之间结的都是。

如果是植株本来长的好、自然而然结的多那倒没什么,但那些西葫芦不是的,它结了太多——完全超出负荷,整个植株看起来是不健康的、病殃殃的、有病虫害,很多果长着长着就萎了。还有好多在没萎之前被农民掰掉。


(图片来自网络)


可能因为我自己是女性,我看着这些西葫芦的时候特别难受——就像是看一个活生生的正在受糟蹋的繁殖工具、繁殖机器一样。但是种这些西葫芦的农人完全感觉不到这些。(不知道农民们会不会正相反,因为"高产"而开心?)



(这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或许就是我在你身边,

却听不懂你正在诉说什么,

所以,西葫芦呀,

你究竟过的好吗?

配图来自:【Emma看见】麦田守护者——旺财)


扯远了,回到种子,我有一次见农民在给西葫芦人工授粉(端着一盒液体一朵花一朵花地蘸过去),我说,你这露地种植、不是反季节种在大棚里(缺少蝴蝶蜜蜂等来自然授粉),为什么还要人工授粉?他说因为买的这种高产的种子,被人工培育的,几乎没有雄花(就算有蝴蝶蜜蜂、因为只有雌花、也很难自然授粉。注:开雌花的地方是会长出西葫芦果实的地方,雄花不会),就是为了叫你得人工授粉。因为人工授粉肯定比自然授粉控制的好、结果实多呀。——这不是我第一次感到"什么?居然还有这种事?"



(图片来自网络)


第一次感到"(农业里)原来居然还有这种事,而且还很普遍"是一位做投资的人告诉我现在农民市场上买来的种子是没办法留种的,他们每年都要买,因为种子被处理成了不能再繁殖的,我说是不是就像马和驴生出骡子,骡子没有繁殖能力一样?他说类似吧。我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呐、是不是因为利益、商业竞争,他说这(在农业里)是非常普遍的。所以估计不用我说,他也知道我才开始接触农业。


蒋姐:我自己也是做农业之后,才知道农业这里面问题很多。


Emma:怎么开始玩起农业的?


蒋姐:之前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查了各种指标。我不是很"听话"的类型——不是说医生叫我怎么样我就怎么样了。


Emma:我也是,医生叫我做超声胃镜,普通胃镜几分钟的时间已经非常难受了,超声胃镜管子要从喉咙插进胃里、那么插着半个小时,我下定决心自己养好胃,就是这有点冒险的、不听医生话的经历让我开始反思:常听说的现在的过度医疗可能真的存在。(详情见:第5个故事 治愈胃部囊肿或肿瘤12)


蒋姐:我后来回来自己研究,去查去看关于血液、细胞等等,后来,找到的就是——吃的东西有问题。不止是吃的,从种子开始就有问题。


Emma:《小麦完全真相》这本书你有没有听说过?


蒋姐摇头。




Emma:作者Davis是美国的一位心血管医生,他说,现在我们吃的小麦已经不是当年的小麦了,经过杂交、配种、基因改造等等。




他让他的那些心血管病人,比如心脏病、高血压的,让他们不吃小麦,几个月之后,他们的身体问题都有很大改善,甚至完全消失。



(图片来自"Emma美食瑜伽和爱"微信公众号)

(无麸质:详见文末附图)


于是,我去年就有段时间开始试验不吃含小麦的东西,还不吃发酵食品,比如,面包、馒头、醋、酱油、生抽、各种酱——豆瓣酱等等,也不吃那些让我上瘾的东西——就是那些我吃了之后明明吃饱了但是还想吃的东西,比如烤红薯、甜点——对了,去年朋友圈里有篇转发量很大的文章,不知你有没有看过,也是老外们做了研究,发现那些让人上瘾的甜点、烘焙食品刚好是含50%糖、50%油脂,文章里说这个1:1的比例刚刚好的让人惊奇,以及让人上瘾,还说,中餐的红烧肉、糖醋xx也是一样的糖油比、让人上瘾。


(图片来自网络)


我记不清文章有没有提到老外们为什么做这样的研究,我猜可能是跟现在他们的肥胖人群太多有关?



(图片来自网络)


有一组纪录片,大概是有6集,每集20多分钟,每集一个主题,叫《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有一集讲食物,里面就有介绍肥胖带来的各种问题,不止是个人身体健康方面,视频里还有介绍西方世界很惊人的食物浪费。



说回来我去年做的实验,有一些很有趣的发现,比如,有一次我在一个地铁站换乘,看到一圈面包店、便利店,我好奇排除那些我不吃的东西,会怎么样,


(图片来自网络)


于是,进去每个店里拿几样食品,看一下配料表——不吃含小麦的食品,于是面包店里几乎就买不到可以吃的东西了,再看便利店,里面的甜食,像饼干、面包等等,几乎也都被排除在外。再来,不吃发酵食品,那像是豆干、泡椒凤爪、添加的有醋、酱油的便当等等也都不用考虑了。


一、两个月实验下来,渐渐渐渐就发现什么呐,就是发现身体自己知道自己要吃什么、要怎么吃——结论就是要食在当地、食在当季,吃当地、当季的食材,简单烹饪、包括生食,或许就是常说的粗茶淡饭吧。以及,一口一口、慢慢地、专注地吃,而不是眼瞅着电视,或者一只手还在刷着手机。还有,会发现,食物的原味、本味,原来那么棒。




最有趣的就是,身体自己像是个会说话的生命一样,会告诉你它所需要的,只要你用心去听。




但是这样的发现,我好像却很难跟别人分享,比如,我跟我爸妈说,"你们就当今天是在寺庙吃斋嘛,很多人还专门请假开车跑老远为了吃一顿庙里的素斋呐",但是他们吃惯了生抽酱油,油烧到比较高温甚至冒烟再入食材,很难一下子吃得下我做的只放了油、盐,没有生抽、酱油、葱姜蒜,平底锅中火烹饪、几乎没有油烟的炒菜。


再比如,我更难让家人朋友们跟我一样尝试不吃精米白面、只吃粗粮作为主食,因为我自己都花了一小段时间适应,我啃玉米棒子、吃清蒸莲藕、山药、土豆、红薯、紫薯、板栗等等等,用这些粗粮,代替同样是淀粉质的精米白面,第一天这么吃时,我一直到下午4、5点钟都没有感觉到饿——大概是20几年精米白面吃下来,胃需要适应一下相对难消化的粗粮,也可能是我第一次还没掌握该吃的量,但是,没关系,几天之后,就驾轻就熟了,再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重新吃回精米白面的话,对于我来说太容易消化了——知道么,这种消化能力棒棒哒、胃很强壮的感觉,尤其是对于曾经严重消化不良、要做胃镜的人来说,真的是感觉太好了。





说话间经过稻田。




蒋姐:我的稻田是杂草很少的,而且杂草长不过稻子。

Emma:你是不用农药不用化肥的对吧?

蒋姐:那当然。

Emma:所以,怎么做到的?

蒋姐:我种水稻的时候不给(充足的)水、草长不出来,那些草种子要长出来需要水。草种需要水才能发芽嘛。

Emma:但是,水稻、水稻,不是需要在水里才能长么?我还记得很小的时候在老家看到过农民插秧,人们是挽起裤腿站在齐膝盖深的水田里插的,种水稻的时候需要水吧。




蒋姐:我让秧苗"渴着",它上面会看起来长的慢、长的不好,但是田下面是有水的,下面的根在长、根就能扎的深。

Emma:到什么时候给它们水喝呢?

蒋姐:到土都有些泛白、有小裂纹了,这个时候,给水,但是给完立马再放掉,再继续渴着,不是泡在水里。

Emma:听起来就像是用筛子洗菜一样,淋一遍,水再从下面漏掉。

这样草就不会长了么?草也可以像稻苗一样从下面吸水呀。

蒋姐:不是这样过水一次就完了,是很多次,一直到快要开始孕育稻穗、需要大量养分的时候,这个时候根已经长的很好、扎的很深,这个时候给水。

杂草种子本来干了,每一次过水,种子虽然吸水,但是立马水又放掉,杂草种子还是没办法发芽。

原理就是让水稻先长起来,就算杂草发芽了,有水稻遮住阳光,杂草就长不过水稻。

Emma:明白,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嘛。我在上一个农场跟大学学农业专业的小莫一起割草,他几乎不拔草、只割草,他也是教我主要割那些高过植物的杂草。主要为了防止它们抢植物的阳光。


蒋姐:而且,不止控草还能控虫,杂草长的没有水稻好,有虫子,虫子就吃杂草,不吃水稻。

Emma:就像拣软柿子捏么?

那土壤呐?你提前怎么处理的?

蒋姐:我休耕了5年。

Emma:就是不种任何东西、空在那里吗?

蒋姐:对。

Emma:也不上任何肥料么,比如粪肥?

蒋姐:不上。但是我有山,山上有树林,树林下面扒开树叶,挖那个腐殖质回去上到田里,那个微生物是最丰富的,让它们在田里面。




(注: 附图系Emma摄于凡朴农场附近,非蒋姐所言她的农场的实景)


Emma:明白。所以,在种水稻前把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准备好了。




我之前玩厨余堆肥,看不同国家的堆肥做法,其中,有个视频介绍的就是去森林里取树叶下面的腐殖质——这一层腐殖质就相当于我玩EM堆肥时用的EM菌糠,也就是含有大量的EM菌(有效微生物),如果我没记错,应该是在YouTube上面看到的泰国的做法。

你怎么知道让田里不长草、过水这些个办法的?

蒋姐:我自己去外面学习。

接下来具体到种植,我不一定要每一样事情都自己做,但我一定得搞明白每个操作是怎么回事、是为什么,然后叫人照着这方法做。

Emma:赞同。

蒋姐:我去学习了,照着做,种出来了,种的好,我免费分给我们那边的农民也种。他们现在也都开始自己留种子了。

我要是哪一年不种稻子,也不愁来年没有种子种。

我就相当于给他们也培训了一遍,现在回想,这几年过去了,他们是有变化的。所以,还是有用的哈?

Emma:去年年底我从上海辞职回到家,给我爸妈带来很多"新思潮",跟他们很多旧有的观念产生不少"碰撞",有很多还是激烈"碰撞"(我边说边拿两只手比划"碰撞"这个动作)——毕竟他们还是像大多数这一辈人一样,惯性地觉得年轻人应该留在大城市,而不是反思自己究竟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哪些东西对自己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父母养育儿女不是为了要让儿女听自己的话、做自己思想的傀儡、按照自己的意思过活,这样社会也没办法进步了。

相反,父母为了养育子女,可能更多的时间在输出——用自己已知的已掌握的进行交换、换取薪资,而不是在输入,或者说输入相当于输出要少——像我们现在在农场上做义工,学习农业,更多是在输入、在充电。

蒋姐:你现在在农场主要做什么?




Emma:我跟着陈师种地和跟着杨叔喂牲口。




对了,在上一个农场(小刘固农场),我看到这么一个现象,农场上有一片西瓜地紧邻着村子里其他村民的小麦地,农场的西瓜地不打农药或打生物药,村民的小麦地打药,尤其是那时快到小麦成熟的时节,村民打药打的更厉害,虫子都就近飞到西瓜地了,西瓜受虫害严重。



(紧邻小刘固农场的其他村民的小麦地,干净、清爽、没有飞虫)



(小刘固农场老川(日本人川崎广人)的有机小麦地,不干净、不清爽、各式会飞或不会飞的虫子)


我好奇,你的水稻是不是也会遇到类似情况?

蒋姐:我的水稻,别人打药,虫子"忽"地都飞过来,但是,然后,又全部都飞走了。

Emma:怎么会这样?

蒋姐:因为我的稻子长的好、结实、强壮,说白了,硬嘛,不像其他农民的,长的没那么结实,"软",这次真是像你说的"拣软柿子捏"啦。

虫子飞来了又飞走,还是农民他们自己跑过来告诉我的。

就像,一桌人吃饭,都被传染感冒了,但我可能完全没事。

Emma:懂。

在上一个农场时,我随手翻开桌上的一本书,其中提到植株不受虫害有3点,第一点就是植株本身健康。

这跟我上学时接触到的积极心理学,以及中医治未病、防胜于治、头痛不医头脚痛不医脚,似乎是相通的。

从关注各种心理问题,比如自闭症、精神分裂、拖延、强迫、焦虑等等,转而关注如何健康、快乐。

从关注各种疾病、生产各种药治病,不管是植物还是人,到关注如何更健康。

名校公开课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俗名你可能听过"哈佛大学 幸福课",第一课的时候,Tal教授说有这么个统计,具体我记不清是从哪年到哪年了,统计了一些期刊上刊登的研究心理问题的论文数和研究健康快乐幸福爱等等的论文数,这个具体数字我记不清,只记得悬殊鲜明,大约是1900多篇比十几篇。你有兴趣看具体数字可以在网易公开课这个网站上搜"哈佛幸福课"。


蒋姐:你在这里呆多久?

Emma:月底会离开这里,去花溪农场义工一段时间,在上一个农场的时候有位四川的小伙伴、就是刚才跟你提到的小莫,给我推荐了花溪,他说那里主要做自然教育,虽然我现阶段对教育、自然教育并没那么有兴趣,但反正四川都来了,就顺道去看一看,也算是代这位小伙伴看看。他去年年底回四川的时候去看,但那时候已经寒假了,他没能进去。

不过,其实,我的计划、兴趣都有很大的机动性、随时可能会变,引用我一位朋友的话"just let the flow go"——随顺一切际遇。比如我遇见了你,就在刚刚、最新打算要去你的农场看看"百毒不侵"、虫子飞来又会自动飞走的水稻——这太有意思了。

之前还想过可能去上海的朴和素农场看看,我还在上海的时候在上海图书馆参加鱼菜共生培训,培训的老师跟我提的这个农场,他说农场主贾瑞明是国内比较早玩自然农法的。我在网上,一个叫有机会的网站,看到介绍说朴和素农场上,贾瑞明和几个年轻人在上海崇明岛,每个年轻人都有一片自己的菜地去耕种,形成一个社区的感觉——

蒋姐:没想到真有人也是这样的想法。我也是想做成这种社区的,我是想大约5、6户人家,我们不通过农业赚钱——

Emma:——赞同,不通过农业赚钱。

蒋姐:我们可以通过比如(自然)教育、休闲养生、观光体验等等别的东西赚钱。



Emma:你知道塔莎奶奶么?

蒋姐点头,"嗯,听过。"




Emma:除了塔莎奶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塔莎奶奶也被称为女版陶渊明,写了《瓦尔登湖》的梭罗,我在画廊工作时最喜爱的艺术家之一生活在德国森林的艺术家Franz,还有Instagram上现在当红的被称为现代版塔莎奶奶、和丈夫孩子一起搬到法国乡村Medoc居住的Mimi Thorrison,在我看来都有相似之处。



想一下,或许自给自足也并不是不可能,比如,从食物开始,也就是种菜、养殖,然后再到穿的,比如纺织、养蚕,再到比如护肤品,可以种花花草草、做精油,还有洗漱用品——我前不久刚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国际会议上,北京的一户人家,除了酵素、厨余垃圾堆肥,酵素可以用来做清洁去污,比如刷碗,他们连肥皂、洗头膏都是自制,视频里面有一小段就是那个女主人正在展示她用抽油烟机的废油做的肥皂,你知道么,我看到那个皂,完全联想不到抽油烟机,而是很像手工皂,很典型的皂黄色、还带有大大小小的孔洞。我觉得很酷。

他们家被作为很棒的绿色环保案例在这个国际会议上被各国看到。



(英文:Try to imagine the unimaginable things, because unimaginable things are happening a lot.

中文:试着去想象那些难以想象的事情,因为难以想象的事情正在发生。

——引自"谷歌经营之道(How Google Works ),原版PPT附中文解说")



文末附注: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




无麸质饮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